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新希望的童真》,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記得那是過小年的一天,一大早園內廣播里放出了新年的氣息,讓來園的我在小路上很遠就聽到歡快的音樂,感受到了新年的濃濃味道。回想起這一年里我自己這一年來做過什么呢?收獲什么呢?付出什么呢?回到班上,我以新的精神面貌來迎接我可愛的孩子們,心里又打咕嚕的想著今天是過小年,是不是給我孩子們準備以點點小小的禮物呢?哪有要送什么禮物才最合適呢?于是便行動起來,打開柜子一看,哇!柜子里還有糖果呢?于是我找出各種不同味道的糖果用禮物盒全包裝好,等著孩子們的到來。“早上好,郭老師。”“早上好,新年快樂孩子們。”聽到可愛般動聽的熟悉的聲音,從心里感覺到溫暖和舒服。
早餐過后,姍姍而來了好幾個孩子們,9點鐘了開始了第一節活動課了。“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我們開上一節語言談話活動——新的一年我的希望……
我先讓孩子們自由的討論,再讓孩子們大膽的上臺表達出來和伙伴們一起分享。第一個上臺的是最有自信可愛的小朋友,她有一個特別與眾不同四個字的名字叫”孫萱睿琪”。她開始很自信的表達講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家里種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把家里裝扮的漂漂亮亮的,像圖畫筆那么好看”我想她微微一笑稱贊道:“你真棒,老師也希望你新的一年里像花一樣的漂亮。”孫萱睿琪靦腆的一笑蹦蹦跳跳的開心的回到自己的坐位了。我發現這個孩子已得到表揚或開心的事就會像小兔子一樣的跳跳的很可愛的。孩子的心情好與壞會從孩子的肢體語言或面目表情體現出來。
在我腦海中里映象最深的是班上的四大活躍分子之一胡藝騰小朋友,小名叫多多。他是第二個上臺的小朋友,在班上比較活躍,記得上次和胡媽媽聊訪的時候談到孩子的最喜歡的一件事,胡媽媽很驚訝的說道“郭老師,你知道我崽崽最喜歡開心的事就是打架,打架就是崽崽最開心的事,這可怎么辦呢?也不知道這個孩子的想法是怎么的?”頓時,我聽到并非驚訝,之前我有帶班的孩子也有相似的狀況,(孩子將打架當成一種快感是因為他缺乏安全感和被愛,很想將打架的過程當成自己的一種快感,是因為他缺少安全感與被愛,很想將打架的過程當成自己一種成功和發泄,通常是父母關愛的時間不多,也可以簡單稱為:“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心理學家指出:攻擊欲望是生命體的自然的反應,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流露出攻擊欲望,不過很多父母忽略這些現象,攻擊性欲望和安全感缺乏息息相關的,很多父母在親子教育中存在一個誤區,以為如果孩子失去安全會表現出恐懼,會躲藏起來,不和人交往,其實不完全如此,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幼兒由于自己控制能力缺乏,反而容易表現出攻擊欲望。)
在這天讓這位孩子的發言的時候,我還記得這的被他驚呆了一下,給了我們大大的一個驚喜“老師,在新的一年,我的希望就是不在和別人打架了,做個好孩子。”胡藝騰的發言是那么的理直氣壯,很自信的分享著。第一反應我獎了他一個微笑和掌聲,全班小朋友給他熱烈的掌聲。在新年新的希望這個話題活動中有很多不一樣的孩子天真的想法,可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孩子最真實、最寶貴的構思與目標,能有這樣的想法和希望,我作為他們的老師很開心、很欣慰,更多的是......
最近我們班又新進來了一名幼兒,本來以為剛入園的新生,而且是插班生,肯定會有哭鬧情緒。第一次見這名幼兒,白白的,眼睛大大的,還會很甜的叫一聲“老師好!”挺乖巧的一個女孩兒,可奶奶要走的時候,女孩兒抱著奶奶不肯放,倒也沒哭鬧。由于是第一天上幼兒園,而且已經是下午了,奶奶就把女孩兒領回家了。看著女孩的背影,想象著她明天入園時的一種情景~~~~第二天,女孩兒開開心心地來到了教室,在家人的指示下,主動與老師問早。然后我帶領她來到教室,讓她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女孩兒拉著我嚷著要玩滑滑梯。我說:滑滑梯好玩嗎?女孩兒:好玩,昨天媽媽帶我玩了,在下面的。我:我們幼兒園還有更好玩的,走,我帶你去。我帶著女孩兒拿了一些積木,她問說這是什么,我就玩給她看。女孩兒的注意力還是很容易吸引和轉移的,看著好玩,就自己動手玩起來了。一天,孩子的情緒都很快樂,微笑著做早擦,而且看到其他老師能很甜地叫一聲“阿姨”,一點兒不陌生,很熱情,也很喜歡粘著老師,跟你好。這個女孩兒有兩個特點:一是好奇愛問。對什么事物都感興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而這名女孩兒卻能圍繞著你問個不停,對新鮮或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她喜歡和你說話,喜歡和你交流,而且都是帶著微笑的,看到她的笑容,你就會變得很耐心,也很愿意和她交談。二是喜歡唱歌,女孩兒的接受能力很強,一首歌教了一遍差不多就會唱了,她的口齒也很清晰,聲音甜美而清脆。真心希望,這名活潑開朗的女孩能永遠保持這種無邪的笑容!
老子曾說:“治大國烹小鮮。”老子將治理比作烹調小魚一樣,只要將調味、火候放得適中,這樣煮出來的東西,色鮮味美。可見,細微之處見真功夫,管理無小事。作為一個幼兒老師對班級管理工作也是這樣,只要管理得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從細微之處入手,那么肯定行之有效。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就拿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來說吧,他們不太受束縛。你跟他們提幾點要求,他們事前都是一一點頭答應的。可是一旦做起來,他們全都拋之腦后了,真是很頭疼。就拿區域活動的管理來說吧,每天的區域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最開心的事了。區域活動的氣氛輕松、自由,形式靈活多樣,滿足了幼兒親自選擇材料與體驗活動過程的多種需要,因此,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隨著區域活動的開展,問題也隨之出現了。那就是活動的管理難,特別是一些規則的制定。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規則意識是非常淡薄的,如何建立區域活動規則就是我們小班老師最苦惱的問題。像以下這樣的情景,在我們小班經常可以看到,聽到: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強調一些規則:“小朋友,你們要把材料放放整齊……”。但是活動起來,往往無濟于事,這兒扔一個,那兒丟一個,材料總是弄得到處都是,每次,像收放材料,這些類似的情況,都要花去幾乎三分之一甚至還要多的時間,另外,有些活動區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比如娃娃家,大家都想進去玩,這樣一來還照成區域人數超員擁擠,導致爭搶玩具的惡果。于是,我們常常埋怨: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就是淡薄,總是玩不好,還不如不玩呢。那么,到底是小班幼兒真的不具備理解規則的能力,還是另有原因呢?
后來也在苦苦思索,怎樣更好的管理小班的區域活動呢?小班幼兒具有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他們不喜歡硬性的說教,而是比較青睞用實物的方式理解事物。能不能根據這一點,動點腦筋想出制定規則的好辦法呢?經過我們小班老師們的集體討論,覺得用標記牌來限制人數是個很好的方法。在每個區域活動外擺放標記牌,幼兒如果想要進去玩,必須先掛上該區域的牌子才能進去。牌子沒有了,就說明人數滿了,可以去其他的區域內玩。這個規則一實施,果然見效。孩子們吃完飯,去區域活動玩,首先是看有沒有牌子,有牌子就馬上掛上進去玩,如果沒有掛牌進去玩,旁邊的小朋友見了,也會馬上勸阻他出去,這樣起到了一個互相監督的作用。當然也便于老師的管理,我現在只要一看孩子們脖子上掛的是什么標記牌,我就知道他是哪一個區域活動的孩子,更有利于我對孩子們的指導。現在孩子們每次進區域活動總是自覺地掛牌,如果該區域的牌子沒有了,他們會自覺地去另外的區域玩。
比起以前采用生硬的說教“太多了,太少了”的效果相比,利用標記牌來融合區域規則,實際效果要好多了。標記牌像一位不說話的小老師,默默地發揮著它在區域方面的獨特作用,通過標記牌的啟示,小班的幼兒可以自主、有序地進入區域活動,避免了由于幼兒擁擠而引起的爭執和矛盾。
針對材料到處亂放、亂仍的情況,我們班采取了誰是最佳區域活動寶寶的評比,每次玩好,每個區域我們都評選一名最佳寶寶,獎一顆小星星。對他們來說能夠得到一顆小星星那是無上的光榮。所以都要爭取得到。當然要得到這顆小星星,老師的要求就是在區域活動中遵守規則,不爭搶玩具、玩好后材料能及時擺放在原來的地方。這樣一來,促使孩子們都能有序地進行區域活動,玩好后能及時的放回原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小小一顆小星星,作用還真不小,以前我喊破喉嚨也沒幾孩子能將區域活動的玩具、材料迅速擺放好。現在孩子都能自覺的收拾好區域活動里的玩具,因為他們都想要那一顆象征榮譽的小星星。
通過這個階段的嘗試,我體驗到:小班區域活動要想真正輕松自由、活潑有序的開展,老師真的必須動點腦筋、花點心思,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一些可行的規則實施。這些小小的規則改動,雖是細微,卻無不體驗出老師對孩子的敏銳觀察,細小之處見功夫。“治大國烹小鮮”,治理一個國家尚要有如烹飪一條小魚一樣細微,何況管理一個班級,那就更要注意細節了。區域活動管理只是班級管理的一小部分,而區域規則制定則是區域活動的一小部分,這小小的一部分做出的改動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細節之處是不能小看的。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把每一個細節盡量做到位,那么 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就能一一解決了。
想要寶寶高興起來也不難,只要你想學就很簡單。
1.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撓)
2.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拍拍你的雙手)
手指伸出來,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里? (用一種夸張的語氣問)
眼睛在這里, (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來。 (一邊指著你的眼睛一邊用眼神鼓勵你的孩子)
靈活變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個身體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這個游戲教會孩子認識五官和身體的部位,讓他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記得那是過小年的一天,一大早園內廣播里放出了新年的氣息,讓來園的我在小路上很遠就聽到歡快的音樂,感受到了新年的濃濃味道。回想起這一年里我自己這一年來做過什么呢?收獲什么呢?付出什么呢?回到班上,我以新的精神面貌來迎接我可愛的孩子們,心里又打咕嚕的想著今天是過小年,是不是給我孩子們準備以點點小小的禮物呢?哪有要送什么禮物才最合適呢?于是便行動起來,打開柜子一看,哇!柜子里還有糖果呢?于是我找出各種不同味道的糖果用禮物盒全包裝好,等著孩子們的到來。“早上好,郭老師。”“早上好,新年快樂孩子們。”聽到可愛般動聽的熟悉的聲音,從心里感覺到溫暖和舒服。
早餐過后,姍姍而來了好幾個孩子們,9點鐘了開始了第一節活動課了。“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我們開上一節語言談話活動——新的一年我的希望……
我先讓孩子們自由的討論,再讓孩子們大膽的上臺表達出來和伙伴們一起分享。第一個上臺的是最有自信可愛的小朋友,她有一個特別與眾不同四個字的名字叫”孫萱睿琪”。她開始很自信的表達講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家里種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把家里裝扮的漂漂亮亮的,像圖畫筆那么好看”我想她微微一笑稱贊道:“你真棒,老師也希望你新的一年里像花一樣的漂亮。”孫萱睿琪靦腆的一笑蹦蹦跳跳的開心的回到自己的坐位了。我發現這個孩子已得到表揚或開心的事就會像小兔子一樣的跳跳的很可愛的。孩子的心情好與壞會從孩子的肢體語言或面目表情體現出來。
在我腦海中里映象最深的是班上的四大活躍分子之一胡藝騰小朋友,小名叫多多。他是第二個上臺的小朋友,在班上比較活躍,記得上次和胡媽媽聊訪的時候談到孩子的最喜歡的一件事,胡媽媽很驚訝的說道“郭老師,你知道我崽崽最喜歡開心的事就是打架,打架就是崽崽最開心的事,這可怎么辦呢?也不知道這個孩子的想法是怎么的?”頓時,我聽到并非驚訝,之前我有帶班的孩子也有相似的狀況,(孩子將打架當成一種快感是因為他缺乏安全感和被愛,很想將打架的過程當成自己的一種快感,是因為他缺少安全感與被愛,很想將打架的過程當成自己一種成功和發泄,通常是父母關愛的時間不多,也可以簡單稱為:“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心理學家指出:攻擊欲望是生命體的自然的反應,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流露出攻擊欲望,不過很多父母忽略這些現象,攻擊性欲望和安全感缺乏息息相關的,很多父母在親子教育中存在一個誤區,以為如果孩子失去安全會表現出恐懼,會躲藏起來,不和人交往,其實不完全如此,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幼兒由于自己控制能力缺乏,反而容易表現出攻擊欲望。)
在這天讓這位孩子的發言的時候,我還記得這的被他驚呆了一下,給了我們大大的一個驚喜“老師,在新的一年,我的希望就是不在和別人打架了,做個好孩子。”胡藝騰的發言是那么的理直氣壯,很自信的分享著。第一反應我獎了他一個微笑和掌聲,全班小朋友給他熱烈的掌聲。在新年新的希望這個話題活動中有很多不一樣的孩子天真的想法,可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孩子最真實、最寶貴的構思與目標,能有這樣的想法和希望,我作為他們的老師很開心、很欣慰,更多的是......
伴隨著十月的秋風,幼兒園里落葉飛舞,瓜果飄香。不遠處歡呼雀躍的孩子們,給幼兒園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看!有的班級在轉呼啦圈,看那些小不點們,居然玩出了不少的新花樣,讓人情不自禁的欽佩起來;有的班級在玩籃球,寶寶們跟隨老師的口令拍了起來,動作是那么嫻熟靈巧;有的班級在玩跳繩,看她們一會前搖繩跳,一會又后搖繩跳,交叉跳,不可思議的是腳上還變換著花樣。不管玩什么,他們都能帶給我們驚喜。看著孩子們那無憂的笑臉,聽著孩子們那天真的話語,感受著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心里充滿的都是快樂。
看著孩子們,深切的感受到了童真、童趣、童年。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單純善良,孩子們就像魔術盒,似乎永遠都有驚喜在等著我們。孩子們的想象力特別的豐富,他們的異想天開,他們的奇思妙想有時會帶給我們新的啟示,不禁讓人感到孩子們真了不起!
他們的手舞足蹈,他們的委屈哭泣,他們的童言無忌,單純的孩子們就像上天捧給我們的禮物,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和幸福。
看著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頓時陷入了沉思:“人生若只如初見”不管是剛邁出校門的學子,還是已經歷經風雨的我們,不管是平凡生活的人們,還是叱咤風云的精英,希望我們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平生一顧重,宛昔千金賤。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見。”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是童心未泯,善良永存。有時候回歸自己的本心,歇歇腳,感受一下童年的樂趣,周圍環境帶給我們的幸福。想想未來之路,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很慶幸,現在的我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就像我的天使,給我歡樂,帶來希望。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天使之路,快樂的生活。
《小班十月份的隨筆3篇》:小班十月份的隨筆第1篇睿睿不再含手指了“老師,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沒辦法。”今天早上入園時,睿睿媽媽愁眉苦臉的對我說。睿睿是我們班的一個孩子,入園時還不
《小班保育隨筆3篇》:小班保育隨筆第1篇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每一天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我的心里只有這樣的一個追求,那就是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把自我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幼兒!
《幼兒園教師隨筆20篇》:幼兒園教師隨筆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范文一:孩子們到了大班后,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交往能力也逐漸增強。無論在講故事和繪畫、計算、創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