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5
這是克服懶惰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懶惰坐著一輛豪車來到了學校,懶惰坐在車上說:“這校長是怎么搞的?把校門口跟教室弄得那么遠,走到教室,真能把人累死,哎——”懶惰慢慢地去往教室。
他走到教室,一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椅子都吱吱地響了一下,好像在說:“我上輩子做了什么壞事,竟然被人坐。被人坐可以,但為什么是這么胖一個人坐我!”懶惰坐在那兒一直發呆,旁邊的同學提醒他,讓他拿書,懶惰覺得太累了,所以就無動于衷。
上課了,懶惰才慢慢的把書拿出來,老師開始講課了,懶惰一直在那兒躺著。老師見了懶惰這個樣子,就說:“懶惰,你來回答這一題。”懶惰坐在那兒,慢吞吞地說:“這道題應該是這樣……”懶惰完全回答錯了。老師二話不說地在黑板上寫了一些詞語,還有一句名言。全班同學都寫得很快,只有懶惰是班上出了名的“烏龜”。同學們寫到最后一句的時候,他們都看著懶惰,懶惰抽抄到了名言:懶惰是罪惡的源頭。
他好像明白了老師的用意,從此不再懶惰,變成班里最勤奮的人。他始終記得懶惰是罪惡的源頭。
告別懶惰學會勤奮活動分析:兒童心理學表明,四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向青少年過渡的兒童期的后期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時期。四年級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的最后關鍵時機。在四年級以后,除非進行特殊的訓練,孩子的學習習慣將很難改變。四年級孩子的意志發展開始從他律向自律過渡,開始具有自覺克服困難的意志,所以四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恒心的關鍵期。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孩子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孩子寫作和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孩子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開始增強,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活動目的:1、運用講故事的方式與新興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學生懂得“在學習上想要有所收獲,就一定要勤奮,若懶惰將一事無成。” 2、通過對老師講述的內容展開學生間的交流、討論,加強學生對在學習中具備勤奮的必要性的心理體驗與認知,從而幫助他們下定決心,告別懶惰的心理,變得勤奮求知。活動重點:告別懶惰的心理,了解勤奮的必要性,培養勤奮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活動難點:讓學生能勇敢、大膽地講出自己平時在學習方面偷懶的行為,并作反思從而下定決心,告別懶惰心理,學會勤奮學習。教學準備:課件、視頻。教學過程:一、導入主題1、播放音樂《勞動最光榮》,學生聽著音樂拍手或輕聲跟唱,說一說歌曲中誰是勤勞的人? 2、揭題:告別懶惰學會勤奮我們在學習中,要像喜鵲和小蜜蜂一樣勤勞,不能懶惰,學會勤奮。古人說“天才出自勤奮”。無論是誰,無論你有多好的條件,要先取得好成績,必須學會勤奮,常言說“天道酬勤、勤能補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通過案例,學習如何學會勤奮。案例一、如何偷懶呢?有的同學在遇到問題時,會想喝什么口服液能讓人變聰明,什么東西一學就會呢?或者有沒有機器人能代替我們學習、勞動,讓大家不花力氣和功夫就收獲果實呢?討論:為什么他們有這種想法呢?提問:懶惰的危害是什么?小結:凡是有這些問題的學生有的是想不努力,不花力氣、不下功夫就收獲果實:有的是對自己沒有什么要求和目標,不想積極爭取進步。而有這兩種想法的學生一般都非常懶惰,做事不主動,缺乏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毅力,做事常常半途而廢。因此,他們很少能擁有好的學習成績及成功的經歷。案例二、觀看視頻《王羲之吃墨》,說一說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提問:通過他們不同的學習態度,產生不同的人生結局,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在學習中懶惰帶來的后果,勤奮給我們帶來的喜悅。四、暢所欲言1、想一想,說一說古今中外還有哪些成功的名人是靠著勤奮取得大成就的?看看誰說得多。2、學一學夸一夸師生夸獎班級里勤奮學習的孩子,學習身邊的榜樣。通過向榜樣學習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心里明白,一個人去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靠平時勤奮、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去的今天得成功)五、激情宣誓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得靈感。我一定要改掉_______________ 壞毛病,我堅信我自己_______________ 。請大家看我的實際行動吧!請大家支持我!謝謝大家!六、總結:學習是一項艱苦的活動,我們只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切實的付,長期認真聽講,按時完成各科作業,積極思考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告別曾經的懶惰,養成勤奮學習的習慣,才能獲得學業的成功,希望每個同學都象勤奮、快樂的小蜜蜂,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成績,都能享受到勤奮帶來的成功的歡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綠色通道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深入感悟文章的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色通道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略知議論文是說理的文章,一般的篇章結構是:先提出觀點,再列舉事例,講道理。
【教學過程】
一、由名言導入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請你說說你對這句名言的理解。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題目中的“說”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說理類的文章。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文章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明白、說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分段。
1、聽課文錄音
想一想:課文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說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導分段。
(1)各自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在哪里提出了觀點?又是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課文最后又是講了什么?
(2)交流。
(3)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1、提出問題;2、列舉事例;3、點題總結。
三、分段讀通課文。
1、先拼讀生字,讀準新詞。
2、分段讀通課文。
自讀鞏固預習效果——指名讀——糾正讀音,指導讀通長句——齊讀。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2、重點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3、鋼筆描紅。
4、練習書寫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3:讀一讀,再抄寫。
2、熟讀課文。
3、區別形近字組詞。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懂司馬光、童第周有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刻苦勤奮。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教具學具: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題第一教時
(板書:勤奮)看到勤奮一詞,你會想到什么?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來學習文章《說勤奮》,文中是如何來說勤奮的。(板書: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生字,讀準字音。
2、自由、輕聲讀文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互問,四人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4、回答教師問題: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6、全班質疑問難。
7、齊讀全文。
三、細讀課文,體會詞句的意思。
過度: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指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體會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設問)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比喻)
用鮮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導朗讀。(個人朗讀。全班朗讀。)
5、歸納板書
提出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
這一段用設問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觀點,非常明確,引起讀者的思考。
五、作業抄生字。
第二教時
一、復習檢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你懂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2節
我們繼續學習下面的課文。
1、指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寫了誰?(司馬光)
2、寫了司馬光的幾件事?
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就去玩了,他卻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
長大以后,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