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7
這是心存感恩勵志奮進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班會目標】
1. 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多數同學親身參與其中,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 使學生感悟親情,感受師恩,體驗友情,學會感恩。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也不屬于你個人,請珍惜生命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請珍惜他人為你的努力和付出,請常常報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育重點】
教育學生學會感恩,認識到感恩的重要性。
【教育難點】
如何表達出感恩的情感以及對萬物都抱有一顆感恩的心。
【班會過程】
一、引入
1、主持人: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配上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主持人1: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著真情的雨露成長。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多少回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主持人2:鮮花感恩陽光雨露,蒼鷹感恩長空,高山感恩大地,我們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祖國。
(齊)二年級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播放《感恩的心》歌曲,創設氣氛,進入班會主題。
師: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播放視頻《學會感恩!學會感謝!》)
二、感受親恩,體會親情
第一板塊:感受父母之愛
(一)視頻或事例感受父母的愛
1、師:請大家看大屏幕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地震中的母親》。(課件:地震)(在音樂、圖片的渲染下,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在特定環境中,父母表現出的偉大的愛,深沉的愛)
2、師:這樣的場景在這次地震中實在很多很多。父母給予了我們大如天的生命,父母為我們做過許多事,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還用天地都為之動容的愛養育了我們。下面就請聽幾個真實的故事:
(事例一:xxx4年8月27日的下午,在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男孩童童突然掉進了鯊魚池。當時,35歲的母親劉燕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奮力將兒子救出。事后,劉燕接受采訪時,她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
(事例二:《六旬老父捐腎救子:xxx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的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3、師:同學們,聽了這兩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想呢?(2到3名同學發言)
(二)談談父母對自己的愛
1、師:兩個故事真切的讓我們看到父母的愛不需要理由,如果非要給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他們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啊!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今天大家借此機會,誰來講講自己讓我們聆聽同學們與父母的故事吧!(個別學生說)
2、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興的一件事
聽聽父母的心聲。請家長發言談培養孩子的感受。
第二板塊:回報父母之愛
(一)古今孝敬的事例
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們含辛茹苦培養我們,那么我們該怎么回報父母?
1、看看古人是怎樣孝敬父母的?(播放幻燈片)
《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母親揮杖便打。可是,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從不掉眼淚。然而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便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很傷心,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并不是因為疼痛而哭。”
讓我們聽一聽“田世國捐腎救母”的感人事跡吧!
2、古人的至孝親情讓我們感動,當代人中也不乏這樣的楷模,下面就讓我們再看看xxx1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孟佩杰的事跡,看看她是如何孝敬養母的?(播放視頻《孟佩燈》)
(二)自己談怎樣孝敬父母
1、和孟佩杰比一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感恩父母,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呢?(學生舉手說)
2、主持人:從同學們的發言中能看出,每位同學都想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下面,就請我們的班主任進行總結發言。
3、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父母的期待其實并不多,我們的一句問候、一次攙扶、一杯茶水、一個微笑、一聲感謝,爸爸媽媽就滿足了。在學校我們就要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爭取異的成績,這是對父母的報答,在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點滴開始,從你的一言一行開始!
(三)寫心愿卡,畫“感恩樹”
我想同學們還有很多話想和父母說,好多同學都制作了一張“感恩卡”,上面都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現在就把它放在爸爸、媽媽手上,讓父母來聆聽我們愛的告白吧!①想一想;②說一說;③寫一寫;④讀一讀;⑤貼一貼。
通過這五個環節,讓學生把感恩父母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落實到孩子的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實現本次教育的目的。
三、情感升華,感恩一切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除了父母還有許許多多關心我們的人。
甲:老師、同學、朋友等等,他們都在我們身邊支持我們,鼓勵我們!
乙: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讓我們感謝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吧!最后,請大家一起隨著樂曲一起唱《感恩的心》,把它獻給與會的父母和老師,來表達我們心中真誠的感恩!!來表達出我們內心的感謝吧!可以站起來帶上你的動作和表情(放歌曲《感恩的心》)
(全體學生站起,合唱《感恩的心》)
師:在這次活動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再次感謝所有的父母、老師在百忙中來參加我們的主題班會。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次教學,使學生明確感恩的含義、意義,學會識恩、知恩,善于施恩,明確感恩、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
能力素質目標:增強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感激他人,回報社會的感恩意識,并把感恩之情化為學習中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勵志精神,全面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以構建和諧校園。
二、教學課時:
2學時
三、教學方法:
本次班會以互動活動、演講、討論等形式開展。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圍繞班會主題召開班委會,討論本次主題班會的籌備工作;
(2)設計班會形式及教學具體過程,準備教案;
(3)準備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
(1)認真思考并準備感恩父母的事例;
(2)收集并準備勵志故事演講;
(3)準備詩歌朗誦及事例講解。
五、教學過程
(一)感恩教育(1學時)
開場白
以一首《感恩的心》作為開場音樂。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主持人述: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從嬰兒的呱呱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其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環節一:理解父母,學會感恩,歌頌母愛父愛
主持人:
千百年來中國一直就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優良傳統,作為一種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被人們信奉和遵守,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融入人們的血脈。但隨著市場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這一優良傳統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有恩不報、過河拆橋、不講誠信等現象并不鮮見。在大學生中花錢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惡意拖欠學費等現象比比皆是。由于缺乏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部分大學生中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不良現象:一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當然的,漠視寶貴的親情、友情和師生情,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這種與主流價值觀偏離的“忘恩”情緒,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常言道:鳥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的。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道道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1、詩歌朗誦(配樂)
表演者:
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
我們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
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
多少回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雖然它已遠去,但一顆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駐心間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
學會感激—感激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無窮的知識
學會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為他們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力量
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
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
有一聲呼喚最動聽
有一個人最要感謝
有一個人最應感恩
它就是—“媽媽”
媽媽的皺紋深了,她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暖的陽光給了我
媽媽的腰彎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
媽媽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面對媽媽深沉的感情
聆聽媽媽殷切的心愿
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應該學會感激
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
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
拿什么來感謝你,我的父母
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
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于心
2、事例:
講述者: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生命是如此的珍貴,我們要感激父母給了我們這一次生命,讓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活過一次;感謝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獨;感謝坎坷,讓我們在一次次失敗中變得堅強;感謝敵人,讓我們使自己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朝前進步……面對命運的不公你沒有埋怨,沒有退縮,你用自己的方式來頑強地生活,用愛來回報這個世界,你幫助了那樣多的人,讓他們感到了溫暖和力量。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性。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環節二:訴說父母之愛,父母辛苦知多少
組織形式:請同學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進行講述。
環節三:說出你對父母的感謝和祝福,以歌曲《懂你》為背景音樂。
每人準備一張便利貼、一支筆,寫上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并落上自
己的名字,然后由班長隨意抽取宣讀(抽取十位)。
環節四:
凡事感恩
感恩傷害我的人,因為他們磨練了我的心智;
感恩欺騙我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我的智慧;
感恩中傷我的人,因為他們完善了我的人格;
感恩鞭打我的人,因為他們激發了我的斗志;
感恩遺棄我的人,因為他們教導我該獨立;
感恩絆倒我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我的雙腿;
感恩斥責我的人,因為他們提醒了我的缺點;
感恩所有使我堅強的人!
班主任寄語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珍惜;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回報;
懂得感恩,我們要有自己的實際行動。
懂得感恩,老師相信同學們會越做越好。
(二)勵志教育(1學時)
環節一:以勵志短片為開場。
環節二:分析討論在實現人生目標或理想的道路上可能會遇到或已經遭受的失敗或挫折有哪些?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或方式來面對?
組織形式:分成5個或6個小組討論(10分鐘),記錄總結討論結果,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講解小組討論的結果。
人生在世,困難挫折難免,傷痛苦楚常有,面對困難有人選擇退縮,遇到挫折有人選擇認輸,但也有人不畏困難,越挫越勇,默默忍受傷痛,在失敗或失意時選擇拼搏,把挫折當激勵。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面對困難挫折,我們應該做到勇敢堅強,微笑面對、自信面對,應該懷著積極的心態做到:“得意、失意,切莫大意!順境、逆境,切莫止境!”
環節三:勵志故事演講。
組織形式:由學生代表提前準備好演講材料上臺演講。
環節四:播放勵志歌曲,如《最初的夢想》或《隱形的翅膀》等,推薦觀看勵志電影,如《當幸福來敲門》。
人生是一場磨難,真正的強者是把苦難當成醇酒一飲而盡的人。沒有挫折的人生其實是并不完美的,只有真正嘗試了失敗的痛,才能徹底感覺成功的甜。人生正是因為有了酸、甜、苦、辣的交匯,才變得更深刻,更有意義,更值得回味……
六、教學評價
這次班會充分利用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大家感受著、討論著,思索著、回憶著來自父母的愛,沉浸在愛與被愛中,懂得感恩父母,感激他人,回報社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學習和生活,真正深切體會父母、老師對自己成長的點滴付出,努力打造“和諧校園”。
七、主持人總結
讓我們生活在感恩勵志奮進的世界里吧!班主題班會《懂得感恩》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班會目標:
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活動,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體會父母、師長、親人、同學、朋友之間的無私的親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真正內涵。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具體過程:
主持人:主持詞引出
感恩—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字眼,也許我們都不曾理解過感恩的真正含義,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卻存在著無限恩情需要我們去感受,去回報。
對父母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他們的一次次牽扶,讓我在遠離父母的時候,放飛理想。對老師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教誨,讓我拋卻愚昧,懂得思考,在學習的歷程中實現自我。對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為他們讓我在這塵世間不再孤單,讓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脈相連。對朋友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友愛,讓我在孤寂無助時傾訴、依賴,看到希望和陽光。感謝曾幫助過我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我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幫助的人,他們用淡淡的柔弱讓我可以把這份善良延續。
第一部曲:感恩父母
同學齊誦:“游子吟”
大家說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使你最感動、最難忘的故事或生活片段。
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請父母讀一讀孩子講的知心話
請父母代表發言
第二部曲:師恩難忘
朗誦“獻給老師的花”,
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對老師講的話
第三部曲:友誼永存
詩朗誦:《友誼之歌》
小品表演:《公交車上》
同學發表感想
第四部曲:愛的奉獻
朗誦:“感恩宣言”
事先制作感恩卡片,請同學們每人抽取一張,以作紀念,常懷感恩。
隨意指名幾個同學誦讀卡片上的溫馨贈言
齊唱《感恩的心》
詩歌“感恩情懷”:
班主任講話: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優良傳統,感恩圖報就是其中之一。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寫照。常懷感激之心,能讓我們更好地體驗愛,感受情,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體驗著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老師的關注、社會的關懷。親情、師情、友情,使我們能夠在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能夠更好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常懷感激之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動人,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溫暖,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鄭曉磊: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王介寒: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曹安琪: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鄭曉磊: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王介寒: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四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鄭曉磊: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么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么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于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么時候?陰歷9月初9
2、小品:《爹》
曹安琪: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感恩小品--《爹》
人物:父親,娃子,宿舍男生,甲,乙,亭主,校警1&2
第一幕:
旁白:這是一個邊遠的小山村,娃子終于考上大學了,他成了這個山村這么多年來
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這天,父親在村口送娃子,天灰蒙蒙的。
父親:娃子呀!爹是個老粗農,你娘也去的早,你一個人在城里要好好照顧你自己呀!你在學校里別只顧著省,不能壞了身子,我在鄉下就是再苦在累也會想辦法給你弄些生活費。(拿出一個紅色小包)這是爹籌的一點錢,你先帶著吧!
娃子:這……給我50元你咋過?
父親:哎!娃子呀,你就別想太多了,家里人只盼你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走吧,時間不早了,別誤了車!
二人依依不舍,牽手到別
娃子:你們回去吧,別累著了(哽咽)
父親:再見!
第二幕:
旁白:娃子一到學校就給家寫信,這天父親割完稻草回家,見桌上有一封信。
父親:兒來信了!(高興的說)
父親:讀讀。
父親讀信:親愛的爸爸你還好嗎?您身體不好可別累壞了身體!我在這邊一切都好,學校領導也很關心我,我還在校外找了份家教,也不影響學習生活費都夠了!我每頓都在校外的小攤上吃,小攤都是鄉下農民辦的,一個月能省下不少錢哪。好好照顧身體,不要牽掛。
父親:咳!娃子還真懂事啊!咱們家可就指望他了。
父親:去城里擺小攤咋樣啊?
父親沉默后“我瞧這事沒準能成。俺燒個熱湯面,學生都沒吃過,保不準還愛吃哪!再說,俺又不坑人家。“
旁白:當天,爹上城。
第三幕:
(父背著包,蹣跚地上)
父親:同志,打個電話。
電話亭主:別稱呼的那么惡心,要打你就打。
(兒正和幾個舍友聊天。)
父親:喂,你好,請娃崽接個電話好嗎?
男生:(大笑)娃崽,誰是娃崽,我們這沒有娃崽到有兔崽。
娃崽:(大驚)找我的,(接過電話)
父親:娃崽啊,我在你的學校門口。
娃崽:爹,你等著,我這就去接你。。(扔下電話)
電話亭主:一塊二,土老冒。
娃崽:(急忙跑上,面向爹)爹,你?
父親:我把做熱湯面的料和工具都帶來了,你看中不中……?
娃崽:(收住淚,伸手接過父親的包)咋不中呢,先到我宿舍歇歇吧?
父親:我想過了,先把攤子安下來,再到你的屋里看看。
旁白:娃崽明白這是父親的借口,怕給他丟人的,娃崽心里酸酸的,而且很矛盾的。但是他還知道勉強父親也沒有用的。
娃崽;(無奈)那我就先去租個房子吧。
父親:不行,你去上課,不能耽誤你的課。
娃崽;下午的課不重要的。
父親:不對,只要是老師上的,都重要的,快去上課,不然俺生氣了。(固執)
娃崽;(沒有辦法,只好準備走)
(次日,父親擺攤)
第四幕:
(一張桌子,兩把凳子,一個飯缸,老人在等待客人的出現。)
(兩學生上)
甲:這兒又多了一個飯攤。
乙:是呀,咱們過去看看。
父親;(上前笑臉相迎)同學吃面嗎?俺親手做的。
甲&乙:(推父親)什么年代了,誰還吃你的手桿面呀,老頭,走走……
父親失望地蹲下,用雙手抱著頭。
校警1&校警2:今個老百姓,真呀真高興。
校警1:(突然的)等等!哪來的一股面香味?
校警2:是啊!哪來的?快看,違法攤點!
校警1:好,殺他個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校警1:喂,老頭,這里不能擺攤,這是違法攤點,快撤了(掀攤)
父親:同志,你就可憐可憐俺吧,俺們為孩子賺點生活費,又不是開黑店……
校警1:啰嗦,我們可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要不押進派出所,手拷伺候之!
旁白:下午父親收攤,兒子趕來。
兒子:這……
父親:爹要走了,你在城里好好呆著,爹是個沒文化的人,成天受人欺侮,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爹走了,啊。
兒子:(望著父親跪了下來)。爹-------
父親攙起兒子,兒子送父親離開。
(Music)
3、學生代表講述關于父母之愛的小故事
曹安琪:同學們,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微笑,一點進步,都是對父母的愛的一種無聲的表達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學想和我們一起分享發生在他自己身邊愛的故事。
學生講故事略
4、家長致辭
王井:是呀!愛是一縷縷陽光,能滋潤干涸的心田;愛是一絲絲春雨,會萌發無限的坦誠……,只要有愛,枯木能發芽;只要有愛,滄海變桑田……,讓我們來看看家長眼中的愛吧!
尊敬的老師、家長,可愛的孩子們:
下午好!
很榮幸能參加這樣的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借此機會,作為家長,我談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共勉。
首先,非常感謝學校安排這樣的班會活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與傳授文化知識同樣重要。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于被家長寵著、愛著,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甚至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氣。讓孩子們對家長、對老師給予的關心、幫助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之心,對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非常有幫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