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怎樣幫助寶寶辨識方向,是優(yōu)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教育隨筆:怎樣幫助寶寶辨識方向
小班的寶寶也需要排隊參加活動,但是寶寶們根本不識方向,常常聽不懂老師下達的方向命令,這讓小魚哥哥也是頭痛不已。
但是沒有關系,小魚哥哥會利用游戲的過程,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方向感,并熟記左右。到底要如何做呢?
事先把小朋友們拉開適當的距離,排好隊,小魚哥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然后分別伸出左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左胳膊,這邊就是左。孩子們跟著小魚哥哥一起做,一起念,一起學。然后再換成右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右胳膊,這邊是右。依然是小朋友跟著做跟著念跟著學。
多重復幾次這個動作,小魚哥哥便開始去審核孩子們學習的結果了。我會轉過身來,讓孩子們比劃左胳膊,或者是指出右面的方向在哪邊,看孩子們到底有沒有掌握成功。如果有部分孩子依然糊涂,那就要個對再進行指導和重復授課。
除了這個游戲外,小魚哥哥也設計了幾個更有趣的游戲。我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東西,然后讓小朋友去拿,告訴他們,左手要拿什么東西,右手要拿什么東西。然后來小魚哥哥這邊交任務,做對的小朋友就會有獎勵。
通過這個游戲,就能直觀地看出來,哪些小朋友對方向已經掌握了,哪些小朋友還沒有掌握。沒有掌握的小朋友,就要多次重復讓他去做這個游戲,直到他掌握了方向才結束。
當然還有就是踢球,每次戶外活動踢球的時候,我也會加強孩子們的方向鍛煉,告訴他們,先用左腳踢,再用右腳踢,這樣孩子們也能在生活和學習中掌握正確的方向了。
教育隨筆:小班秋游記
秋風送爽,碩果累累,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一次大好機會。為了讓孩子們親自體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豐富多彩,我們洋溪幼兒園在園長和全園教職員工的精心組織與準備下,開展了這次的幼兒秋游野炊活動。
星期五早上8點鐘全部整裝完畢,孩子們帶著滿滿的興奮與激動出發(fā)啦!我們小(1)班全體小朋友去秋游啰!一路上歡聲笑語,歌聲不斷!
終于來到了目的地--趙瀆太湖邊,剛一坐下來,小家伙們一個個個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自己帶的小書包,開吃啦!哈哈!
更有意思的在后面呢,我們小班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面團,開始搓小湯圓啰!孩子們也都紛紛加入搓湯圓的隊伍來了,不一會兒,一個個大的,小的,圓溜溜的黃湯圓,紫湯圓新鮮出爐了!
“水開啦!就等著湯圓下鍋啦!”“來啦,來啦!”嘿嘿!看著一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上下翻滾著,孩子們都開心地拍起手來,“可以吃了嗎?”“肯定很好吃的,我要吃三大碗。”……孩子們在旁邊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隨著周老師的一聲“開飯啦!”孩子們紛紛拿著小碗盛上一碗開吃了,“好吃,甜甜的”,就連平時不愛吃飯的小朋友都吃了兩碗,看來今天的小湯圓味道是真的不錯啊!呵呵,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的勞動果實呢,所以一個個都吃的特別香呢!
秋游接近尾聲了,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啦!我們小(1)班的孩子們還是個個興奮無比,這是他們來到幼兒園后是第一次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這次秋游野炊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孩子們收獲到的快樂卻永遠留在了秋天的記憶里。
教育隨筆:隨機教育的點滴感受
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教育孩子責任很大,發(fā)現不好的行為就應該及時糾正。
前幾天我在小班上美術課時,由于孩子太多,我沒有注意到不知是哪個淘氣的小朋友在暖氣管子上畫畫,有好幾塊,很不雅觀,我就問小朋友:“是誰弄的?這樣做很不好把我們的繪畫室變的不漂亮了。”可是沒有一個小朋友站出來承認錯誤的。我又接著說:“犯錯誤不要緊,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再想畫畫,就要在紙上畫,一定會很漂亮。這時只見維維小朋友低著頭走了過來,說:“老師,是我涂的,我錯了,以后再也不往上涂了”。這時我就摸著他的頭,教育他說:“你看涂在銀色的暖氣管子上,多不好看呀,但是你能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還是個好孩子!”維維小朋友露出了笑容。
通過這件事,我認為教育小朋友不應該只是在課堂上,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就應該及時進行隨機教育,及時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
幼兒園教育隨筆:怎樣幫助寶寶辨識方向
小班的寶寶也需要排隊參加活動,但是寶寶們根本不識方向,常常聽不懂老師下達的方向命令,這讓小魚哥哥也是頭痛不已。
但是沒有關系,小魚哥哥會利用游戲的過程,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方向感,并熟記左右。到底要如何做呢?
事先把小朋友們拉開適當的距離,排好隊,小魚哥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然后分別伸出左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左胳膊,這邊就是左。孩子們跟著小魚哥哥一起做,一起念,一起學。然后再換成右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右胳膊,這邊是右。依然是小朋友跟著做跟著念跟著學。
多重復幾次這個動作,小魚哥哥便開始去審核孩子們學習的結果了。我會轉過身來,讓孩子們比劃左胳膊,或者是指出右面的方向在哪邊,看孩子們到底有沒有掌握成功。如果有部分孩子依然糊涂,那就要個對再進行指導和重復授課。
除了這個游戲外,小魚哥哥也設計了幾個更有趣的游戲。我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東西,然后讓小朋友去拿,告訴他們,左手要拿什么東西,右手要拿什么東西。然后來小魚哥哥這邊交任務,做對的小朋友就會有獎勵。
通過這個游戲,就能直觀地看出來,哪些小朋友對方向已經掌握了,哪些小朋友還沒有掌握。沒有掌握的小朋友,就要多次重復讓他去做這個游戲,直到他掌握了方向才結束。
當然還有就是踢球,每次戶外活動踢球的時候,我也會加強孩子們的方向鍛煉,告訴他們,先用左腳踢,再用右腳踢,這樣孩子們也能在生活和學習中掌握正確的方向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何種識字卡片更適合小班寶寶
自從小魚哥哥接了幼兒小班以來,沒少給園長添麻煩,當然也沒少讓園長花錢。但是每每聽到是給小班小朋友準備的,園長便很開心地拿錢出來。
前幾天小魚哥哥準備給孩子們看圖識字,但是當拿到那些原有的卡片時,小魚哥哥驚呆了,不僅臟兮兮的,而且已經破爛不堪,小魚哥哥便一咬牙又向園長打了購買識字卡片的申請。園長見我又拿著申請進來,搖頭苦笑,但很大方地簽了字。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卡片識字,到底要選擇哪一種識字卡片給小班的寶寶呢?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兩種識字卡片,一個是有很多的畫面加文字的,有些直接只印了文字。到底這兩種識字卡片要如何選擇呢?
圖文并茂的卡片,看上去相當形象,而且顏色分明,圖案豐富,對于孩子來講,刺激性會更大,而且這樣的識字卡片上的信息也更飽滿,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寶寶來講,更好一些,因為他們接受的信息多,腦子也能反應的過來。但是對于年齡還小的小班小朋友來講,這些卡片并不適合他們。
因為孩子還小,他的記憶容量并沒有那么大,他們同時加工處理不同的信息的能力也沒有那么強,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這么多的信息同時進入到小班寶寶的腦海里,他們反而會有更大的負擔。所以,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并不適合小班的寶寶。
還有,在認字過程中,如果卡片上有鮮艷的其他的圖案或者是顏色,則這些東西對寶寶的吸引力更強,孩子的集中力也不會集中在漢字上,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漢子了。因此,孩子們可能只會記得卡片上的圖畫,而沒有記住文字。或者是把文字與圖案當成一個整體來識記。所以,也不利于孩子識字的過程。
因此,小魚哥哥還是建議直接購買只印字的識字卡片,這樣直觀,簡捷,容易讓小朋友把注意力集中到漢字上,更能加強記憶,幫助快速認識漢字。
教育隨筆:關注個別差異
這是一次延時課的美術活動,畫的是螺旋線。其實在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學過了,像《卷卷的羊毛》。主要是讓孩子們學會從內而外一圈圈繞線。班里的孩子們基本都會了,只有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還不會。我觀察到了我們班的寧靜小朋友,她拿了支筆在紙上亂畫。于是,我就走過去,問她會不會,她搖搖頭,我說:“我來教你吧!”我先握著她的小手在紙上畫螺旋線。一邊提醒她應該怎么畫(先找一個點,然后慢慢的畫,一點點繞出來,越來越大。)一邊試著放手。我發(fā)現,教了2遍后,她就會了,只是自己不太敢,我就鼓勵表揚她,她就畫的更好了。但我還是得幫她稍微扶著點,她的小手不會很好的握筆。不過我還是會明顯的感覺到,她的小手會自主的繞著畫。經常讓她鍛煉的話,應該能夠畫的很好的。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在活動中的反應,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綱要》明確指出:要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滿足和成功。由于孩子的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各有差異,所以在同一活動當中,教師心中要有不同層次的目標與要求,活動中設計的提問也應以幼兒個體差異而難易程度不同。像寧靜這樣的孩子,能力較弱,協調能力還不夠,我們應該及時肯定表揚鼓勵他,讓她樹立自信。由于幼兒個體差異的存在,所以對幼兒的評價也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衡量。橫向比較對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并不合適。應該從幼兒自身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進行縱橫比較,在自己以往的基礎上有所突破,也該給予表揚與鼓勵。如果用這一點去評價寧靜作畫時的表現,我可以張貼他的作品,因為她有了一定進步。在集體面前表揚她,讓她有繼續(xù)努力的信心與動力,同時感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要不斷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豐富多彩、多功能、多層次的環(huán)境,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環(huán)境,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接納它,而教師則在此過程中了解孩子,敏銳地察覺孩子的差異,個別化地指導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什么是小班延伸法教育
小班的老師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教學經歷,你可能會問孩子,你家有幾口人,都有誰,當孩子回答正確后,老師給予表揚,授課老師就這樣結束了。
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說不好,但是至少在延伸上做得并不好。對于這樣的教學過程來講,小魚哥哥有更好的過程,也希望和各位老師交流。
小魚哥哥認為,小班的孩子的教育多數應該用延伸法進行。因為孩子們的聯系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你的一個問題,只在你傳統(tǒng)的問答過程中結束了,就讓孩子的聯系能力也嘎然而止了。所以,你可以改變一下原本的問答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完全打開聯系的能力。
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實例:
我問小明。
“小明,你家有幾口人?”
“三口人。”
“都有誰?”
“爸爸,媽媽和我。”
“小明,你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我爸爸很忙,我都很少看到他。”
“那小明有什么話想對爸爸說?”
“我希望他能多陪陪我。”
“我相信小明的爸爸一定能聽到小明的心聲,抽更多的時間陪小明的,是不是?”
“是。”
“那小明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呢?”
“媽媽很漂亮,可是有時候又特別兇!”
“媽媽在什么時候很兇?”
“我不聽話的時候,她還動手打我。”
“小明覺得媽媽打你對不對?”
“對,因為我惹媽媽生氣了。”
“那小明不想讓媽媽打小明,應該怎么做?”
“聽媽媽的話,不惹她生氣。”
“小明真乖。老師相信小明一定會是一個很聽話的小寶寶,是不是?”
“是。”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通過這種延伸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發(fā)展語言能力,而且也讓孩子從中學到了邏輯能力,以及各種事件的聯系能力。
許多幼兒老師可能會嫌麻煩,如果一個接一個小朋友問下來,豈不是累死?當然不是的。有一些活潑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強的孩子,你可以不用延伸法。這種方法多數是用在內向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較弱的孩子的身上的。
有時候小魚哥哥想,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教學的路上多一些責任性的花樣,孩子的教育又何擔心不行呢?
幼兒園教育隨筆:用心了解孩子
陽光明媚,曬得人暖暖的,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幼兒園,個個笑得像花兒一樣。小凡是個外地生,媽媽不在身邊,有時她會偷偷的告訴我她想媽媽了,小姨有女兒,要工作,相對忙碌,沒辦法很好的照顧,她有點調皮,小姨多多少少會說說她,她脾氣有點倔強。那天 小凡來到老師面前,對著老師說:“老師,送你一朵花,這是我媽媽做的。”張老師一聽輕輕地問了一聲:“這朵花是哪里來的?”小凡說:“我媽媽做的。”通過半學期的相處,我發(fā)現她喜歡表現自己,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或表揚。她不時會帶些小貼紙給老師,說是給老師的。這件事卻讓我反思了一下,上次她帶來了貼紙送給了我,我只是表示很開心,并跟她說聲謝謝,可是沒有詢問她是怎么來? 我們還得知小凡在老家上過幼兒園,只是老家幼兒園并不正規(guī),孩子們在幼兒園就是各自玩耍,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章制度,導致她從小沒有拘束,往往不遵守規(guī)則,想到什么就干什么。我們只能慢慢地輕聲地與她交流,通過慢慢開導,她開始說話了,她告訴我們,花是她地上撿的,我們還進一步問清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她會怎么做,她也輕聲地告訴我們,她會把花撿起來,誠實地告訴老師,這件事情也算圓滿解決了。
通過這件事,我感覺每個孩子有其倔強的一面,她渴望得到大人的關注,可能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手段。她堅持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主觀原因,作為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指導,換作是我,也許不會這么強硬,可能不會當面的指出,可事后想想,有時當面指出也是一種有效方法,如果你放任一時,她可能會變本加厲,覺得這樣做無所謂。幼兒們?yōu)槭裁磿f謊呢?幼兒有時說謊是無意的,2-3歲的幼兒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容易將想象和現實混淆,有的幼兒說謊是有意的,渴望被關注,尋求父母和老師關注或是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
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她說謊的原因,說謊的內容,很多孩子是故意說謊的,為了博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或犯了錯誤逃避責任而故意說謊,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千萬不要一味去盤問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而繼續(xù)說謊,我們應該為了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溫和的環(huán)境,讓孩子勇敢說出真話,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并勇敢的加以改正。
《小班教育隨筆《小小班的故事——開學第一天》》:這是小班教育隨筆《小小班的故事——開學第一天》,寶寶們,新的學期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幼兒小班保育隨筆3篇》:幼兒小班保育隨筆第1篇 前幾年我調入幼兒園工作,成為了一名保育員,剛調入幼兒園那會兒,我以為保育員就是做好班級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及一些雜碎的日常事物。經過一段時光的觀察,
《保育員小班隨筆3篇》:保育員小班隨筆第1篇 我們班里的新生浩浩,自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吃午飯更成了難題。還記得他來幼兒園的第一天,浩浩媽媽特別囑咐我:“他不太會自己吃飯,在家都是我喂的,麻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