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4
這是烏鴉喝水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題名稱:
烏鴉喝水
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故事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嘗試在新的問題情景下創編故事。
2、通過實驗驗證,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并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并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并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借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著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么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么心情?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小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系。 我的創新: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能夠開動腦筋,使學生養成勤于動腦的好習慣。
2.繼續用聽讀識字的方法,學習15個生字。學習一個新筆畫:斜勾。
教學重難點:
認識15個生字。
課前準備:
課件、圖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一)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
貼烏鴉圖:
(二)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關烏鴉的動畫片呢,你們想看嗎?
(三)放課件:
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這時它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水又很少,它喝不著,怎么辦呢?它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了一想,有辦法了。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銜起來,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四)這個動畫片講的就是烏鴉喝水的故事(板書:喝水)。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3課(齊讀課題)。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聽讀課文識字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聽老師讀一遍課文,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讀讀課文。
2.請同學們打開書第67頁,拿出一支鉛筆邊讀課文邊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個點兒。
3.剛才同學們已經找到了不認識的字,你們愿意把它們學會嗎?(學生答:愿意!)
好,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努力攻克難關,有信心嗎?(有)
4.請大家做好指讀姿勢,我讀一句,你跟讀一句,注意聽你剛才點點兒字的讀音。
5.在老師的幫助下,不認識的字少了幾個吧?現在有沒有同學已經會讀了呢?愿不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讀?(指名讀)
6.在這位小老師的幫助下,你是不是又多認識了幾個字?
7.大家剛才讀的可真認真,下面我想請同桌同學互相當個小老師,如果同桌還有不會的你就主動幫幫他,如果同桌讀對了,你就在課題旁給他畫個“√”。
8.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讀課文。
(二)識詞(剛才同學們讀的真棒,快夸夸自己。)
1.看大屏幕,請你自己讀讀紅色和綠色的詞語,一個詞讀兩遍。
2.請小老師帶讀。
3.游戲:搶讀比賽、開火車,哪個詞飛出去,搶讀。
課中操
(三)認字
剛才大家的收獲真大,你們可不能驕傲,接下來我想請大家認識一下這些生字朋友,看誰認得又快又多。
1.請大家邊讀邊擺字卡,認識的放在第一排,不認識的放在第二排。
2.擺好后,不認識的字可以向小伙伴請教。
3.你們都學會了嗎?我們做一個舉字卡的游戲。
4.誰來說說“渴”和“喝”怎么區別?用“處”組詞。
5.指字游戲。
6.今天我們學了一個新筆畫:斜勾。指導學生觀察,“找”字的結構和筆順(看課件)。
7.書空“找”字兩遍。
這節課大家學得又快又好,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看!老師帶來了兩個“果籃”,里面有許多“水果”,我準備把這些“水果”送給你們,不過誰想得到這個“水果”,還得過一個難關,每個“水果”后面都藏著一個字,你讀出來并能組個詞語,這個“水果”就是你的了。
三、小結
通過今天讀課文,你們知道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嗎?
做一個實驗,看看用烏鴉的辦法能喝到水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學會遇事情懂得冷靜,認真想辦法解決。
2.幼兒會復述故事。
3.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畫畫心得。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領悟故事中的含義;
2.復述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圖片:烏鴉,石頭,玻璃瓶
2.添畫《烏鴉喝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體不能缺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我們可以從哪里可以喝到干凈衛生的水呢?如果給你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很少的水,又不讓你把杯子拿起來,說說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喝水的故事,這是一只和聰明的鳥,我么先一起猜猜它是誰?
3.猜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得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二.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1.幼兒邊看圖畫,邊聽老師講故事;
2.幼兒思考并討論:故事里講了一講什么事情?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解決的?最后它喝到水了嗎?(幼兒進行分組討論,最后每組派一名小朋友進行總結)
3.教師進行總結:是的,我們要像烏鴉學習,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冷靜,要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4.認識詞語:烏鴉,石頭,玻璃瓶
5.幼兒復述故事。
三.添畫《烏鴉喝水》
1.討論:如果你是烏鴉,發現瓶子旁邊沒有石子,你會想到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2.幼兒添畫《烏鴉喝水》的辦法;
3.幼兒分享自己的畫面及畫面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通過聽故事,討論,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兒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學會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活動通過添畫的方式,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進行動手操作,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只是孩子們在添畫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后將加強引導幼兒的畫畫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能根據情節發生的先后順序給圖片進行排序。
2.嘗試仿編故事,用連貫的語言在集體面前講烏鴉喝水的經過。
3.知道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積極想辦發才能解決。
活動準備
1.四個不同形狀的瓶子,小石子若干。
2.玉米粒、豆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和幼兒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例如;小朋友你們見過烏鴉嗎?幼兒說見過,烏鴉是個什么樣子?身上什么顏色?。幼兒回答后向幼兒講《烏鴉喝水》的故事,并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做實驗
(1)用石子往裝有半瓶水的瓶子里裝,只到裝滿水到瓶口,讓幼兒觀察。
(2)用玉米粒和豆子裝,找兩個小朋友往裝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分別裝玉米粒和豆子,裝一粒玉米粒、裝一粒豆子的裝法,直到水長到瓶口為止,看誰裝的個數多和少,讓幼兒理解物體的大小不同,它占的面積也就不同。
3、觀察圖片內容,然后提問;烏鴉口渴的時侯是怎樣喝到水的?讓幼兒學一學烏鴉口渴的時候難受的樣子和用石子往瓶子里放的樣子?讓幼兒想一想自己如果遇到口渴的時候,會怎么辦?會想什么辦法?
4、讓幼兒思考后說出多種辦法,最后選一種最好的辦法利用
(1)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讓幼兒回答,從烏鴉喝不到水到烏鴉喝到水,它的心情是怎樣的?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并做出動,仿編故事。
(2)讓幼兒學講故事內容,并有表情的講述,或著兩人一組向對方講,最后看誰講的最好比一比,選出講的最好的大家最愛聽的到前面來講給大家聽。
(3)分組講述,一組為單位講,比一比哪組講的好,想的辦法多又合理。
教師小結: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不要著急要動腦筋想辦法,去排出困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