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30
這是《我和好習慣交朋友》班會方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背景: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高度信息化,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無不經歷著一場變革,新生的和發展的事物正像潮水一樣涌到了二十一世紀當代學生的面前,能讓每個孩子正確認識,并容納這些新鮮事,養成能與他人良好“共處”的好習慣,是我們這些新時期德育工作者的新任務。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掌握了學生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的基礎上,確定召開本次《我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
目的:通過這次班會,讓《小學生行為規范》能夠在學生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真正用規范來指導學生平時的言行。
活動要求:注重人人參與,講究活動有序,突出有聲有色。
準備工作:1.確定主題;
2.圍繞主題確定班會具體內容,選出主持人;
3.引導、把關、定向、排練。
班會過程:
一、教師導入:
師: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和它交朋友嗎?想知道它是誰嗎?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會在各個方面做得都非常棒,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會是人人喜愛的好孩子,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會收益終身。它就是好習慣。
揭示主題:下面我宣布《我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有請我們今天的小主持人。
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
1.甲:好習慣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
乙:好習慣能讓我們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得特別棒;
甲:好習慣能讓我們成為人人喜愛的好孩子;
乙:好習慣能讓我們茁壯成長。
合:是啊,我們一定要和好習慣交朋友。
2.甲:哎,××你想和好習慣交朋友嗎?
乙:當然想啊!你問問咱們小朋友誰不想啊!
甲:你們也想嗎?(想)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們班中就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信,請看發生在我們當中的事情。
小品《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
3.師:看了剛才的小品,小朋友們說說看,你發現了哪些不良習慣?
4.同學們自由發言:①亂丟垃圾 ②不懂禮貌進屋不敲門③上課講話不守紀律 ④隨意下地⑤不講衛生⑥打架
師:這些不良習慣都是我們班一些小朋友表現出來的。下面分小組討論一下,除了上面這些不良習慣外,我們班中還有哪些?并說說還有什么害處?
小組討論,每組指定一學生做好記錄,然后小組代表發言。
①說話不文明②上課時不認真聽講③老師講課時隨便亂講話④上課時搞小動作 ⑤考試看別人 ⑥做了錯事不能勇敢承認錯誤⑦ 不完成作業⑧不熱愛勞動
5.甲:哎……看來,我們這些小朋友還真得想想辦法改掉壞習慣。
乙:唉,辦法來了,請聽快板表演《好習慣要牢記》,那可是我們每天都要牢記的行為規范哦。
三、我該怎么辦:
師:一段輕松的快板過后,相信同學們也有了不少的收獲。下面我想請大家就以下幾個同學的做法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1 、明明在做作業時碰到難題,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他就把同桌的作業拿過來抄。
師:這位同學,你贊同他的做法嗎?當你碰到難題的時候,你會怎么做?(你真是個好孩子,獎你一朵誠實之花)
2、課間冬冬在走廊中吃完桔子,剩下桔子皮,可旁邊沒有垃圾箱也沒有老師,于是他就隨手把桔子皮扔到了門后。
師:這位同學你認為他的做法對嗎?如果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呢?(謝謝你精彩的回答,送你一朵文明之花)
3、 小紅的書本掉到地上,小東幫他拾起來,小紅什么也沒說。
師:你認為小紅對嗎?你幫小紅想想,她該說什么?(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獎你一朵禮貌之花)
4、小蘭不小心把小麗的鉛筆盒碰翻了,兩個人吵了起來。
師:這位同學你來說說他們的做法對嗎?你又會怎樣做呢?(感謝你精彩的回答,老師也送你一朵禮儀花,希望你繼續作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少年。)
師:通過我剛才的訪問呢,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既講文明,又懂禮貌。
四、生活習慣不能忘:
甲2:是啊,我們少先隊員就應該時時講文明,事事懂禮貌,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乙2:對,不僅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請聽(xxx)為大家帶來的相聲《講衛生》。
甲2:笑過之后,我們大家會發現,這么個講究衛生可不好。千萬不要向相聲里的(xxx)學習。
乙2:好啦,下面我們來一個有意思的活動收拾書包比賽。還得懇請我們的老師給我們當裁判員。
甲3:激烈的比賽過后,也是該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3:下面我宣布二年《我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下面請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作總結。
五、班主任總結:
今天的班會活動,小朋友們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希望小朋友們能通過這次班會,知道什么是好習慣,都能和好習慣交上朋友。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 “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播下性格,收獲命運。”相信今天一個好習慣,將會成就明日輝煌的你。最后,祝賀同學們個個都能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小學生。
《養成好習慣,學會整理》
——主題班會方案
一、班會目標:
1.讓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的發展。
二、班會過程:
(一)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1、引入課題
2、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家務活?
3、(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借機對學生進行愛家庭、愛勞動的教育。)
4、師:小朋友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做事情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才能做得好。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如何整理房間。
5、帶學生到學校凌亂的圖書館。
6、師:這是學校的圖書飯,看到這個房間,你有什么想法?
7、(學生可能會說很亂、不好看、找東西不好找等,教師可以不做評判。)
8、師:老師也認為這樣亂放東西不好,但是之前這里是很整齊的,我們的小朋友看完了圖書,下完了棋沒有好好地整理,沒有養成整理的好習慣。這樣做好不好啊?(生回答:不好)
9、那老師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養成將物品擺放整齊的好習慣,好不好?(好)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才能把圖書館整理好,為什么?請同學們舉手回答。
10、學生與老師互相交流后,達成一致的想法。
(凳子、花、棋類如何擺放,書如何分類擺放)
(二)動手實踐,學生分配任務將圖書館整理整齊。
(三)反思總結,課外延伸
1、師:這節課你們高興嗎?通過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
(從二年級開始就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總結能力,可以不要求學生回答得十分完整。)
2、實踐活動:運用這節課學的知識,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把你的好經驗介紹給同學。
三、班會小結
本次班會課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體會好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同時讓他們懂得整理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在整理的實踐過程中,學生非常積極,丁煒鑫同學為了撿一顆躲進角落的棋子,不惜趴在地上去撿。還有班里最調皮的徐銘澤同學,當同學們都走出圖書館,他還發現了一本沒擺好的書,但又夠不著書柜的上端,于是站在小板凳上才艱難地將書放上去。其他同學表現也比較好,都很積極。最后全班同學集中在教室里討論本次班會的所得,學生紛紛表示回家后會幫爸爸媽媽整理房間。
“愛書進行時”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活動背景:
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云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可見,習慣的重要性。而低年級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將會終生受益。
我現在任教的是剛升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將低年級學生基本習慣的養成作為教育重點,經過一年的習慣養成訓練,孩子們在坐、立、行、就餐、上課發言等方面已經有了較好的習慣。但近期我發現了我班學生在使用教科書方面的一個新的現象:孩子的新書剛發下去沒有幾天,而且開學時都已包好書皮,但是沒過幾天有的孩子的書皮已經掉了;有的孩子書皮完好,但是書頁已經被撕破了,更多的是書頁卷角、書頁臟。書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朋友,尤其在學習階段,更是我們離不開的朋友。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到書——這個重要朋友,需要我們好好愛護,為此我決定召開“愛書進行時”主題隊會,引發孩子對愛護書籍的思考,并學會愛護書籍的方法,并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感悟到自己的行為給書籍帶來的傷害,給自己學習帶來的不便,從而認識到愛護書籍的重要性。
2、掌握一定的愛護書籍的做法。
3、家長與學生互動,引起家長對孩子習慣養成的重視。
4、引發孩子對讀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調查統計表:
不會包書皮的人數
書頁破損的人數
書頁臟的人數
書頁卷角的人數
書頁完好的人數
2、學生書的照片:卷角、破損、臟等樣子的書照片,以及好書的照片,做成課件。
3、準備包書皮的材料。
4、布置教室,把桌椅按照四人一組的模式。
5、邀請部分家長參加班會。
6、從學校圖書室整理出破損的圖書。
活動過程:
一、拋出問題,引發思考
(一)請同學拿出自己的語文書,并互相交換,尋找差別。
(二)出示照片:本班學生卷角、破損、臟等樣子書的照片,以及使用干凈整潔書的照片,使同學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兩者的差別。
(三)短劇:《來自書的訴說》
內容:夜深了,幾本書從小明的書包了爬了出來,有的灰頭土臉,有的拄著拐杖、打著繃帶,還有的在臉上胡亂地劃了許多圖案……,他們在一起訴說著主人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四)交流討論:
1、書為什么十分的痛苦?
2、破損的書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那些不方便?
3、大家齊動手,把短劇中的書進行修補,恢復原狀。
4、如何做才能把我們的書修復整齊?
給書包書皮,輕輕地翻書,不在書上亂畫亂涂,看見卷角趕快撫平。
二、體驗實踐,引發行動
(一)同學開展護書行動
1、為書洗洗臉
同學用橡皮、修正液等工具擦凈書中的污跡;
2、為書補補衣
同學用膠帶對書中的破損處進行修補;
3、為書平衣角;
同學用膠帶把已經翻卷的頁角粘平;
4、為書穿新衣。
(1)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如何包書皮;
(2)每組派一名家長,指導組內孩子包書皮;
(3)每組推薦一名包書皮最好的同學,講一講如何才能包好書皮。
(二)運用本領服務同學,感受服務他人帶來的快樂
教師出示從學校圖書室搜集的破損的書,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的護書的方法,為學校圖書室的書進行修補。
1、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為書進行修補
(1)組內進行分工;
(2)展示工作成果;
2、交流心得,感受快樂
(1)此部分學生的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明白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時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將負責學校圖書室的老師請到班會現場,向同學們的勞動表示感謝。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感受運用自己的本領服務同學、學校,乃至社會帶給自己的滿足與快樂。
3、實際應用,群策群力
二年級課程中美術、音樂等的教材都是循環使用,大家一起討論如何使循環用書保持整潔。
總結歸納出:
(1)為書包皮;
(2)每節課后將書上交,由課代表負責保存;
(3)制定使用規則,做到:無破損、無缺頁、無污染、無褶皺;
(4)定期評選護書小標兵;
三、引深歸納,促進養成
(一)故事分享,引導同學從愛書到愛讀書的轉變;
同學講名人愛讀書的故事(簡列):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里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保護書的目的是為了我們更好地使用書、更好地讀書,自古至今有許多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通過故事的分享,讓同學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
(二)家長講述,引導學生珍惜讀書的機會
家長代表講述自己、自己的祖輩讀書不易的故事,引導學生珍惜現在讀書的機會。
(三)名人名言,示范引導
同學每人說一句事先搜集的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運用名人的效應感染、引導同學養成讀書的習慣。
班會后,每天展示一條學生的名人名言,由同學親自書寫到黑板上。
四、預期效果
同學們能夠明白愛護書籍的重要性,并能掌握基本的愛護書籍的方法,知道讀書的意義,對讀書有初步的興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