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9
這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和它的解集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拓展過程,會應用數(shù)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感受數(shù)形結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重點: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
難點:確定兩個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用每分鐘可抽30噸水的抽水機來抽污水管道里積存的污水,估計積存的污水在1200噸到1500噸之間,那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將污水抽完?
2.參與其中,主動探究:讓學生觀看幻燈機所投影出的問題,探索出這個實際問題中包含著兩個應該同時滿足的兩個條件。假設需要x分鐘才能將污水抽完,那么第一個要滿足的條件是總抽水量30x噸應大于1200噸,第二個要滿足的條件是總抽水量30x噸應小于1500噸,也就是說,未知數(shù)x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活動2【講授】導入不等式組的概念
導入不等式組的概念: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本節(jié)重點研究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提出問題、引導。
學生活動:小組學習、討論、交流井口答。
教學方法和媒體:投影顯示問題情境、合作學習。
點評:(1)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步驟:①求出這個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②應用數(shù)軸求出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活動3【講授】二、舉例應用
二、舉例應用
例1:解不等式組: 課本P121例1(1)
首先做例題分析:引導學生,不等式組的解集,是幾個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那么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又是什么呢?所以,應先求出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
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步驟,先解不等式1,再解不等式2,然后通過數(shù)軸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最后下結論。例題板書要有模范作用,著重讓學生觀察、模仿。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和學生一起分析、概括并講解。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教學方法:討論、交流。
活動4【活動】隨堂練習、鞏固新知
課本P129練習1
活動5【講授】五、舉例分析
例2解不等式組:課本P128例1(2)
思路點撥:求不等式組的解集,就是求出每個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它們的公共部分,但是,本道例題的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沒有公共部分,這時,可以說此不等式組無解。
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關注中等和中等以下學生、組織板演。
學生活動:書面練習課本P129練習1(2)(1)。小組合作學習,積極上臺板演。
教學方法:個別學習與互動交流相結合。
活動6【講授】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1.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應如何確定?有幾種情況?
3.通過數(shù)軸這一直觀的工具來體現(xiàn)不等式組的解集,對數(shù)學素養(yǎng)方面的提高有何幫助?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用每分鐘可抽30噸水的抽水機來抽污水管道里積存的污水,估計積存的污水在1200噸到1500噸之間,那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將污水抽完?
2.參與其中,主動探究:讓學生觀看幻燈機所投影出的問題,探索出這個實際問題中包含著兩個應該同時滿足的兩個條件。假設需要x分鐘才能將污水抽完,那么第一個要滿足的條件是總抽水量30x噸應大于1200噸,第二個要滿足的條件是總抽水量30x噸應小于1500噸,也就是說,未知數(shù)x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活動2【講授】導入不等式組的概念
導入不等式組的概念: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本節(jié)重點研究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提出問題、引導。
學生活動:小組學習、討論、交流井口答。
教學方法和媒體:投影顯示問題情境、合作學習。
點評:(1)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步驟:①求出這個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②應用數(shù)軸求出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活動3【講授】二、舉例應用
二、舉例應用
例1:解不等式組: 課本P121例1(1)
首先做例題分析:引導學生,不等式組的解集,是幾個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那么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又是什么呢?所以,應先求出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
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步驟,先解不等式1,再解不等式2,然后通過數(shù)軸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最后下結論。例題板書要有模范作用,著重讓學生觀察、模仿。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和學生一起分析、概括并講解。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教學方法:討論、交流。
活動4【活動】隨堂練習、鞏固新知
課本P129練習1
活動5【講授】五、舉例分析
例2解不等式組:課本P128例1(2)
思路點撥:求不等式組的解集,就是求出每個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它們的公共部分,但是,本道例題的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沒有公共部分,這時,可以說此不等式組無解。
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關注中等和中等以下學生、組織板演。
學生活動:書面練習課本P129練習1(2)(1)。小組合作學習,積極上臺板演。
教學方法:個別學習與互動交流相結合。
活動6【講授】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1.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應如何確定?有幾種情況?
3.通過數(shù)軸這一直觀的工具來體現(xiàn)不等式組的解集,對數(shù)學素養(yǎng)方面的提高有何幫助?
【學習目標】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意義,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并會用數(shù)軸確定解集;
2、經(jīng)歷知識的拓展過程,感受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必要性;
3、逐步熟悉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感受類比與化歸的思想。
【學習重難點】
1、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有關概念及解法。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理解。
【學習過程】
一、 自主學習
1、現(xiàn)有兩根木條a和b,a長10 cm,b長3 cm。如果再找一根木條。,用這三根木條釘成一個三角形木框,那么對木條的長度有什么要求?如果設木條長x cm,那么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則x必須同時滿
足 和 。 類似于方程組,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定義。
定義:由 組成的不等式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判斷下列不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1)
3、做一做:
不等式x>4x-9的解集是 ,不等式 的解集是 并把每個解集表示在數(shù)軸上:
-2 -1 0 1 2 3 4 5 6
4、猜猜看,不等式組 的解集是 。
一般地,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 。求 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回顧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會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②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應用題的一般解題步驟,逐步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由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來類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解不等式組這些概念,發(fā)展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2學情分析
不等式的解集已經(jīng)在前一節(jié)中學習并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若由多個不等式構成的不等式組的解集如何確定呢?不等式的解集可類比方程的解進行求解,是否不等式組的解與方程組的解也類似呢?因此學生就會進行類比,進而可得出其解集的公共部分.
3重點難點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習了不等式的解集之后的知識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提出若某數(shù)同時滿足幾個不等式時,如何去確定這個數(shù)的取值范圍,這就是不等式組的公共解集的確定,在實際生活中同樣會遇到一個數(shù)所能滿足的條件不止一個的問題,這就要用到不等式去確定其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閱讀思考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不空也不滿,那么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不等式組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工具,所以學習解不等式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2【導入】課堂探究
(一)提出問題,引發(fā)討論
當一個未知數(shù)同時滿足幾個不等關系時,我們就按這些關系分別列幾個不等式,這樣就得到不等式組,用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時,,其公共解是否一定為實際問題的解呢?
1.教材內(nèi)容講解
例1: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1件產(chǎn)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原先每天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
分析:問(1)你是怎樣理解“不能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含義的?
(2)你是怎樣理解“提前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含義的?
(3)解決這個問題,你打算怎樣設未知數(shù)?列出怎樣的不等式?
師生一起討論解決例1。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于是。
又x為整數(shù),所以x=16,即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16件產(chǎn)品。
(請同學自己閱讀,動手列不等式組進行求解,再將自己答案與課本答案進行比較)不等式組的解集為15
(二) 變式訓練
變式1: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原先每天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
分析:將原來的多生產(chǎn)1個改為2個,不等式組不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但是不等式的解集發(fā)生變化,也決定實際問題的答案發(fā)生變化。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于是。
又x為整數(shù),所以x=15或16,即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15件或16件產(chǎn)品。
變式2: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能否提前完成2天任務?
分析:問題為“能否提前2天完成任務?”還是由原來每天完成多少來決定,同樣可以設原來每天每個小隊完成x件,能夠表示現(xiàn)在每對每天做(x+2)件,要提前兩天完成的話,就要在10-2=8天內(nèi)總共做的產(chǎn)品總數(shù)超過500件,從而確定另一個不等關系,解決問題。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 。于是不等式組無解.
答: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不能提前完成2天任務。
(三)再探閱讀思考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不空也不滿,那么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變式探究: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無雞可放,那么至少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分析:根據(jù)若每個籠里放4只雞,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這句話可得“雞的數(shù)量為4×籠的數(shù)量+1”,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一籠無雞可放,是否有雞可放的籠里都放滿了呢?這就有兩種可能,可能最后一籠沒有5只,也可能最后一籠恰好也有5只,因此可知“4×籠的數(shù)量+1”小于或等于“5×(籠的數(shù)量-1)”,但“4×籠的數(shù)量+1”肯定比“5×(籠的數(shù)量-2)”要多,于是:?
設有x只雞,y個籠,根據(jù)題意
∴5(y-2)<4y+1≤5(y-1)
解此不等式組得:y≥6,x<11 ,故6≤y<11
此不等式組的解中包括整數(shù)和分數(shù),但y表示雞的籠子不可能為分數(shù),故y只能取6、7、8、9、10這五個數(shù)。而題中問至少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子,故y只能為6,允許的只數(shù)為4×6+1=25只
活動3【活動】提煉歸納,總結升華
1、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活動4【作業(yè)】課后思考
課本P139例2變式研究:
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每個小組每天至少比原先多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才能提前兩天完成任務?
分析:需要求得量是工作效率提高多少,達到的目的為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前兩天完成工作.不明確的量還有原來的工作效率是多少,那么我們可也設兩個未知數(shù)來理清關系。
解: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現(xiàn)在每個小組每天比原來增加a件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 要滿足題目條件,則不等式組要有正整數(shù)解,即
有正整數(shù)解,則有: 解得: ,應為a為正整數(shù)則? .
答:每個小組每天至少比原來增加5件,才能提前兩天完成任務.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閱讀思考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不空也不滿,那么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不等式組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工具,所以學習解不等式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2【導入】課堂探究
(一)提出問題,引發(fā)討論
當一個未知數(shù)同時滿足幾個不等關系時,我們就按這些關系分別列幾個不等式,這樣就得到不等式組,用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時,,其公共解是否一定為實際問題的解呢?
1.教材內(nèi)容講解
例1: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1件產(chǎn)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原先每天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
分析:問(1)你是怎樣理解“不能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含義的?
(2)你是怎樣理解“提前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含義的?
(3)解決這個問題,你打算怎樣設未知數(shù)?列出怎樣的不等式?
師生一起討論解決例1。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于是。
又x為整數(shù),所以x=16,即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16件產(chǎn)品。
(請同學自己閱讀,動手列不等式組進行求解,再將自己答案與課本答案進行比較)不等式組的解集為15
(二) 變式訓練
變式1: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原先每天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
分析:將原來的多生產(chǎn)1個改為2個,不等式組不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但是不等式的解集發(fā)生變化,也決定實際問題的答案發(fā)生變化。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于是。
又x為整數(shù),所以x=15或16,即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15件或16件產(chǎn)品。
變式2: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能否提前完成2天任務?
分析:問題為“能否提前2天完成任務?”還是由原來每天完成多少來決定,同樣可以設原來每天每個小隊完成x件,能夠表示現(xiàn)在每對每天做(x+2)件,要提前兩天完成的話,就要在10-2=8天內(nèi)總共做的產(chǎn)品總數(shù)超過500件,從而確定另一個不等關系,解決問題。
解答〕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 。于是不等式組無解.
答: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chǎn)2件產(chǎn)品,不能提前完成2天任務。
(三)再探閱讀思考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不空也不滿,那么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變式探究:
將若干只雞放入若干個籠,若每個籠里放4只,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1籠無雞可放,那么至少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
分析:根據(jù)若每個籠里放4只雞,則有1只雞無籠可放這句話可得“雞的數(shù)量為4×籠的數(shù)量+1”,若每個籠里放5只,則有一籠無雞可放,是否有雞可放的籠里都放滿了呢?這就有兩種可能,可能最后一籠沒有5只,也可能最后一籠恰好也有5只,因此可知“4×籠的數(shù)量+1”小于或等于“5×(籠的數(shù)量-1)”,但“4×籠的數(shù)量+1”肯定比“5×(籠的數(shù)量-2)”要多,于是:?
設有x只雞,y個籠,根據(jù)題意
∴5(y-2)<4y+1≤5(y-1)
解此不等式組得:y≥6,x<11 ,故6≤y<11
此不等式組的解中包括整數(shù)和分數(shù),但y表示雞的籠子不可能為分數(shù),故y只能取6、7、8、9、10這五個數(shù)。而題中問至少有多少只雞,多少個籠子,故y只能為6,允許的只數(shù)為4×6+1=25只
活動3【活動】提煉歸納,總結升華
1、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活動4【作業(yè)】課后思考
課本P139例2變式研究:
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nèi)生產(chǎn)500件產(chǎn)品(每天生產(chǎn)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chǎn)速度,不能完成任務.每個小組每天至少比原先多生產(chǎn)多少件產(chǎn)品,才能提前兩天完成任務?
分析:需要求得量是工作效率提高多少,達到的目的為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前兩天完成工作.不明確的量還有原來的工作效率是多少,那么我們可也設兩個未知數(shù)來理清關系。
解:設每個小組原來每天生產(chǎn)x件產(chǎn)品,現(xiàn)在每個小組每天比原來增加a件則有 由不等式①得.
由②得. 要滿足題目條件,則不等式組要有正整數(shù)解,即
有正整數(shù)解,則有: 解得: ,應為a為正整數(shù)則? .
答:每個小組每天至少比原來增加5件,才能提前兩天完成任務.
學習目標: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意義。
2、會解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能借助數(shù)軸正確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3、通過探討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以及解集的確定,滲透轉(zhuǎn)化思想,進一步感受數(shù)形結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4、體驗不等式在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學習重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
學習難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確定。
一、學前準備
【回顧】
1.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預習】
1、 認真閱讀教材34-35頁內(nèi)容
2、____________ _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______ _______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叫做解不等式組。
4、求下列兩個不等式的解集,并在同一條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①
二、探究活動
【例題分析】
例1. (問題1)題中的買5筒錢不夠,買4筒錢又多的含義是什么?
例2. (問題2)題中的相等關系是什么?不等關系又是什么?
例3. 解不等式組
【小結】
不等式組解集口訣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四種類型如下表:
不等式組(a
(1)xb
xb 同大取大
(2)x
x
(3)xax
a
(4)xb
無解 大大小小解不了
【課堂檢測】
1、不等式組 的解集是( )
A. B. C. D.無解
2、不等式組 的解集為( )
A.-1
3、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4、寫出下列不等式組的解集:(教材P35練習1)
三、自我測試
1.填空
(1)不等式組x-1 的解集是_ __;
(2)不等式組x-2 的解集 ;
(3)不等式組x1 的解集是__ __;
(4)不等式組x-4 解集是___ ___。
2、解下列不等式組,并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1)
四、應用與拓展
若不等式組 無解,則m的取值范圍是 ____ _____.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