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8
這是百善孝為先主題班會活動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意圖與來源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獨生子女的身份。大多數孩子在父母親的精心呵護下,變得更加的自私、自立。他們變得更加聰明起來了,知識面變得越來越多起來。但是,他們卻很少從別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味地袒護自己,標榜自己。更為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父母親的含辛茹苦,在他們看來,卻是那么的自然,那樣的心安理得,不僅沒有很好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而且還經常埋怨父母,埋怨他們的嘮叨,埋怨他們呢的麻煩。為此,針對本班學生身上存在的自私問題,缺乏真情的真實情況,特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班會——“百善孝為先”班會活動。從而喚起學生愛的情感,激發學生對愛的追求,豐富感情積淀,并且真正將回報親情落實到平時的實踐當中去。
二、活動的目的
1、認識到父母親對自己的付出,感受親情的偉大與無私。
2、學會用心去感受家人對自己的愛。
3、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在實踐中回報親情。
4、做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公民。
三、活動的重難點:
重點:認識父母,孝敬父母。
難點:認識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
三、活動的對象
602班全體同學
四、活動的預設
(一)激情引入
談話引入:“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每個人都是父母生命地延續,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有一句這樣的名言——“羊跪乳,鴉反哺”。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呢?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繼承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開始部分:
第一環節:感知“孝”
1.親情贊頌知多少
講述歷史上孝順父母的故事,古詩句,以及學過的古詩文。
【故事內容】
(1)講有關“孝道”的兩個古代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第二個故事——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
(2)學生討論:聽了這真實的事例后,你們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3)齊聲誦讀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并簡要介紹孟郊后來當官后孝敬母親的小故事。
(4)學生或唱歌,或講故事,或朗誦詩歌,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2.親情問答
愛如燦爛的陽光,熾熱而光明;愛似盎然的綠草地,芳香而怡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與父母發生分歧甚至沖突頂撞,還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唆。請你描述一個你自己經歷的這方面的故事。
學生訴說,教師追問:直到今天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小結: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都深愛自己的兒女,只是有些時候我們感到迷惘而不理解罷了。只要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善待這份愛,相信雨后的晴空將會更加亮麗動人。
第二環節:體驗“孝”
1.感恩方法大奉獻
同學們,我們可以為一個陌生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父母給予我們的種種恩情,這實在是內心有愧!感恩不待時,拿出我們的實際行動,向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2.討論:我們應怎樣孝敬父母呢?
(1)關心問候。
(2)聽從教導。
(3)恭敬禮先。
(4)主動幫助。
(5)關心問候。
3.心聲傳遞:
在今天的班會課后,每位學生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可以給他們洗一次頭,給他們洗一次腳,為他們捶捶背,說上一句“我愛你”。
齊唱《感恩的心》,結束活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