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老師教育隨筆《紅星歌》,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上午,我上了一節教育活動,教幼兒演唱“紅星歌”。其實,上周五,我就已經布置任務,讓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預習這首歌。今天我問了一下孩子們,只有張雨涵的奶奶帶著孩子學習了歌曲。經過我進一步教唱歌曲,有80%的孩子在課堂上完全掌握,只有很少的孩子歌詞還記不全,我覺得孩子們真厲害,一個課時學會一首歌很輕松!特別是張雨涵小朋友,年齡最小,第一個學會這首歌。這和她的家長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學習是一種慣性,雖然我們不強調成績和結果,但是也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吧!我和有的家長談起學習的話題,“只要努力不太在乎結果”這樣很好,“一點不努力”或是“太在乎結果”都不太好。有的個別家長,不理會老師布置的任務,認為“孩子學不會”就是“老師沒教好”,“孩子學得好”就是“我家孩子聰明”,說實在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都非常有個性”,80后家長,創新精神高,踏實謙虛好學好問的優良傳統就少了許多~
母親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不要因為工作忙,或是在家打游戲耽誤了陪孩子和教育孩子。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張白紙,孩子的表現是家長的責任。母親節剛過,媽媽們重視起來,更加關心你的孩子吧,不是買多少好吃的零食和玩具,也不是買多么貴的衣服,而是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加油!同時媽媽的我們~共勉!
想要寶寶高興起來也不難,只要你想學就很簡單。
1.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撓)
2.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拍拍你的雙手)
手指伸出來,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里? (用一種夸張的語氣問)
眼睛在這里, (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來。 (一邊指著你的眼睛一邊用眼神鼓勵你的孩子)
靈活變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個身體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這個游戲教會孩子認識五官和身體的部位,讓他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樣的,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已有經驗及已儲備知識少,年齡特點呢,依賴性較強,喜歡唱唱跳跳,愛聽情節單一的形象的故事,對于抽象的事物、言談、概念等不感興趣,他們的思維方式正處在一個形象化的階段。因此,小班的老師最好活潑一些、語言溫柔一些,表情豐富一些,內心童趣化一些。
怎樣“籠絡”這幫小不點兒呢?
1、精神“誘惑”:小紅花啊、聰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在老師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師喜歡我”,拉近師生之間的親近關系。
2、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哪怕發現孩子一丁點兒進步,也要非常興奮的及時告訴家長,,家長回家一定會表揚孩子說:“xx老師說你怎么樣怎么樣了”,孩子一聽,奧,xx老師表揚我了,她真好,我喜歡她!家長呢,會覺得這老師不錯,真關心我家孩子。所以,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3、會裝樣子:小班孩子的思維正處在形象化階段,基于這一特點,小班老師在上課時,要”裝貓像貓、裝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你的語言要抑揚頓挫、表情要豐富夸張、動作要形象可愛。
4、眼神:特別是講課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始終與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飄忽不定,那么給孩子信號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課堂就很難控制,一定要學會善用眼神與孩子交流。你一個眼神過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達到這個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點兒們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閱讀專業書籍,多參加一些專業培訓。要知道:給孩子一杯水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
開學了,見到了可愛的寶貝們都長高了!忍不住去抱抱、親親。我一直認為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就是稚氣的童音了。“老師好!老師好!”的問候是那樣的發自內心,這樣真摯透明的心,只能在孩子們這里感受到的。
新學期開始了,可是沒有新教材。就來個自然的生成活動吧。不如順著孩子們的意談談回家過年的感受。小班的寶寶語言發展能力不是太好,需要具體的語言引導。
“小朋友們過了年都長一歲了,長高了也變得更懂事了”這時候,孩子們坐得很精神,好象是證明自己真的是很懂事了。
“咱們過年時,都有哪些好玩的事兒、好吃的東西呀?”
“我在家里吃肉肉、菜菜和肝兒了”,李依蓓小朋友搶先回答。但她用的是家鄉話,還說的是疊音詞。
“我放鞭炮了,我爸爸給俺買的。點著了,彭!”戴錫坤邊說邊比劃著放鞭炮。
鞭炮話題引起了孩子們的共同興趣,一時間這個小朋友也說他放鞭炮,那個小朋友也站起來模仿著放鞭炮的動作。更有趣的是今天剛來的一位小朋友說:“我也放鞭炮了,把這兒、這兒都弄上窟窿了。”他說著指著自己的衣服的袖子上的兩個地方,哦,原來,他是想告訴我們,他放鞭炮時不小心把衣服上燒上洞洞了。
這是一個可以延伸的新話題,我馬上接過來,哦,你是放鞭炮時不小心把新衣服弄壞了,緊接著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成人春節時放鞭炮受了傷的案件,然后拋出話題:“我們在放鞭炮時要注意什么?哪些鞭炮我們能放,哪些不能放?”
話題一出,張嘉恒小朋友馬上接過來:“放鞭炮時,得這樣”(他開始動作“指導”,慢慢蹲下來,把手里的火源慢慢靠近假想的鞭炮,然后迅速跑開)他舉高火源,提醒大家:“得把香(火源)舉得高一點。”
張嘉恒示范得很不錯,何不讓小朋友們都來試一試?正好孩子們也都躍躍欲試,就此插入“放鞭炮”的小游戲,當“鞭炮”點燃孩子們自動發出“滋滋滋”的聲響,然后有幾個調皮鬼迫不急待地“嘭”地“爆炸”了,一時間“鞭炮”爆炸聲此起彼伏。
談話很成功,但是發現了幾個問題:一是多數孩子經過一個假期的休息,不會說普通話了;二是語言發展連貫的孩子太少,只有五六個小朋友能夠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這是孩子們第二次玩娃娃家,大多數孩子還不知道可以怎么玩,他們無所事事,走來走去。陳慕柏比較內向,雖然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只是在娃娃家內走來走去,可是張俊磊比較調皮,他不知道該干什么,就跑到別的區域里面去了。經過第一次的游戲,曹慧妍知道了娃娃家要照顧娃娃,所以她就一直抱著小娃娃,可是她不知道可以跟娃娃說說話、拍拍她、喂她吃東西,所以就一個勁地去換娃娃抱,從中尋找樂趣。賀佳欣是一個比較活潑、聰明的小姑娘,老師有提到過娃娃家可以做飯,所以,她將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搬了來,并且拿了一把刀子在哪里切,弄的滿桌滿地都是,她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只是他們第二次參加區域活動,他們并不清楚娃娃家內可以玩什么,可以怎么玩。老師的講解畢竟是片面的,而且語言的講解不夠形象,很多孩子根本聽不懂。
我的教育建議:
1.帶領孩子們參觀中班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情形。
2.引導幼兒了解娃娃家中的主要角色,知道女孩子當媽媽,男孩子當爸爸。
3.分塊講解如何照顧娃娃、如何做飯。
4.每次重點指導一點內容,如怎么抱娃娃,怎么跟娃娃說話。
5.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加入娃娃家,進行角色引領。
今天上午,我上了一節教育活動,教幼兒演唱“紅星歌”。其實,上周五,我就已經布置任務,讓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預習這首歌。今天我問了一下孩子們,只有張雨涵的奶奶帶著孩子學習了歌曲。經過我進一步教唱歌曲,有80%的孩子在課堂上完全掌握,只有很少的孩子歌詞還記不全,我覺得孩子們真厲害,一個課時學會一首歌很輕松!特別是張雨涵小朋友,年齡最小,第一個學會這首歌。這和她的家長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學習是一種慣性,雖然我們不強調成績和結果,但是也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吧!我和有的家長談起學習的話題,“只要努力不太在乎結果”這樣很好,“一點不努力”或是“太在乎結果”都不太好。有的個別家長,不理會老師布置的任務,認為“孩子學不會”就是“老師沒教好”,“孩子學得好”就是“我家孩子聰明”,說實在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都非常有個性”,80后家長,創新精神高,踏實謙虛好學好問的優良傳統就少了許多~
母親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不要因為工作忙,或是在家打游戲耽誤了陪孩子和教育孩子。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張白紙,孩子的表現是家長的責任。母親節剛過,媽媽們重視起來,更加關心你的孩子吧,不是買多少好吃的零食和玩具,也不是買多么貴的衣服,而是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加油!同時媽媽的我們~共勉!
《小班體育隨筆3篇》:小班體育隨筆第1篇 本月我們幼兒園組織了全園教師體育觀摩活動,給我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幼兒體育活動。活動的多樣性、形式的靈活性、游戲的趣味性等等,使我很有感觸。
《幼兒園小班隨筆3篇》:幼兒園小班隨筆第1篇孩子是鏡子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想到,
《幼兒園托班教育隨筆30篇》:幼兒園托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托班教育筆記短篇(一): 這天是托班孩子入園的第一天,午睡時辰辰(盧彥辰)哭鬧的十分厲害,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入睡,我便將他抱到室外,他邊哭邊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