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9
這是《以生為本》班會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節好的班會,關鍵不在其形式,而在于能否做到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起學生的共鳴,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啟智、明理、怡情、育德、導行的目的。但怎樣才能在班會課中做到“以生為本”呢?
一、了解學生,貼近學生設計話題,以話題激發學生興趣
這里講的“話題”,即班會課的主題,是班會課要達成的目標。確立主題要注意主題的適切性:既要體現社會、時代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又要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因此,主題提煉應凸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能解決極大多數學生急需解決的問題、矛盾、困惑,能解決對學生的整體發展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問題、矛盾、困惑。這樣的教育是“雪中送炭”,是心靈導航,而非“無病呻吟”。
主題班會應該是師生之間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頻繁交流、雙向互動。學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一個遠離學生思想的話題很難引起他們的關注,只有貼近學生心靈的話題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引起他們共鳴。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怎么想,要選擇他們共同關心的話題,讓每個人都有話可說,有情可觸。
高二的主題班會是勵志,我班的班訓是:燃燒青春,超越夢想。這次我選擇了“青春無悔”為主題,目的是引導學生以快樂的心情,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的挑戰,在拼搏中獲得進步。
為了論證這個話題的可行性,我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溝通工作,了解學生的現狀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查中,我發現學生對該話題充滿迷茫和困惑,可見這個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富有內涵、富有挑戰性的話題。正因為話題來源于學生、貼近學生,所以,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強。
二、精心構思,將預設和生成結合,以設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精心設計絕不等同對活動中師生言行的預先設定,而應是預設和生成的結合。預設,是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生成,是提倡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主創造。在開放的德育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表演者,而是可以自由展示他們的情感、體驗和觀點,在活動中學會自主、學會選擇、學會創造的活生生的人。
活動的設計要“把話語權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注意以下兩個方面:(1)學生的參與面要廣(最好全員參與);(2)學生的參與度要深(學生的感知、思維、情緒等活動調動程度高)。有的課堂上看起來很熱鬧,但始終只是少數積極分子在活動;有的課堂上全體或多數學生表現很積極,但只是“行”動,而沒有“心動”。這些都是“主體作用”的假象。活動不如“心動”,活動不在多少,而在于能否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特別是讓學生的感知、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充分地動起來。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有兩個前提:一是這些活動必須是學生樂意參與的,二是學生有能力參與的。所以設計活動方案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需要和心理特點(情緒、思維等)以及能力水平,還有知識經驗。
設計要留有適當的空白,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避免兩種傾向:或者環節中的問題太空,學生無從下手;或者設計太細,學生被動地完成規定性動作——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有幾個想法:
一是,課前欣賞歌曲《相信自己》。用振奮人心的旋律激活學生沉睡的心靈。請學生談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清楚的明白: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勝利,相信自己才會得第一。如果學生能齊唱,效果會更好。
二是學生結合自身談感悟。課前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成敗,讓學生對學習、生活、交友等方面都有一個理性思考的過程,所以學生談得很深刻。課下思考自身,課上傾聽他人,觸動心靈,提高班會課的效果。
三、教師寄語,我選擇了改變人生的32句勵志名言。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誦讀,強化勵志意識。
四、請學生展示積累的名人事例和制作的精美名言卡片,并要求學生課下朋友互贈。這個設計有創意,很新穎,很能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勵志教育的同時強化友情教育,利于培養班級凝聚力。
總之,設計上,我課前帶領同學精心準備,深入思考;課上盡可能多地讓每位同學自主參與,自主體驗,充分發揮,自由創造。正是以預設和生成相結合,故而實現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深刻性,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真情投入,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以真情激發學生情感
在德育活動中,教師既要作為教育者,又要作為學習者,要把自己擺進去,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學生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生一道,為同一個話題感動。這樣,在教師的感染下,學生才能真情投入,全面參與,師生共同體驗,共同感悟,共同提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班會課中,要調動學生的情感,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學生”,為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感動,為學生的精彩發言而感動,為師生的愉快交流而感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老師一定要真情投入,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以堅定的信心鼓舞學生,以真誠的表揚激勵學生。
四、參與討論,做好點評和總結,以引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要使班會課富有成效,教師的思考、教師的精神境界、教師的參與和引導至關重要。要求教師對課題進行深入思考,確定話題的定位,挖掘其內涵,在此基礎上,參與學生的討論,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影響學生,做好點評和總結,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