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6
這是《有效主題班會八講》讀書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看到遲希新老師的這本書,有一種很振奮的感覺。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位資深的班主任工作研究者就提出: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建設必將走學科化的道路。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者和教師在這個方面進行探索。遲老師對主題班會的研究就是一項很好的實證。
教育部有關班主任的文件明確提出:高等師范院校的研究生領域,要設立有關班主任的研究方向,推薦骨干班主任讀研究生。如果沒有相應的理論建設,研究生學什么呢?總不能只學習與班主任工作相關的已經比較成熟的學科,而沒有直接研究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的學科。曾經聽到一位德育專家說,班主任工作沒有自身的理論。這種看法有失偏頗。我認為,遲老師的這本著作,還有其他研究者的類似的一些著作,是班主任工作理論的雛形,是應用理論研究的成果,不可小覷。
現在,研究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有兩種基本的途徑和方式。其一,是以自身的實踐經驗為基礎,進行理論化的提升。大多數有研究能力的一線班主任,基本采用這種方式。這類研究的優勢是實證性很強,但其理論性卻往往比較薄弱。其二,是在已有的經驗與理論修養以及資料積累的基礎上,把研究專題的理論架構、理論探索與實證性分析結合起來,重視理論與實證的結合。在闡述理論的同時,進行案例剖析。這兩種研究,都屬于應用研究的范疇。遲老師的研究屬于后一種。遲老師既有在一線當班主任的實踐經驗,又有相當的理論功底(他師從北京師范大學著名德育專家檀傳寶教授);更重要的是,他有志于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在承擔班主任國培計劃任務的同時,他潛心探索,通過講座,不斷完善研究成果。這本著作的面世,對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者,對一線的班主任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從分析當前主題班會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一系列理性的邏輯闡釋,既有針對性,又能使讀者以自身實際(實踐和理性認識)為起點,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學習,從而獲得有關主題班會的、完整的理念體系的認知。
誠然,有的讀者對有些問題會有自己的理性思考,這正是主題班會理論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過程。
作為《班主任》雜志的創刊者之一,我擔任主編16年,也曾做過一些課題的研究,特別渴望看到有關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建設與發展。因此,我特別期盼遲老師以及其他有志于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理論研究的同行,持之以恒,不斷有新的成果問世,為祖國的班主任與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