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
這是分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45頁~46頁的內容。有關“分數”的教學分為兩個階段,本冊教材屬于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在三上。本節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三個層次的內容組成,幫助學生比較完整地建立起分數的概念,加深和擴展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二)核心能力
能借助幾何直觀理解分數意義,滲透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養數感。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課前調查,收集“分數產生”的有關資料,了解分數的發展史,知道分數產生的現實原因。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結合實例表示出“一個整體”的,理解單位“1”的含義,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能利用學具經歷創造不同的分數的過程,通過交流、討論,用自己的話歸納出分數的意義,并說出分子、分母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養數感。
(四)學習重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及分數的意義。
(五)學習難點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分數的產生和意義》名師教學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水彩筆,一些物體的圖片
二、教學設計
(一)課前設計
1.課前預習
收集有關分數產生的資料。
(二)課堂設計
1.談話導入,了解分數的產生
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看,老師這里有一個蛋糕,可以用1來表示,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同學,可以用2來表示,每位同學能分到多少呢?你想到了哪個數?()說說你的想法。(XXXXXXXXXX)看來,當我們分物時,得不到整數結果的時候,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師:其實在測量的時候也會遇到這種情況。(課件出示)
師:除了以上這兩個例子,我們在計算時也常常遇到這種情況。
【出示課件】1XXXXX3=?(0.3XXXXXXXXXX)還可以怎樣表示結果你知道嗎?
小結:正是在分物、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分數便產生了。【板書課題:分數的產生】
2.問題探究
(1)理解分數的意義:
①研究一個物體的平均分
師:我們以前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出示)你們認識這個數嗎?
師:會讀這個數嗎?它的各個部分(分別手指分母、分子、分數線)分別叫什么名字?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學具,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這個分數嗎?看來大家很有信心!下面大家就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方式,表示出。
學生動手表示。
師:表示完的同學可以先和同桌說一說你所表示的。
反饋交流。
師:現在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出的?
學生回報交流。
②歸納小結,認識單位“1”。
師:很好!(用課件在一個畫面中分類呈現學生匯報過的幾種情況)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同學們的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觀察、比較,再組內互相交流。
師:誰想說一說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相同的地方是我們都是平均分(板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的。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分的東西不同,分的東西的總體的數量也不同。
師:你們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把一個圖形或者一段繩子,還有一些面包。)
師:回答得非常好!在這里,我們是把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手指課件)看作了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來表示。這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師板書: 單位“1”
師: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哪些東西看成單位“1”?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學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看來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和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③認識幾分之幾
師:還想找新的嗎?現在請大家拿出練習紙,找一找并表示出來。
學生活后,反饋交流:
小結:我們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單位“1”的。
那兩份呢?可以怎樣表示?()
師:你還可以找到哪些分數?(、、)
師:為什么單位“1”相同,表示的分數卻各不相同呢?
師:我們把這8個正方體看成單位“1”,你能找到其他分數嗎?請你拿出這張練習紙,先想一想,然后來試著表示出一個分數。(其中的3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XXXXX
小結:看起來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師:除了這些分數,其實還有很多分數存在,比如,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3份就是它的。你能再像這樣說幾個分數嗎?(生舉例,師板書)
④揭示分數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學習,你能說說什么時候可以用分數表示?
引導總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1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就是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2)認識分數單位
師:你會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嗎?請完成課本第46頁的“做一做”。
學生完成后匯報。
師:這里把什么看成單位“1”了?
(一堆糖果)
師: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請你說一說黑板上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它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學生分別匯報。
3.鞏固練習
處理課本47頁第1--3題。
4.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結:我們知道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課時作業
1.下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占整個正方形的。
答案:
解析:先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陰影部分占的,所以是。【考查目標2、3】
2.下圖中露出的圖片是單位“1”的,被遮住的部分是,一共有( )個圖片。
答案:,15個。
解析:露出部分是,是三個圓片,表示把這堆圓片平均分成6份,1份是3個,5/6表示有這樣的5份,所以是15個圓片。【考查目標2、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一1~4題。
1.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百分數,知道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2.在學生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
3.使學生感受百分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具:小黑板。
學具:學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
一、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1)學生匯報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找到了嗎?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2)人們在生活中為什么這么喜歡用百分數呢?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研究。(揭示課題)你想了解百分數的哪些知識?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理解百分數的具體含義
(1)出示麻辣燙火鍋配料成分,根據百分數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師:知道火鍋為什么這么麻?這么辣嗎?
(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義。
分母100表示什么?45呢?
45%是什么數與什么數比較的結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義又該怎樣理解?
小結:如果把火鍋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僅僅占了17份,難怪它又麻又辣!
2.結合身邊的實例分析,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出示某市學生近視率的信息。
(1)說一說其中每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2)體會百分數的優點,觀察比較這組數據,你能發現什么?
(3)情感目標教育滲透。看到這組數據,你有什么感想?想對同學們說什么?
3.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
剛才我們了解了每一個具體的百分數的含義,那么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百分數表示什么意義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三、拓展應用,促進發展
1.招聘“學校新聞小記者”的活動
教師:尋找百分數信息,說百分數的意義,談自己的感想。
(1)在某市學校附近的小攤中,合格的食品僅是30%。
(2)按照規劃,到2010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60%,重點城市不低于70%。
(3)我國的耕地面積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7%,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
2.匯報自己手中收集的百分數
四人小組匯報自己收集的每個百分數的意義。
3.寫百分數
(1)百分數該怎么寫呢?(學生觀察,教師示范)
教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寫時要注意什么?
(2)書寫比賽。(讓學生在20秒的時間內寫百分數,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如果老師要求完成的任務是寫10個,能用一個百分數表示自己完成的情況嗎?
教師:如果寫11個,能用百分數表示嗎?
4.完成練習一的第1題
5.百分數與分數比較
(1)百分數跟我們學過的哪種數比較相似?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小組交流)
(2)判斷。下面哪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
2510080100kG……
小結: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而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又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如果分數表示具體的數量時,它的后面就可以寫單位;如果表示倍數關系時,它的后面就不寫單位。
6.百分數聯想風暴
觀察格子圖,你能快速地聯想到哪些百分數?(涂50個黑色格子,6個紅色格子,44個白色格子)
教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百分數總結這節課的收獲嗎?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單位”1”的建立
學具準備:學具袋(圓形紙片1張、長方形紙片1張、一分米棉線1根、水蜜桃圖片5個、火柴棒12根、同一樣式的紐扣8個)
教學過程:
一、單位“1”的意義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數字1。
師:這是幾?表示什么?能具體說說可以表示1個什么嗎?
學生回答(1個蘋果、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一群羊、一個學校的全體學生……)
師:對于數字1如此豐富的意義,老師可以給它加上引號,起名叫作單位“1”。
師:取出學具袋,倒出其中的學具,分一分、說一說,哪些能用單位“1”表示?
【評:開門見山教學單位“1”,突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單刀直入式的導入無疑是本課亮點之一,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其分一分、說一說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師:我們可以把單位“1”怎么分?
師:以前我們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數,研究“分數的意義”。(教師板書課題)
師:用以前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分你手中的單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學生操作,組內交流,各組推薦匯報。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不準確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強調“平均分”,盡量做到不要重復別人的發言內容。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將幾種學具材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數表示,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又在不知不覺中為新知的構建架設橋梁。】
二、研究分數單位
師:你們想研究別的分數嗎?
教師出示1/○
師:這是分數嗎?你會讀嗎?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請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說一說,看看可以有多少種不同方法來表示1/○?
學生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師:你又發現了什么?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知識!
【評: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猶如一枚枚石子投進蓄勢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究、積極合作,足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行云流水般的分數單位的教學全無例行公事,思路閉鎖,空間狹小之嫌。正所謂“靈感總青睞有準備的頭腦。”】
三、深入研究分數的意義
教師出示○/○
師:猜猜看,老師想讓你干什么?
教師出示要求:
分一分(選擇合適的學具表示這個分數)
畫一畫(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這個分數)
折一折、涂一涂(選擇合適的學具,用折疊、涂色的方法表示這個分數)
說一說(組內互相說說這個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各組推薦學生匯報……
【評:遵循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規律,問題設計得精且極具開放性、挑戰性,以豐富的操作實踐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注重學生感性認識,學生真正在“做數學”。】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以前我們學習過一些,在課前我們也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你現在知道多少分數的知識,能告訴老師嗎?
學生回答……
師:讓我們看看數學書上專家是怎樣說的?
學生看書、圈劃、摘讀,組內交流。
師:什么是分數單位?我們剛才研究了嗎?3/5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7/12、11/20呢?
【評:教者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熏陶。在設計時,教者注意到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分數的寫法
師:從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會讀分數了,想寫嗎?
師:會寫的請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寫一個你喜歡的分數,比一比,看誰寫的規范好看。(學生一擁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寫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數。)
師:生活中人們常用分數來進行描述。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黑板上這些分數的?你愿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
【評:教者不再將黑板視為教師神圣的領地,把板書的權利回歸學生。黑板上每個分數后面都藏著那句經典的概念,學生的交流無不是將已經獲得的主觀印象投射在所寫的分數中,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學生的求異的心態無時無刻不讓其他學生處于活躍的互動之中。】
師:你覺得誰寫得規范好看?寫分數是要注意什么?分數有幾個部分?能結合具體分數說說各個部分表示的意義嗎?
【評:生成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強烈地撥動著思維之弦。】
師:下面請同學們練習寫分數,比一比誰寫得規范好看?任務是8個。
學生在寫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
師: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分數?你能用剛學的分數說一句話,讓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況嗎?
師:對于分數的意義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問。
學生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你掌握的情況如何,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分數的知識說一說嗎?
(如果學生說出類似5/5這樣的分數)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分數,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
【評:學以致用,在應用中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學習歸納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理解分數基本性質,運用分數基本性質解題。
2.我能體會到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
學習重難點:
我能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自學教科書76頁例2: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1)思考:①要把2/3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我們就要把分母()乘()才能得到12;分數的基本性質告訴我們,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時,分數的大小才不變,現在我們把分母3乘了個4,所以要使分數大小不變,就應該()。最后分子分母都乘了個(),就把2/3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數()。
②要把10/2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我們就要把分母()除以()才能得到12;分數的基本性質告訴我們,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時,分數的大小才不變,現在我們把分母24除以了個2,所以要使分數大小不變,就應該()。最后分子分母都除以了個(),就把10/24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數()。
(2)結合我們上面的思考,把教科書75頁例2中的幾個方框填完整。
2.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3.總結升華
4.我能行:完成課本第76頁“做一做”第2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