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5
這是望廬山瀑布一等獎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望廬山瀑布》優秀教案設計
1、運用已有策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平翹舌音的字,通過聯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據自學提示,理解“疑”等關鍵詞的意思,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讀懂詩歌的基本內容。
2、借助圖片,通過想象再現詩歌情景,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描繪的優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產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適的語調朗讀古詩。
3、感知《望廬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點,補充閱讀一些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豐厚積累。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想象再現詩歌情景,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描繪的優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產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適的語調朗讀古詩。
2感知《望廬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點,補充閱讀一些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豐厚積累。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古詩兩首》(齊讀)
2、小朋友們,古詩詞凝聚了我國幾千年的文明。記載了先輩的風采,是中華民族不朽的國粹!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兒童.很有必要朗讀和背誦一定篇目的古詩詞名篇佳作,下面我們就來背一背古詩,看誰背得多,背得好!(你的這首古詩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你竟然能背出課外學到的古詩,很了不起!你的聲音響亮又動聽,背出了古詩的韻味!------)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新詩――望廬山瀑布(板書)
3、 解題:齊讀課題,注意突出望字,“望”是什么意思?“望廬山瀑布”就是――從遠處看廬山的瀑布。
4、 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誰能為大家介紹李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說得很對!唐代大詩人李白詩風豪放,想象豐富,被后人稱為“詩仙”,他還和下一首詩《絕句》的作者杜甫,并稱為大李杜呢!下面我們就隨著李白的足跡,來到廬山瀑布前盡情欣賞它的美姿:
二 初讀感知
1 、(出示課件)
2 、從大家專注的眼神中,老師明白廬山瀑布已經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那么小朋友們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嗎?(指名)(你說出了廬山瀑布的形狀!你的小眼睛課真厲害,一下子就看出了廬山瀑布的特點!是呀,你說出了老師的心聲)那么李白又是用怎樣的詩句來贊美它的呢?請大家大聲自由朗讀這首詩,把字讀正確,把詩句讀流利。
3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那么這些生字一定難不倒你了。出示生字,開火車讀。怎么區分這兩個讀音相同的字呢?
4 這些字回到了詩中,相信你一定能認出它們。(指讀古詩)(你把生字寶寶們都讀準確了,你讀得真流利呀,你的朗讀中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真棒!)
三 詩圖結合,感知詩意
1 別看這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它可為我們介紹了不少景物,可是這些景物藏在詩句中,誰能很快地按照詩句的順序把他們都找出來?(引導小朋友這么回答:我從“日照香爐生紫煙”中找到了日、香爐、紫煙)你能把它們貼到黑板上嗎?注意它們的位置哦!
2 、小朋友們,他貼對了嗎?是呀,這是多么美麗的景象:“日照香爐生紫煙”,誰能把它讀美?(真是一個會欣賞的小詩人呀!誰能比他讀得更美?讓我們一起把這美麗的景象記在腦中――“日照香爐生紫煙”。讀著,讀著,老師有個疑問,想請教小朋友:作者在詩中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誰能幫老師解決這個疑問?(因為“生”字讓我們感受到香爐峰上的云霧很多,在不斷地冒出來!你的回答很正確,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
4 還有哪句詩中也有景物?哪個小朋友來畫一畫?應該怎么畫?你為什么要把瀑布畫在香爐峰前?(因為詩中第二句說,遙看瀑布掛前川,出示課件,你能說說你把瀑布畫得又長又細的原因嗎?因為作者是在遙看瀑布。
這位善于學習的小朋友,把美麗的廬山瀑布帶到大家面前,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感謝!那么詩人李白站在哪里呢?指名,你從哪句詩知道的?(遙看瀑布掛前川)讓我們也一起站在瀑布對面來望一望!齊讀DDD遙看瀑布掛前川
5 (出示瀑布課件)遙看瀑布掛前川,小朋友們,望著瀑布,讀著詩句你能感受到什么?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很快、很長、很急)三千尺――虛指,很長,很高,難怪詩人會寫出這樣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這道瀑布流得真急,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瀑布很長,你的朗讀把美麗的瀑布帶到了大家面前,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感悟這長而急的瀑布!)
6 廬山瀑布,真是讓人浮想聯翩呀!難怪詩人這樣想:(疑是銀河落九天。)望著這美麗的瀑布,詩人懷疑――(一條銀河)那么作者為什么要把這道瀑布想象成銀河呢?(因為瀑布與銀河一樣又白又亮,它們之間有相似之處。你可真是個會思考的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們廬山瀑布從天的最高處奔騰而下,氣勢磅礴,詩人還以為是天上的銀河從九天之上掉了下來呢。
7、詩一般的美景總是那么讓人留戀,讓我們再次觀賞這人間奇景,齊誦這凡間妙句:(再看課件,學生跟讀)
讓我們把這美景牢牢地記在心中。男生背,女生背,齊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 ,我們真想把這些美麗的景象刻在腦海中,與身邊的每個好朋友分享。
2、小組合作:小朋友們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誰能勇敢地來為大家介紹廬山美景?感謝你為大家帶來了生動的介紹,還有誰也想與大家同享美景?你的介紹,讓我們形象地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美!
五 作業:
看到高舉的小手,老師知道還有許多小朋友也很想說,下面老師就請你們代替大詩人李白把《望廬山瀑布》所描繪的壯美的景象寫下來,回去介紹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爐“、“銀”、“流”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1.認識4個生字,會寫“爐“、“銀”、“流”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教學難點:
1.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掛圖、課件、錄音機。
學生:預習課文、讀《靜夜思》(李白)、搜集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復習李白《靜夜思》和《贈汪倫》。(課件《靜夜思》和《贈汪倫》)
#教案# 導語:這是大詩人李白寫的詩,誰會背呢?今天,我們又學習一首李白寫瀑布的詩。
2.師引述:我國唐代有個詩人叫李白。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叫《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齊讀題、釋題。釋題后問: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李白作詩時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廬山風景片,解說其秀麗的風光)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過渡語:詩人究竟寫了些什么?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1.聽錄音朗讀課文。
2.自由讀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順詩句。
3.出示生字卡(廬、瀑、爐、疑、銀、煙、流)誰會拼?(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同桌互讀互查)
4.讓學生觀察范字(銀、煙、流),交流識字寫字的經驗。
5.有重點地指導識記(“銀”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略向下,長于金字旁的豎提。板書生字)
6.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7.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課件《望廬山瀑布》)
8.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課件注釋)
9.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師巡回指導。
10.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中想像:古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師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你最想說什么呢?
5.感情朗讀:(課件《望廬山瀑布》)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古詩。通過聽錄音讀、跟讀、范讀、賽讀、評讀、自由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熟讀成誦,情境背詩
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小組背,表演背,齊背(配音古箏,師引述望廬山瀑布)
五、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李白寫的古詩,讀或背給同桌聽。
課件:早發白帝城
六、小結
是的,廬山瀑布以其雄偉壯觀吸引了我們,下面我們再來欣賞那磅礴的氣勢。
七、布置作業
1.抄生字“銀、煙、流”每個寫一行。
2.背誦、默寫《望廬山瀑布》。
七、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見:香爐紫煙瀑布掛前川
聽:飛流直下三千尺對祖國山河熱愛
感:落九天
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優秀教案
1、學習生字,借助相關資料理解重點詞語,進而讀懂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通過對古詩內容的理解,領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和藝術感染力。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重點:通過圖畫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古詩,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和藝術感染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喜歡旅游嗎,看這里,你感覺怎樣,想說些什么?
2、唐朝大詩人李白就曾被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詩題:望廬山瀑布)齊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感受詩人語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了解詩人,檢查預習
1.通過預習請你用最簡單的話介紹一下李白,注意不要重復。
2.老師也查找了一些資料,可以幫我們進一步了解李白,誰來讀一讀。
a出示課件,請一名生讀。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他的詩他的詩想象新奇,語言清新明快,所以廣為流傳。
b師:我們曾學過幾首李白的詩,誰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復別人背過的詩。《贈汪倫》、《夜宿山寺》、《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詩人李白筆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打開書81頁)請同學們自由讀,注意要讀準字音。
2、誰愿意讀一讀?
指名朗讀古詩,相機糾正讀音,標注節奏。(2人)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1.為了更好的理解古詩,讀的時候要有節奏,讀出詩的韻律美。讓我們一起聽一聽播音員是怎么讀的'。讀的好嗎?男、女生比賽讀一次可以嗎?
師:好了,讀的有進步,下面誰能講講課題的意思?
生:“望”是看的意思,題目是說看廬山的瀑布。
師:那作者為什么不寫看廬山瀑布,而用望這個字呢?
生:因為作者是從遠處看瀑布。
師:對了,那你見過瀑布嗎?誰能說說瀑布的樣子。
生:我在長白山上看見過瀑布,它是從高山上直流下來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來似的,遠遠地看去像一塊白布。
oo師:是一塊鋪在桌子上的白布嗎?
oo生:是垂掛著的白布。
oo師:對,這樣說就準確了。水流從高山陡峭的地方傾瀉下來,遠遠望去就像一塊白布垂掛山前。
oo師:瀑布宏偉壯觀,一瀉千里,而廬山的瀑布更是秀美無比令人神往。
師:那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讓我們到詩句中去感悟吧。請大家小組四人互讀古詩,結合注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識說說自己對詩的理解。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出來。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oo出示幻燈: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oo遙看瀑布掛前川。o
飛流直下三千尺,oo疑是銀河落九天。
(一)品讀一、二兩行詩。
1、指名讀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中所描述的景物。
(二)品讀三、四兩行詩
1、指名讀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提問:誰能夠用朗讀的方法告訴大家水流得很快?
(要求學生朗讀時能夠突出“飛”、“直”、“落”三個字。)
3、(課件出示廬山瀑布的錄象)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廬山瀑布飛瀉直下的壯觀景象吧。
4、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導朗讀詩句。
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評讀,配樂誦讀等讀好第三行詩,讀時要求語調稍揚,重點指導朗讀“飛流直下”,要求讀時語速快速而響亮,給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們的教學樓一層有4米高,3千尺相當于250層教學樓的高度。在這里,“三千尺”不是準確的數字,主要是形容香爐峰很高,瀑布很長。李白在許多詩中都有意地把數字夸大了,誰能舉出例子來?
(課件出示文字,引導學生吟誦:)
·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
7、再讀第三行詩,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讀,能讓人感覺瀑布很長?讀“三千尺”時語氣舒緩,語調稍揚,表現水流很長。
8、課件出示圖片,描述“銀河”:農歷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小星星,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大河,叫“銀河”,瀑布看上去跟銀河很相似。
9、這銀河從天上掉下來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詩中也展開想象,用到“疑”字?
(課件出示文字,引導學生吟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11、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請同學們一起想象瀑布像銀河從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讀讀第四行詩。
朗讀第四行詩時,要求語調平穩有力,帶著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讀出給人以瀑布很高很長之感。
五、賞讀古詩,深悟詩情
1、(以〈高山流水〉的音樂伴奏)自由練讀: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當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
2、(看圖片),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生上臺演讀)
3、做詩人還應自然些,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生起立,師生配樂演讀。)
4、小結:詩人李白寫出了他所見到的紅日、青峰、紫煙和白色的瀑布,并展開大膽想象,整首詩色彩明麗,想象奇特,像一幅壯美的圖畫。讓我們想象著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來。
5、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背誦整首詩。(看圖背,齊背,賽背)
6、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動著詩人,詩人以它神奇的詩句感動著我們。此時此刻,誰能夠用上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最后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望廬山瀑布》來結束這節課。同學們可以跟著唱。
板書: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望到(香爐 紫煙 瀑布)雄偉
想到(三千尺,落九天)壯觀
熱愛祖國山河
1、使學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式導入
1、請同學們背一首你最喜歡的古詩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樣描寫廬山瀑布的?
3、出示圖片,老師也來做一回詩人,請同學們告訴我,應該站在哪兒來給大家吟誦這首詩呢?(“望”“遙”說明詩人是站在遠處觀察瀑布的。)
通過老師的吟誦,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⑴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聯系詩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生、遙、川、疑、飛。
⑵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⑶通過自學,你又產生了什么問題?
2、學生自學。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所得。
四、師生共同學詩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學生談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
⑴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⑵詩中哪個詞是“升起”的意思?
⑶“紅日、高山、紫霧”詩人用寥寥幾個字,就把我們帶入了如詩如畫的境界,你能把它讀得那么美嗎?
⑷學生有感情到朗讀。
遙看瀑布掛前川:
⑴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
飛流直下三千尺:
⑴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⑵學生體會“飛流”“直下”。
⑶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疑是銀河落九天:
⑴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⑵重點理解:疑,體會李白詩的風格。
⑶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學生質疑:
⑴“生”為什么不用“升”?
①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②生,產生而后升起。
⑵“掛”,誰能把瀑布掛在山川前面?
①學生交流。
②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景象:
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這首詩?(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動作,有感情地讀詩。)
2、配樂朗讀。
五、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學生匯報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詩。(學生自備投影片,把詩中的內容講給大家聽。)
2、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詩背下了。
七、作業
1、預習《絕句》,了解杜甫的有關情況,并搜集杜甫的詩。
2、選擇作業:
⑴把今天學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上。
⑵請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廬山瀑布的美麗景色。
〖板書設計〗
紅日紫煙瀑布掛前川
美
飛流直下銀河落九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