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7
這是說話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 班會背景
90后的學生,多少有點以自我為中心,不擅長與人溝通;中學階段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存在逆反心理。他們對家長反感卻無話可說,與同學相處總是磕磕碰碰,對陌生人不知所措。面對這些問題,相信學生自己也曾試圖尋找一些解決的方法,而搭建起彼此間的溝通橋梁,無疑是其中最有效的解決之道。因為我們崇尚這樣一句話:“聰明的人懂得去溝通,愚蠢的人只知道去爭執。”
二、 班會目的
1、 幫助學生明確溝通的重要性。
2、 通過本次班會課,幫助學生學會一些溝通的技巧,以便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能更加輕松愉快的生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非智力因素。
三、 班會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四、 班會過程
(一) 導入:小品《問路》
一位外地青年與一位潮汕老人的對話:
青年問(用普通話):“老大娘,打攪一下,我想問一下,揭東二中在哪里?”
老人聽不懂普通話,不知道年輕人問什么,便(用潮汕話)問:“你說什么,再說一遍。”
年輕人聽不懂,便說(用普通話):“我聽不懂,您再說一遍好嗎?”
老人說(用潮汕話):“聽不懂,聽不懂。”
年輕人說(用普通話):“在哪里,在哪里?”
重復幾遍。
問題討論:他們之間的問題在哪?(語言不通,無法溝通)
(二) 學生討論:我們為什么要溝通?如果人際間沒有溝通會怎樣?
(三) 既然溝通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讓溝通更有效呢?
1、 上帝為什么在我們臉上裝一個嘴巴,在臉的兩側裝兩個耳朵?——學會傾聽
情景創設:請一位學生講講在班上哪位同學最受歡迎,他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學習?學生在講話時,老師東張西望,似乎在尋找什么物品,或打斷對方說話,或是到同學中間處理問題,學生講完了,老師追著問:“你剛才講什么?”
問題討論:剛才,我扮演的這個角色是不是一個合格聽眾?為什么不是一個合格聽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
分心引導,用心聆聽應做到:①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觸 ;②表情:配合內容的專注表情 ;③動作:身體面向說話者 ;④語言:適度簡短的語言 。
2、 學會說話
小故事:
有一個人請了甲、乙、丙、丁四個人吃飯,臨近吃飯的時間了,丁遲遲未來。
這個人著急了,一句話就順口而出:“該來的怎么還不來?”甲聽到這話,不高興了:“看來我是不該來的?”于是就告辭了
這個人很后悔自己說錯了話,連忙對乙、丙解釋說:“不該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來該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
這時候,丙對他說“你真不會說話,把客人都氣走了。”那人辯解說:“我說的又不是他們。”丙一聽,心想:“這里只剩我一個人了,原來是說我啊!”也生氣地走了。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要說話不難,但想與他人溝通無障礙,光能說話還不行,還得會說話,把話說得得體,因此,溝通當中就得注意說話的方式了。
情景回放:
?、?、你和你的室友約好一起去上課,但由于室友磨磨蹭蹭,結果兩人都遲到了,遭到老師的批評。
?、?、你的同桌向你請教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問題討論:面對這些情況,你會說些什么?
A.這事都怪你!
B.我想這事我們都有責任,我們找找各自的原因吧。
A.哎呀,你怎么連這個都不會?
B.這個問題其實不太難,我給你一講也許你就懂了。
我們經常會如A般脫口而出,但如果我們能像B般更講究說話的方式,相信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會更有效,相處也會更和諧!
3、如果你不希望別人這樣對你,就不要這樣對他——換位思考
情境一:小A看中了一款新上市的價值2200元的手機,向父母提出購買要求,父母以價格太高為理由拒絕了,小A很生氣,連續幾天對父母都不理不睬。
情境二:小A月考考了全班第一名,老師和同學向他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小A很高興,回到家興沖沖地向媽媽匯報,媽媽說:“月考考第一有什么用,關鍵是期末考能不能考第一。”小A很失望,并暗暗告誡自己:以后什么事都不和媽媽說了
情境三:小A向爸爸提出晚飯后到同學家做作業,順便在同學家上會網。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9點以前回家。小A想,現在已經7點半了,那么快回家!一時冒了火。
問題討論:如果你是小A,你會怎么做?(換位思考,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或許我們能更理解他們的一些做法)
4.以誠待人
對待陌生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ㄋ模?總結提升
通過剛才活動的體驗和親身感受,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溝通的。而讓溝通更有效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我們采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懷抱一顆真誠之心,唯有這樣,方能盡顯溝通的作用。無論何時何地,與誰相處,我們都應謹記:溝通,從心開始!
(五) 播放歌曲《愛》
在歌聲中宣布班會課結束
【班會主題】“學會溝通,陽光生活”
【班會目的】理解、掌握人際溝通中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技巧。
【班會形式】講授、游戲活動、故事、真情告白、情境體驗。
【班會時間】20xx-xx-xx
【班會地點】初二(xx)班教室
【參與人員】初二(xx)班班主任及全體學生
【會前準備】
1.學生分組:按座位分成4個大組
2.演示課件:多媒體課件PPT。
3.音樂布置:溫馨柔和的背景音樂。
4.熱身準備:每人準備一張A4白紙。
?。ㄖ黝}班會現場,通過音樂活躍課堂氣氛,放松學生心情,拉近師生距離,為后面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情緒鋪墊。)
【教師導語】
世界著名成功學大師、心理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與別人的積極交往,缺乏穩定而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個人往往就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對于剛進班的學生,學會處理人際溝通顯得非常必要,所以,要邁好中學第一步首先就要懂得如何與人交往與溝通。
人際溝通是需要學習的,沒有人天生就是溝通大師,每個人在與人溝通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題、困惑,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溝通素養和水平。
【班會流程】
一、【提出問題】
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需要溝通、交流
在學校里,師生、同學之間需要溝通、交流
在社會上,更需要與所接觸的人溝通、交流
溝通與交流,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
我們再來思考幾個具體的問題:
分班了,我應該怎么做才能盡快融入集體?
今天受到了批評,我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呢?
這次期中考試沒有考好,怎么向父母交代?
我們需要與人溝通,與人交流,因為我們需要理解別人,也渴望被人理解,我們都想生活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做才能與人溝通,有效交流呢?
二、【活動:真情告白】
回憶自己和他人曾經有過的矛盾、誤會以及化解的方法,與小組同學交流溝通的金點子,并寫在紙上。然后請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三、【支招:方法歸納】
學會溝通,學會交流,我們不妨這樣做??
?。ㄒ唬┳鲆粋€好聽眾。
在人際溝通中,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前提就是要學會傾聽。不僅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聽對方所傳達的信息,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這種傾聽的能力,既是一種尊重人的態度,也是一種可以訓練的、十分有效的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際交往中靈活運用傾聽的技巧,將會擁有更多的朋友,贏得更好的人緣。
?。ǘ┮獙W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最好的方法,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想想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怎么解決,同時要考慮到對方的性格和心態,是不是和你有相似的地方。什么都只考慮自己,那些心理自我封閉者,有過分的防衛心理者,經常會做出與他人不合作的行為來,這類人一般不會溝通他人。
(三)要有豁達的胸懷。
“世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則是人的胸懷。”溝通需要人的一種境界,一種情懷。所以真正的做到溝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豁達和寬廣的胸懷,不要和別人去計較那么多,自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和別人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
?。ㄋ模┛朔约旱钠姟?/p>
例如,同學A:“我就是看他(她)不順眼!”(冷靜思考,為什么?)
偏見使人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見,偏見使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問題,偏見使人固步自封懶于思索問題,拒絕接受新事物,使人難于得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越來越愚昧無知,使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總之,為偏見纏身的人是很不容易溝通他人的。
?。ㄎ澹┏ㄩ_心扉、積極主動。
溝通與交流是雙向的,幾乎所有人都只要求別人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委屈與無奈,卻很少有人說:“我要主動說出我的想法,讓人們了解我!”只要你善解人意,敞開心扉,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自然也能得到別人的理解。
【教師小結】
多一些交流,少一些隔閡;
多一些溝通,少一些誤會;
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文明語言是法寶,與人溝通少不了。
換位思考很重要,學會傾聽面帶笑。
態度誠懇善寬容,平等尊重多友情。
四、【結束寄語】
看了剛才同學們精彩的表演,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正因為有了交流,才會有心靈的相通,才會有深厚的友誼,才會有家庭的溫馨,才會有生活的美好和社會的和諧。
溝通他人,可以化沖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化仇恨為諒解。溝通如一泓清泉,可以澆滅任何誤會所摩擦出的火花。
因此,正像有的人所說的那樣:“與人交流是幸福的,與人溝通是快樂的。”讓我們彼此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戒備,從現在開始,就試著開始心與心的溝通,去主動與人交流吧!
主持人:全體起立!
多媒體播放主題音樂《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引導大家兩兩相對,面帶微笑,與組里的每一位同學問好,并爭取與老師、與更多其他小組的同學握握手,打個招呼,交往人數越多越好。在溫馨的歌聲、愉快的歡笑聲中結束班會!
一、 班會背景
90后的學生,多少有點以自我為中心,不擅長與人溝通;中學階段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存在逆反心理。他們對家長反感卻無話可說,與同學相處總是磕磕碰碰,對陌生人不知所措。面對這些問題,相信學生自己也曾試圖尋找一些解決的方法,而搭建起彼此間的溝通橋梁,無疑是其中最有效的解決之道。因為我們崇尚這樣一句話:“聰明的人懂得去溝通,愚蠢的人只知道去爭執。”
二、 班會目的
1、 幫助學生明確溝通的重要性。
2、 通過本次班會課,幫助學生學會一些溝通的技巧,以便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能更加輕松愉快的生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非智力因素。
三、 班會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四、 班會過程
(一) 導入:小品《問路》
一位外地青年與一位潮汕老人的對話:
青年問(用普通話):“老大娘,打攪一下,我想問一下,揭東二中在哪里?”
老人聽不懂普通話,不知道年輕人問什么,便(用潮汕話)問:“你說什么,再說一遍。”
年輕人聽不懂,便說(用普通話):“我聽不懂,您再說一遍好嗎?”
老人說(用潮汕話):“聽不懂,聽不懂。”
年輕人說(用普通話):“在哪里,在哪里?”
重復幾遍。
問題討論:他們之間的問題在哪?(語言不通,無法溝通)
(二) 學生討論:我們為什么要溝通?如果人際間沒有溝通會怎樣?
(三) 既然溝通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讓溝通更有效呢?
1、 上帝為什么在我們臉上裝一個嘴巴,在臉的兩側裝兩個耳朵?——學會傾聽
情景創設:請一位學生講講在班上哪位同學最受歡迎,他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學習?學生在講話時,老師東張西望,似乎在尋找什么物品,或打斷對方說話,或是到同學中間處理問題,學生講完了,老師追著問:“你剛才講什么?”
問題討論:剛才,我扮演的這個角色是不是一個合格聽眾?為什么不是一個合格聽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
分心引導,用心聆聽應做到:①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觸 ;②表情:配合內容的專注表情 ;③動作:身體面向說話者 ;④語言:適度簡短的語言 。
2、 學會說話
小故事:
有一個人請了甲、乙、丙、丁四個人吃飯,臨近吃飯的時間了,丁遲遲未來。
這個人著急了,一句話就順口而出:“該來的怎么還不來?”甲聽到這話,不高興了:“看來我是不該來的?”于是就告辭了
這個人很后悔自己說錯了話,連忙對乙、丙解釋說:“不該走的怎么走了?”乙心想:“原來該走的是我。”于是也走了。
這時候,丙對他說“你真不會說話,把客人都氣走了。”那人辯解說:“我說的又不是他們。”丙一聽,心想:“這里只剩我一個人了,原來是說我啊!”也生氣地走了。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要說話不難,但想與他人溝通無障礙,光能說話還不行,還得會說話,把話說得得體,因此,溝通當中就得注意說話的方式了。
情景回放:
?、?、你和你的室友約好一起去上課,但由于室友磨磨蹭蹭,結果兩人都遲到了,遭到老師的批評。
?、?、你的同桌向你請教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問題討論:面對這些情況,你會說些什么?
A.這事都怪你!
B.我想這事我們都有責任,我們找找各自的原因吧。
A.哎呀,你怎么連這個都不會?
B.這個問題其實不太難,我給你一講也許你就懂了。
我們經常會如A般脫口而出,但如果我們能像B般更講究說話的方式,相信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會更有效,相處也會更和諧!
3、如果你不希望別人這樣對你,就不要這樣對他——換位思考
情境一:小A看中了一款新上市的價值2200元的手機,向父母提出購買要求,父母以價格太高為理由拒絕了,小A很生氣,連續幾天對父母都不理不睬。
情境二:小A月考考了全班第一名,老師和同學向他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小A很高興,回到家興沖沖地向媽媽匯報,媽媽說:“月考考第一有什么用,關鍵是期末考能不能考第一。”小A很失望,并暗暗告誡自己:以后什么事都不和媽媽說了
情境三:小A向爸爸提出晚飯后到同學家做作業,順便在同學家上會網。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9點以前回家。小A想,現在已經7點半了,那么快回家!一時冒了火。
問題討論:如果你是小A,你會怎么做?(換位思考,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或許我們能更理解他們的一些做法)
4.以誠待人
對待陌生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四) 總結提升
通過剛才活動的體驗和親身感受,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溝通的。而讓溝通更有效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我們采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懷抱一顆真誠之心,唯有這樣,方能盡顯溝通的作用。無論何時何地,與誰相處,我們都應謹記:溝通,從心開始!
(五) 播放歌曲《愛》
在歌聲中宣布班會課結束!
一、活動目的: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很重要,作為小學生學會溝通能為學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而目前在校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環境大都以他們為中心,有些甚至成為“小皇帝”,進入學校的集體學習生活后,出現許多不適應癥:比如在與同學的相處中,當雙方意見不一時,當有小矛盾、小誤會產生時,看到的往往是對方的缺點,想著的是自己的委屈,所以誰都不愿意主動退一步,不肯主動去溝通。而在與父母、老師或陌生人發生誤會時更不愿意主動去交流。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些極小的疙瘩,如果能容納對方的缺點,換位思考后相互溝通一下,矛盾就迎刃而解了,這正是與人溝通前內心的自我調節。
1、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性。
2、學會真誠與人溝通,真心與人交往。
3、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
三、活動形式:課件展示、討論、講故事、角色扮演、詩朗誦等
第一板塊:明鏡臺——揭示主題,明白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一:真情猜猜猜:
1、出示案例:《孤獨的小?!?/p>
去年三月,上五年級的小睿隨打工的父母從遙遠的四川轉到我們學校上學。一年過去了,小睿在學習、活動等方面都很出色,老師和同學們也都對她很好,可她就是沒有什么好朋友,常常覺得孤單。
2、請同學們猜一猜,小睿為什么孤單?
3、交流后小結:品學兼優的小睿之所以孤單,是因為與別人缺少溝通。(板書:溝通)
[新課伊始,我以一個典型的案例引入,從孩子慣有的思維角度出發,猜猜小睿同學孤單的原因。這樣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喚醒了孩子的記憶,為下一步說自己的煩惱奠定了心理基礎。同時也初步感知了溝通的重要性。]
活動二:煩惱知多少
1、在你和同學的相處中,有過不開心的事嗎?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回憶,寫下這件事的幾個關鍵詞并交流和同學間的不愉快的經歷。
2、那你們有沒有就這件事主動和對方去溝通過呢?為什么?
3、如果雙方都這么想,互不溝通,互不理睬,你們的關系會變得怎樣?
[面對陌生的老師,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和同學的不愉快經歷,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有一定難度。讓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靜靜地回憶,并寫下這件事的幾個關鍵詞,抒發的是憋悶于心的真情。讓學生思考“互不溝通,互不理睬”所導致的僵局,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
第二板塊:智慧泉——討論交流,學會與人溝通
活動一:故事引領
1、講故事:《把傷害寫在沙子上》。有這樣一個傳說:兩個阿拉伯人在沙漠中長途旅行,旅途中他們吵架了,一個人盛怒之下給了另外一個人一記耳光。被打的人羞憤異常,愣了好半天,最后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耳光。經過艱苦跋涉,他們終于踏上了綠洲,看到了清澈的河水,兩個人興奮極了,搖搖晃晃向河邊走去。此刻,由于極度的炎熱、饑渴和勞累,他們的身體承受力已達到了極限,剛到河邊,被打的那個人便一頭栽進了河里。另一個趕忙上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他救起。被打的那個人在醒來后拿起劍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不解:為什么我打了你,你要寫在沙子上,而我救了你,你卻要刻在石頭上呢?那人笑笑,回答:把朋友的傷害寫在沙子上,風會很快抹平它;朋友的幫助刻在石頭上,可以經得起滄海桑田……
2、聽了這個故事,你受到怎樣的啟發呢?
[這一環節通過《把傷害寫在沙子上》這一故事讓孩子感悟到在與別人的相處中要容納別人的缺點,多想到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心境更理智地面對與別人之間發生的矛盾,從而更主動地與別人去溝通。]
活動二:體悟內化
1、請學生回憶那些和你有不愉快經歷的同學的優點及曾經給你帶來過的快樂,請你同樣用關鍵詞表示,寫在這張紙上,之后指名學生大聲讀出別人的優點和曾經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再想想當時的情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有了這樣的想法后,我們又該怎樣去溝通?溝通時要注意什么呢?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趁機板書:面對面、書信、電話……;尊重、真誠、換位……)
3、在明白了溝通的方式及注意點后,組織學生與曾經和自己有不愉快經歷的同學現場溝通、體驗。
4、小結:良好的溝通能減少誤解;能使人更樂于聽自己的話;能使我們更快樂。其實溝通遠不止在我們的班集體里,生活中我們更要學會主動與進行良好的溝通,溝通無極限。(板書:無極限)
[設計“說優點、說快樂”這一環節目的是喚醒孩子對友好相處的回憶和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孩子在經歷了“說優點,說快樂”后將會更深刻地體悟到自己在面對矛盾的時候應該想到對方的優點。孩子的情感認識將在上一故事的基礎上更深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內需,從而更主動地去與對方溝通。后面的換位思考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正視自己意愿,勇敢面對矛盾,自覺反思和進行心理斗爭的機會。而設計現場溝通既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更給曾經有過心結的孩子提供一個溝通的機會,打開彼此的心結,因為孩子在上面的故事引領和情感內化之后與曾經相處不太融洽的同學溝通已成為迫切的需要,此時這一環節的安排可謂從孩子的內需出發,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第三板塊:回音壁——課堂實踐,樂于溝通
活動一:我幫你
1、真情表白:你能幫助小睿擺脫孤獨的煩惱嗎?面對孤獨的小睿,此刻你想怎樣與她溝通呢?請以“小睿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對小睿說幾句話。
2、角色扮演:如果此時你就是小睿,面對這樣的你情況你會怎么做:
課件出示:
鏡頭一:班長對你說:小睿,我們班的黑板報要更新了,你畫畫很不錯,這一期板報你給我們當美編吧……
鏡頭二:活潑開朗的小美對你說:小睿,這個禮拜天是我生日,王靈她們都去我家聯歡呢,你也一起來吧……
鏡頭三:“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文藝委員說:小睿,這個“六一”兒童節,我們一起編個課本劇吧,我早就羨慕你的寫作才華了……
出示三組鏡頭后同桌討論,角色扮演。
活動二:我能行
課件出示:
(1)單小英早上乘車去學校,正趕上堵車,擠得水泄不通。她繞道趕到學校,遲到了五分鐘,老師批評她不遵守紀律……
(2)陳彬很喜歡看課外書,爸爸看見了總是說:“你就是不好好學習功課,看起閑書來倒挺起勁兒。”……
(3)李東放學回家,路上看到一個小妹妹跌倒了,便跑過去把她扶起來。一位阿姨走過來,不高興地說:“你怎么把我孩子碰倒了?” ……
小組討論后即興表演。
[設計孩子為小睿擺脫孤獨這一環節,既呼應課始的案例懸念,使課堂首尾呼應,更給孩子提供練習與人溝通的機會。而最后設計的三個生活情境其實是孩子經常會遇到的生活的縮影,讓孩子真切地面向生活,在生活中與勇于、樂于與別人溝通從而體驗溝通帶來的快樂才是本堂班會課的終極目標,也真正體現了“溝通無極限”的主題。]
第四板塊:啟示錄——誦讀詩歌,再悟溝通之重要
配樂詩朗誦:溝通
溝通
是一把雨傘
用溫馨浪漫的空間融合人與人的距離
溝通
是一彎明月
用清柔淡雅的月光照亮愛與愛的凝望
溝通
是一道彩虹
用炫彩的橋梁指引心與心的方向
[在班會課結束的時候設計詩音畫的形式,師生在優美的畫面,和諧的音樂中共同朗誦詩歌《溝通》,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在余音繞梁中得到升華,學生對溝通的重要性的感悟也更將深刻。]
附板書設計:溝通無極限
面對面 尊重
書信 真誠
電話 換位
……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