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
這是綠野仙蹤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倒、處、找、淺、淡、發、所、靜、交”10個生字,能描寫“處、找、淺、淡”4個字。積累9個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贊美,對春天的歌頌。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自然到處是一片綠色。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
2.學生交流,綠色的()。
3.師:小草蘇醒,樹木發芽,山川田野好像
出示句子: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1)指名讀句子。
(2)學習生字:倒、處(著重區分:“到”和“倒”)
(3)齊讀句子。
3.今天,我們隨著詩人艾青的詩歌,一起走進春天綠意盎然的畫卷。
4.出示課題:
6、綠
5.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小節讀課文,隨機正音。
3.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閱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春姑娘的手真巧,調出了那么多綠色。
(1)媒體出示有關各種帶綠的詞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2)學習生字:淺、淡、發
“淡”:注意兩個“火”字的筆順指導。
(3)男女生對讀。
(4)你還知道哪些“綠”?(草綠、蘋果綠)(初步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5)發:注意第一筆是“豎折”,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2.出示第二小節。
(1)學習生字:找
(2)指名讀。
3.這么多的綠集中在一起,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讀讀課文三、四、五小節。
(1)指名讀三、四、五小節。
(2)學習生字:交、靜、“交”:理解“交織”。
“靜”:后鼻音。換部首能變成什么字呢?
(3)出示插圖
學生想像:風中的是綠的,雨中的是綠的,
陽光下的也是綠的。
(柳條、樹葉、草地)
(學生看圖,挑選其中的一句展開想象,說一說)
(6)學習第四、第五小節。
①看所有的綠交織在一起的樣子。
②看綠飄動在一起的樣子。
③朗讀第四、第五小節。
四.復習鞏固,總結全文。
1.游戲:綠色調色板(讀詞語)
詞語:好像到處找淺綠淡綠出奇陽光所有
2.指導寫字。
(1)觀察“到、刮、淺、淡”四個字。
(2)注意共同點:“到、刮”左寬右窄;“淺、淡”左窄右寬。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師生評價。
五.適時拓展,布置作業
1.春天,大自然充滿了生機,充滿了綠色,你見過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嗎?說一說:春天到了,校園里。公園里。田野里。
2.學生可挑選準備交流。
3.實踐活動:雙休日,與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綠”。
活動目標:
中班主題活動親親綠色教案
1、讓幼兒了解秋天也是有綠色植物的。
2、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活動準備:
發動家長收集各種綠色植物:樹媽媽圖片;綠色樹葉;剪刀;雙面膠 紙水彩筆;紅寶寶、綠寶寶、藍寶寶、黃寶寶指偶
活動過程:
一、聽聽“綠色”
1、 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秋天的綠寶寶。
2、 利用指偶,教師講“綠色”故事,幼兒傾聽。問:秋天到了,綠寶寶怎么了?(不高興了,因為樹葉喜歡黃寶寶,蘋果喜歡紅寶寶,天空喜歡藍寶寶,一到秋天,大家都不喜歡綠寶寶了。)
二、親親“綠色”
1、 提問:大樹媽媽怎么只剩兩片樹葉了?(…)
2、 哦,原來他們抱在一起做游戲呢!看,它們變成什么了(教師出示示范畫)
3、 你們聽什么聲音啊?(教師故作神秘拿出一袋樹葉)原來是他們在說話呢,他們說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小朋友愿不愿意啊?
4、 幼兒制作,教師觀察知道幼兒創造過程,并個別指導。
三、欣賞、交流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并說說自己的作品
四、延伸活動
布置大樹媽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優點:如教具的準備上比較充分;活動環節上,與幼兒一起分享綠寶寶的照片、綠寶寶由開心一下子轉為不開心、師幼一起講故事到幼兒單獨來講故事、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以及對幼兒在語言的引導等方面較好。教師在活動后,改變了這一不足之處,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了作業紙上的`四樣物品,并讓幼兒給四樣物品都涂上了綠顏色(給了幼兒明確的目標),效果較好。今后,在教育教學中,我要繼續發揚我的優點,彌補我的不足,更加用心的設計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感受梅雨潭的綠的特點,體會作者情感。
2、品味、積累文中運用精妙的詞語、句子。
教學重點: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朗誦《春》里的語段,引導學生回顧有關朱自清常識,從“導游”這一角色切入,引出課題《綠》。
二、出示目標。
學習這一課,我們要完成達哪些任務呢?(屏幕顯示目標)請同學讀,加深印象。
三、初讀課文,梳理思路。
生默讀課文。要求:
1、標識生字難詞,結合注釋理解、掌握,注釋中沒有的隨時詢問;
2、注意開頭結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蹤的詞句、過渡句。
學生完成后,老師結合學生詢問補充生字難詞。師生共同梳理課文思路,引導學生理解描寫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讀課文,賞景悟情。
重點朗讀第三段,欣賞令作者驚詫的.綠、體會作者對綠的深情。
1、老師對朗讀提出要求,指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2、深情朗讀后,你感覺哪些句子最能體現綠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達作者對綠的熱愛?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寫綠,寫出了綠的什么特點。然后請該生朗讀,師生對朗讀情況點評,對于朗讀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觀很多,也都很美,作者為什么最愛梅雨潭的綠呢?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這篇短小的游記散文,通過對梅雨潭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觀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讀課文,含英咀華
《綠》是一篇貯滿詩意的美文。尤其在語言的運用方面特別值得我們去欣賞、品味。。
1、老師對賞析方法作指導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們喜歡的句子,寫出喜歡的理由,然后反復朗讀直到會背。
3、課堂展示,師生點評。
六、回顧全文,反思總結
1、回顧這節課,反思收獲,提出疑惑。
2、老師總結:課上到這里,相信同學們已和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禁不住也驚詫于梅雨潭的綠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多么可愛了。但同時隨著閱讀的深入,大家又發現了新的疑惑,課后希望同學們帶著這些疑惑繼續閱讀,進一步走進大師,走進美不勝收的大自然。
七、布置作業。
1、背誦第三段;
2、課外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八、板書設計。
瀑布、亭子等——襯托→綠←寫、贊——比喻、排比、擬人、對比、想象等。
一、設計意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得健康、吃得科學,還應符合生態平衡、生態環保。本活動以當今提倡的綠色環保為出發點,以與幼兒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綠色食品為內容,讓幼兒了解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和綠色食品的來源,讓幼兒懂得綠色食品有益身體健康。
本活動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以游戲形式激發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動機,并讓幼兒操作電腦,在電腦中自己尋找答案,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與提高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知道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下的安全、無污染食品。
2、通過讓幼兒主動探索,了解綠色食品的生長、生產加工等過程,懂得多吃綠色食品有益身體健康。
3、培養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布置一個自選商場。
2、放大的綠色食品標志圖二張。
3、六臺電腦及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自選商場”選購一件自己最喜愛的食品引入,啟發幼兒尋找食品包裝袋上的標志。
(二)出示綠色食品標志,引導幼兒再次選購有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
(三)簡介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
1、指導語:這是綠色食品的標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標志。
2、簡介綠色食品的標志:上方表示太陽,下方是葉片和花蕾,標志圖形是正圓形,整個綠色食品好象讓我們看到了在陽光照耀下所有的植物、動物都健康快樂的成長,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安全、無污染、營養豐富的食品,人們吃了綠色食品有益人體健康。
(四)幼兒探索活動:
1、幼兒分組操作電腦。
(1)了解綠色食品的來源。
(2)根據設置問題,尋找答案。
2、集中交流操作中所獲得的答案。
(五)師小結。
(六)按綠色食品與不是綠色食品進行分類。
(七)教育幼兒多吃綠色食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