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7
這是陀螺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剪、添畫、串插制做陀螺,學會玩陀螺。
2、通過把圓片看向上、向下移動探索陀螺轉的速度會有什么變化。
3、培養幼兒動手制作探索陀螺的玩法及變化。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范例2個,紙殼若干同幼兒數,彩筆同幼兒數,教師用材料,彩筆盒、紙殼2張,火柴2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模仿動作,穩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示范玩陀螺讓幼兒看,引起幼兒制作陀螺的興趣,分析有幾部分組成,點出課題。
2、老師示范制作陀螺,講解制作方法。
①剪圓片②添畫裝飾圓片③找出圓片的中心點,用火柴串插成陀螺,玩陀螺。
3、教幼兒制作陀螺
〈1〉老師示范剪圓片,講解要領。幼兒剪圓片,老師指導。
〈2〉老師指導幼兒裝飾圓片,講解方法找出中心點。
〈3〉老師示范串插做陀螺。幼兒串插制作陀螺。
〈4〉教幼兒探索陀螺的不同玩法,說出圓片位置的高低變化對陀螺轉動速度的影響。
〈5〉分組觀賞同伴玩陀螺。
〈6〉組織幼兒評價作品。
一、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陀螺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動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轉的現象,充分體驗探究活動的快樂。
2.啟發幼兒在操作中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蘿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紅柿、蘑菇、卡紙、圖畫紙、油畫棒(涂色用)、冰淇淋盒蓋、奶瓶蓋、果凍蓋、瓶塞、舊玩具汽車車輪、木珠、牙簽、火柴棒、鉛筆頭等。
五、活動過程
玩陀螺。
解決的問題:你能用紙、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嗎?
試一試,你做的陀螺能轉起來嗎?
幼兒用蘿卜塊、卡紙、冰淇淋盒蓋制作陀螺。
(1)在蘿卜塊上扎上牙簽。
(2)在卡紙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蓋上扎上牙簽。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牙簽沒有扎在蘿卜的中間,陀螺轉不起來。
(2)在圓形的卡紙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轉起來了。
(3)在冰淇淋盒蓋上扎上牙簽,只用牙簽的尖轉,陀螺轉的時間很長。
比一比,看誰的陀螺轉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圓而且很平,能轉得久。
(2)下面尖(接觸面小)的陀螺轉得久。
(3)找好圓心,陀螺就能轉得久。
六、注意事項
1.幼兒有玩過陀螺的經驗,活動的效果會更好。
2.所提供的蘿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選圓柱體或球體形,切片時厚薄要均勻。
【教學目標】
1.預習批注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詞。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3.精讀批注1~7自然段,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修辭手法,體會作者對陀螺的喜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從多種角度來批注體會比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了解陀螺,通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平時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候喜歡玩什么游戲?(打籃球、老鷹捉小雞……)
2.今天湯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游戲,大家仔細聽,是什么?(玩陀螺)
3.簡單介紹:你對陀螺有什么了解嗎?(陀螺是中國傳統民間玩具,是孩子們十分喜歡的玩具。)老師范讀。
4.揭示課題,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陀螺》。(板書)
過渡:通過預習,你知道陀螺在作者高洪波的故鄉叫什么?(冰尜兒)
(2)出示:在我的故鄉,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兒”,顧名思義,就是冰上的小家伙。指名讀:冰尜兒尜
(3)齊讀。
5.讀通全文。
過渡:那這篇課文講了冰尜爾的什么事呢?
提示:1.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通讀順句子,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想一想課文寫了關于陀螺的什么事。
(1)檢查反饋,認讀生字。
第一組:綽號角錐
綽號是什么意思?(外號)引導:陀螺有個難聽的外號叫——角錐。
第二組:嫵媚潰敗挑釁恍惚
什么是潰敗?(失敗)隨文識字:潰
第三組:1.釘上一枚鐵釘
區別多音字“釘”:作為名詞它讀第一聲,作為動詞為第四聲。誰再來讀一讀。齊讀。
放入句子中你也能讀好它嗎?
出示:好的冰尜兒尖部嵌一顆滾珠,轉起來能增加許多嫵媚。頂不濟的,也要釘上一枚鐵釘,否則轉不了多少圈,尖部就會開裂。(個別讀、齊讀)
這個嫵媚是什么意思?頂不濟呢?(至少)
師:它是一種方言,是至少的意思。把它記在書上。
2.旋轉(方向上變動)旋風(打轉)旋床
個別讀、齊讀。
出示:兩只旋轉的陀螺奮勇搏斗,旋風般撞向對手,剛一接觸,又各自閃向一邊,然后重整旗鼓再戰——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來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來的,圓且光滑,如同一枚鴨蛋。
(2)交流反饋,梳理全文。
提示: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圍繞陀螺都寫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話說說。和同桌討論下。
(出示:說陀螺→()陀螺→得陀螺→()陀螺→()陀螺)
二再讀課文,理解批注
1.出示全文。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和我們之前學的課文排版上有一些不一樣,你發現了嗎?
預設:空出來了一段。追問:空出來干嘛的?(讓我們做筆記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之前學的這篇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像這樣在文章旁邊做筆記,我們有個專業術語,叫——做批注。(板書:批注)
2.小結:像這么長的文章,做批注能幫助我們更快地理解課文。今天我們也要用做批注的方法去讀讀這篇課文。
三、出示范例,學習批注的方法
1.抓住重點詞句做批注。
出示:好的冰尜兒尖部嵌一顆滾珠,轉起來能增加許多嫵媚。頂不濟的,也要釘上一枚鐵釘,否則轉不了多少圈,尖部就會開裂。
(1)剛才我們解釋了“頂不濟”的意思,誰能說說我做的批注應該寫在哪里呢?(左邊)沒寫對的小朋友趕緊改一下。
(2)反饋:希沃白板。
(3)湯老師還為這里面的這句話做了一個批注,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好的冰尜兒尖部嵌一顆滾珠,轉起來能增加許多嫵媚。
(4)小結:同學們,現在湯老師抓住了什么做批注?(板貼:重點詞句)
過渡:那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做批注呢?
2.抓住修辭手法做批注。
出示: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1)指名讀。
(2)看看湯老師做的批注。(齊讀:“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當時悲傷的心情。)
(3)小結:這是抓住什么做批注的?(比喻)(板貼:修辭手法)
追問:除了比喻還可以有哪些修辭手法?(擬人、排比……)
3.抓住標點符號做批注。
出示:叔叔的禮物不錯!
(1)一起讀。
(2)你從這個感嘆號感受到了什么?(對叔叔的禮物很滿意)
小結:看!(出示)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就是在做批注。這句話就是抓住一個標點符號做批注。(板貼:標點符號)
四、運用方法,再次批注
1、通過上面的范例,大家應該知道怎么作批注了。接下來,我們默讀課文1~7自然段,運用這些方法,再次批注。
2、出示:默讀課文1~7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作者喜愛陀螺和表示心情的句子,把自己的閱讀體會批注在旁邊。
(1)學生默讀,自由批注。
(2)交流批注。
①投影展示學生批注
②還有誰也對這段話也作了批注的?讀讀你的批注。
3.小結:閱讀文章時,我們可抓住重點詞句、修辭手法、標點符號這樣的批注方法去做批注,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語言,體驗作者的情感了。
需要注意的是,批注不是寫得越多越好,用語要簡潔、精煉,落筆時要“三思而后寫”(板書:簡潔、精煉)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剛才我們一邊讀課文,一邊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注,感受到了“我”對陀螺的癡迷和拿到陀螺時開心的心情。下節課我們繼續對文章寫的好的地方進行批注和學習。
2.布置作業:抄寫本課的生字詞;把自己體會深的地方多讀一讀。
板書:20陀螺
批注重點詞句
修辭手法簡潔、精煉
標點符號
……
活動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彩色陀螺。
2、 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
3、 在科學區提供陀螺供幼兒探索、游戲。
活動過程:
1、 欣賞彩色陀螺。
——師幼共同觀察陀螺玩具,引導幼兒發現陀螺的圖案和色彩。
——幼兒分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 討論制作方法。
——討論: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3、 設計制作。
——啟發幼兒運用七種顏色大膽地進行裝飾,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要求幼兒涂色均勻、鮮艷。
4、 陀螺旋轉比賽。
——幼兒轉動陀螺,啟發幼兒思考:為什么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
——引導幼兒比較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啟發幼兒思考方形陀螺會不會轉,鼓勵幼兒有機會到科學區中繼續探索。
活動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顏色不算漂亮,外表沒有電動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憑什么能流傳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愛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著什么秘密,讓孩子們越玩越留戀?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不停地變換角度實踐與思考,挖掘著陀螺玩具豐富的內涵。我們也一同分享著我們共同擁有的快樂與幸福。當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們不以為然,我請他們說說第一眼看見陀螺的感覺。“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詞。“對,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緊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轉,放手,陀螺自己一個人在桌子上旋轉起來,轉呀轉呀,速度減慢,最后停了下來。<快思老師.出處>“陀螺有什么用?”“能轉起來。”“陀螺旋轉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細看。這回,看誰的眼睛跟孫悟空一樣?”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此刻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來。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有的轉速較快,有的轉速較慢,快速飛轉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滿意足才罷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隨著陀螺的變化而變化著,平靜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猶未盡的曲終人和……“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老師,XX轉的時間很長,XX轉的時間很短。”你們發現了這么多的秘密,想想這究竟為什么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們小鳥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來。
此刻,孩子們都成了研究專家,有的拿著陀螺轉呀轉,有的邊商量邊玩……望著這一切,我感觸頗深:別小瞧一件普通的東西,往往深藏著許許多多的可貴之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