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老師教育隨筆《從今天起做那個愛笑的老師》,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聽,孩子們說……,前幾天跟孩子們聊天,跟孩子們說老師喜歡什么樣的孩子呢,喜歡認真聽課、有愛心、有禮貌、愛勞動、喜歡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只要你是其中一種,就是老師喜歡的孩子。當時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自己是什么樣的孩子,爭取老師的喜歡,我一看孩子們這么興奮,又問他們:”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呢?“這個問題孩子有點陌生,開始只是說”喜歡張老師、喜歡吳老師等等“,我進一步啟發孩子,你喜歡教你學畫畫的老師嗎?孩子們很聰明,他們的答案開始多起來,”我喜歡教我唱歌的老師、我喜歡給我們刷杯子的老師(他們覺得愛勞動是好的)“,我進一步提示,”你們喜歡跟你們聊天的老師嗎?“孩子們說喜歡,這時候有兩個孩子說話了,一個說”我喜歡跟我們做游戲的老師“,一個說”我喜歡愛笑的老師“。
聊到這里我感覺很對不起孩子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老師,我也有著與別人一樣的家庭和工作,也有著一樣的瑣事和煩惱,有時可能真的會把煩惱帶到了工作中,甚至有時對孩子發脾氣,現在想想孩子的話,”我喜歡愛笑的老師“,這是每個孩子的心聲啊,我竟然忘了自己的工作對象是一塵不染的孩子,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快樂的童年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啊,笑容是無形的語言,沒有人不懂她,沒有人拒絕她,從今天起做那個愛笑的老師,將笑容播種在每個孩子的心田里,將笑容傳遞,將愛傳遞!
每個班里,總有那么幾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在我們班,澤澤算一個。在和他接觸的日子里,更是讓我見識了他的“與眾不同”,不知道什么叫坐,也不知道什么是站,睡覺跟刺猬一個形式,蜷縮著身子,吃飯偏食,所有常規一塌糊涂,最嚴重的嘴巴特老,不管上課還是下課,時常聽到他喊著告狀,誰、誰、誰不乖了。你對他嚴厲一點吧,他就在那邊哇哇哭個不停,真拿他沒有辦法。我也想過對他和藹一點,試圖跟他做朋友,他不理你,冷處理吧,他調皮得更加厲害。而讓我意想不到的,也是改變澤澤的竟然源于我跟他的“悄悄話”。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所有的孩子都興致很高、三五成群地玩著,只有他,因為搗蛋,沒有合怍的伙伴。我便悄悄地過去拉起他的手,他沒有拒絕我,我跟他說:”澤澤,你跟老師一塊玩吧。”他生硬地回了我一句:“為什么?”我蹲下來,俯在他耳邊,對他說:“因為我喜歡你啊!”然后,我倆便瘋狂地玩了起來,沒想到,卻把其他所有孩子都吸引了過來。等我悄然退出他門的游戲后,澤澤很自然地成了孩子們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就這樣,澤澤融入到了孩子們中去,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他的轉變讓我的期待也終于變成了現實。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愛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職責,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長了,也就有了感情,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才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所以,我一直是懷著一顆愛心來做好每天的工作的。愛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怎樣給予孩子正確的愛,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尤其是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愛伴隨他們健康成長。愛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我們干這份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對孩子的愛,談何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愛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愛,畫出來就是一顆心,一顆紅心。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當我們因感冒而嗓子沙啞時,孩子們不會在教室大聲地吵鬧……讓我們都擁有這樣一顆愛的紅心吧,引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第一步,在潔白的畫紙上涂下美麗的第一筆,讓我們用愛給孩子塑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孩子們既欣喜又焦慮。欣喜的是: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焦慮的是:那些還在等待父母來接的孩子;每天的工作讓我已經習慣了這片歡樂的吵雜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興奮的模樣,甚至有的小朋友還會高興的跟父母說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聲,家長們的問候聲,叮嚀囑托聲匯成一片。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回家了,只有軒軒還在幼兒園。小眉頭皺著,一聲不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不由得感到心疼。軒軒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很難做到準時來接。放學時的慌亂讓我忽略了這個聰明的小男孩。我來到軒軒的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們好久沒有去開娃娃車了,軒軒最喜歡開車了,而且很厲害,請你和顏老師一起比賽吧,我們一起去操場開娃娃車吧!這時,軒軒很驚奇的跳了起來,嘴里不停的喊著:“開車去了,開車去了!”這才把剛才的不開心忘掉了….,軒軒媽媽來接他時,他大聲的告訴媽媽,剛才跟顏老師的開車比賽,而且還贏過了顏老師。看到自豪快樂的軒軒,我也特別自豪,我成功了,我成功的把快樂送給了他。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樣的,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已有經驗及已儲備知識少,年齡特點呢,依賴性較強,喜歡唱唱跳跳,愛聽情節單一的形象的故事,對于抽象的事物、言談、概念等不感興趣,他們的思維方式正處在一個形象化的階段。因此,小班的老師最好活潑一些、語言溫柔一些,表情豐富一些,內心童趣化一些。
怎樣“籠絡”這幫小不點兒呢?
1、精神“誘惑”:小紅花啊、聰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在老師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師喜歡我”,拉近師生之間的親近關系。
2、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哪怕發現孩子一丁點兒進步,也要非常興奮的及時告訴家長,,家長回家一定會表揚孩子說:“xx老師說你怎么樣怎么樣了”,孩子一聽,奧,xx老師表揚我了,她真好,我喜歡她!家長呢,會覺得這老師不錯,真關心我家孩子。所以,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3、會裝樣子:小班孩子的思維正處在形象化階段,基于這一特點,小班老師在上課時,要”裝貓像貓、裝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你的語言要抑揚頓挫、表情要豐富夸張、動作要形象可愛。
4、眼神:特別是講課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始終與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飄忽不定,那么給孩子信號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課堂就很難控制,一定要學會善用眼神與孩子交流。你一個眼神過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達到這個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點兒們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閱讀專業書籍,多參加一些專業培訓。要知道:給孩子一杯水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
開學的第一天,隔壁小班的孩子哭得可厲害了,一個個哭著喊著要媽媽,鼻涕眼淚一大把,那個可憐勁哦。俊寧小朋友捂著耳朵說:“老師,小班的弟弟妹妹哭聲好大哦,吵死了。”欣妍小朋友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小班那個妹妹不肯吃飯呢,我去喂她吧?”子杰小朋友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嚷嚷:“小班的弟弟妹妹總在哭,吵得我睡不著覺。”
小班幼兒哭鬧是幼兒園開學最常見的現象之一,他們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家庭生活進入到集體生活。孩子剛入園時,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親人們突然都不見了,接觸到的是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這種不適應會讓他們感到不安、焦慮、恐懼、沒有安全感,而哭鬧是他們尋求幫助的方式。老師這時往往忙于照看那些哭鬧的孩子,使其他不哭的孩子找不到樂趣,我們知道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其情緒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一些不哭的幼兒看到同伴哭鬧后也跟著哭起來。
結合中班教學活動的第一個主題 ----朋友見面真開心,通過一系列活動,如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送禮物、和他們一起玩積木、給他們講故事、給他們表演節目、帶著他們參觀幼兒園等等。活動的開展,小班孩子的哭聲漸漸小了,絕大部分幼兒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中班的哥哥姐姐就像大人一樣,關心和照顧著小班的孩子,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中班哥哥姐姐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樹立了以身作則的自信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我已經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能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一個能干的、愛上幼兒園的好榜樣。”
學習英語每天必須要經過不斷地溫習和重復才能減少遺忘,加深印象、鞏固知識。而幼兒園的理念主要是“愛”,所以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堅決實施“愛孩子”。在上課的過程中有的個別孩子沒有認真聽講,上課注意力分散,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都會很耐心地提示他們,啟發和引導他們。但是過了幾遍以后還是沒有起到作用的時候,就開始有些出現煩躁的情緒,對于頑劣的孩子還是忍不住批評他。事后也對自己的行為后悔、反思。
我反思:批評孩子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有悖于幼兒園里面的“愛“的理念。我們教師應該用愛來感化孩子,即使是批評也應該注意運用適當的教育方法。比如說在同學一小時中潘老師提過的一分鐘批評法。
現在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周圍的一切,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因為有了愛更加美好。有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有老師對孩子循循善誘,也有朋友間互相安慰……如果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現在我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我也會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去愛孩子。
聽,孩子們說……,前幾天跟孩子們聊天,跟孩子們說老師喜歡什么樣的孩子呢,喜歡認真聽課、有愛心、有禮貌、愛勞動、喜歡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只要你是其中一種,就是老師喜歡的孩子。當時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自己是什么樣的孩子,爭取老師的喜歡,我一看孩子們這么興奮,又問他們:”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呢?“這個問題孩子有點陌生,開始只是說”喜歡張老師、喜歡吳老師等等“,我進一步啟發孩子,你喜歡教你學畫畫的老師嗎?孩子們很聰明,他們的答案開始多起來,”我喜歡教我唱歌的老師、我喜歡給我們刷杯子的老師(他們覺得愛勞動是好的)“,我進一步提示,”你們喜歡跟你們聊天的老師嗎?“孩子們說喜歡,這時候有兩個孩子說話了,一個說”我喜歡跟我們做游戲的老師“,一個說”我喜歡愛笑的老師“。
聊到這里我感覺很對不起孩子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老師,我也有著與別人一樣的家庭和工作,也有著一樣的瑣事和煩惱,有時可能真的會把煩惱帶到了工作中,甚至有時對孩子發脾氣,現在想想孩子的話,”我喜歡愛笑的老師“,這是每個孩子的心聲啊,我竟然忘了自己的工作對象是一塵不染的孩子,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快樂的童年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啊,笑容是無形的語言,沒有人不懂她,沒有人拒絕她,從今天起做那個愛笑的老師,將笑容播種在每個孩子的心田里,將笑容傳遞,將愛傳遞!
《小班隨筆開學篇》:小班隨筆開學篇第1篇 愛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對孩子的愛,可以變成家長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和家長都把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來幼兒園時我會
《幼兒園教師隨筆20篇》:幼兒園教師隨筆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范文一:孩子們到了大班后,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交往能力也逐漸增強。無論在講故事和繪畫、計算、創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
《小班建構拼搭教師隨筆3篇》:小班建構拼搭教師隨筆3篇第1部分建構快樂 今天來到建構室,大家一同搭建各式各樣的橋梁。添添、、璇璇、菲菲、萱萱、綺綺幾個人自由組成了一組。綺綺主要負責現場總指揮,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