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電流教案高中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練習使用電流表
2、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科學探究過程的切身體驗,使學生領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會科學態度與協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流表的使用和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難點:用電流表測電流
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
電流組、小燈泡、開關、電流表、導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引入
[幻燈片]
1、電流表的使用應注意哪些問題?
電流表的使用說明:
(1)要把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
(2)要使用電流從正接線柱流進,從負接線柱流出
(3)要使被測電流不超過量程
(4)不準把電流表的兩接線柱直接連接到電源兩極上
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有什么關系?
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即Ⅰ=Ⅰ1=Ⅰ2=……Ⅰn
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有多條路徑,并有干路和支路之分,那么,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與支路電流之間有什么關系?這一節,我們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并聯電路中的干路和支路電流間有什么關系?
二、進行新課
1、提出問題
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與支路支流有什么關系?
2、猜想與假設
(先提問后歸納出有用的猜想,提醒學生盡量使用猜想與假設有根有據)
(1)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大于支路電流
(2)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3)……
3、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
(1)實驗電路圖
(2)實驗表格
電流表位置L1支路電流I1L2支路電流I2干路電流I
電流表示數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幻燈片]
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
(2)導線沿順時針方向纏繞在接線柱上
(3)先接并聯電路,試觸通電無誤后,再接入電流表
(4)不能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接在電源兩極上
(5)電流表接法要正確,量程適當
(6)每次改搠電流表,都要斷開開關
(7)每次讀數,必須保證燈都發光
(8)讀取電流表示數,要實事求是
[幻燈片]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用電流表分別測量L1支路,L2支路和干路電流并把讀數記入表格
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新的問題,要求學生邊實驗,邊記錄數據
5、分析論證:
(先提問,后歸納)
[幻燈片]
實驗結果說明:(1)干路電流大于支路電流
(2)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結論:
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Ⅰ=Ⅰ1+Ⅰ2+……+Ⅰn
6、交流與合作
各小組和實驗數據與結論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較,有沒有異常現象發生,若相差較大,共同研究其原因。
7、評估
練習
[幻燈片]
如圖所示,合上開關后,電流表A1示數為1.4A,電流表A2的示數為0.5A,則通過燈L1的電流為____A
三、
本節課通過科學探究過程,練習了電流表的使用,得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與支路電流的關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知道電流的形成,明確電流方向的規定.
2.知道電路中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引出電源的概念.
3.知道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知道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4.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流的形成、電流方向的規定、短暫電流和持續電流、電源的概念.其中關于電流的初步概念,包括電流的形成和電流方向的規定,既是電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之一.
教法建議
電流概念要從演示實驗引出,可以參考課本圖4-5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象,自己推知電荷是從哪個驗電器移動到哪個驗電器的,進而說明電荷發生了定向移動,而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得知這里形成的電流是短暫電流.
結合課本圖4-6的實驗,向學生說明:小燈泡持續發光,表示有持續電流通過小燈泡,并且這個持續電流是由干電池提供的,引出電源的概念.并讓學生知道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強調電流的方向就是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并按照這個規定,引導學生標出課本圖4-8所示的電路中電流的方向,得出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復習上一節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演示引入新課.二是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建立電荷定向移動的微觀圖景,從而建立電流的概念.也可以用水流和電流做類比,建立電流的概念.三是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日常生活中用電相聯系.
1.復習上一節知識
提問1: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球帶什么電?金屬箔片帶什么電?
提問2:驗電器是通過什么方法帶上電的?
2.引入新課
演示本節課本上的圖4-5實驗,這個實驗表明在金屬棒中發生了電荷的移動.
3.進行新課.
(l)電流的概念: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用水流和電流做類比:水在水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水管中就有了水流.電荷在電路中沿著一定的方向移動,電路中就有了電流.
提問:在剛才的實驗里,金屬棒中的電荷是怎樣移動的?是從A到B,還是從B到A?
(在這里還可以充分利用電教手段,通過自制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建立電荷定向移動的微觀圖景,從而建立電流的概念.)
重做實驗,繼續觀察驗電器A、B金屬箔片張角的變化.可看到B的金屬箔片張開到一定角度就不再增大了,A的金屬箔片的張角也不再減小.實驗表明電荷不再通過金屬棒往驗電器B上移動了,金屬棒中不再有電流了.這種瞬間電流在實際當中沒有多大用處.
(2)維持持續電流的條件
演示課本圖4-6的實驗(掛板實驗):把電池、燈座、開關依次用導線連接好.合上開關,小燈泡持續發光;打開開關,小燈泡熄滅.將干電池取走,合上開關,小燈泡也不發光.
引導同學思考:小燈泡持續發光,表示有持續電流通過小燈泡的燈絲.你能否通過上述實驗找到維持小燈泡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①有電池.②合上開關.)
(3)電源
使學生知道能夠持續提供電流的裝置叫電源.大量用電器的電源,是發電廠里的發電機;發電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日常生活中和實驗室里常用的電源,可以是干電池和蓄電池;干電池、蓄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干電池、蓄電池上有正極和負極,干電池的正極是碳棒,從外表看,即為帶銅帽的一端;負極是鋅筒(展示干電池剖面實物).蓄電池的正、負極通常用十一號標在電池的上部.
演示實驗:用蓄電池(其中一組)、小燈泡、開關、導線連接電路,合上開關,觀察小燈泡發光情況.
聯系實際啟發: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情況下使用過干電池?在哪些地方見過使用蓄電池?
(4)電流的方向
電荷有兩種,電路中有電流時,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有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方向發生定向移動.
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介紹這個規定是在19世紀初,在物理學家剛剛開始研究電流時,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況下究竟什么電荷在移動時做出的,而在后來的研究中發現,這樣的規定并不影響研究電流的有關問題,并且在酸、堿、鹽的溶液中就有正電荷的定向移動,因此這個規定一直沿用至今.
按照這個規定,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探究活動
小實驗:自制一個水果電池.
找一根5厘米長的銅片或粗銅絲,再從廢干電池上剪下一條2毫米寬的鋅皮,刮凈,把銅片和鋅皮插入蘋果或番茄、檸檬等水果里,就做成了一個水果電池.取兩根導線,把它們的一端分別接在水果電池的兩極上,另一端和舌頭斷續接觸,注意兩根導線不要碰著.這時舌頭上有什么感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演示實驗和電路分析,使學生理解家庭電路中總電流隨家用電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通過推導把實驗結論從理論上加以驗證。
3、通過演示保險絲被燒斷的實驗,加深學生對保險絲作用的理解。
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建立安全用電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學生搞清電路中有時電流為什么會過大,既能對上一節中保險絲的作用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使學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負荷用電的道理,也是保證家庭用電安全的一個重要常識。
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本節乃至本章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材從實驗觀察與理論分析兩個方面進行了說明、講解,同時著重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分析電路中的電流變化情況,理解原因。使學生掌握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方法。
本節的重點是分析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難點是理論推導驗證實驗結論。
教法建議:
本節教學應把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實驗、觀察、分析、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組織學生討論在家庭電路中那些情況容易造成短路,并舉出實例。然后討論如何可以避免短路。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第一個原因講解:短路的演示實驗
按課本裝置進行,可選用較細的保險絲。如手頭只有粗保險絲,可用小刀將保險絲削細些使用。為安全起見可以用低壓電源來做。
在實驗的基礎上,畫出電路進行分析。提醒學生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并聯支路的電阻。絕大部分電流直接經過導線,可以認為電流沒有經過用電器”。這一問題運用并聯電路的電流分配與電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學生不難理解。
最后應讓學生討論家庭用電時,在哪些情形下可能發生短路現象?如由于燈座、插座的兩個接線柱接線不好,而使得火線與零線相碰;將已損壞的家用電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議用掛圖或幻燈投影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日常用電時,應怎樣做才能避免發生短路,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的教育。
2、家庭電路引起電流過大的第二個原因,仍可以用講述第一個原因時的裝置做演示實驗。建議用低壓電源演示,這時可以使用直流電流表。此時如果在燈泡兩端再并接一個大功率的電熱器(如電爐、電吹風等),學生將看到保險絲立即熔斷,說明電路中的電流由于用電器的功率過大而過大。
這一現象的理論分析,可按課本中的例題分析進行,使學生認識到為什么家庭電路中不應同時使用幾個大功率用電器,從而對學生進行節電和安全用電的教育。
教學設計示例:
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
(一)復習提問
1、三盞燈在圖9甲、乙兩電路中,連接方法是否相同?
2、乙圖中的保險絲和閘刀開關如何在甲圖的相應位置上表示出來?
(二)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一
1、展現示教板(與(甲)電路圖相對應)。
2、在干路上串入大電流表。
3、先后閉合、、開關,分別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提問:從這個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
1、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之一: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提:為什么電路中并聯用電器越多,總功率越大電流就越大呢?
分析:在電路總功率過大情況下:
據并聯電路:又據:,所以。
所以
因為一定,所以增大,則增大。
演示實驗二
①(甲)電路干路上加保險絲。
②在燈兩端并聯一段導線。
③閉合干路開關,觀察電流表指針示數很大,保險絲燒斷,三燈熄滅。
提問:這個實驗又說明什么問題?(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
家庭電路中出現短路也引起電流過大。
提問:為什么出現短路,電路中電流就很大呢?
在短路情況下,據因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
探究活動
【課題】
調查家里的用電器
【組織形式】
個人、學習小組
【活動方式】
1、制定子課題。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電器?
它們的功率各是多大?
電能表的銘牌。
實際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實際生中如何防止電流過大。
2、向家長詢問或查找說明書。
3、小組討論總結。
【設計理念】
構建“人文·物理·社會”三維課堂,在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同時,滲透以人為本的培養理念,滬科版九年級16.1《電流的磁場》公開課教案。讓“研究性學習”走進課堂,走入學科教學,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民主性、生成性。以“隨堂探究卷”為橋,架師生互動平臺,提供一種切實可行的質性評價手段。
【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磁體、磁極以及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感知磁體周圍存在磁場并會用磁感線表示磁場的方向和強弱;初步了解地磁場。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用磁感線形象描述磁場這一抽象概念的思維能力,物理教案《滬科版九年級16.1《電流的磁場》公開課教案》。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我國古代的磁文明,激發學習熱情;通過介紹我國近代“磁文明的衰落” 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感知磁場,并會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教學器材】條形、U形磁體、小磁針;多媒體課件及相應圖片;探究卷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