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4
這是節奏與旋律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責任意識,體會集體生活中的責任感;樹立大局意識、集體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反對小團體主義;堅持“民主”“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能力目標 提高處理集體與小群體之間矛盾與沖突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對復雜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知識目標 知道人在多個集體中承擔多重責任,知道怎樣處理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之間的關系,理解怎樣處理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怎樣處理不同集體中的多重責任。
教學難點:怎樣認識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列出你在不同集體中扮演的角色,數數有多少種。
提示:社會、家庭、學校、班級……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列舉,我們發現,每個人在不同的集體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種節奏在不同的音樂中都有應用,只有在節奏與音樂的旋律協調時,聲音才能悅耳。同理,我們身處不同的集體中,但我們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節奏,那么怎樣讓個人的節奏與集體的節奏和成優美悅耳的旋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節奏與旋律”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我在多個集體中
活動一:情境探究
情境一:小倩兩周前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結合自己所在班級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建議。她的做法得到校長的肯定,卻遭到了一些同學的譏諷,有人甚至認為她“出賣”了班集體。
想一想:
(1)小倩這是“出賣”班集體嗎?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
提示:不是。她這樣做是為了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發展也會帶動班級的發展,所以不是“出賣”班集體。
情境二:小鑫隨手亂扔垃圾,被學校值日生“逮”個正著。她“靈機一動”,故意報錯自己的班級,沒有扣她們班的積分。有的同學說:“小鑫真棒!維護了我們班的榮譽!”
(2)小鑫的做法是“維護”班級榮譽嗎?你怎樣看待小鑫的做法?
提示:不是。班級榮譽應該通過正當的方式贏得,小鑫將自己的過錯推給了別的班,是道德錯誤,雖然沒有扣自己班級的積分,卻不利于自身發展和學校發展。
強調:集體不止包括班集體,還有學校、社會等集體,我們在不同的集體中都有自己的責任。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和諧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融入集體;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為了保持旋律的和諧,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當我們面對不同集體中的角色無法統一節奏時,角色之間的沖突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活動二:教材P68探究與分享
想一想:
(1)材料中“我”都在哪些集體中?扮演什么角色?
提示:集體:足球隊、班級。角色:足球隊員、學生。
(2)面對這樣的沖突,“我”該怎么做?
提示:盡量兼顧,實在難以兼顧的情況下,有所取舍,衡量緊迫程度與重要性,從大局著眼。
教師講述:如何認識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之間的沖突?
個人節奏有時會與集體節奏有沖突,這時應樹立大局意識,從大局著眼,在解決不同角色的集體沖突中學會怎樣過集體生活,處理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的關系。
目標導學二:集體中的小群體
活動三:說一說
在集體中,尤其是班集體中,常常有幾個關系比較好的同學會形成一個小群體。
(1)你身邊有這樣的小群體嗎?
(2)你覺得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小群體現象?
提示: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在一起玩得開心。
活動四:情景劇
(1)分組討論兩分鐘。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演出你身邊的小群體平時的生活片段。(兩分鐘)
教師預想:積極向上的小群體;沾染歪風邪氣的小群體。
(3)請你任選一組展示的小群體生活片段給出評價。
(4)你怎樣看待集體中的小群體現象?
提示:小群體的出現是正常現象,積極向上的小群體能夠給人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利于個人成長,也能融入班集體節奏中,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展。但有些小群體沾染上江湖義氣,將個人利益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形成極端個人主義與小團體主義,對自身成長和班級建設都有很大危害。
活動五:教材P70探究與分享
如果你在集體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形,你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
提示: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堅持正確的做法,反對小團體主義。
活動六:
思考: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提示: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
教師總結:面對小團體與集體的沖突,我們心中應有明確的是非觀念,不為成見所“擾”,不為人言所“惑”,即使是在小團體中,也應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堅持正確的行為,不止在班集體中如此,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國家與社會也是我們的集體。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會有不一致的時候,在面對不同集體的多重責任時,會出現角色沖突現象,我們應有大局觀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時也認識到集體中存在的小群體現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會發展成極端利己的小團體主義,對此,我們心中應時刻有自己的是非觀念,在小團體中,也應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堅持正確的行為。不止在班集體中如此,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國家與社會也是我們的集體。從宏觀上來講,這種個人與集體達成的“和諧”,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重大意義,對國家與社會的和諧也有著密切關系。
3 板書設計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貼近生活,但由于學生處于青春期,且對于集體的認知不夠全面,對于說教形式的教學方式就很難接受,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誘,引導其自己分析出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的關系,并探究怎樣處理其中的角色沖突,以及群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沖突。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列舉材料、情景劇、案例分析等形式特點,用多種形式的設計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同時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和交流。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教材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的第二課時節奏與旋律。本框通過學生在集體生活中的體驗,了解個人在多個集體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責任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學會選擇,正確理解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教材通過分析小群體的形成及對于個人成長的價值,讓學生了解小團體主義,學會在小群體和集體之間發生沖突時,能夠維護集體的正當利益,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并完成課標的要求:“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
【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多為12~15歲的青少年,處于生理和心理急速變化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他們在生理上處于第二個發育高峰期,身體發生著迅速變化,這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產生了成人感、獨立意識,擁有不斷增加的個人發展需求。他們從依賴、幼稚走向獨立、成熟。他們渴望社會角色變化,希望承擔責任,彰顯自身能力。但與生理上的迅速發育相比,他們在心理上的發展相對遲緩,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但又缺乏固定的興趣,經常無法控制個人行為。行為上,學生可能從積極投身集體活動轉變為與集體的共同目標、發展需求產生沖突;從熱切盼望與他人交流轉變為與他人發生沖突。同時,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使學生要扮演眾多的角色,他們本來愿意按照角色期望來適應自身的角色責任,但由于不能靈活自如地轉換角色,進而引發角色間的沖突。沖突的認識與解決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處理沖突的方法與技巧的途徑和手段,也是集體發展的動力。
【課程標準】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
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探究,知道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系,掌握處理不同集體的角色沖突帶來煩惱的方法。
2、通過事例探究,明確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掌握如何處理兩者沖突的方法。
3、通過事例分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小群體的作用、小團體主義的實質,正確處理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沖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在多個集體中。
難點:集體中的“小群體”。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老師活動:PPT播放視頻盛世鼓舞《盛世鼓舞》,根據觀看視頻,思考他們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他們又是如何保持一致的旋律和節奏的?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并回答。
老師過渡:個體的聲音通過集體的聲音而絢麗多彩,集體的聲音更是通過一個個個體的聲音而雄渾有力,接下來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今天的新課一起探究為社么他們的聲音如此的一致。
探究活動一 :
1、梳理一下你在不同集體中的角色,數一數有多少種,都是什么角色?
2、當這些角色發生沖突時,你是如何處理的?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
老師總結: 我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我們同時屬于多個集體,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探究活動二:
《保衛黃河》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請在音樂課代表的帶領下欣賞這首歌曲,在欣賞中通過擊掌等方式感受其節奏,體會節奏在作品中的作用。
老師活動:PPT播放《保衛黃河》的視頻歌曲。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并回答問題。
老師總結:保持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和諧的原因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和諧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融入集體。
(2)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為了保持旋律的和諧,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
(3)當我們面對不同集體中的角色無法統一節奏時,角色之間的沖突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探究活動三:
情境一:
小倩兩周前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結合自己所在班級存在的問題, 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建議。她的做法得到校長的肯定,卻遭到一些同學的譏諷, 有人甚至認為她“出賣”了班集體。
情境二:
小鑫昨天上學遲到了,被學校值周 生“逮”個正著。她“靈機一動”,故意報錯自己的班級。有的同學說:“小鑫真棒!維護了我們班的榮譽。
1、在上述情境中,除了班集體,還有那些集體?
2、小倩是否“出賣”了班集體,而小鑫是否 “維護”了班集體的榮譽?為什么?
老師總結:
1、學校、班級中的小團體。
2、小倩沒有“出賣”班集體,小鑫不是“維護”了班集體的榮譽。小倩結合自己班級存在的問題,向校長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建議,是從學校整體利益出發,自覺讓班級利益服從學校整體利益的做法,是維護學校利益的正義行為。
小鑫故意報錯自己的班級,從長遠看,不利于班集體的建設和發展,這種行為會助長不良風氣的形成,沒有真正維護班集體的利益,是錯誤的。
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煩惱的方法:
(1)在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的煩惱時,我們通常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
(2)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3)我們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中學習過共同生活,在解決不同集體的角色沖突中學習過集體生活,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成長的快樂。
探究活動四:
1、你所在的集體中也有小群體嗎?
2、你所在的小群體是怎樣形成的?
3、與小群體中的同學交往后,你又怎樣的變化?
小集體的形成:在集體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小群體。
小集體的重要性:(1)在小群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到歸屬感和安全感。(2)我們與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交往,在與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
小群體和集體的重要關系:
探究活動五:
老師活動:播放視頻《哥們義氣要不得》,如果你在集體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形,你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
老師總結:我們需要“心懷一把尺子”,不為成見所“擾”,不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行為,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
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面對矛盾和沖突,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我們學習過集體生活的經歷,也是促進集體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過程。
【拓展空間】
細微之處見精神。集體里的一些“瑣事”及對“瑣事”的評價往往折射出該集體的精神面貌。細細體會以下的情境及其點評。
情境一:自習課上,教室里很吵鬧,很多同學無法安靜學習。事后,杰洋提議:“老師已經很辛苦了,如果他知道了一定很生氣,我們還是別讓老師傷神了。”杰洋的提議得到大家的響應。點評:杰洋很體諒老師。
情境二:有的同學早早到學校抄作業,大家心照不宣地保守著這個“秘密”。
點評:同學們配合真默契。
你同意這些點評嗎?如果由你來點評,你會說些什么?
如果無視這些現象,任其蔓延,結果會怎樣?
一、教學目標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節奏與旋律》教學設計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責任意識,體會集體生活中的責任感;
(2)樹立大局意識、集體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反對小團體主義;
(3)堅持“民主”“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能力目標
(1)提高處理集體與小群體之間矛盾與沖突的能力;
(2)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
(3)提高對復雜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了解自己在不同集體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
(2)知道怎樣處理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之間的關系;
(3)理解怎樣處理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怎樣處理不同集體中的多重責任。
(2)集體中的“小群體”
2.教學難點
怎樣認識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第二框 節奏與旋律(板書)
1.我在多個集體中(板書)
(1)不同的集體,不同的角色和責任(板書)
我們同時屬于多個集體,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2)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系(板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和諧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融人集體;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為了保持旋律的和諧,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當我們面對不同集體中的角色無法統一節奏時,角色之間的沖突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3)正確解決角色沖突的方法(板書)
在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的煩惱時,我們通常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解決不同集體的角色沖突,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成長的快樂。
2.集體中的小群體(板書)
(1)小群體的形成與作用(板書)
A:小群體的形成:在集體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小群體。
B:小群體的作用:在小群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在小群體中,我們與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交往,在與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
(2)正確看待小群體的作用(板書)
當小群體的節奏融入集體生活的旋律時,小群體成員就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參與集體建設;當小群體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時,其成員就會與小群體之外的其他同學產生矛盾和沖突,甚至與集體的共同要求產生矛盾和沖突。
(3)小團體主義的`實質(板書)
小群體內成員之間的友誼如果沾染上江湖義氣,這樣的小群體往往會將自身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淪為小群體主義。
(4)如何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沖突(板書)
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沖突,我們需要“心懷一把尺子”,不為成見所“擾”,不為人言所“惑”, 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行為,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面對矛盾和沖突,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我們學習過集體生活的經歷,也是促進集體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過程。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生活在多個集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是不同的,但集體生活要求我們個人的節奏要與集體旋律和諧一致,集體才能奏出時代最強音,個人也才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魅力。同學們,在集體生活中,有矛盾沖突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不同角色之間的沖突,從而在集體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長。
四、課堂練習
1.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系如何?
2.正確解決角色沖突的方法有哪些?
3.小群體的形成與作用分別是什么?
4.如何正確看待小群體的作用?
五、教學反思(略)
更注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個人與集體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易于理解,參與度高,但又很難做到,尤其容易表面服從,內心反抗,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案例分析從學生已有的體驗入手,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符合課程標準對于思品課思品課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校服的爭議是最近學校學生和學校發生的矛盾沖突集中點,如何引導學生全面認識這個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平衡點,是本課難點突破的關鍵,辯論賽的設置可以調動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情感上樂于參與,組織學生多種形式的參與,使枯燥單調的法律是知識教學變得豐富生動。
“化解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堅持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樹立集體主義觀念”這幾個知識點比較難懂,要多結合情景材料展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考、多討論,要給學生多理解的時間和交流的空間,不能急于求成,應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慢慢地體會和理解,逐步內化到自己的行為體系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