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水滸傳優質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水滸傳》的喜愛。
4、學習作者通過具體情節、事例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情感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查閱工具書,理解字詞。
2、通過朗讀、默讀、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3、通過默讀、感悟作者童年時對水滸傳的喜愛之情。
4、通過品讀具體情節、事例、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童年時對《水滸傳》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錄音、燈片。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默讀,適當點撥,在讀中體會、領悟、理解。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詞。
2、同桌互讀課文,檢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讀。
4、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幾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2、默讀課文,畫出足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注。
3、自己讀一讀所畫的句子。
4、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
四、熟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交流讀書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體會到作者喜歡讀《水滸傳》?
(1)學生交流。
(2)出示重點語段。
“九歲時,我讀四年級了,……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盡管有些字還不認識,……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從“盡管…仍然…”這兩個分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個沒完。”
從中得到的體會。
(3)自由讀這些重點語段。
二、質疑探究
1、質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與文章中心有什么關系?
2、學生交流。
3、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圍繞一個中心選材,有條理地組織材料,敘事結構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語言樸實,感情真摯。)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寫作思路。
四、小結。
學習目標:
1、了解并交流全書內容,熟悉精彩片段;
2、能簡單說說小說的結構特點。
課前學習:通讀全書。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了解并交流全書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水滸傳》里的故事家喻戶曉,你大約已經看過以《水滸傳》中的故事為題材的連環畫、電視劇,甚至玩過以它為題材的游戲。那你是否讀過這部小說;有沒有從頭至尾的讀完?有沒有認真看?能記住多少人物、故事?
2、活動指導:
請以“人物綽號”、“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為核心,以4人小組為單位,出一份8~10題的小練習,考察一下同學們對這本書的了解有多少。(練習以選擇、判斷題型為主,可適當有1~2題簡答。)以4人小組為單位,出一份8~10題的小練習。
組織小組交換練習,答題,評價。答題
評價回答的質量
如果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分歧,可提出在全班進行討論,明確答案。
教學反思
第二塊:探究小說結構特點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探究:
七年級時,我們讀過同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你認為在結構安排上,《水滸傳》與它有怎樣的差異?獨立思考后嘗試寫下思考結果。
組織全班交流。討論、交流。幫助學生明確:因為人物的豐富、小說成書過程的復雜等,《水滸傳》在結構上與《西游記》有很大不同:前70回以人物為中心,縱向推進;70回后以事件為中心推進。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閱讀書本上推薦的兩個精讀篇章,嘗試獨立回答文后問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賞析小說刻畫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的藝術手法;
課堂學習:
第一塊:熟悉精彩片段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播放根據名著《水滸傳》改編的電視連續據片段《武松打虎》《揚志賣刀》《燕青打擂》《大鬧野豬林》等片段,請學生辨認,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情節。(每片段用時約三分鐘,嚴格把握時間)觀看電視劇片段,獨立思考后寫下思考結果。
組織全班交流。交流、評價評價中注重:情節辨認的準確性;情節概述時語言表達的準確、簡潔。
教學反思
第二塊:探究小說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檢查課前學習情況。討論、交流自己的思考結果。
2、學習指導:小說的閱讀,無非圍繞人物、情節、環境三大要素。書本上這兩個精讀篇章之后設置的這些問題,也是從這些方面引導我們閱讀。而我們的回答,其實就是對或人物描寫、或情節安排的賞析,如果放到相應語段的閱讀過程中,就成為對詞句篇章的批注。
這就是一個閱讀——自設問題——答疑解惑——批注賞析的精讀過程。
這部小說中有許多值得我們精讀、細細品味的經典篇章。老師通過視頻向大家介紹了一些,你能對這些篇章或你感興趣的其它篇章再做一次精讀嗎?選擇片段閱讀,賞析,寫批注。
組織全班交流討論、交流、評價以對最初1~2為同學的評價為例,引導學生對同學的賞析作簡單評價。教師應側重對學生賞析的人物、情節、語言等賞析類別的提點。
3、通過同學們自己的精讀賞析,你發現這部小說哪些讓你特別欣賞的藝術特點呢?
要求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全班討論。幫助學生明確至少三點:人物形象鮮明,富有個性;故事情節曲折動人;語言富有藝術表現力。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1、繼續對更多精彩篇章的閱讀,進一步領略小說的藝術魅力;
2、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學,以合作的形式選擇完成“水滸故事表演”、“水滸人物談”、“水滸小說電視對比賞析”中的任何一項,形式不限。
教學目標:
認讀、理解生字詞,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標出不懂的內容,準備質疑。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讀書嗎?說說你曾讀過了哪些有趣的書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介紹自己童年讀《水滸傳》的文章。
(板書課題:童年讀《水滸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查一查字、詞典。
2、思考:全文寫了什么?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4、全班交流。(課件出示下列詞語)
(1)生字詞:讀一讀下列詞語。
水滸傳特別 搬 秦叔寶 身材魁梧 赤手空拳 破涕為笑 畢竟 生辰綱
(2)讀準下列多音字:
水滸傳好奇 吞沒 答應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詞語:
百聽不厭破涕為笑迫不及待豪情壯舉畢竟赤手空拳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天分觀摩
(4)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寫了"我"童年讀《水滸傳》的故事,表達了"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之情。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各擬一個小標題更好。
2、想一想,從這些內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學生默讀。邊讀邊做筆記或批注,以備交流。
四、熟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本課生字,抄寫生詞
六、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25童年讀《水滸傳》
水滸傳好奇 吞沒 答應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教學目標:《水滸傳》的教學設計
1.學會通過《水滸傳》的情節分析人物的主要特點。
2.培養分析人物主要特點的能力。
3.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重點與難點:
1.結合小說情節分析小說人物主要特點。
2.評價水滸英雄,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環節:
一、結合中考復習課特點,出示20xx年中考名著閱讀考綱,說明對于小說來說應把熟悉情節和人物分析擺在首位。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檢驗學生課前自讀成果,拿出練習,質疑交流。
四、導入水滸:播放《好漢歌》(目的:熟悉人物綽號和某些情節片段,利用歌詞導入人物共性)。
五、正課:如何分析人物性格。
?。ㄒ唬┓治隽荷胶脻h的共性。
討論得出:武藝高強,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重友情,講義氣。
(二)通過相似人物的對比讓學生了解掌握人物個性的方法——對比。
1、示例:分析武松和林沖性格經歷上的異同。
2、練習鞏固:給文段,分析楊志和魯達的異同。
歸納一:概括出共性,對比見個性。
?。ㄈ┤绾屋^全面地分析水滸人物特點。
1.魯智深是個怎樣的人?
魯智深武藝高強,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重友情,講義氣。 勇而有謀,粗中有細,豁達明理。
歸納二:分析水滸英雄,共性+個性=人物形象。
2、結合情節,說說魯智深是個怎樣的人?
魯智深武藝高強,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魯提轄聽了金家父女對鄭屠的控訴后,毫不猶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廝”,并最終三拳就打死了鄭屠,他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與鄭屠無怨無仇,就充分顯示了他這個性格特點。其次,他重友情,講義氣,為救林沖不惜大鬧野豬林,得罪高俅最終逼上梁山;再次,他粗中有細,豁達明理。救金氏婦女后,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趕他們,竟然能“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
歸納方法三: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示意圖見課件)
3.練習鞏固:結合相關情節,分析你喜歡或熟悉的一個梁山好漢。
?。ㄋ模┛偨Y規律,再次重現三條歸納。
六、拓展:你覺得把梁山好漢的思想行為放在現今,是否具有現實意義?為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