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
這是小毛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為了追求所謂的深度,設計三個環節的初衷是: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希望得到的結果是:讓學生能一點一點,更多的了解課文內容。希望形成認真思考的思維習慣——一篇文章,淺淺的讀,似乎都已經掌握了,但深入下去,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沒明白。
但是,我最大的失誤在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只是一群二年級的小家伙,對他們來說,生字詞是重點;感情朗讀是重點;學習用書上的語言是重點;理解詞語意思,加以運用是重點。但我這節課,一個重點都沒有落實,不僅如此,我生生把課上成了分析課。我的孩子在這節課上,沒有積累到語言——因我沒有關注;沒有學到方法——因為我所訓練的點他們聽不懂;更沒有得到快樂——因為美美的文章讓我講的太沉重。
語文課要“得言,得意,得法,得趣”。多可惜,在這節課上,我的孩子們一樣沒得到,下不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興趣。
教學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蟲圖片,讓學生比較認識。
2.小蝴蝶和毛毛蟲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2)出示并學習生字詞。
二類生字詞:趴在 驚訝 認識 糊涂 委屈 騙人 愛撫 產卵 孵出
脫去 一段
一類生字詞:漂亮 引起 驚訝 認真 回答 認識 相信 產卵
三、再讀課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引導發現其發育過程并匯報交流:(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小結
師結: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毛毛蟲還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來昆蟲世界里也有許多奇聞怪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齊讀。
二、細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出示對話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蟲抬起頭來驚喜的喊:“媽媽,媽媽!”毛毛蟲說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毛毛蟲會“驚喜”?并讀出毛毛蟲的驚喜。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媽媽的一番話,揭開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團,也使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發育過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指名讀、齊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育的過程。同時
出示蝴蝶發育變化的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5.在熟讀和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加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學寫8個生字。
2.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3. 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關鍵語段。
5. 體會不要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樂觀、充滿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教學重點:
1. 理解詞語“生機勃勃”“盡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斕”等詞語
2.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畫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在昆蟲王國里,住著各種美麗的昆蟲。它們飛的飛,唱的唱,跳的跳,到處生機勃勃。只有一只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跳,也不會飛,被冷落在一旁。這只孤零零的小毛蟲多么羨慕那些能飛能跳的昆蟲啊,它的命運會發生變化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毛蟲》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毛蟲的命運會怎樣呢?請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語句讀通順。
2.檢查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
重點指導:
“憐、竭”是三拼音節;“憐”的聲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掙”,引導學生通過組詞或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辨析。
(2)檢查朗讀
①指名開火車讀。
②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梳理歸納。
(1)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
(2)文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描寫,找出來,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3)作者是怎樣描寫小毛蟲的?你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1)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寒冷的冬天過去,春天來了,到處生機勃勃。你聽,小昆蟲們正在開音樂會呢,誰能看圖說說當時的情景啊?
2.學生介紹圖上的內容。
師:是啊,這些昆蟲又是唱,又是跳,它們的歌聲輕快,舞姿優美,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輕歌曼舞”。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一條小毛蟲趴在一片葉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強調冒號)師讀。這個一切是指——
2. “新奇的目光”是一種怎樣的目光?你能換一個詞語說說嗎?(近義詞:好奇)
3.請幾位同學來為大家讀讀這句話,要求讀出“新奇”的感覺。
4.小毛蟲在觀察。它難道不想加入昆蟲們的活動可是……(出示:只有它,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讀了這句話,你覺得小毛蟲怎么樣?
(可憐——【板書:可憐】)
那它是怎么移動的呢?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出示: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了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它覺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小毛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文中找一個詞回答。(笨拙)【板書:笨拙】
2.學習生詞。(出示:笨拙:行動遲緩,不靈活。笨手笨腳。)
3.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毛蟲的“笨拙”,用圓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動、一點點)
4.先來看看“挪動”這個詞,學習生字:挪。“挪動”是什么意思?請“挪動”一下你們的小屁股。你們“挪動”起來非常容易,非常開心。
可是,小毛蟲卻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氣?(九頭牛和兩只老虎加起來的力氣、拉動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氣)
花了這么大的力氣,才挪動了——(一點點)。(費力地讀,感覺要用全身的力氣)
5. 啊!小毛蟲是多么——(笨拙)啊!正因為如此,當它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時,感覺——(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兩片葉子對我們來說只是這么短的一段距離,為什么小毛蟲卻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6. 學生嘗試回答,老師幫助小結。
(隨機抽學生回答)兩片葉子對我們來說只是很短的距離,可是對于小毛蟲來說,這個距離怎么樣啊——(很長)嗯,非常漫長;這個路程怎么樣啊——(很遠)嗯,非常遙遠;花的時間怎么樣啊——(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氣怎么樣啊——(很大)嗯,非常費勁,它太累了。所以當它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時,感覺——(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7. 把這節連起來讀一讀。讀出小毛蟲“笨拙”的感覺。
(三)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小毛蟲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遠就這樣了嗎?自己讀一讀課文,看看小毛蟲發生了什么變化?它最后變成了什么?(蝴蝶)
2.從哪里看出來的?課文的第幾小節?(第五小節)
(出示:時辰到了,它清醒了過來,再也不是以前那條笨手笨腳的小毛蟲。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現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雙翅,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它飛啊飛,漸漸地消失在藍色的霧靄之中。)
第五小節中并沒有“蝴蝶”兩個字,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蟲”是怎樣從繭中掙脫出來,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一段,用課文中的句子解說。)
4. 它變成了蝴蝶,現在它又是一只怎樣的蝴蝶呢?來,心里讀一讀最后一節,想一想。交流。
(靈巧——文中是說它的“動作”;輕盈——文中是說它的翅膀;色彩斑斕——文中說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紋。)【板書:靈巧輕盈】
5.逐句朗讀,把它的靈巧、輕盈用朗讀表現出來。重音輕讀、示范朗讀。吹絨毛感受。
6.小毛蟲有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驚奇”、“竟”)
竟然:出乎意料。
加上驚喜的語氣讀。
7.小小配音員,為視頻配音。(驚喜的表情、語氣)
8.小毛蟲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它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說一說:你為什么高興?(出示句式:“因為……所以我高興。”或者“我高興是因為……”)
9.盡管小毛蟲原先是那樣的笨拙。從小毛蟲到蝴蝶的蛻變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
男生讀小毛蟲的過去(第一、二小節),女生讀現在(第五小節)。
(四)學習第三、第四節。感受小毛蟲工作的盡心竭力。
1. (出示:盡管如此,它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
盡管如此,小毛蟲——
2. 盡管如此就是盡管這樣。那么這樣指的是怎樣呢?我們要讀懂它,就得再來讀讀前面兩小節了。自己讀讀,想想,如此指的是—— 1)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 2)昆蟲們快樂無比。
3.現在你能這樣來說說嗎?想清楚了,悲觀失望是對自己的。羨慕是對別人的。誰來說?
(出示:小毛蟲對 不悲觀失望。——小毛蟲很樂觀,一點也不悲觀。
小毛蟲不羨慕 。——別人快樂的本領,它一點也不想要。)
誰能把兩句話連起來說。(老師加上“并不”,“也不”。)
(答案:小毛蟲對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其它昆蟲。∕小毛蟲對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其它昆蟲。)(板書:不悲觀、不羨慕)
4. 因為它懂得一個非常簡單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讀。(出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板書:該做的事)展開想象,說說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誰)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5.蜜蜂該做的事情是——(采蜜),螞蟻該做的事情是——(搬運食物),蜻蜓該做的事情是——(捉害蟲)。這些昆蟲,它們都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它,這條小小的毛蟲,該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條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讀)。注意這里有個逗號,要停一停,再讀一讀。
6.明白了這一點,小毛蟲——(出示: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做著工作。)
1)這里有個詞:盡心竭力。(板書:盡心竭力。)
“竭”是“用盡”的意思。
2)現在你能說說“盡心竭力”的意思了嗎?(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力氣。)
3)小毛蟲盡心竭力地做著什么工作?
7.概括地說,是什么呀?讓我寫在黑板上,字越少越好。吐纖細的銀絲,就是——(板書:吐絲)下面呢?“織“,織什么?(板書:織繭)讀一讀。吐怎樣的絲?
(出示:圖片 的銀絲 )瞧,多纖細,比頭發絲還要細,細到幾乎看不見!織怎樣的繭房?
(出示:圖片 的繭房)想想,用這樣纖細的絲,要最終織成這樣的繭房,而且課文中說是把小毛蟲從頭到腳裹起來。多不容易啊。
8.誰再來讀句子?
它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它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力氣,吐著纖細的銀絲,編織著牢固的繭房。它——(織啊,織啊。)
9.聽老師來讀,你有什么體會嗎?師: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生:讀得很累――評價:是小毛蟲爬得很累!可是還是一刻不停地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生:不停地織。評價:這么細的絲,斷了,繼續織――反反復復地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
(盡心竭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盡管小毛蟲是那樣的“笨拙”,但是它知道自己該做的事。像老師一樣來讀讀(織啊織啊。)讀整個小節,感受小毛蟲的盡心竭力。
10.分組朗讀課文
11.總結板書
原本可憐、笨拙的小毛蟲并沒有對自己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別的昆蟲輕歌曼舞的本領,而是盡心竭力地做著它該做的事情——吐絲、織繭。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終變成了一只靈巧、輕盈的蝴蝶。
三、讀重點句,體會情感。
①“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動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自己覺得,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引導學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動一點點”理解小毛蟲的“笨拙”,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擬人的寫法)
②“盡管如此,它并不悲觀失望,它懂得誰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
(引導學生體會小毛蟲的積極心態,并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③“小毛蟲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終于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子里。”
(引導學生從“一刻”“盡心竭力”“終于”等詞語中,想象小毛蟲是怎樣盡心竭力地工作的,體會它的勤奮與堅韌。)
④“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現自己身上生出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翅膀,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
(幻燈演示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四、復述課文,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和圖片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2.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面對困難不悲觀、不羨慕,盡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會有化繭成蝶的一天。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小毛蟲從“笨拙”到“靈巧”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呢?它做了哪些努力?你想對它說什么呢?
2.配樂朗讀。
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什么感悟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小毛蟲 蝴蝶
(可憐笨拙) (靈巧輕盈)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生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課前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猜謎語: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會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2、師: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時,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綠葉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蟲,他們遇到一起發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生字和生詞的預習情況
1、用課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閱讀要求: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沒有漢語拼音的請教學習伙伴來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邊讀邊畫出生字和生詞。
2、讀完后,學習伙伴兩人互相讀一讀各自畫出的生字、生詞。
3、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下列詞語:漂亮、驚喜、認真、抬起、回答、產卵、相信、認識
①指學生領讀。
②齊讀。
③去掉熟字,獨立識字,指名讀,齊讀。
三、抓住對話,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讀提示:自由讀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全班交流勾畫出的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3、抓住毛毛蟲和小蝴蝶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細讀、品讀,通過朗讀理解和感悟文本。(運用課件輔助)
在學生朗讀時,教師抓住描寫毛毛蟲和小蝴蝶情感變化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反復感悟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內心情感活動,與童話里的人物心靈貼近。毛毛蟲的情感變化:驚喜——不好意思——認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變化:生氣——驚訝——糊涂——吃驚——開心。
采用的閱讀方式有: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4、合作表演,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學生分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頭飾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
1、教師扮演蝴蝶媽媽的角色,為毛毛蟲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問、困惑。
2、全班交流: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3、用課件出示蝴蝶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的圖片,使學生進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并請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說說蝴蝶的生長過程。
學生解說時,教師適時板書:
五、回讀課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樂,學生齊讀課文,再次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六、拓展延伸
師: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后不一樣了,像蝴蝶這樣的生物我們叫它變態生物。你還知道哪些變態生物?
學生集體交流。
師:大自然中蘊涵著無限的神奇和無數的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多多動腦去想,就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收獲!
七、好書推薦
閱讀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丑小鴨》,相信你們會有收獲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