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3
這是寒號鳥優秀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目的要求:
學習“一點兒”的用法。學會講《寒號鳥》的故事,教育學生“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生詞: 樹枝shzh 哆du 躲duǒ
教學步驟:
1、新課導入 讓學生說說自己寫作業的習慣,回家后先把作業寫完再玩, 還是先玩再寫作業,特別是在假期里,是先寫作業,還是 后寫作業。 總結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2、句型部分 本課句型比較簡單,生詞也少,建議先學習句型。
一點兒:可以省略為“點兒”,兒化表示數量不多,可以放在名詞前做定語,例如:有一點兒時間、喝一點鐵水、給 我點兒米飯。
也可以入在形容詞后面作補語,例如:他的病好點兒國。 這件衣朋小了點兒。 句型3 是學習“從……到……”的句式,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起止,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詞組:從早上到晚上、從上課 到下課、從八點到十二點、從學校到我家、從教室到辦公 室、從前邊到后邊。
讓學生用“從……到……”的句式敘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3、詞語部分 反復認讀生詞,迚行組合和擴展。 “寒號鳥”中的“號”讀二聲。 搭:小鳥用樹枝搭窩。 躲:躲在門后面 老鼠躲貓。 勸:我喜歡吃糖,朋友勸我不要吃太多。 姐姐身體不太好,我勸她多鍛煉身體。
4、課文部分 讀課文第一段,提問:鳥兒們為什么忙著搭窩?
寒號鳥也搭窩了嗎?
讀課文第二、三段,提問:寒號鳥為什么不搭窩? 總結學生的答案,然后讓他們說說寒號鳥最終會怎么樣。
讀第四段,提問:如果寒號鳥丌想被凍死,它應該怎么樣?
熟讀課文,學會講這個故事。
5、長知識部分(略)
6、課堂總結 讓學生回家以后給父母講《寒號鳥》的故事。
教具及教學手段:生詞卡、圖片 翻譯、領讀、領寫、聽寫、會話、卡片制作
作業布置:1.抄寫、背誦生詞 2.練習對話
背景分析: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信息社會,各種各樣的通訊工具、聯系方式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一活動的設計可以幫助幼兒體驗與社會、與同伴之間的親密聯系,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信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為我們傳遞信息,指引我們做事情,在一次音樂活動“小司機”中我發覺大班幼兒對信號非常感興趣,并渴望去了解它們,所以我設計了“生活中的信號”這一社會活動。活動中根據大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層層遞進的設問,調動幼兒的思維興趣,激活孩子的創新思維,展開他們的思維空間。活動中注意體現出創新思維的多種方法:擴散思維活動、想辦法、模仿活動、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活動、創新想像與操作活動等。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為日后的創造力培養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初步了解各種信號。
2.引導觀察生活中的信號,大膽創造自己班級的信號。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紅燈、綠燈(卡片)
3.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
活動過程:
一、課前經驗導入
教師出示幼兒與家長共同搜集的信號圖片做成展板。
二、了解古代的信號
師:寫信是我國古代人們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發生了緊急的情況,來不及寫信,比如:敵人快攻打到我們這里了,古代的人會用什么方法通知其它人呢?(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1)烽火、狼煙
小朋友還記得我國最長的墻是什么嗎?長城就是古代人們為了抵御敵人建造的,每隔一段距離就設一個烽火臺,當發生狀況時就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烽火,用煙傳遞敵人來侵的信息。
(2)鐘、鼓
古代發生重大事情時,例如起火、發大水等,人們會敲響鐘或鑼鼓等通知大家集合。
師:古代人充分利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這些信號來傳遞信息,可是由于條件的限制,他們的信息傳遞得慢而且準確性不高。
三、了解現代生活中的信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腦、電話等現代設備及時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隨時隨地和遠方的朋友交流。不過,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人們也利用一些現代手段創造了許多信號來傳遞信息。
1.師幼玩游戲——小司機,將信號滲透在游戲中。
幼兒“開車”出發,師隨機出示紅燈、綠燈、做交警手勢、放120的聲音,提示幼兒注意傾聽、觀察,遵守交通規則。
師提問:你們來回憶一下,剛才的游戲中,我都用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信號?
幼兒回答,師出示相應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
2.師幼互問互答,了解生活中的信號
(1) 聲音信號
師:除了剛才游戲中的警笛聲,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聲音信號?(幼兒回答)
師點擊課件中的聲音讓幼兒猜是什么信號(軍號、電話鈴、發令槍,)并小結:生活中有許多聲音信號,我們一聽到這些信號就知道怎樣做。如:軍號、發令槍、鈴聲(電話鈴、上課鈴)、哨聲(一些體育比賽中,裁判會用哨聲來指揮比賽,如足球比賽中,吹兩個長音就表示比賽結束,師吹哨子演示)
(2) 光信號
師:人們利用燈、光創造出了許多光信號,如:信號燈、車燈、燈塔、提示燈(航空障礙燈)、信號彈、手電筒(師點擊課件與幼兒互動問答并小結)
(3) 動作信號
師: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屬于動作信號嗎?(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手勢:交警、裁判、樂隊指揮;旗語:海軍、足球裁判(師示范海軍旗語——再見,讓幼兒學做)
師:這些信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快捷,在一些緊急的狀況下還可以給我們特殊的幫助(師舉例說明)。
四、幼兒自己創編班級信號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生活中的許多信號,小朋友想不想來設計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信號?
1.幼兒分組創編信息,師指導
2.請幼兒每組派代表上前演示自己組創編的信號,請其它幼兒猜一猜分別是哪個信號,集體學做。
五、結束
師:小朋友都表現得很棒,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有個小哥哥喜歡冒險,一天,他獨自乘船來到海中央的小島上玩,當他想要返回的時候發現船被海浪給沖走了,怎么辦呢,他等了好久好久突然發現天空遠處一架直升飛機正在巡邏,這時他給直升飛機發了一個信號,最終得救了,小朋友猜猜他發了一個什么樣的信號救了自己?(幼兒猜想)
師:(點擊圖片SOS)小哥哥在沙灘上寫了一組大大的字母,小朋友認識嗎?這三個字母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明天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教學要求]
一、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
二、學習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
三、繼續培養兒童的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時按排]
一課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情況。讀講課文。創造性復述(續編、新編故事)補充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起學習興趣。
這一課,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民間故事。很早以前,很遠的一座高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從石崖里傳來的小鳥的哭叫的聲音:哆羅羅,哆羅羅,所以人民就給這小鳥取了個名字,叫寒號鳥。(板書課題)
“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háo,例如“號叫”、“號哭”,課文上的“哀號”都讀第二聲。啊,這名字多么難聽,但又怪可憐的。
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號哭呢?我們可以去問問它的鄰居喜鵲。喜鵲就住在寒號鳥對面的大楊樹上。(作圖)
二、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
這是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看你們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談談你怎么自學的。
學生自學。
同座交流。
三、檢查自學情況。
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說說我是怎么自學的,注意了什么問題,還可以說說讀了以后的感想。
(從自學的.內容、方法和順序上加以引導。)
四、利用反饋,引導掌握下列內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時間順序。
③注意對比的特點。
五、讀講課文。
.著重理解喜鵲看得遠,為了將來,早作準備。
.“幾陣秋風……”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盡)
·“冬天說到就到……”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就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寒風臘月……”同樣寫風,怎么寫,告訴我們天氣更冷了,打了一個比喻“像獅子一樣狂吼”。
·現在把這些描寫天氣的句子讀讀。剛才提示的詞兒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點:同樣寫天氣,用詞很講究,再例如課文中同樣寫太陽暖和就有“天氣暖和”“太陽高照”“太陽暖暖的”。
·冬天來了,寒風這么冷;寒冬臘月,北風這么大。這些在冬天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喜鵲有沒有想到,從哪兒知道?(準備過冬)對,當冬天還沒有到,喜鵲就想到冬天,它想得遠,做得早,從哪兒可以看出它這樣想得遠,很對,這樣做很好?(溫暖、熟睡)
你們說喜鵲傻不傻?
2.指導朗讀。
真正傻的是誰?現在讀他們的對話。
·男女聲輪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指導喜鵲的話。
喜鵲熱心幫助,語氣誠懇。“寒號鳥,別睡了。天氣暖和,趕快做窩。”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做窩的危害,語氣加重。“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從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點:從喜鵲說的話,更看出喜鵲看得遠。
·指導寒號鳥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勸告?為什么不做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做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做窩?誰來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顧___________,不顧___________。
這就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
“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
“得過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指導讀寒號鳥的兩段獨白。
內容一樣,讀起來語氣語調是不是一樣?
示范。各自練習。
指名讀。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難過。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號”奄奄一息。
4.朗讀全文。
小組分角色讀。
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讀敘述的話,)
六、創造性復述。
1.故事續編。
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誰能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叫喚、看望、嘆息)
在喜鵲的話中,啟發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編。
寒號鳥怎么就不會死,現在我們就編一個讓寒號鳥不會凍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綱。
開頭
冬天快到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聽勸告
寒冬臘月 快活地活著
同座準備。
指名復述(帶飾頭表演)。
這樣的寒號鳥,可以給它改個什么名字?(知過鳥、寒喜鳥、寒樂鳥等等)
七、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
[板書設計]
寒號鳥
開頭 新編
冬天快到 準備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溫暖 還不聽改正接受
寒冬臘月 熟睡 鼓勵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畫書畫面,理解通話故事的內容。
2.嘗試根據PPT畫面講述故事內容。
3.感受顏色變化的美妙與神奇。
活動準備:
1.白鳥、彩色鳥、黑鳥圖片各一張。
2.各種彩色的`顏料、杯子。
3.圖畫書兩人一本。
活動過程:
1.分別出示白鳥、彩色鳥、黑鳥圖片,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有一只白鳥慢慢地變成了彩色鳥,后來又變成了一只黑鳥。咦?這只鳥怎么會變彩色呢?
2.指導幼兒閱讀圖書,鼓勵幼兒在看圖畫書的同時,試著講故事給自己聽;再請幼兒說說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注意仔細傾聽幼兒的講述。
3.與幼兒共同閱讀,引導他們思考:白鳥吃了哪些果子,它的羽毛依次有什么變化;白鳥吃了那么多顏色的果子,就變成了什么鳥;它的羽毛又多了哪些顏色,最后又是怎樣變成黑鳥的呢?
4.演示將各種顏色混在一起,讓幼兒觀察各種色彩混合變成黑色的過程。引導幼兒預測并發現答案。
結束活動:
我們剛剛已經知道了變色鳥的秘密,那我們將這個秘密告訴其他不知道的小朋友去,走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