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上學期教育隨筆《理解孩子,接受孩子》,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推薦閱讀:
小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問我:“老師,誰是徐佩瑜?” “怎么啦?” “昨天我的孩子說徐佩瑜打她了,這兩天也不愿意來園。”就在這時,徐佩瑜進來了。 “佩瑜,你來了?”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那位家長也迎上去說:“你就是徐佩瑜?你打她了?”她指指自己的孩子。 徐佩瑜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個小朋友,突然“哇”地哭了起來。 “佩瑜,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這樣了。”佩瑜媽媽安慰著。 看到這,我覺得可能佩瑜被冤枉了,因為平時如果他真做錯了事,老師批評他都不會哭的;但如果冤枉了他,就會大哭不止。托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太弱,一時說不上來,哭是最直接的表達。那個孩子坐在最后面,佩瑜比較調皮,愛跑到后面去玩玩具,不小心碰著倒是有可能的,這也提醒我是否應把桌子再往前拉一拉?另外,也得時刻教育孩子們要慢慢走,別跑,學會“走”路,而不是“跑”路。 托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況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所以請家長朋友不要著急、心疼,理解了別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推薦閱讀: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如果我是個孩子,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想要老師的幫助。但有些問題希望老師鼓勵幼兒去嘗試,而不是立刻幫忙。 如果我是個孩子,當我和別的孩子有矛盾時,我想要老師的裁決。但希望老師不能意味承擔法官的職責,要教會孩子自己去分析和判斷。 如果我是個孩子,我高興和難過的時候都會想告訴老師。希望老師是最好的分享者。而我不是孩子,我現在是老師。時常感嘆,世上最容易流逝的就是時間了,轉瞬間,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期間的我也從最初的茫然無知到而今的一知半解,一路走來,有坎坷,有困惑,但更多的是充實與快樂。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牢固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到底為孩子做了什么?我們是怎么做老師,有人說幼兒教師的工作室瑣碎的,是細微的,我們所有的工作是保教結合,安排好幼兒的一日常規,當一個個可愛、單純的臉龐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我們要明確自己的責任,知道眼前這些未來的花朵正期待著我們的信心照料。因此,第一,要充分做好準備上好每一節課,每個幼兒都有希望得到新知識的權利。這也是家長送幼兒來園的最直接、最實際的目的。而做好為幼兒園老師來說,得時時刻刻將這些牢記心頭,盡量讓每一名幼兒在課上有所收益。第二,平等對待每一名幼兒。幼兒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那些被自己擱置在遺忘的角落里的孩子其實他也有閃光點。第三,我們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讓幼兒有模仿的榜樣。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影響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所以教師以身作則,讓幼兒有責任心的一舉一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責任心。做今天的幼兒教師,要有童心和愛心,以真誠的心去溫暖幼兒。做今天的幼兒教師,要有責任心和進取心,以充實的人格去塑造幼兒。做今天的幼兒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我還缺少什么?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專業知識不夠豐富,我們的專業技能不夠扎實。但是相信只要愿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幼兒園教師,去用心關愛孩子們就會和他們一起分享未來的點滴歲月,回憶自己逝去的年華。
1、耐心地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做錯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表面看是孩子忘了收好玩具,而實際上可能與老師提供的游戲時間、游戲材料有關。時間短,孩子沒盡興,自然忘了收;玩具太多,玩不過來,自然擺一地。如果僅僅歸為是孩子執行游戲規則的問題,那就太冤枉孩子了。在批評之前,聽一聽孩子的解釋,他的話會幫助你處理好這件事。
2、重視孩子的辯解:批評孩子時,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認真聽,不插話,不辯解,認為這樣就是承認錯誤、接受批評的好態度。我們不妨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說一說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氣,了解他對錯誤的認識程度。“你為什么搶小明的玩具?”“小剛先搶的,我后搶的。”“今天老師說你把金魚缸的水弄灑了。”“不是的,我想給金魚換水,麗麗碰了我一下,就灑了。”原來,在孩子的眼里,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這么簡單,他們更注重過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重別人在這里面的作用。如果不聽聽孩子的抱怨,我們也許會忽略許多真實的東西。
3、給孩子思考的時間:批評孩子是為了減少類似事情的發生,盡可能少地再次批評,讓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把你的建議馬上告訴孩子,讓他想一想,錯在哪兒,該怎么辦,類似事件如何預防,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在幼兒園里,每天孩子們吃飯時,我們老師總是要不斷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飯,吃飯時不要說話,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自發產生免疫。吃飯時磨磨蹭蹭,占用了太多時間,不利于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之后,我找到了讓孩子快快吃飯的“誘餌”,在我們班“小老師”這一稱號是孩子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其實,“小老師”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飯時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師”這一角色對大家的誘惑。我們告訴孩子們吃飯最快的前幾名將會成為“小老師”,下次吃飯時,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碗、發勺子,而且“小老師”可以在吃飯時坐到桌子的前頭,這些特權是孩子們吃飯速度很大的動力。
自從實施這一方法后,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明顯提高。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也得以很好的進行,而且孩子們樂于助人的品質也得以提高。
可見,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誘餌”并加以恰當的引導,孩子們做事情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崗位上收獲快樂和成就感。
又到小班入園的時候了,孩子們牽著大人的手陸續來到幼兒園,并且在大人的引導下,他們都很有禮貌的與我打招呼。這時一個哭叫聲從園門口傳來,與現在的氣氛很不協調,我急忙走過去。原來是一個小男孩,在與他奶奶拉扯著,他奶奶看見我走過來,急忙說:“老師來了,快問老師好,”可那小男孩嘟著嘴什么也不說。我趕緊說:“好了,跟老師進來吧。”說著我用手去拉他得手,冷不防他用手很快地抓了我一下,我的手上立刻出現了兩道紅紅的手印。他奶奶急忙道歉說:“老師,真不好意思,這孩子從小就這樣,不認識的人去碰他,他都會這樣。”我趕緊說:“不要緊,過會兒就好了,”接著,他奶奶告訴了我他的特殊情況。原來他爸爸有智障,媽媽忍受不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走了,這孩子從小跟奶奶長,很少與人溝通,只有有生人靠近他就認為對他有害,處于自衛,就動手抓人。了解了他得情況,我和他奶奶連哄帶勸,把他帶進幼兒園。這時,其他的家長都走了,我給他拿了個小凳子讓他坐下,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懷有敵意的看著我不說,“叫張志,”他奶奶急忙說。我說:“張志小朋友,你看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奶奶都走了,你也和奶奶再見好不好?”我以為他會不讓,沒想到他點了點頭。奶奶高興地說:“老師,孩子肯留下來了,謝謝你。”看到他奶奶激動地樣子,我能夠想像得到他是多么的無助,我一定要幫他走出自己的圈子,接受大家。
接下來,我用心地去觀察他得一行一動,沒有刻意的去接近他,這樣他就不會感到害怕。由于他得特殊性格,每天都有小朋友告狀,說他抓人,但是,我沒有去批評他,因為,我知道,他有這樣的行為,關鍵是他得生活環境造成的。每當小朋友告狀,我會耐心的告訴他:“張志,老師和小朋友都不會傷害你,我們都很喜歡你,想和你玩,你不要抓我們好不好,”并且我還悄悄地告訴其他小朋友,你們先不要去找他玩,因為他還不想跟我們玩。等以后他愿意和我們玩了我們再去找他。我還故意當著他得面,和小朋友們手來手做游戲、唱歌、跳舞,時間長了,讓他感覺到老師和小朋友們不可怕,這樣消除他心里對我們的敵意。慢慢的,他看我們的眼神變了,不再充滿了敵意,而是當他看到我和小朋友手拉手玩時,表現出很羨慕的樣子。我看時候到了,當再做游戲時,我走到他面前微笑著問他:“想不想和我們手拉手做游戲,”他只是點了點頭,我于是拉起他得手來到小朋友中間,高興地說:“張志小朋友愿意和我們玩了,來,我們和他拉起手做游戲,”小朋友們也都高興地拉起手,開心地玩了起來。
從那以后,他不再一個人坐在那里,而是開開心心的和大家一起玩,也沒有小朋友告他狀了,他奶奶還悄悄地告訴我:“老師,孩子喜歡你,”聽了他奶奶的話,我知道,我對他得教育成功了,他從今以后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衣服有增有減,我有點小感冒,在班里時不時的打噴嚏,喝了藥也不見好轉。孩子們問我:“老師,你是不是感冒了?”我說:“是啊,老師感冒了,你們要多穿點,可不要感冒了!”孩子們都很贊同的使勁點點頭。
第二天早上,來到班里,孩子們齊刷刷的跟我問好,我及時的給予回復,但我總感覺有點奇怪,說不出來哪不對勁;走到辦公桌前,想要找出課本,準備上課,我看到孩子們絲毫沒有拿出課本的意思。我問:“都怎么了,我們要上課了,請大家拿出課本!”
這時班長很神秘的走過來:老師,先不要上課好嗎?我們大家給你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問:“什么東西,這么神秘?”只見班長招呼全班小朋友從書包里掏出“東西”來,孩子們呼啦啦的來到我身邊,把東西塞到了我的手里,我看到是一些治療感冒的藥,有護彤、小葵花、止咳糖漿等等,兒童的、成人的都有。班里的小朋友都帶來了不同的藥,抱著這些藥,我心里說不出的感動滋味,孩子們這么懂事,這么貼心。
我對班里的小朋友都說了一句謝謝,把藥都還到幼兒的手中,雖然幼兒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委婉的請幼兒以后不要帶藥到幼兒園,同時也教育他們要學著關心家人,當家人生病時,要學會關懷,說窩心的話語。
后來我才了解到,我經常打噴嚏,班長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組織班里的小朋友要給我帶藥,并也從家長的口中得知,為了給我帶藥,他們都從家里把藥偷偷塞到書包里,怕家長不同意。孩子們的心是很細微的,也確實長大了,能主動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我的這次小感冒,讓他們都掛念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這份感動,因為我有這么一群好孩子。
《小班的教育隨筆3篇》:小班的教育隨筆第1篇個性孩子,個性對待 甜甜是一個比較個性的女孩,不愿與小朋友交往,也不愿與老師交流;更不愿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 下午,孩子在區域角內活動,甜甜也不看小朋
《幼兒園小班隨筆6篇》:第1部分淼森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己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的不知所措。 通過觀察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幫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
《幼兒園小班的教育隨筆20篇》:第1篇幼兒園小班的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引導小班幼兒在家進行閱讀活動的策略 小班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培養閱讀的習慣固然重要, 但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小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