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8
這是跳水第二課時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總結全文,學習船長遇事冷靜、機智、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2、根據作者的敘事方法,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基本方法;
3、在問題的討論與解決中開發學生潛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船長遇事冷靜、機智、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樹立安全行事的意識;
2、在閱讀中學習記敘一件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思維訓練:《金礦的故事》
二、每課一練。PPT----1
三、總結全文。PPT----2
(設想:這些問題讓學生提出,然后大家解決。個別問題老師提出讓大家討論解決)
1、看板書,口述課文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記敘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的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處的橫木上,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緊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果斷地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3、選擇:《跳水》一文的主要人物是:
a水手b孩子c船長d猴子(并回答為什么?)
4、你認為船長是怎樣一個人?(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突出什么?)(動作、語言模仿體會)
經驗豐富、機智、冷靜、沉著、果斷
5、學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平時不亂開玩笑;開玩笑不過分;做事考慮后果、不任性;遇事沉著、冷靜,采取最合適的方法;不做危險的事;解決困難需要大家幫忙……
四、閱讀與寫作指導PPT----3
1、填空:課文是按順序寫的。
2、思考: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特征是什么?(時間順序、事情是怎么發展的就怎么寫、按“開頭—經過—結尾”的順序寫)
3、理清本文的寫作順序:(問題:開頭是?結尾是?中間就是經過。把這么長的內容用兩個字就可以代替,是不是有點簡單了——發展與高潮)
4、指導分段:
第一段(第1小節):講輪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起因
第二段(第2~3節):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發展
第三段(第4~7小節);講孩子走上最高的橫木,遇到了生命危險。高潮
第四段(第8~9小節):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來。結果
5、寫作方法指導:
寫事的文章應該注意很有條理的寫清楚事情發生的起因,事情的發展與高潮,事情的結果,這樣,老師就會在你的作文批語中寫到:敘事有條理、層次分明、結構完整。五、課堂鞏固請閉眼回憶: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六、聽課文朗讀,回味: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體會船長的處理事情的果斷;
3、進一步品味、欣賞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跳水》。
附:板書設計
注:在“他山之石”欄內,有一篇相關的說課材料。
教學目標:
合作探究,研讀重點段落
教學過程:
一、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學習重點段落
1、讀課文,說說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什么事情?
2、投影顯示: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教師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學生接著說“放肆”的結果。
學生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教師揭示“放肆”的結果。
用“顯然”說一句話。
3、由于猴子的放肆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學生讀相關的段落。
猴子是怎樣都孩子的?(畫出表示猴子動作的詞語,然后讀一讀,體會體會,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動詞代替。)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同位討論:只要一失足,結果會怎樣;即使拿到了帽子,結果會怎樣。
4、默讀課文,說說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救孩子?(小組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孩子不跳水,父親會不會開槍?(小組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覺得四十秒時間太長了?孩子為什么一定要奪回帽子?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做?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教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跳水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爾斯泰寫這個故事,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引導學生討論匯報:
(1)遇到危險,頭腦要冷靜;
(2)遇到問題,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去解決;
(3)開玩笑不能太過分。
四、拓展延伸,啟發想象
這件事過后,孩子會說些什么?船長會說些什么?水手們又會說些什么?展開你們的想象,把他們想說得說出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情急中果斷處理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2、學習注意事物之間聯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科生字、新詞,聯系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4、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船上人與猴子的聯系,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返航是“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生、發脹和結果的關系。
教學準備
自制幻燈片鵬博士教育軟件。
教學難點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從《蛇與莊稼》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聯系?學習課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我們來學習《跳水》一課,看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和什么之間的聯系?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讀音微機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提問:跳水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主要寫了誰與誰之間的聯系?
出示《資料》部分,了解作者
三、再度課文,了解大意,理清層次
1、出示幻燈片自學提綱
⑴故事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結果怎樣?
⑵課文有機個自然段?每段寫的是誰與誰之間的聯系?
⑶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
2、學生按要求預習
3、討論以上問題
四、細讀課文,抓住聯系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導讀第一段
找出寫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詞語:取樂顯然因而放肆
(“顯然”寫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寫出了人們拿猴子取樂的原因)。
2、指導學習二、三自然段
⑴默讀思考:孩子為什么要去追猴子?從那些詞語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⑵討論回答
3、講讀第四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思考: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險?
微機出示插圖:指導看圖看最高的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境地──難以轉身。
甲板上的水手怎樣?
4、講讀五、六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討論思考題:船長看到危險情況是怎么做的?
大家為什么覺得40秒太長了?
五、總結全文
六、作業
1、朗讀課文弄清各段之間的聯系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
1、按學習小組朗讀
2、總結提問
⑴課文主要寫誰與誰之間的聯系?這些聯系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⑵孩子遇險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⑶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幾方面的原因?
⑷這一天“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生發展有什么關系?
⑸讀了這篇課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聯系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1、找出穩重的句子讀一讀
2、指名口頭造句并訂正
3、學生書面造句
三、作業
1、抄寫生詞
2、預習《威尼斯的小艇》
教學特色
為了避免教學中煩瑣的分析,突出文章閱讀重點,主要采用板塊式閱讀法。其二,重視學生個人獨特的閱讀體驗,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閱讀氛圍中促進師生、生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會“模仿、顯然”等詞語的運用。搜集和積累用來形容情況危急或處境危險的詞語。
2、通過朗讀與默讀等閱讀方式,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發表自己閱讀理解,體會事件給人的啟示,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運用分析語言的能力。
3、通過故事激發學生展開想象,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弄清事物的發展過程,在了解事物發生變化的基礎上,體會、學習船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重視學生個人閱讀的獨特體驗,注意激發學生樂于將個人的閱讀感受、想法和同學交流。: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共同收集有關作者生平等相關背景資料。其二,學生課前必須熟讀課文,要求讀通順、讀流利。
課時:2至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計導讀提綱,學生自主學習。
(一)自學準備:編制導讀提綱
1、初讀全文,學習生字、新詞。
⑴寫出你認為最難寫的詞語十二個。
⑵請你編出與課后生字相對應的形近字六組。
例:艘()嫂()
⑶你能解釋下面的詞語嗎?并用帶點詞造句。
放肆心驚膽寒嚇唬模仿顯然
⑷本課還有哪些生字、詞語需要學習,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學習這些生字、詞,請自編題目練習。
2、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⑴通過閱讀,我讀懂了事情主要寫發生在(),(),由于()以及()和()情況,造成小孩()。結果()。
⑵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請簡要的寫下來。有什么不解的問題也寫下來
⑶你知道列夫·托爾斯泰嗎?請收集作者相關資料,越多越好,并記在摘記本上,課上與同學交流。
(二)導讀課題,提出質疑。
(三)學生自學,學會初步探究
(據導讀提綱學生自學,這一教學步驟可根據各班具體情況安排課前、課堂或課后。)
二、初讀,整體感觀全文其貌。
1、結合導讀提綱,檢查預習,初步感知全文
⑴聽寫詞語:環游帆船航行風平浪靜水手猴子撕叫嚇唬孩子齜牙咧嘴船長瞄準桅桿海鷗
⑵指名或分組朗讀課文
2、啟迪學生圍繞課文內容自由質疑,討論學習重點。(如果學生質疑過程中重點不夠突出,可在精讀的環節教師再次點撥質疑(見三(二)環節。)
三、精讀,潛心會文領其意。
師:同學們,讀書只做到讀得正確、流利,僅感知課文大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自己的深入閱讀思考以及與同學交流,真正悟出情、悟出味、悟出理。老師相信經過同學們自己的努力與共同協作,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們一定能迎刃而解,現在就請同學們帶著剛提的問題來深入的學習課文吧。
(一)弄清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學生悟出情。
1、誰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什么?
由學生自由發言,在學生自讀寫批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同時教師注意相機引導,重點弄明白以下問題:
⑴事情發生的環境、起因。
⑵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水手、猴子、孩子、船長各有怎樣不同的表現。各環節事物之間是怎樣聯系的。
(二)質疑探究,領悟事件其內涵
師:通過這個故事,作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么?同學們在了解了事情的整個發生、發展過程中有什么疑問?
1、再次質疑,凸現學習重點。(如果初讀時學生的質疑以理出學習重點,該環節可略去。)為什么水手有時間逗猴子?孩子為什么不顧后果的追猴子?在當時的危急情況下,船長為什么想到讓孩子跳水,他當時怎么想?有更好的辦法嗎?
2、小組討論,全班反饋交流學習重點。
(教學注意:小組交流準備發言提綱,全班交流要以組為單位進行競賽,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聯系實際談啟示:作者通過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孩子得救后,船長、孩子、水手都會說寫什么?請說一說。
四、展讀,凸現個性化表達
(一)樂于表演同學:分小組分角色朗讀,進一步感受故事的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二)樂于搜集資料的同學:擴展知識,簡介作者。
(三)樂于寫作的同學:寫一則讀后感,與同學交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