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重新認識自己,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之前的兩年里,我體驗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以班長的角色面對家長,第一次召開學期初的家長會,第一次用比較嚴厲的口吻對待孩子們"犯錯",第一次將自己的很多想法融入教學計劃中……這些第一次給我的工作增添了很多的新奇體驗,有時會被孩子一個肯定的笑容融化,有時會因為自己的教育活動很成功而自豪,有時也會因為自己和家長說了哪些話覺得自己很有方法,有時會因為自己的方法不奏效而失落,但這都是我的寶貴經驗,也是值得我收藏的經驗。
馬上九月了,新的一個學期又要開始了,之前好像聽領導們說過,在新的學期里,會再給我一個大班,讓稍稍積累了一些經驗的我再鞏固一下。其實,我心里也是這樣想的,雖然換了一批新的孩子,但其他的東西應該是我相對熟悉的,所以我也認定了會是這樣的結果。可是,晴天霹靂,就在開學前兩周的班長會中,通知我下個學期帶新的嬰班,同時還要擔任班長職務。
嬰班,一群兩歲半的孩子,剛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2O多個孩子在班里的狀況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嬰班,一個新到我完全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的班級。比起之前重新帶大班的那次經歷,這一次更讓我陌生。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班長會后,我對著主任哭了,哭得很傷心,完全說不出心里的感受,特別沒底。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格直爽、行動麻利的老師,大一些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我的這種個性。對于兩歲半的孩子們,我到底要怎樣和他們相處呢?我說的話他們能聽懂嗎?他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穿衣服,不會吃飯,不懂得如何和好朋友玩……我到底要怎么辦呢?
這樣的安排又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懷疑我可能做不好嬰班的班長。現在回想起來,當一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其實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方法吧。也許我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在之后的工作中出更多的亂子,所以才哭泣,所以才不想面對。事情總會有矛盾的兩個方面,對于新的安排也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嬰班開學的第一天是入園適應,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體驗幼兒園的半天生活。當孩子和家長們都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已經調整好了自己。這是一個新的集體,我只有接納,不能排斥。孩子們跨進幼兒園,如果面對他們,我不自信,我不確定,那么家長和孩子們又該怎樣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呢?看到入園適應中家長們看待老師的眼神,想起新生家訪時家長們因各種擔心和不熟悉而問的問題,之前的班長的話在我耳邊響起:"在他們面前你就是老師。"對,在家長面前我就是老師。
入園適應結束之后,我多次出現了細聲細語、溫柔可人的一面。記得一天,我帶著孩子們爬樓梯,去認識幼兒園的班級,因為幼兒園每一個班級門口都會有一只小動物代表著他們是什么班,走到了中二班門口的時候,我超級溫柔地說:"請看,這里是小鹿班。"話剛說完,中二班的老師們紛紛追出來,確認剛剛說話的那個人到底是誰,當他們發現是我的時候,驚呆了:雷厲風行的馬靜,原來也會這樣溫柔地說話。
這樣的體驗讓我發現了另一個我,等到我習慣了嬰班的生活,我的一切細聲細語都變得自然了。當我講故事的時候,所有好奇、稚嫩的小眼睛都盯著我,我再次被融化。這是一個多么有成就感的時刻啊。現在,我相信這是一次非凡的體驗,我也感謝幼兒園這樣的安排,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己。
摘自:《學前教育》2016.10
幼兒園教育隨筆:幼兒教師需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開學一個多星期了,燕瓊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一個星期來,她的情緒特別不穩定,在園表現:來園不讓媽媽走,一直哭著抱著媽媽;班級組織的活動不愿參加,哭著對你說“媽媽什么時候來接我”“我要給媽媽打個電話”;午睡也在哭泣,眼睛都哭得紅腫了。
我認為大班的孩子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最多是前兩天的返園生活一下子沒有調整過來,情緒有點低落。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說理的方法,試圖說服燕瓊,行不通;通過分散注意力,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對她特殊照顧也是行不通。最后我開始反思:她為什么哭泣?并私下找她聊天,得出:1.很久沒來幼兒園,很緊張。2.害怕做數學作業(這是她說的)。在我看來燕瓊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從沒見過她如此傷心的哭泣。所以與家長配合共同幫助燕瓊改變這種現象,回到以前開心上學的狀態。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每天微笑迎接燕瓊,可以抱抱她,穩定她情緒的同時讓她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愛,幫助她處理、解決一些問題,使其更加信任老師。2.在活動中估計并激發她參與的積極性,并對她的進步和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3.讓家長與其建立家里的作息時間,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4.讓父母在家里多帶孩子出去散步,有更多的社交活動,減少和改善與媽媽的分離焦慮。5.在上數學課的時候,不能一刀切對待所有幼兒,對能力差但上進心強的燕瓊要特別關注,私下可以單獨教她,對她的要求也適當降低,多采取激、肯定的方式,提高她的自信心。6.幫助燕瓊提高情緒的控制能力(如,當你想媽媽的時候,要放在心里想,不能用眼淚來解決噢)。7.在集體面前多加肯定燕瓊的優點,并強調往更好的方面發展。
通過這些措施,希望對燕瓊的哭泣和分離焦慮行為有所幫助。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一個行為或者是語言傷害了孩子脆弱的內心呢?所以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多么的重要!
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自主性區域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性的創新精神。
本學期我班根據幼兒園班級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創設了形式多樣自主性區域活動,運用了一定的空間和活動器具作支撐,我們精心設置自主性活動區域,創設游戲環境。將活動區域開設美工區、智能區、探索區,建構區、表演區、語言交往區等。活動區域的建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在剛玩的一段時間幼兒很感興趣,能主動的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他們的積極參加活動興趣和活動欲望。可一段時間后幼兒興趣沒有了,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想玩娃娃家;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要玩小超市等。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更新活動材料。小朋友又都能積極地投入到區域活動中。
從此案例活動中感知,活動材料是吸引幼兒參加區域活動的重要因素。老師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充分調動幼兒及幼兒家長的積極性,共同收集或制作游戲材料。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也存在個別差異,教師在各個區域放置活動器材時應注意難易結合。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是要有新鮮感。幼兒每天要到活動區活動,如材料一層不變,幼兒對區域活動就會逐漸失去興趣。因些,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更新活動材料。
筆者走過很多幼兒園,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問題:在班里,每次孩子游戲后,老師都要幫著去收玩具,雖然有些孩子會幫著老師收拾,可是還是收拾得亂七八糟,而且玩具架底下也到處“躺”著被遺忘的玩具。老師們也一直在提醒孩子要把玩具分類,擺放整齊,可是,沒有太大的效果。那么,如何讓孩子主動去整理玩具呢?如何讓孩子整理玩具從不自覺到自覺呢?
一、設計游戲,培養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將整理玩具環節設置為孩子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幼兒就會樂于其中,樂此不疲。比如:在玩具箱子上貼上不同的卡通小標簽等,借機讓孩子學習分類;家長帶頭和小朋友比賽收拾玩具,“送玩具回家”,慢慢地過渡到孩子之間進行比賽。這樣,通過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孩子的興致提高了,就會主動融入到活動中來。
二、制定規則,形成習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游戲前,教師和幼兒可以一起分別制定游戲規則,比如在游戲的整理環節中,可先讓孩子們選出一位總負責人,再由其他孩子一起商量進行分工、合作,這樣不僅是讓幼兒自覺自愿地遵守規則,還會起到互相監督、互相提醒的作用。在游戲中,每位幼兒都能當管理者,有了規則的意識和責任的要求,每個人就會以身作則,主動收拾玩具物品。
三、競賽評選,示范榜樣
利用評比“整理小能手”的活動能促進幼兒良好的整理習慣,同時也是培養孩子競爭與合作能力的好契機。在游戲結束后,師幼一起檢查各區域活動材料的整理情況,請孩子們來說一說、評一評哪個區域整理得最好,好在哪里,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哪些地方,為幼兒以后的游戲提供好的榜樣。通過推薦選舉的方法,選出各個區域活動中最能自覺整理,整理得最干凈整齊的幼兒,評選其為“整理小能手”,并頒發獎品。
總之,教師在幫助孩子學會整理玩具時,一定要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在應用多種手段和方法的同時,既要注重問題的直觀性、形象性、具體性,還要培養孩子對事物本身的興趣,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同步發展,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進步、成長。
這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之前的兩年里,我體驗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以班長的角色面對家長,第一次召開學期初的家長會,第一次用比較嚴厲的口吻對待孩子們"犯錯",第一次將自己的很多想法融入教學計劃中……這些第一次給我的工作增添了很多的新奇體驗,有時會被孩子一個肯定的笑容融化,有時會因為自己的教育活動很成功而自豪,有時也會因為自己和家長說了哪些話覺得自己很有方法,有時會因為自己的方法不奏效而失落,但這都是我的寶貴經驗,也是值得我收藏的經驗。
馬上九月了,新的一個學期又要開始了,之前好像聽領導們說過,在新的學期里,會再給我一個大班,讓稍稍積累了一些經驗的我再鞏固一下。其實,我心里也是這樣想的,雖然換了一批新的孩子,但其他的東西應該是我相對熟悉的,所以我也認定了會是這樣的結果。可是,晴天霹靂,就在開學前兩周的班長會中,通知我下個學期帶新的嬰班,同時還要擔任班長職務。
嬰班,一群兩歲半的孩子,剛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2O多個孩子在班里的狀況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嬰班,一個新到我完全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的班級。比起之前重新帶大班的那次經歷,這一次更讓我陌生。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班長會后,我對著主任哭了,哭得很傷心,完全說不出心里的感受,特別沒底。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格直爽、行動麻利的老師,大一些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我的這種個性。對于兩歲半的孩子們,我到底要怎樣和他們相處呢?我說的話他們能聽懂嗎?他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穿衣服,不會吃飯,不懂得如何和好朋友玩……我到底要怎么辦呢?
這樣的安排又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懷疑我可能做不好嬰班的班長。現在回想起來,當一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其實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方法吧。也許我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在之后的工作中出更多的亂子,所以才哭泣,所以才不想面對。事情總會有矛盾的兩個方面,對于新的安排也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嬰班開學的第一天是入園適應,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體驗幼兒園的半天生活。當孩子和家長們都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已經調整好了自己。這是一個新的集體,我只有接納,不能排斥。孩子們跨進幼兒園,如果面對他們,我不自信,我不確定,那么家長和孩子們又該怎樣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呢?看到入園適應中家長們看待老師的眼神,想起新生家訪時家長們因各種擔心和不熟悉而問的問題,之前的班長的話在我耳邊響起:"在他們面前你就是老師。"對,在家長面前我就是老師。
入園適應結束之后,我多次出現了細聲細語、溫柔可人的一面。記得一天,我帶著孩子們爬樓梯,去認識幼兒園的班級,因為幼兒園每一個班級門口都會有一只小動物代表著他們是什么班,走到了中二班門口的時候,我超級溫柔地說:"請看,這里是小鹿班。"話剛說完,中二班的老師們紛紛追出來,確認剛剛說話的那個人到底是誰,當他們發現是我的時候,驚呆了:雷厲風行的馬靜,原來也會這樣溫柔地說話。
這樣的體驗讓我發現了另一個我,等到我習慣了嬰班的生活,我的一切細聲細語都變得自然了。當我講故事的時候,所有好奇、稚嫩的小眼睛都盯著我,我再次被融化。這是一個多么有成就感的時刻啊。現在,我相信這是一次非凡的體驗,我也感謝幼兒園這樣的安排,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己。
摘自:《學前教育》2016.10
新學期開始時,我和王老師接任了新入園的小班孩子,對孩子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所有的常規教育都要從零開始。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常規訓練,孩子們已步入正軌,我們也融入到了這群小家伙的心中,對于幼兒的常規培養,有以下感悟: 首先兩位老師的思想和行動要統一,一樣的要求,一樣的標準,不能有好人主義和拖沓現象,讓孩子們認識到:每位老師的要求都一樣。 其次,教師要堅持抓幼兒常規,因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不厭其煩,才能越帶越輕松,短時間內是不會出成效的。 再次,針對幼兒的個性因材施教,個別幼兒個別對待,達到總體的全面發展。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會把我們的班級打造成一個和諧的大集體。
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演繹著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瑣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著生活的斑斕色彩。作為幼兒教師,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天為孩子們忙碌著。肩負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松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編劇,讓劇本中的小主人公們享受生活的美好,體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小竅門,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來分享: 一、恩威并施,把握尺度 教師對"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狀況來定。小班孩子剛入園,這時候教師對孩子的"恩"占100﹪,要全身心的去愛孩子,以母親的身份讓剛剛離開媽媽處于膽怯中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盡快適應新環境。待入園的孩子漸漸適應園內生活,可以對過于依賴老師的孩子放手,對他們的"恩"降到90﹪,讓他們轉移視線,試著和伙伴交流、相處,慢慢融入大集體中。 二、規則意識,日益強化 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小班下學期,剛一開學,就有好多幼兒相繼轉來,由于他們的加入,班里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涂,上課哭鬧,注意力分散,下課亂翻,帶的上學期已初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也不聽話,教學秩序一片混亂,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師很是頭疼。兩人靜靜地反思之后,覺得一味的哄著膩著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得想辦法慢慢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首先每節課上課之前,給孩子們講道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多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在集體面前大力表揚表現好的孩子,開展"看看誰是乖寶寶"、"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書是我們的好伙伴"等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幼兒搶先爭優的積極性,在日益強化的攻勢下,慢慢的孩子們樹立了規則意識,班里出現互幫互助的好氣象,教學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時間用心和每位家長有效的進行溝通。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他們感受到我作老師的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愿的跟你談話交流,出謀劃策。通過"預約家長"、"家園指南"、"親子活動"、"家園聯誼"等一系列的活動家園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我和家長的不懈努力下,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長大懂事了,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開始講話了,"與世無爭"不愿與人交流相處的孩子,開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了;毫無規則可言,長期溺愛在家長溫暖懷抱的孩子開始學會獨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時不時的讓同事們欣賞班里孩子的變化,與家長共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教師隨筆小班3篇》:教師隨筆小班第1篇 有趣的點心時間 今天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干和方方的薄餅干還有小饅頭。說實話,孩子們每天的早點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吃這些餅干的時侯興趣都
《幼兒園教師隨筆30篇》:幼兒園教師隨筆第1篇不再直接給幼兒喂飯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并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
《幼兒隨筆小班14篇》:第1篇幼兒隨筆小班 教育隨筆:引導小班幼兒在家進行閱讀活動的策略 小班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培養閱讀的習慣固然重要, 但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小班幼兒產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