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教師教育隨筆《不該忽視的乖孩子》,是優(yōu)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推薦閱讀:
小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真是一個“乖孩子”。
你看,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我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師,我要汽車”“我要小飛機”……唯獨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著我。“你要玩玩具嗎?”“要”她輕輕地說?!澳阆胪媸裁?”無語,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或不答,其行為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
二、分析
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表現(xiàn),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行為常有退縮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定會影響幼兒的人格健康,導致幼兒一生的心理障礙,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響他的人生歷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乖孩子”,應及早覺察幼兒的退縮行為,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以幼兒克服退縮行為和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通過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縮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方方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善與人交往。
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方方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講永康話的外婆和講宣平話的奶奶照顧,由于生活在混雜的方言環(huán)境中,較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使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3、方方有過嘗試失敗的體驗,使其不敢與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兒園就讀,她那不同與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話和宣平話,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從而使她產(chǎn)生了退縮行為。
三、對策
1、家園配合,發(fā)展語言。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語言障礙,要想使其問題行為得以矯正,首先應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經(jīng)與方方的父母溝通,他們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我們的矯正活動。我對他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場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二是父母必須盡量抽時間多與她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如給她講故事,多和孩子交談、做游戲。讓家長打開家門,走出封閉的小天地,給她尋找伙伴或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改變家長那種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過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環(huán)境的同時,使其內(nèi)斂的情緒得以放松。在此基礎上,我在班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幫助方方的活動。
2、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布朗芬布倫認為:“發(fā)展是人與環(huán)境的復合函數(shù)?!杯h(huán)境對人的性格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小班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環(huán)境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會產(chǎn)生心理焦慮,那是很自然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感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真誠、溫暖的愛,從而使幼兒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
早晨來園時,我面帶微笑地主動抱抱她、親親她、迎接她,有禮貌地向她問好,從簡單的對話中引起孩子說話的欲望。課后和她玩“木頭人”“猜拳”“豬尾巴”等游戲;午睡起床后,變著花樣給她梳不同的發(fā)型;有空就主動尋找話題,與她聊天交談,如:“你這件衣服真漂亮,是誰買的?”“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你最愛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幫助她解決困難,讓她相信依靠老師,使她感到老師像朋友,老師喜歡她。
3、尋找“閃光點”,引導同伴接納、關愛他。
單純有老師的關愛還是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也同樣了很重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集體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學。我還有意識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和她游戲、交談、給她以積極的影響。我還為她安排了生日活動,讓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兒集體的溫暖,感受老師和小伙伴的關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圍在她的身邊。有送的小紅花、有的送圖畫、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著《生日快樂》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辭“祝你生日快樂”。方方捧著禮物,聽著歌聲,她神情異常,眼睛有點濕潤了。
我發(fā)現(xiàn)《生日快樂》、《兩只老虎》等歌曲,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方方也喜歡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方方喜歡韻律性較強的兒歌,于是經(jīng)常請方方上臺為大家朗誦。方方不愿也不敢上臺,我就請幾大膽的孩子陪著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臺上低著頭不張口,但我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為她鼓掌、加油。漸漸地,盡管她很膽怯,盡管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但方方終于能在眾人面前張口了。通過經(jīng)常性地唱歌、念兒歌,方方用完整語句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她的自信心也增強。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給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睂ψ孕判牟蛔愕挠變?,具有退縮行為的幼兒。我們要為其增強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訣”,即讓她體驗成功。
我有意識地為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自從她開始信任我,喜歡走到我身邊后,我就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她完成。我多給她發(fā)言的機會,聲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說,就多鼓勵她。提供給她鍛煉的機會。如“請你去叫豆豆進來梳頭。”“請你把這本書給冰冰”等,積極為她創(chuàng)設與同伴主動交往的機會。每當她完成任務后,就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幫助她勇敢地邁出主動與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經(jīng)過一年的家園配合,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說話,能主動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友好地參與游戲。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邀請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還能上臺朗誦兒歌、唱歌了,在幼兒園開展的“小歌手”比賽中還得了三等獎。方方的自信心增強了,漸漸與小朋友產(chǎn)生了認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縮了。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必須改變以為那種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關心、身體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發(fā)展水平的陳舊觀念?,F(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是個“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幼兒期是幼兒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時期。應抓緊這個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識,消除產(chǎn)生心理健康的隱患,實行早期干預、治療。
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工作中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將永遠記住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兒,熱愛幼兒,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為他們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
推薦閱讀: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育隨筆:關注大家眼里的“乖孩子”
【案例描述】:雯雯是這學期新來插班的小女孩,她很文靜不喜歡說話,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看著小朋友玩,也不會有小朋友來告她的狀。不會主動地來和老師說話或要求什么,奶奶說雯雯在家也很聽話,不讓大人操心,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活動后作為獎品的“粘紙”吸引了孩子們。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老師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芭比公主”“老師,我要奧特曼”“我要喜羊羊”……唯獨雯雯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看著小朋友得到了想要的粘紙?!澳阆胍臣垎?”她輕輕地點點頭?!澳阆胍欠N粘紙呢?”雯雯沒有說話,她用手指了指皇冠粘紙。老師給她貼上了粘紙,“喜歡嗎?”雯雯輕輕地說:“喜歡。”
【案例分析】雯雯的父母在外地,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平時就不愛與人交往,雯雯多數(shù)時間都是和電視、玩具一起度過的。雯雯不喜歡說話,與人交流時多采用動作代替語言,偶爾的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其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行為。交往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幼兒缺乏自信、與人交往時常常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不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會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教師和家長應當關注、關愛“乖孩子”,多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往的機會與交流的場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愿望。
推薦閱讀:
小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真是一個“乖孩子”。
你看,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我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師,我要汽車”“我要小飛機”……唯獨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著我?!澳阋嫱婢邌?”“要”她輕輕地說。“你想玩什么?”無語,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或不答,其行為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
二、分析
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表現(xiàn),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行為常有退縮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定會影響幼兒的人格健康,導致幼兒一生的心理障礙,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響他的人生歷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乖孩子”,應及早覺察幼兒的退縮行為,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以幼兒克服退縮行為和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通過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縮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方方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善與人交往。
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方方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講永康話的外婆和講宣平話的奶奶照顧,由于生活在混雜的方言環(huán)境中,較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使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3、方方有過嘗試失敗的體驗,使其不敢與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兒園就讀,她那不同與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話和宣平話,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從而使她產(chǎn)生了退縮行為。
三、對策
1、家園配合,發(fā)展語言。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語言障礙,要想使其問題行為得以矯正,首先應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經(jīng)與方方的父母溝通,他們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我們的矯正活動。我對他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場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二是父母必須盡量抽時間多與她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如給她講故事,多和孩子交談、做游戲。讓家長打開家門,走出封閉的小天地,給她尋找伙伴或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改變家長那種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過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環(huán)境的同時,使其內(nèi)斂的情緒得以放松。在此基礎上,我在班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幫助方方的活動。
2、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布朗芬布倫認為:“發(fā)展是人與環(huán)境的復合函數(shù)?!杯h(huán)境對人的性格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小班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環(huán)境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會產(chǎn)生心理焦慮,那是很自然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感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真誠、溫暖的愛,從而使幼兒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
早晨來園時,我面帶微笑地主動抱抱她、親親她、迎接她,有禮貌地向她問好,從簡單的對話中引起孩子說話的欲望。課后和她玩“木頭人”“猜拳”“豬尾巴”等游戲;午睡起床后,變著花樣給她梳不同的發(fā)型;有空就主動尋找話題,與她聊天交談,如:“你這件衣服真漂亮,是誰買的?”“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你最愛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幫助她解決困難,讓她相信依靠老師,使她感到老師像朋友,老師喜歡她。
3、尋找“閃光點”,引導同伴接納、關愛他。
單純有老師的關愛還是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也同樣了很重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集體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學。我還有意識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和她游戲、交談、給她以積極的影響。我還為她安排了生日活動,讓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兒集體的溫暖,感受老師和小伙伴的關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圍在她的身邊。有送的小紅花、有的送圖畫、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著《生日快樂》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辭“祝你生日快樂”。方方捧著禮物,聽著歌聲,她神情異常,眼睛有點濕潤了。
我發(fā)現(xiàn)《生日快樂》、《兩只老虎》等歌曲,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方方也喜歡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方方喜歡韻律性較強的兒歌,于是經(jīng)常請方方上臺為大家朗誦。方方不愿也不敢上臺,我就請幾大膽的孩子陪著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臺上低著頭不張口,但我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為她鼓掌、加油。漸漸地,盡管她很膽怯,盡管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但方方終于能在眾人面前張口了。通過經(jīng)常性地唱歌、念兒歌,方方用完整語句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她的自信心也增強。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給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對自信心不足的幼兒,具有退縮行為的幼兒。我們要為其增強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訣”,即讓她體驗成功。
我有意識地為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自從她開始信任我,喜歡走到我身邊后,我就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她完成。我多給她發(fā)言的機會,聲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說,就多鼓勵她。提供給她鍛煉的機會。如“請你去叫豆豆進來梳頭?!薄罢埬惆堰@本書給冰冰”等,積極為她創(chuàng)設與同伴主動交往的機會。每當她完成任務后,就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幫助她勇敢地邁出主動與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經(jīng)過一年的家園配合,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說話,能主動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友好地參與游戲。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邀請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還能上臺朗誦兒歌、唱歌了,在幼兒園開展的“小歌手”比賽中還得了三等獎。方方的自信心增強了,漸漸與小朋友產(chǎn)生了認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縮了。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必須改變以為那種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關心、身體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發(fā)展水平的陳舊觀念?,F(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是個“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幼兒期是幼兒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時期。應抓緊這個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識,消除產(chǎn)生心理健康的隱患,實行早期干預、治療。
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工作中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將永遠記住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兒,熱愛幼兒,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為他們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
推薦閱讀: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jié)束,孩子們既欣喜又焦慮。欣喜的是: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焦慮的是:那些還在等待父母來接的孩子;每天的工作讓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片歡樂的吵雜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興奮的模樣,甚至有的小朋友還會高興的跟父母說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聲,家長們的問候聲,叮嚀囑托聲匯成一片。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jīng)回家了,只有軒軒還在幼兒園。小眉頭皺著,一聲不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不由得感到心疼。軒軒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很難做到準時來接。放學時的慌亂讓我忽略了這個聰明的小男孩。我來到軒軒的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們好久沒有去開娃娃車了,軒軒最喜歡開車了,而且很厲害,請你和顏老師一起比賽吧,我們一起去操場開娃娃車吧!這時,軒軒很驚奇的跳了起來,嘴里不停的喊著:“開車去了,開車去了!”這才把剛才的不開心忘掉了….,軒軒媽媽來接他時,他大聲的告訴媽媽,剛才跟顏老師的開車比賽,而且還贏過了顏老師。看到自豪快樂的軒軒,我也特別自豪,我成功了,我成功的把快樂送給了他。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真是一個“乖孩子”。
你看,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我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師,我要汽車”“我要小飛機”……唯獨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著我?!澳阋嫱婢邌?”“要”她輕輕地說?!澳阆胪媸裁?”無語,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或不答,其行為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
二、分析
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表現(xiàn),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行為常有退縮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定會影響幼兒的人格健康,導致幼兒一生的心理障礙,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響他的人生歷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乖孩子”,應及早覺察幼兒的退縮行為,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以幼兒克服退縮行為和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通過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縮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方方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善與人交往。
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方方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講永康話的外婆和講宣平話的奶奶照顧,由于生活在混雜的方言環(huán)境中,較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使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3、方方有過嘗試失敗的體驗,使其不敢與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兒園就讀,她那不同與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話和宣平話,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從而使她產(chǎn)生了退縮行為。
三、對策
1、家園配合,發(fā)展語言。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語言障礙,要想使其問題行為得以矯正,首先應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經(jīng)與方方的父母溝通,他們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我們的矯正活動。我對他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場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二是父母必須盡量抽時間多與她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如給她講故事,多和孩子交談、做游戲。讓家長打開家門,走出封閉的小天地,給她尋找伙伴或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改變家長那種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過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環(huán)境的同時,使其內(nèi)斂的情緒得以放松。在此基礎上,我在班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幫助方方的活動。
2、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布朗芬布倫認為:“發(fā)展是人與環(huán)境的復合函數(shù)?!杯h(huán)境對人的性格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小班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環(huán)境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會產(chǎn)生心理焦慮,那是很自然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感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真誠、溫暖的愛,從而使幼兒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
早晨來園時,我面帶微笑地主動抱抱她、親親她、迎接她,有禮貌地向她問好,從簡單的對話中引起孩子說話的欲望。課后和她玩“木頭人”“猜拳”“豬尾巴”等游戲;午睡起床后,變著花樣給她梳不同的發(fā)型;有空就主動尋找話題,與她聊天交談,如:“你這件衣服真漂亮,是誰買的?”“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你最愛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幫助她解決困難,讓她相信依靠老師,使她感到老師像朋友,老師喜歡她。
3、尋找“閃光點”,引導同伴接納、關愛他。
單純有老師的關愛還是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也同樣了很重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集體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學。我還有意識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和她游戲、交談、給她以積極的影響。我還為她安排了生日活動,讓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兒集體的溫暖,感受老師和小伙伴的關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圍在她的身邊。有送的小紅花、有的送圖畫、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著《生日快樂》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辭“祝你生日快樂”。方方捧著禮物,聽著歌聲,她神情異常,眼睛有點濕潤了。
我發(fā)現(xiàn)《生日快樂》、《兩只老虎》等歌曲,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方方也喜歡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方方喜歡韻律性較強的兒歌,于是經(jīng)常請方方上臺為大家朗誦。方方不愿也不敢上臺,我就請幾大膽的孩子陪著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臺上低著頭不張口,但我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為她鼓掌、加油。漸漸地,盡管她很膽怯,盡管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但方方終于能在眾人面前張口了。通過經(jīng)常性地唱歌、念兒歌,方方用完整語句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她的自信心也增強。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給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睂ψ孕判牟蛔愕挠變?,具有退縮行為的幼兒。我們要為其增強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訣”,即讓她體驗成功。
我有意識地為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自從她開始信任我,喜歡走到我身邊后,我就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她完成。我多給她發(fā)言的機會,聲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說,就多鼓勵她。提供給她鍛煉的機會。如“請你去叫豆豆進來梳頭。”“請你把這本書給冰冰”等,積極為她創(chuàng)設與同伴主動交往的機會。每當她完成任務后,就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幫助她勇敢地邁出主動與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經(jīng)過一年的家園配合,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說話,能主動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友好地參與游戲。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邀請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還能上臺朗誦兒歌、唱歌了,在幼兒園開展的“小歌手”比賽中還得了三等獎。方方的自信心增強了,漸漸與小朋友產(chǎn)生了認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縮了。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必須改變以為那種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關心、身體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發(fā)展水平的陳舊觀念。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是個“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幼兒期是幼兒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時期。應抓緊這個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識,消除產(chǎn)生心理健康的隱患,實行早期干預、治療。
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工作中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將永遠記住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蔽疑钚牛褐灰嘈庞變?,熱愛幼兒,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為他們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樣的,首先要明白這一點。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已有經(jīng)驗及已儲備知識少,年齡特點呢,依賴性較強,喜歡唱唱跳跳,愛聽情節(jié)單一的形象的故事,對于抽象的事物、言談、概念等不感興趣,他們的思維方式正處在一個形象化的階段。因此,小班的老師最好活潑一些、語言溫柔一些,表情豐富一些,內(nèi)心童趣化一些。
怎樣“籠絡”這幫小不點兒呢?
1、精神“誘惑”:小紅花啊、聰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在老師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師喜歡我”,拉近師生之間的親近關系。
2、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哪怕發(fā)現(xiàn)孩子一丁點兒進步,也要非常興奮的及時告訴家長,,家長回家一定會表揚孩子說:“xx老師說你怎么樣怎么樣了”,孩子一聽,奧,xx老師表揚我了,她真好,我喜歡她!家長呢,會覺得這老師不錯,真關心我家孩子。所以,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3、會裝樣子:小班孩子的思維正處在形象化階段,基于這一特點,小班老師在上課時,要”裝貓像貓、裝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你的語言要抑揚頓挫、表情要豐富夸張、動作要形象可愛。
4、眼神:特別是講課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始終與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飄忽不定,那么給孩子信號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課堂就很難控制,一定要學會善用眼神與孩子交流。你一個眼神過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達到這個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點兒們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閱讀專業(yè)書籍,多參加一些專業(yè)培訓。要知道:給孩子一杯水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
小班的孩子剛?cè)雸@,教師的最大愿望就是:別哭鬧、聽話就行了,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總有一部分幼兒大哭大鬧。怕影響其他幼兒的情緒,對哭鬧的幼兒,教師關注的的別多,經(jīng)常抱抱親親他們,帶他們出去玩一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她們玩,甚至還給他好吃的。此時,不知老師是否留意了那些“乖孩子”不哭的孩子,但是,他們的笑臉繃得緊緊地,臉上無笑容,一言不發(fā)。
這些幼兒,來園前,家長對他們進行了“熏陶”,教育他們上幼兒園不哭不鬧,要做個好孩子,并戴上了勇敢聽話的桂冠。但是,這些孩子同樣也有分離、焦慮,他們離開父母、親人的懷抱,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教師和同伴,他們也緊張、恐懼,也思念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們千方百計的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因為自己是個“乖孩子”。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有的“乖孩子”離開老師的視線,會偷偷抹眼淚,見到老師時,又裝出如無其事的樣子。
對這些“乖孩子”,教師如果忽視了他們,不但他們的心理、情緒會受到壓抑,性格變得孤獨,學會看人臉色行事,而且時間長了這種壓抑的情緒還會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
因此,教師一定要多關心、愛護“乖孩子”,多親近他們,多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用父母般的愛心溫暖他們,引導他們參加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讓他們高興起來,真正感到幼兒園像我家,老是像媽媽,從而從心理上消除分離焦慮。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成為一名身心健康快樂、懂事的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3篇》: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第1篇 今天一大早,在一聲聲的問候中迎來了我那些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們。隨著問候聲,雷婷鈞來到我身邊,給我兩張折疊的紙,“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房子,送給你和崔
《幼兒小班教育隨筆3篇》:幼兒小班教育隨筆第1篇 缺少安全感 記得,第來小班上課的時候,在接園時,我在點人數(shù),忽然,有人拉我的手,當時把我嚇到了,我低頭一看,正是我們班的小朋友,到后來,我才知道他叫吳吉,
《幼兒園隨筆小班50篇》:幼兒園隨筆小班第1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一): 孩子愛上唱歌了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平,她剛剛來到新環(huán)境,性格尤其內(nèi)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xiàn)的十分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