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8
這是助人為樂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含義。通過人物、交流討論做個好孩子,并感受助人之樂。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道大家同學間應互相關愛、樂于助人,并融入個體言行之中。
活動準備
一些樂于助人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1、敘述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他們樂于助人的品質。
師:在雨天,奶奶擔心沒帶傘的小紅會被雨淋濕;然后沒帶傘的小紅被小麗送回家,衣服沒淋濕,奶奶夸小麗是好孩子;帶傘的鵬鵬衣服全濕回到家,原來他把傘借給路遠的同學,自己卻冒雨回家,奶奶也夸他是好孩子。事情的發展和結果恰好與奶奶的料想相反,曲折有致,由此贊美同學間的友情。
2、學會故事中用的詞語:“擔心”、“淋濕”、“借”、“冒”、“夸”等詞。
3、使幼兒能夠探討一下,短句中小麗和鵬鵬是好孩子的原因,自己會怎樣?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感受助人之樂。從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明曉同學間應互相關愛、樂于助人,并融入個體言行之中。
5、讓幼兒想想自己還能用哪些稱贊的詞來表達他們。
6、師說一個感人的故事,讓幼兒評一評大姐姐是個好榜樣。
《一位盲人的感謝信》
感謝你們,校長和老師,
你們教育的孩子真好。
我說不出她的名字,
只知道她在你們學校。
一天,我頂著風雪回家,
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
她趕緊跑來把我扶起,
還替我找回甩遠的書包。
從此,我們認識了,
她每天都來做我的向導。
一見面,甜甜地叫我阿姨,
清脆的嗓音總是帶著笑。
早晨,她準時把我送過大街,
傍晚,準時把我接過小橋。
下雪天,她緊緊把我攙扶,
下雨了,為我把雨傘使勁舉高。
我說不出她的名字,
可我知道:
鮮艷的紅領巾準在她胸前飄,
雷鋒精神在她身上閃耀。
活動結束
讓幼兒回想一下是不是助人為樂的快樂多。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2、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錄音機、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題。
1、出謎面:一座七彩橋,白云上面架,平時不見面,雨后才見它。
2、從謎面及生活經驗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點。
3、組織討論:你覺得哪些東西像彩虹?
有一只蝦,它長的很特別,他也很喜歡幫助老人,那他幫助了誰?
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吧!
二、聽故事、理解內容
1、傾聽一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講了些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蝦是誰?
2、再次傾聽故事。
故事里小青魚幫助了誰?
蝦公公躺在小青魚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說的?小青魚怎么回答的?
3、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蝦公公會把彩虹當作七彩蝦呢?(引導幼兒根據蝦和彩虹的拱形特點來分析。)小青魚看到蝦公公傷心地樣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小青魚幫助別人后心里會怎么樣呢?(很開心、很快樂……)
4、結合實際,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魚嗎?愿意和他一樣去幫助別人嗎?
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幫助別人的?誰來和我們分享一下
故事:
七彩蝦蝦公公已經很老了,它游不動,只能躺在河底。一天,下了一場很大很大的雷雨,雨停的時候,小青魚來找蝦公公:“我背您到河面上去玩玩吧!”啊,蝦公公又看見了藍藍的天,綠綠的草。
這時,天邊出現了一條七彩的虹。蝦公公驚叫起來:“哦,一條好大的蝦呀,還是七彩的呢。”小青魚樂了:“那是虹,不過,長得還真像您。”蝦公公卻固執地說:“就是蝦,我這就找它聊天去。”蝦公公獨自往前游,不小心翻了個身,慌得小青魚忙上前托住它。等蝦公公再抬頭時,“七彩虹”已經不見了。“七彩虹也嫌我老呀。”蝦公公很傷心,悶悶不樂地回到河底。蝦公公的身體更壞了,可依舊念叨著“七彩虹”。小青魚好著急,它想呀想,怎么樣才能安慰蝦公公呢?
小青魚去找朋友們幫忙,請它們把自己變成一條七彩魚。當小青魚又游到蝦公公身邊時,蝦公公可高興了,它輕輕地說:“噢,是七彩虹,我一直想著你。”“我也是!”小青魚親切地回答。它就這么彎著身子,陪伴著蝦公公。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表情動作,發展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敏銳性,并學會運用新詞:踢、滾,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教育幼兒與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3.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表述,追求獨特性,引導幼兒向獨創性方向發展。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一套:圖①,小欣在踢毽子。圖②,小欣的毽子擱在樹上。圖③,小明一邊玩滾圈一邊走來。圖④,小明把毽子還給小欣。實物投影機。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由排圖講述。
1.發給幼兒每人四張圖片(轉載 于:wwW.dYhzdl.cn : 大班教案《助人為樂》3篇)。師:這里有幾張圖片?每張圖片講什么?
2.師:請你們把圖片排好順序,編成一個故事。
3.幼兒排圖講述,教師巡回引導。
(三)講述,交流,互動學習。
1.出示實物投影機,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排圖的方法和編成的故事告訴大家。
2.鼓勵幼兒質疑,教師解答。
3.結合學詞:踢、滾,教師質疑,幼兒解答。
(四)幼兒排圖講述。
1.幼兒變換圖片位置,編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師注意提示幼兒編故事的連貫性、邏輯性(轉載 于:wWw.dYhzdl.cn : 大班教案《助人為樂》3篇)。
3.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同伴。
(五)品德教育。師:你喜歡誰?為什么?
(六)講評,議論。
幼兒評:誰的故事編得最好,為什么。
教師出示評價表評價。
(七)各領域滲透
社會:在活動區擺放有關團結友愛的圖片,開展角色游戲,教育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
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行為。
環境中滲透:將圖片放在語言區,配上文字卡片讓幼兒復習、鞏固。
家庭中滲透: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品德。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的純真愛心是無限度的,在本次活動中的優點是時間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個活動的情節發展,孩子的積極性特別高,對于老師的提問發揮的很好。在最后結束環節也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世界還是美好的,愛是無限的。不能讓孩子都帶著悲傷的情緒離開活動室。
活動目標
1、體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2、愿意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能注意到別人的困難與需要,主動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事先請幼兒排練表演場景,或使用相關短片、《好朋友》伴奏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幼兒觀看場景一:一位幼兒摔倒了,另外一個幼兒將他扶起來。
——引導幼兒討論: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
——幼兒觀看場景二:一幼兒主動幫助家人收拾房間。
——引導幼兒討論:他在做什么?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的家人說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
二、經驗分享。
——請幼兒回憶并說一說自己幫助他人的經歷(家人之間,小朋友之間)。
——請幼兒說一說被人幫助的經歷以及自己的感受。引導幼兒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心情,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愿望。
——教師小結: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都能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還會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家人和朋友感到溫暖和幸福,老師特別高興,也為你們驕傲。
三、歌表演。
——改編并演唱歌曲《好朋友》如“我幫媽媽疊衣服,我幫爸爸擺鞋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們是幸福一家人。”等,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應變
第三個環節也可以改為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幫助別人或者被人幫助的情景,還可以模擬幫助他人的情景。
活動延伸
1、和幼兒討論決定幼兒可以幫助老師做的事(如擦桌子等),并制定班規輪流執行。
2、請幼兒到比自己小的班級里,幫助小朋友穿衣、系鞋帶、整理床鋪等。
區角活動
語言區:在該區域粘貼幼兒互相幫助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圖片內容,并以此為榜樣,主動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環境創設
班級墻上設置“助人為樂”之星,進行評比活動。
家園同步
家長對于幼兒在家里主動幫助做事情的行為,給予表揚,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愿望。
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時,鼓勵幼兒在安全的前提下主動幫助。
相關鏈接
可以跟幼兒一起觀看以雷鋒系列的電影,體會主人公樂于助人的快樂心情,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愿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