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6
這是示兒古詩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會寫“祭、乃”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感受這首詩中詩人的愛國情感,激發愛國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陸游是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寫過很多首愛國詩篇,其中《示兒》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書:陸游 示兒
2.作者簡介及背景
①(出示課件2)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乾道二年,因主張抗金而免職。四十六歲入蜀,六十六歲后遭彈劾罷官,退居山陰達二十年。
②(出示課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為官者貪圖榮華富貴,對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滅,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鐵蹄之下,難以收復?!妒緝骸窞殛懹蔚慕^筆,作于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后的抗戰號召。八十五歲的陸游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3.揭示詩題(出示課件4)
①“示兒”是什么意思:“示”告訴,告之,“示兒”是寫給兒子看的詩。
(出示課件5)②質疑:看了詩題,你又提出哪些問題?詩人想告訴兒子什么?什么時候告訴的?為什么告訴兒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把詩讀正確,讀通順。
2.結合書中的注釋,試著說一說詩的大意。
3.小組交流:這首詩陸游想要告訴兒子什么?
三、弄懂詩意,理解內容(出示課件7)
1.朗讀古詩,并劃分節奏。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2.理解古詩的內容。
①默讀古詩,找出不懂的字詞,借助工具書或和同學交流。
②試著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師總結: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為其間隱含著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意。
板書: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意
四、把握重點
朗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兩句詩,思考下列問題:
①這兩句詩中,最讓你深刻感受到詩人的愛國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這兩句詩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詩人的愛國情感,還能感受到詩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puxuewang.com』
師總結:從“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愛國情感, 即使死去,也會惦記收復失地。從“王師北定中原日”這句中,我們能看到詩人對于不能親眼看到祖國統一的無奈。
五、創設情境,讀寫結合
認真朗讀這首詩,體會詩的意境,并試著想象,詩人在病榻上會想些什么?會對兒子說些什么?兒子是怎樣回答的?然后說一說。
六、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課下讀這幾首詩,感悟詩中的愛國情感。
1.(出示課件12)《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出示課件13)《病起抒懷》《訴衷情》《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 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3. 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詩人向他的兒子講述自己的遺愿內容,感受詩人拳拳愛國之心。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含義。
2.通過詩句的內容,了解詩人向他的兒子講述自己的遺愿內容,感受詩人拳拳愛國之心。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請看大屏幕:你發現了什么?(沒錯,一位老人躺在床上,他的兒子坐著他身邊)你們知道這是誰嗎?對,這就是臨終前的陸游。他在和他的兒子說些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示兒》來看一看吧。
2.板書詩題,讀題釋題(示兒:給兒子的話)
3..簡介作者: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1] ),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1171年罷官歸居故里。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二.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劉克莊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
三.一讀古詩,讀出節奏。
1.出示自讀要求:
(1)放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試著讀出詩的節奏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生字,重點指導“乃”的讀音,“祭”的寫法。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三.二讀古詩,理解詩意。
1. 大屏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古詩,聯系上下文理解“元知”“九州”“家祭”等詞的意思。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 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 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前兩句詩句:
1)引導學生理解“元”“九州”等詞的意思。
2)指名說說前兩句的詩意,教師相機評價。
預設:人死之后萬事皆空,悲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親眼看到祖國統一。
后兩句詩句:
1)指名交流“王師”“乃翁”等詞的意思。
2)引導學生理解后兩句詩的意思。
預設:當南宋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時候,在家族祭祀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父親。
5. 同桌互說詩意。
四.三讀古詩,體會情感。
1. 同學們,理解了故事的含義,現在請同學們再讀古詩,細細體會,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2. 學生自讀并體會。
3. 同桌交流收獲。
4.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切期盼祖國統一的信念。
5. 再讀古詩,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讀出古詩的熱切期盼之情。
6. 練習背誦。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示兒》這首古詩,了解詩人在臨終前向兒子展示的一片愛國衷心,悲憤自己無法親眼看到祖國統一。當南宋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時候,讓兒子在祭祀時一定要告訴自己這個好消息。從這首詩,我們能感受到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收復失地的決心,對自己無法奉獻的悲痛。我們這個時代,祖國統一,天下太平,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時光,努力學習。
六.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搜集陸游的其他古詩,進行誦讀。
七.板書
示兒
宋 陸游
元知
但悲 愛國
王師
乃翁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示兒》的生字新詞。
2、理解《示兒》,想象畫面,體會詩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古詩。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對于這樣以敘述口吻寫的詩,借助于注解基本讀懂詩句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古詩中,往往至“理解詩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對詩歌的感受力不強。這個年段的學生學習詩歌時需要在解釋詩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即感受詩歌的意象,于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詩文閱讀欣賞水平。唯如此,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實現提升。
教學重點及難點
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
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第一循環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孩子們,700多年前,85歲的詩人陸游重病在床,在即將離開人世之際,給兒子留下了一份特別的遺囑——一首詩《示兒》。(板書課題)
現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軸之作。
2、簡介陸游: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也是詩史上最多產的詩人,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
3、了解背景:(出示資料)。歷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時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屢屢進犯,宋軍節節敗退,最后國都汴州被金兵占領,從此山河破碎,不復統一。朝廷向南逃到臨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權。他們茍且偷安,不思保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95年。生活在戰亂頻仍、國破家亡之中的陸游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嗎?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出示自學指導一:
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通順,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
(3分鐘后比比誰讀得最準確)
1、自學質疑:自由讀古詩。
2、合作釋疑:小組內互讀,正音。
3、展示評價:指名讀詩句,正音,相機評價引導。
4、鞏固深化:齊讀詩句。
第二循環
過渡: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古詩呢?(回憶學法。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
出示自學自導二:
(1)借助書后的注釋或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在書上批注,圈劃,并認真思考,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2)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分享你的學習收獲,說說詩句的意思,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5分鐘后我展示)
1、自學質疑:生讀詩,思考。
2、合作釋疑:小組內合作交流,解決疑難,說詩意。
3、展示評價:
(1)指名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并小結每句詩的意思。
(2)結合學生體會的感情指導朗讀。
(指名朗讀,點撥讀詩方法,注意指導讀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
(3)體驗感情。
詩里有一個字明確地表明了詩人寫詩時的情感,哪個字?(板書:悲)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樣的景象呢?(教師描述畫面。)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自從金兵攻破了城門的那一刻起,就不復存在了。陸游在世時看到的九州是與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樣的景象呢?學生想象說話。
小結:山河破碎、城市蕭條、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就是陸游看到的——一個被侵略者糟蹋的滿目瘡痍的九州啊!(多媒體出示資料:介紹南宋和北宋的國土面積對比及遭受戰亂的慘況。)
陸游一直渴望南師北定以統一祖國,九州大同是詩人終生為之奮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詩句“南望王師又一年”。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歲了,北方還沒有傳來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詩人又一次發出了內心的呼喊,當他“最后一次把將斷的氣息又來說未完的心事和無窮的希望”時,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憤。為國恥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愛國之士讀到這樣的詩句,怎能不潸然淚下?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句。臨終之際的陸游內心的情感不僅僅是一種深深的“悲”,還有一種更強烈的感情蘊含在里面,是什么?(板書:盼)
詩人盼的是什么?同學們,你可知道陸游盼望祖國統一,盼了多長時間?65年啊,同學們。詩人盼了65年,780個月啊,23725個日日夜夜啊!這是多么漫長的等待,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強烈的期盼啊!
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句。一個“悲”,一個“盼”,組成了這首感人的詩《示兒》。
(4)鞏固深化:
○1學生感情誦讀全詩。
○2小結:是啊!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啊!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背一背這首詩吧!(配樂背誦。)
第三循環
拓展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一的愿望實現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資料,看到了《示兒》“續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一了嗎?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出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出示: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誦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4、總結:
(1)師: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他的絕筆詩——《示兒》,來表達我們對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崇敬吧。(再次朗讀。)
(2)課堂小結:全詩字句發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訴,悲憤交加,真摯感人。
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古詩。
2、和同學交流課后搜集到的邊塞詩。
板書設計
示 兒
陸游
不見統一 悲
示兒 愛國之情
渴望統一 盼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兩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朗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二)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三)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悟。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題目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的理解。
2.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解詩的意境。
(二)學生活動設計:
1.按預習提示初讀《示兒》這首詩。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自學古詩,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渲染氛圍: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揭示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4、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妒緝骸愤@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F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 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 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該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揭示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生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①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4、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5、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板書:
4、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啊!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賹W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谏毩暠痴b詩句,師配樂。
(四)課外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一的愿望實現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資料,看到了《示兒》“續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課件展示)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一了嗎?
(詩意:……你的子孫雖然見到了統一的國家,但是這國家是由元兵統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時候告訴你呢?)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
課件出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五)拓展總結: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兩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下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