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4
這是音樂梅花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古詩《梅花》為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安石所作。全詩僅20字,寫了梅花潔白幽香的特點,贊揚梅花不畏寒冷的堅強品質。其意境幽遠,讀后令人眼前宛然有一枝傲雪白梅,幽香沁人心脾。為詠梅之佳作。
[教學目標]
1、會認梅、角、枝、寒、雪、為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古詩,初步感受梅花堅強的品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
古詩是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之一,也是小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上,如果只注重講解注釋,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花費在翻譯古詩的意思上,那么學生很容易陷在枯燥無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釋中,難以體味到我國古詩獨有的韻味美和意境美。尤其面對年齡小,閱歷不多的低年級學生,我們更需要抓住他們喜讀善背,想象豐富,好動愛模仿的特點,調動他們用各種感官去感受古詩意境。《梅花》這首詩字意淺顯而意境悠遠,主要從兩方面人手。
1、激發好奇,自主讀詩
用疑問引路,讓學生帶著釋疑的心態去讀詩。使學生能首先通過讀詩去主動接近梅花,調動起學習的自主性,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發揮想象,美讀入境
結合生活經歷和課件欣賞,學生會對梅花的外形逐漸熟悉。再伴隨教師的描述,將學生帶人詩中特定的環境里,利用在比較中想象或回憶中想象等方法,去初步感受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堅強的品性。并將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讀出來,相互帶動,共同融人詩境。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小朋友們!在你們心目中,認為什么花最美?(點多名學生作答)老師卻認為最美的是梅花。為什么呢?今天咱們學了這首古詩就會明白了。
2、課件出示梅花圖。師板書。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伴隨音樂,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全詩。
2、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詩,可大聲讀,也可小聲念,形式不一。
3、課件出示游戲識字。
(1)第一關買票:學生劃出本詩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第二關認清同行生字小隊員:小組交流,你是怎么認識這些生字的?
(3)第三關賞梅:(課件同時出示圖文)做到不添字漏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三、引導想象美讀入境
1、多種形式朗讀。(男生讀、女生讀、點生讀、師生合作讀等。)
2、想象一下:讀過之后,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景色?
3、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4、師進行情景描述:在一個偏僻的不為人注意的墻角邊,有幾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著凜凜寒風,獨自開放。從遠處看,花如雪,但知道那墻角處不是雪,而是梅花,因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從那兒緩緩飄來。
5、討論:你覺得梅花美嗎?怎樣把你心中的梅花美美地讀出來,讓大家也感受一下?
6、美讀入境:伴著優雅的二胡弦音,吟古詩。
四、熟讀成誦
1、情景再現:搖頭晃腦學古人,吟出樣子吟出情。
2、吟誦會:各種方式的吟誦。
五、畫梅
1、在輕柔的背景音樂聲中,生每人畫上一枝梅花,并涂上顏色。
2、組織交流評議,展示其中優秀作品。
六、課外延伸
去觀察身邊的梅花或其他植物,根據其特點畫一畫或寫一寫。
一、活動內容:
吹畫《梅花》
二、活動目標:
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體驗吹畫的樂趣。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三、活動準備:
調色盤、墨水、紅色水粉顏料、毛筆、吸管和操作材料紙。
四、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教師范畫——梅花。
介紹作畫工具。(先讓幼兒猜猜作畫工具,教師再出示特別的作畫工具"吸管"。)
2、教師講解示范。
用毛筆蘸上墨水滴幾滴在紙的下端。
用吸管對著水滴向紙的上方吹,改變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樹枝用右手食指蘸上紅色的顏料,點出若干朵梅花。
3、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可站著、蹲著吹畫畫;注意畫面干凈;畫好后等顏料干了以后再拿起來)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獨立完成。
5、作業展覽。把幼兒的作品固定的畫袋里,讓全體幼兒欣賞。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拿出幾枝盛開的臘梅,讓學生進行觀察,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觀賞后的感受。
2、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宋朝大詩人王安石寫的贊美梅花的詩——《梅花》。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回憶學習的步驟,進行自學。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梅 墻 數 寒 獨 遙 暗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墻 :第五筆是 “豎”
遙: 熟字“搖”去掉提手旁,換上走之底,就是“遙遠”的“遙”。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字意
數:幾
凌:冒著,頂著。
寒:嚴寒,(交待出這是冬季)。
遙:遠。
為:因為。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墻角數枝梅:墻角邊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遠遠看過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開的梅花。
為有暗香來:因為有淡淡的清香隨風飄過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學生進行朗讀,而后評議。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 ( )寒 yáo ( )遠
( )巧 ( )動
2、給下面的字加偏旁組字組詞
每( )( )
( )( )
3、背誦古詩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附:板書設計:
4 梅花(王安石)
難字: 墻 遙 寒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用吹畫和筆點畫的方法表現梅花樹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2、引導兒童體驗吹畫的樂趣,培養兒童吹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水彩顏料,毛筆、水彩紙、吸管、抹布、范例。
活動過程:
一、看范畫引入
1、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在上學期都學會了畫樹,我們今天也是來畫樹,但是這一次我們的畫法卻完全不一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范畫
你們看看這是老師畫的一棵樹,你們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樹嗎?
我們再近距離的看一看這幅畫,它有褐色的樹干,還有許多的樹枝,樹枝上還開滿了美麗的紅色的花,它是什么樹呢?(學生自由討論)
2、哪位學生知道老師的這畫是用什么畫的呀?(學生隨意說說)
小朋友說了不同的方法,老師到底是用哪種方法把這棵梅花樹畫出來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啊?(想)那老師就給大家演示一下,所以你們看的時候可要仔細點啊,過會要告訴我們你看到老師是用什么畫出這梅花樹的好嗎?(好)
三、引導學生學習吹畫的方法。
1、小朋友你們看明白了嗎?這梅花樹老師是怎么畫出來的呢?(是用吹的,然后點的)小朋友的小眼睛都看得很仔細都看明白了,都看清楚了。
2、這種畫畫的方法我們叫它“吹畫”,我們來再看一次老師是怎么畫出這梅花樹的(再次演示吹的過程)
教師講述吹畫梅花的樹干和樹枝的方法:先用毛筆蘸上顏料,點一點在紙的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用吸管對著顏料往前吹,我們可以改變吹的方向,可以向左吹或是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狀,注意不能吹到桌子上去。吹好樹枝后稍等一會,等顏料干后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畫梅花這樣我的梅花樹就完成了。這下你們都明白了吧!
3、原來老師的梅花樹就吹了幾口氣就完成了,你們覺得簡單嗎?好玩嗎?
4、今天老師也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了材料,想讓你們也試著吹棵梅花樹好不好?(好)
四、交待要求,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1、在吹畫前老師要提幾點要求:
要求:
1、畫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用手去碰樹干的顏料,用手壓住紙用吸管吹就行了(沒有吸管也可直接用嘴吹)。吹的時候要鼓足氣,嘴唇承魚嘴型。
2、我們把樹干,樹枝吹好后要等一下,等顏料稍稍干了以后再用毛筆蘸上紅色的顏料來點畫梅花,注意不要點在樹枝上,而要點在樹枝的旁邊,要多點些梅花。
3、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凈。
2、下面請學生在畫紙上練習吹畫梅花樹。
3、學生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把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學生多吹幾棵樹,能力弱的學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老師對學生作品講評。
2、結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