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師教育隨筆《別讓孩子在抱怨中成長》,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希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可是很多時候,已經擁有豐富物質生活的孩子卻不快樂。為什么呢?其實,是能力弱的孩子不快樂。奕奕是個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戲。在一次表演游戲中,奕奕舉起了手,于是我請他來表演,沒想到奕奕一站起來,別的小朋友就馬上說:“奕奕不會,他肯定不會表演。” 看到這里,我批評了其他幼兒,鼓勵奕奕大膽的表現自己。可是,他的勇氣受到了打擊,垂頭喪氣的在我面前比劃了一下,就回位了。并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常常會根據能力的強弱來選擇合作伙伴。能力弱的孩子,會遭到排斥,因為在游戲活動中他們不能達到和同伴相同的水平。但是,如果一個孩子他經常受到排斥,就會影響到幼兒的智力發展的。鑒于這種情況,我在班里組織了抱一抱活動,讓每位幼兒都和真真做朋友,都和他抱一抱,和老師一同來幫助、關心、鼓勵他。現在,奕奕已經漸漸擺脫了不良情緒,和其他幼兒一起快樂而健康的成長起來……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希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開學的第一天,隔壁小班的孩子哭得可厲害了,一個個哭著喊著要媽媽,鼻涕眼淚一大把,那個可憐勁哦。俊寧小朋友捂著耳朵說:“老師,小班的弟弟妹妹哭聲好大哦,吵死了。”欣妍小朋友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小班那個妹妹不肯吃飯呢,我去喂她吧?”子杰小朋友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嚷嚷:“小班的弟弟妹妹總在哭,吵得我睡不著覺。”
小班幼兒哭鬧是幼兒園開學最常見的現象之一,他們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家庭生活進入到集體生活。孩子剛入園時,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親人們突然都不見了,接觸到的是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這種不適應會讓他們感到不安、焦慮、恐懼、沒有安全感,而哭鬧是他們尋求幫助的方式。老師這時往往忙于照看那些哭鬧的孩子,使其他不哭的孩子找不到樂趣,我們知道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其情緒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一些不哭的幼兒看到同伴哭鬧后也跟著哭起來。
結合中班教學活動的第一個主題 ----朋友見面真開心,通過一系列活動,如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送禮物、和他們一起玩積木、給他們講故事、給他們表演節目、帶著他們參觀幼兒園等等。活動的開展,小班孩子的哭聲漸漸小了,絕大部分幼兒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中班的哥哥姐姐就像大人一樣,關心和照顧著小班的孩子,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中班哥哥姐姐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樹立了以身作則的自信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我已經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能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一個能干的、愛上幼兒園的好榜樣。”
幼兒園前段時間開展了愛的教育主題展示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班共有10位幼兒參加了文藝演出。經過這次的活動,發現孩子們真的長大了不少,在剛開始章老師來班里選孩子時,很多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都想參加,漫漫因為沒能參加還哭了鼻子,呵呵!她就是這么的可愛。最后我們班有三個孩子參加了年級組的舞蹈表演,其中一個男孩子叫聰聰,他是個特別機靈的男孩子,當然淘氣的時候也讓老師招架不住。一開始,我還很擔心他,怕他在排練的時候不專心,所以第一天排練回來,我就問他練的怎么樣,他左躲右閃回答不出來,和他一起的小女孩點點馬上說他連很簡單的都不會。他馬上糾正到:“那我后來還是會了呀!”我笑著鼓勵他一定要認真一點,后來過了幾天我又問他,學的怎么樣,這次他笑著說:“你先去問點點吧,我說的你又不相信了。”嘿嘿!還跟我計仇。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都表現不錯,讓我刮目相看,跳跳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自如的講述《三只蝴蝶》的故事;聰聰扮演的機器人惟妙惟肖,動作協調;金晶和點點扮演的小瓢蟲和小樹也都生動而有趣,仿佛真的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還有我們的小花和小蝴蝶們也都表現不俗,風采各異。
希望我們班以后有更多的孩子,擁有表現自我,展示風采的舞臺!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孩子膽子小,造成孩子膽子小的影響因素,父母的原因很大:
1、家長的處事態度和風格對孩子的影響。
2、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是正確引導,過度處罰和打罵孩子,讓孩子因怕犯錯誤而膽小怕事,造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性格,扼殺了孩子的創新勇氣。
3、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或者太過溺愛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
4、孩子朋友圈子及周圍成長環境的影響。
5、家長對孩子從小到大設定的各種活動的參與情況太少。
怎樣才能讓孩子告別膽怯呢,給你八大妙招: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3、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后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愿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并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松愉快的態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并最終得到克服。
4、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這些特點,盡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5、找機會發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里也就會逐漸減弱。
6、培養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度、情感要穩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7、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于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后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強化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聰明多了。”在我小的時候媽媽也曾經給我說過類似的話。我當時很氣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內。當時我聽到這樣的話后我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我的叛逆心理出現了,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曾經把自己封閉起來。隨著時間的流失我長大了,當了一名幼兒教師,我告誡自己要多表揚,讓他們在表揚中成長起來。
但是就在今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語,我們班的佳倍小朋友在來上學時不小心把自己的手絹掉到了地下,她的奶奶用手指著她的頭說:“怎么搞的,怎么那么笨,你隨誰啊?”佳倍沒有回應只是心情不是很好。我通過側面打聽佳倍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習慣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批評她,于是我利用了一段時間細心地觀察她。我發現佳倍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在做事情時總是怕這怕那。在活動中她看到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總是很不屑的說“真沒有意思,高興什么啊”。通過觀察我發現佳倍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常常看到她和自卑的孩子們混在一起,指責他人。
通過這件事情應該讓我們明白,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幼兒園我們應該不斷地鼓勵孩子,讓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通過佳倍家長的表現實際上就等于在叮囑她“你要不斷的失敗”。在幼兒園中鼓勵教育刻不容緩,在活動中教師要給失敗的孩子及時的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的幼小心靈是靠家長和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經過一段時間我找到了佳倍的父母單獨和他們溝通了半個多小時,他們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現在的佳倍有了很大的轉變,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老師們在生活中我們要多點鼓勵,少點批評和埋怨,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小班下學期隨筆3篇》:小班下學期隨筆第1篇 周四吃過下午點后,班里的肖俊龍走到跟前對我說:“老師,垃圾桶里有一個蘋果,不知是誰扔掉的。”“只咬了一口,多可惜。”邱雨小朋友
《小班教師隨筆30篇》:小班教師隨筆第1篇 小班教養筆記:給小調皮多一點的關愛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教師的關愛,而那些喜歡調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
《幼兒園教學隨筆小班3篇》:第1部分 今天,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們課專心聽著。示范結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折一折。可王潔瑩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做。”接著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