日期:2022-05-23
這是五年級下5.古詩詞三首第一課時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牧童、蓑衣、雞籠、蓮蓬”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牧童》。
3.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詩詞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通過古詩詞的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你們正經歷著人生的美好季節,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們,正趕上了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們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兒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有許多喜愛兒童和富有童心的詩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作品,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讓我們乘上詩詞的飛船,穿越時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兒童生活的樂趣吧!
二、自讀自悟,感知詩詞大意
1.自由讀三首古詩詞,借助拼音讀準詩句。
2.認讀生字。
3.根據注解,邊讀邊想,從整體上感知詩詞的大意。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題來思考:
(1)每首詩詞分別寫了幾個孩子?是哪句提到的?
(2)詩詞中的孩子分別在干什么?你從哪句知道的?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指讀三首古詩詞,相機指導讀正確。提示“樂”“亡”“剝”的讀音。
對比讀一讀,并對學生對字音的質疑做出簡要的解釋。“亡”是古漢語中的讀法,同今“無”。比較下列多音字的讀音:
快樂——清平樂剝落——剝皮剝蓮蓬亡羊補牢——亡賴
2.交流對上面問題的思考。
3.抄寫生字,注意“蓑”字的寫法。
四、理解詩句,回答問題
1.練習把古詩詞讀流利,熟讀成誦。小組比賽,哪組全部背下來的加星。
提示學生按一定的節奏來讀。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2.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并進行深入思考:
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那首詩最有趣?——確定為改寫目標。你還有什么疑問想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五、指導學習第一首《牧童》
1.指名朗讀,介紹詩人呂巖就是后來成仙的呂洞賓。說說詩題的意思,這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快樂愜意、無憂無慮、天真爛漫
2.細讀,哪個詞讓你感受到了這種愜意、快樂、無憂無慮?為什么?請批注閱讀。
3.交流,
(1)弄——逗弄,放牧歸來的愜意、輕松的心境來展現無遺。
笛聲只響了三四聲?虛指。時斷時續、悠揚飄逸,更加突出原野的寂靜。
六七里,也是虛指,目的是突出原野怎樣?寬闊。
讀了一二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一幅圖畫?理解詩意。
(2)飽飯、不脫、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一個“臥”讓你有了怎樣的猜想?
4.詩人為什么寫這首詩?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朗讀全詩。
5.默寫。【作業本4】
六、作業本【1、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首詩:
復習背誦三首詩詞。
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講第一首詩的意思
復習學習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形象,品詞句;品詩情,讀成誦。
二、學習第二首詩
1.自學,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題目意思。看圖認識:篙、棹。
楊萬里看到了一副怎樣的畫面?說說詩意。(全詩大意:一只不再揚帆劃槳的小船中間,坐著兩個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沒有下雨,這兩小孩居然撐著傘,仔細一看,原來他們撐傘不是為了遮風擋雨,而是舞動著傘柄起到類似揚帆的作用。)
3.品味:這是兩個怎樣的漁童?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批注閱讀。
收篙停棹張傘——機智頑皮、無憂無慮
4.詩人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讀讀背背。
三、學習第三首《清平樂》
(一)課題導入,介紹知識
1.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中間有個分隔符號,前者是詞牌,后面是詞的題目。)
2.師生互動介紹有關“詞”的知識。
3.師小結:詞原是配樂而歌唱的一種詩體,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詞鼎盛時期,句的長短隨著曲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一般分為上下兩闕,也就是上下兩段。宋代的蘇東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詞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課題入手,想象內容。
師:課文描寫的村居生活是怎樣的一幅場景?詩人是怎么描寫的?
2.練習朗讀,讀準生字音,讀順詩句。
3.交流比較生僻、不易理解的詞。如,醉里、相媚好、亡賴。
4.指名說大意,其他同學補充或糾正。(距離農家低小的屋檐不遠處,是一條清澈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屋檐下,有兩個頭發發白的老頭、老太正借著酒意說著悄悄話。大兒子十分勤快,在溪邊的田間地頭種豆,老二呢,正忙著編織雞籠。最頑皮、可愛的莫過于最小的那個孩子了,瞧,他趴在溪邊剝蓮蓬,正忙得不亦樂乎呢!)
(三)發揮想象,加深理解
1.師:這一家子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最喜小兒,可愛在哪里?
能想象得出老兩口正在說什么悄悄話嗎?
2.生各抒己見。只要想象合理,都應該給予肯定。
3.這一家子的其樂融融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樣通過朗讀把這樣的一家子帶到我們面前呢?請同學們邊讀邊在頭腦里產生相應的畫面,看看他們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練讀。展示讀,集體評議,糾正。再讀。提醒學生在讀的時候是否表現出鄉村自然環境的優美,“醉里吳音相媚好”的溫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輕松、活潑、愉快。
第三課時
一、復習
帶點字解釋。
按順序默寫生字。
二、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詩或詞,改寫成短文
1.激發寫的興趣。
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對千年之前的兒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無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鏡頭,只是無聲的電影。如果這個鏡頭再放大一點,電影里的人物動起來,這部電影有了聲音,有了色彩,那該多好啊!很多反映歷史的電視電影,其實是幾句話就能寫完的事,可經過現代人的想象復原,就成了充滿生活氣息的有聲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嘗試著把你感興趣的一首詩或詞改寫成一個故事,讓詩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離我們更近?
2.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寫故事。
3.選擇相同的為一組,分別交流、評議,教師相機指導修改。
三、結合學生的積累,拓展閱讀
1.交流已經背誦積累下來的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
2.拓展閱讀楊萬里其他寫兒童生活的詩,大體了解詩的意思,并選一首自己喜歡的背誦下來。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采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閑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