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9
這是《培養(yǎng)學生守法意識,樹立遵法看法》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是優(yōu)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忙學生樹立遵法看法。
2、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兵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闡發(fā)與學生的會商加強學生的法制看法。
教學歷程:
一、導入
社會形態(tài)在不斷前進,而未成年人犯法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加。因此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成為全社會形態(tài)的共識。那么怎樣才氣預防未成年人犯法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看待父母的教育,運用法律兵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須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及法律解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的名稱。(生按照課前掌握資料自由發(fā)言)
2、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1)、國家相關法律及公檢法解釋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刑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法法
E、有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背法案件的若干劃定
F、有關審理未成年人刑事背法案件詳細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3請你舉例說說哪一些是未成年人不該做的事?(學生自由發(fā)言)
4、教師小結。
案例闡發(fā)
(一)1、出示課件(案例評析一)
案例評析一
張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過在溜冰場溜冰認識,結為兄弟。后拜識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表示"下五人開始盜竊,后發(fā)展為擄掠。五人同吃同住,有錢同花,作案時一起出動,所得贓款均等分配。案發(fā)時,五人正策劃購買槍械,并籌辦為五人組合起個幫號,而每一次作案起首要作用的張某已經事實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前后作案十幾起,案值2萬余元。
3、出示課件(互助探索追究)
互助探索追究
案例中的五個未成年犯法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法道路的,在哪一些方面應引起我們的警示?
4、學生會商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5、教師總結并出示課件(須引起正視的環(huán)節(jié))
須引起正視的環(huán)節(jié):
(1)家庭教育
(2)結交不良小伙子
(3)租房脫離家庭監(jiān)管
貪圖享樂
拉幫結派
(6)走上犯法道路
(二)1、出示課件(案例評析二)
張某(12歲)、展某(13歲)、李某(11歲)擄掠案,三人摹仿影戲中的黑社會形態(tài)人物,購買砍刀、膠帶等作案工具,身穿黑色風衣,頭帶禮帽、太陽鏡,各持砍刀,強行突入被害人的廢品從各處買進點,持刀擄掠現(xiàn)金后,將被害人綁縛并用膠帶封嘴后逃走。
2、問:三人的犯法成因?
3、學生會商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出示課件(評一評)
三人家庭前提并不貧困,三人之所以去擄掠,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響外,
放任自流的家庭情況也養(yǎng)成了三小我私家利欲熏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這些個孩子的意識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須獲得,自己的要求必須獲得饜足,聽任
自己的欲望的支交尾他們已習以為常,至于其舉動后果如何,社會形態(tài)言論如何評論,則統(tǒng)統(tǒng)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上述的三人擄掠團伙也有著相似的家庭配景,要么歸屬父母離異,在家受氣,要么由于和父母不和,離家出走,相似的經歷也讓他們一拍即合,走上了犯法的道路。
三、互助探索追究
1、如何制止未成年人犯法,預防未成年人犯法的途徑?(學生會商)
2、在我們身邊是不是有相關的案例?我們如何應對?(學生會商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出示課件(看一看1)
師:當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打架斗毆
4、出示課件(看一看2)
發(fā)現(xiàn)他人對己或旁人實施非法舉動或者犯法舉動,可以通過黌舍或家長向公安機關陳訴。
5出示課件(看一看3)
五、小結并安插課后思考題
本節(jié)課你有哪一些收獲?
你還有哪一些經驗和同學們分享?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