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3
這是部編版燈籠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目標: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
2、能大膽地想象并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準備: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么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么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么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么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u教師出示燈籠的范例。
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么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u展示制作步驟。
u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著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 u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相關內容:幼兒園教案|教育論文|[1][2]下一頁 幼兒園管理|幼兒園環境布置|幼兒園工作計劃|幼兒園教育隨筆
活動目標
1.體驗花燈和賞燈給生活增添的快樂。
2.指導幼兒在《創意繪畫》(中班秋季)第11頁上畫出自己喜歡的燈籠。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材料
1.《創意繪畫》(中班秋季)第11頁)作業紙幼兒人手一份。
2.范例畫、彩色筆等。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組織幼兒說一說,你見過燈籠嗎?你見過什么形狀的燈籠。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2.啟發幼兒畫單一的或者成串的圓形,橢圓形的燈籠。
3.教師示范。鼓勵幼兒大膽地畫單一的或者成串的金魚、兔子、公雞等形狀的.燈籠。
4.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可模仿紙上的范例畫,并指正提示幼兒正確選擇顏色繪畫。
5.互相交流。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大膽介紹自己所畫的燈籠的名稱,比一比誰畫的燈籠最漂亮。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并組合拼搭成三角面燈籠的技能。
2、學習簡單地裝飾技能,初步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范例、大小相同的圓形紙片若干、膠水,串繩、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范例,幼兒觀賞。
2、提問:
(1)這是什么?(燈籠)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這是用什么形狀的紙做成的嗎?(圓形)一共用了幾個圓形紙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種樣式)圓形中間是什么形狀?你會把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嗎?(請個別幼兒示范后教師再重點講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三角面燈籠,提問:為什么兩個燈籠會不一樣大小?
(圓形紙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燈籠大小也不同,一只球體所需要的圓形紙片大小應該是一樣的)
二、示范講解。
1、圓形紙片折疊成三角形。
重點要求幼兒做到:要折疊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貼。
(1)每一張圓形紙片的三處折疊部分要和另外三個圓形紙片的折疊部分粘貼起來就成球體。
(2)涂膠水粘合時要對整齊。
(3)用串繩、珠子進行裝飾,制作成燈籠。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的圓形紙片進行制作。
2、先將圓形全部折疊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貼。
3、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束講評。
1、幼兒觀賞燈籠,體驗成功的快樂。
2、請個別幼兒講述制作過程,遇到什么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活動反思:
1、雖然本班幼兒入園至盡已進行了一系列的`圓形折疊粘貼活動,但是由于孩子們之間能力存在著差異,因此,在開展這一活動的過程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范例,它們分別是用12片、16片、20片圓形紙片制作的燈籠,使孩子們能根據需要有目的地選擇制作。
2、活動進行過程中,要啟發幼兒互幫互學,同伴之間交流分享制作經驗,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活動目標:
1.了解燈籠的基本制作方法。
2.學習使用各種圖案及粗細不同的線條裝飾燈籠面。
3.感受燈籠的美;感受中秋的節日氣氛。
活動準備:
1.各式燈籠自制燈籠作品若干。
2.按比例裁剪好的卡紙、彩紙、膠水、剪刀、黑色筆等每幼兒一份。
活動重點:學習使用各種圖案及粗細不同的線條裝飾燈籠面。
活動難點:學習使用各種圖案及粗細不同的線條裝飾燈籠面。
教學法:展示法、講解法、欣賞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1.出示各式燈籠,引起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欣賞燈籠的造型、圖案、色彩、及裝飾等。
(2)分析燈籠上的裝飾,引導幼兒欣賞各種線條的裝飾美。
2.教師講解示范,交代要求。
(1)用多種形式的線條裝飾卡紙。
(2)把卡紙卷制成燈籠。
(3)討論:你準備在燈籠上做怎樣的裝飾?
3.幼兒裝飾燈籠練習,教師指導。
提示運用線條裝飾時,注意線條粗線的運用。
4.展示作品,欣賞與評價。
評價重點:線條形式的豐富與粗細得當的運用。
活動延伸:中秋晚上,讓幼兒提著自制的燈籠去賞月。
活動反思: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燈籠的基本制作方法。幼兒能夠使用各種圖案及粗細不同的線條裝飾燈籠面。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粘貼燈籠時有個別的幼兒會粘錯方向。需要教師指導才能完成作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