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8
這是優(yōu)秀主題學會傾聽班會反思,是優(yōu)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四)形式好
形式好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形式的選擇與內(nèi)容相匹配,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身心健康發(fā)展需要。體現(xiàn)班級活動的層次性和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教育行為的藝術性、豐富性。活動形式新穎多樣,切合主題。
主題班會的形式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論理式主題班會,交流式主題班會,文藝型主題班會,競賽式主題班會,紀念性主題班會,實踐性主題班會,報告式主題班會,學習式主題班會,展覽式主題班會,參觀式主題班會等。
在此,不可能把多種主題班會的形式一一例舉,只是從一定角度切入舉例說明。
把游戲元素加入主題班會的活動形式中。愛玩游戲是人類的天性。游戲中,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實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頭腦得出結論,更容易放松心靈,宣泄情感,感悟與體驗會更深刻。學生會驚異于自己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會重新認識自我,增強信心。
這節(jié)班會課的主題是“學會傾聽”,老師首先設計了一個熱身游戲,介紹說: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請大家聽一篇名為《花雨》的文章。文章中會多次出現(xiàn)“花朵”和“雨滴”這兩個名詞。聽到“花朵”時,女同學起立,聽到“雨滴”時,男同學起立。如果連續(xù)聽到兩個相同的名詞,則站立不動;站立的同學要等另一組同學起立后方可坐下。出錯的同學自動退出游戲。在反饋、交流階段,出錯的同學反思為什么會錯?有的同學是因為沒有注意聽游戲規(guī)則,開始沒有作出反應;有的同學則是沒聽完就急著作出反應,如聽到“花”這個字就作反應,其實這個詞并不是“花朵”而是“花雨”;還有些同學則由于沒有集中注意力聽,看到別人作反應,自己才作出反應,使反應延遲。完全沒有出錯的同學也說了為什么做得這么好。
在“激發(fā)潛能,成為winner”主題班會上,老師設計了一個“掌聲響起來” 的游戲。老師先問同學們,你們預計自己在一分鐘之內(nèi)能鼓多少下掌?請不要思考,把你直覺地認為自己能達到的數(shù)字告訴老師。有同學說80下,也有的同學說150下。游戲的要求是這樣的,當老師喊“開始”時,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開始鼓掌,當聽到喊“停”時就停下來。學生情緒高漲,迫不及待地要參加游戲。結果,學生匯報了50下,110下,152下等。老師說:其實這只是你鼓掌15秒鐘的數(shù)字,現(xiàn)在把這個數(shù)字乘以4,就是你一分鐘鼓掌的次數(shù)。請說出預估數(shù)字和實際數(shù)字分別是多少。
我預計能鼓掌80下,實際上210下。
我預計120下,實際300下。
我預計100下,實際360下。
……
大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估算和實際水平之間差異非常大。同學們通過這個游戲認識了自己的潛能。
在小學低年級,為了增強小學生的記憶效果,可以采取編制童謠、詩歌的方式,比如:給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珍愛生命,平安出行”主題班會教育時,老師把交通安全知識編成了《安全步行歌》,當場讓學生比賽背誦:
步行來到馬路口,來往車輛多瞅瞅;看到紅燈把步收,綠燈閃閃快步走。
先看左來再看右,車流情況心中有,橫道線上不打鬧,等待綠燈不發(fā)愁。
遇上陰雨壞天氣,路滑小心跌跟頭。集體出行聽指揮,排齊隊伍齊步走。
人行道上不打鬧,橫排兩人手拉手。通過路口腳步快,思想集中向前走。
主題班會在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味通過形式烘托氣氛,課堂鬧嚷嚷的,好像是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學生只是為了參加相應的活動圖個熱鬧,根本沒有開動腦筋。如,有一節(jié)課老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把同樣面積大小的紙鋪在地上,讓男女同學比賽,看在相同面積的紙上,哪一組站上去的同學多。老師是想闡釋“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個主題,但是,游戲的進行過程相當混亂,男生一組很多學生摔到了地上且男生輸了,其實,男生的身體相對比女生寬,這個游戲對男生是不利的,再就是這個游戲相當費時,還存在不安全因素,不適合選用。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