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老師教育隨筆《自然角里扁豆的成長》,是優(yōu)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學期我們的自然角進行了重新布置,制作了扁豆的攀登架。小朋友也很關心我們自然角里扁豆的成長,每天給它們澆水,盼著它早點開花結(jié)果。一天天,扁豆的藤蔓越爬越高,終于爬到了竹竿上,還開出來紫色的花朵,小朋友都紛紛轉(zhuǎn)告這個好消息。今天是東東值日生,剛出去一會兒就急急忙忙跑回了教室,邊跑邊說:“不好了,老師,扁豆上都是蟲子。”大伙兒聽了都跑出去看,果然,扁豆花和藤蔓上都是小蟲子和螞蟻,“怎么辦?”大伙兒都非常著急。晨晨說:“我們一起把蟲子捉掉吧。”銘銘說:“那么多,有的還那么高,我們怎么抓?”桐桐說:“應該給扁豆打藥水,把蟲子殺死,在家里奶奶也是這么做的。”桐桐的建議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同意,但也小朋友提出了疑惑:“我們打什么藥水?”“藥水會不會把扁豆也毒死?”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自然角是我們小朋友經(jīng)常接觸到,噴灑農(nóng)藥肯定不行,怎樣來解決扁豆上的螞蟻和蟲子?一時間我也想不到很好的辦法,忽然間想到我們小朋友都來自農(nóng)村,家長們肯定有很多好辦法,于是,我讓小朋友把這個問題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來“如何殺死蟲子,拯救我們的扁豆”。果然,第二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的辦法,“在扁豆根的四周撒一些石灰粉,這樣螞蟻就不會爬上去了。”“用殺蚊子的‘雷達’噴,可以殺死蟲子。”……我們采用了最安全、方便的辦法,在扁豆上噴殺蟲劑,噴灑以后提醒幼兒不用手去摸扁豆葉子。過了幾天,扁豆上的蟲子沒了,還結(jié)出了果實,小朋友高興地互相轉(zhuǎn)告這個好消息。
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yǎng)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fā)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chǎn)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xiàn)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指出: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應當同時體現(xiàn)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fā)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tài)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jié)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xiàn)實。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jié)束,孩子們既欣喜又焦慮。欣喜的是: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焦慮的是:那些還在等待父母來接的孩子;每天的工作讓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片歡樂的吵雜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興奮的模樣,甚至有的小朋友還會高興的跟父母說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聲,家長們的問候聲,叮嚀囑托聲匯成一片。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jīng)回家了,只有軒軒還在幼兒園。小眉頭皺著,一聲不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不由得感到心疼。軒軒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很難做到準時來接。放學時的慌亂讓我忽略了這個聰明的小男孩。我來到軒軒的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們好久沒有去開娃娃車了,軒軒最喜歡開車了,而且很厲害,請你和顏老師一起比賽吧,我們一起去操場開娃娃車吧!這時,軒軒很驚奇的跳了起來,嘴里不停的喊著:“開車去了,開車去了!”這才把剛才的不開心忘掉了….,軒軒媽媽來接他時,他大聲的告訴媽媽,剛才跟顏老師的開車比賽,而且還贏過了顏老師。看到自豪快樂的軒軒,我也特別自豪,我成功了,我成功的把快樂送給了他。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樣的,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已有經(jīng)驗及已儲備知識少,年齡特點呢,依賴性較強,喜歡唱唱跳跳,愛聽情節(jié)單一的形象的故事,對于抽象的事物、言談、概念等不感興趣,他們的思維方式正處在一個形象化的階段。因此,小班的老師最好活潑一些、語言溫柔一些,表情豐富一些,內(nèi)心童趣化一些。
怎樣“籠絡”這幫小不點兒呢?
1、精神“誘惑”:小紅花啊、聰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在老師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師喜歡我”,拉近師生之間的親近關系。
2、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哪怕發(fā)現(xiàn)孩子一丁點兒進步,也要非常興奮的及時告訴家長,,家長回家一定會表揚孩子說:“xx老師說你怎么樣怎么樣了”,孩子一聽,奧,xx老師表揚我了,她真好,我喜歡她!家長呢,會覺得這老師不錯,真關心我家孩子。所以,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3、會裝樣子:小班孩子的思維正處在形象化階段,基于這一特點,小班老師在上課時,要”裝貓像貓、裝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你的語言要抑揚頓挫、表情要豐富夸張、動作要形象可愛。
4、眼神:特別是講課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始終與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飄忽不定,那么給孩子信號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課堂就很難控制,一定要學會善用眼神與孩子交流。你一個眼神過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達到這個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點兒們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閱讀專業(yè)書籍,多參加一些專業(yè)培訓。要知道:給孩子一杯水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
這是孩子們第二次玩娃娃家,大多數(shù)孩子還不知道可以怎么玩,他們無所事事,走來走去。陳慕柏比較內(nèi)向,雖然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只是在娃娃家內(nèi)走來走去,可是張俊磊比較調(diào)皮,他不知道該干什么,就跑到別的區(qū)域里面去了。經(jīng)過第一次的游戲,曹慧妍知道了娃娃家要照顧娃娃,所以她就一直抱著小娃娃,可是她不知道可以跟娃娃說說話、拍拍她、喂她吃東西,所以就一個勁地去換娃娃抱,從中尋找樂趣。賀佳欣是一個比較活潑、聰明的小姑娘,老師有提到過娃娃家可以做飯,所以,她將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搬了來,并且拿了一把刀子在哪里切,弄的滿桌滿地都是,她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只是他們第二次參加區(qū)域活動,他們并不清楚娃娃家內(nèi)可以玩什么,可以怎么玩。老師的講解畢竟是片面的,而且語言的講解不夠形象,很多孩子根本聽不懂。
我的教育建議:
1.帶領孩子們參觀中班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情形。
2.引導幼兒了解娃娃家中的主要角色,知道女孩子當媽媽,男孩子當爸爸。
3.分塊講解如何照顧娃娃、如何做飯。
4.每次重點指導一點內(nèi)容,如怎么抱娃娃,怎么跟娃娃說話。
5.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加入娃娃家,進行角色引領。
這學期我們的自然角進行了重新布置,制作了扁豆的攀登架。小朋友也很關心我們自然角里扁豆的成長,每天給它們澆水,盼著它早點開花結(jié)果。一天天,扁豆的藤蔓越爬越高,終于爬到了竹竿上,還開出來紫色的花朵,小朋友都紛紛轉(zhuǎn)告這個好消息。今天是東東值日生,剛出去一會兒就急急忙忙跑回了教室,邊跑邊說:“不好了,老師,扁豆上都是蟲子。”大伙兒聽了都跑出去看,果然,扁豆花和藤蔓上都是小蟲子和螞蟻,“怎么辦?”大伙兒都非常著急。晨晨說:“我們一起把蟲子捉掉吧。”銘銘說:“那么多,有的還那么高,我們怎么抓?”桐桐說:“應該給扁豆打藥水,把蟲子殺死,在家里奶奶也是這么做的。”桐桐的建議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同意,但也小朋友提出了疑惑:“我們打什么藥水?”“藥水會不會把扁豆也毒死?”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自然角是我們小朋友經(jīng)常接觸到,噴灑農(nóng)藥肯定不行,怎樣來解決扁豆上的螞蟻和蟲子?一時間我也想不到很好的辦法,忽然間想到我們小朋友都來自農(nóng)村,家長們肯定有很多好辦法,于是,我讓小朋友把這個問題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來“如何殺死蟲子,拯救我們的扁豆”。果然,第二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的辦法,“在扁豆根的四周撒一些石灰粉,這樣螞蟻就不會爬上去了。”“用殺蚊子的‘雷達’噴,可以殺死蟲子。”……我們采用了最安全、方便的辦法,在扁豆上噴殺蟲劑,噴灑以后提醒幼兒不用手去摸扁豆葉子。過了幾天,扁豆上的蟲子沒了,還結(jié)出了果實,小朋友高興地互相轉(zhuǎn)告這個好消息。
《小班隨筆3篇》:小班隨筆第1篇 撒飯 幼兒吃飯時,老愛往地上、桌上掉飯粒。有一天中午,我給幼兒盛飯時,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飯粒灑在了桌子上,我剛想撿起來扔掉,可突然發(fā)現(xiàn)周圍有許多雙眼睛正
《幼兒園小班隨筆6篇》:第1部分淼森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己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xiàn)的不知所措。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幫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
《小班隨筆反思3篇》:第1部分 走上幼兒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jīng)有三年的時間了,在這三年中我對專業(yè)幼兒教師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對我個人在專業(yè)成長道路上有很大的幫助。一個專業(yè)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