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
這是主題班會教案落實五項管理,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對中小學生“五項管理”(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健康)的相關要求,履行好學校和家長的責任,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本周開展了落實“五項管理”主題班會。
一、手機管理
1.無特殊情況學生一律不帶手機進入校園。
2.行課期間,如家長要與孩子聯系,可通過班主任進行溝通。
3.嚴禁將手機帶進課堂,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向班主任提出書面申請,班級設置手機保管處,進校后將手機交由班主任保管,放學后歸還。
4.教師不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孩子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5.家長應以身作則,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二、睡眠管理
1.學校每天8:20上課,家長原則上不早于8:00將孩子送到學校。
2.家長要了解科學睡眠知識,重視睡眠管理,確保孩子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
3.家長盡可能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不熬夜,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4.教師每天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及時與家長溝通。
5.學校定期對孩子睡眠狀況進行調查、監測。
三、讀物管理
1.學校嚴格按照《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采購規范的課外讀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進校銷售課外讀物(含數字出版產品),禁止任何人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
2.學校每學年參照《教育部推薦新課標中小學課外閱讀書目》向孩子推薦課外讀物,建立圖書館,設立班級讀書角,優化校園閱讀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提高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3.學校對孩子攜帶進入校園的讀物進行管理,發現問題讀物及時處置,消除不良影響。
4.家長應在正規渠道購買課外讀物,重視課外讀物價值取向,購買符合孩子認知發展水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積極向上的正版書籍,對于不適當的書籍要及時禁止閱讀。
5.保證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30分鐘,倡導親子閱讀,教育孩子愛護圖書。
四、作業管理
1.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三到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盡量確保孩子在課后服務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培養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
2.科學設計作業,各年級組、學科組、各班級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書面作業,鼓勵老師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創新作業類型。
3.教師會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統一的批改和反饋,請家長和學生不要自行批改。
4.學校統一發放了作業記錄本,培養學生每天自己記錄作業。
5.建議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額外增加作業,不要加重孩子學業負擔。
五、體質健康管理
1.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除了課表的體育課之外,學校還保障每天上下午分別半小時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另外,學校還開設了排球、武術、花繩、龍獅、龍舟等體育類社團選修課程。
2.學校每學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冬鍛節、趣味運動會、啦啦操、武術操展演等,孩子人人有項目,個個都參與,在活動中掌握運動技能,增強體質。
3.學校保障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定期組織孩子進行視力檢查。
4.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孩子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給家長。
5.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障居家鍛煉時間。
一年級各班召開了“自主管理 做學習的小主人”主題班隊會,在各班中隊輔導員的引領下,同學們熱烈討論、交流,達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共識。
小學生,要學習,養成習慣終受益;
早晨起,不懶睡,早到教室讀書去;
課堂上,專心聽,基礎打牢學本領;
勤于思,善動腦,積極發言才最好;
有練習,自己做,練就本領比高低;
課堂外,多讀書,眼界開闊長本領;
好習慣,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好學習,學習好,養成自主好習慣。
二年級
為了落實“五項”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管理、減負提質,二年級級部全面貫徹全國教育會議精神,召開主題班會,切實從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等五方面落實五項管理規定,扎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發展素質教育,不斷創新,持續推進輕負高質、實踐創新、整體育人,助力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年級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為了增強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三年級的同學們開展了以“自主管理,做時間的主人”為主題的班會活動。
班會上,有的同學靜靜地感受一分鐘有多長,思考一分鐘能做什么事。通過沉浸式的體驗引導孩子明白生活中每一分鐘的珍貴,再通過拓展“一分鐘都可以做哪些事情”,讓學生受到震撼。
有的同學穿梭時空隧道,通過分享《囊螢夜讀》、《魯迅的故事》、名人名言讓大家感知古人是如何珍惜時間,明白時間的寶貴性;此外更有深情的詩歌朗誦《珍惜時間》讓同學們深切感受時光飛逝。
學生們尋找時間溜走的蹤跡,分享節約時間的小方法。與同學一起交流自己是如何合理分配時間、規劃學習生活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增強了同學們的時間觀念,使同學們克服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在學習生活中提高做事的效率,最終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四年級
5月26日,四年級的隊員們開展了“自主管理 做學習的主人”主題班會,隊員們認真學習了自主管理。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按時作息。手機盡量不帶進學校。每天在校內保證1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加強家庭體育鍛煉,結合體質監測項目進行鍛煉,確保隊員們體質健康。本次主題班會加強了隊員們自主管理的意識,提高了隊員們的學習生活的積極性。
五年級
結合學校“自主管理 做學生的主人”主題活動,圍繞五項管理內容,五年級級部開展主題班會,從手機管理,睡眠、課外讀物進校園、作業管理和體質健康五方面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了詳細的學習和交流,通過小組交流,自主發言,每一位學生都明確知曉了五項內容的具體要求,通過微信群也建立了與家長互通交流的平臺,讓每一位家長知曉五項內容,更好的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六年級
為了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懂得自我約束,六年級開展了班會活動,孩子們懂得了保證睡眠,按時作息對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做到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精力進行校園活動和學習;電子設備不進課堂,保證課堂秩序,做到多動腦思考,獨立探索問題;加強體育鍛煉,保證身心愉悅,家校合作,在家也要保證體育鍛煉時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家務勞動,鍛煉動手能力等。良好的習慣利于我們成長,讓我們做好日常反思,共同進步!
班會背景
在物質文化豐富的社會大背景下,手機已經成為學生溝通、娛樂和學習的重要工具。但它有時候卻成了學習的殺手。那我們究竟要如何教導孩子杜絕手機成癮,加強自律性呢?下面請一起跟小編看看吧!
班會目的
1.讓學生能夠認知到手機問題關鍵是能否自律和合理使用的問題。
2.讓學生真切地了解因為自身的不自律可能會給他人帶來許多方面的消極后果。
3.讓學生明確遵守學校“關于手機使用方面的規定”,使學生 能夠自愿自律地管理好自己的手機。
4.引導學生從手機使用問題看自己的自律問題, 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都需要自律。
課前準備
1.PPT
2.拍攝有關“學校沒有禁止帶手機情況下,學生在校使用手機情況”的視頻。
3.課前請學生選擇自己的立場,調整座位,方便自由辯論。
班會過程
(一)手機——美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我怎樣做自己手機的主人——我的手機我做主?
1.引出班會主題 班主任宣布主題班會開始,呈現與主題相關的圖片,并介紹今天主題班會的話題——手機。
2.探討問題:手機是什么? 教師引出手機是通信工具和移動電腦。
3.強調全國有 6. 2 億人用手機上網,占所有上網人數的 90.1%。
4.學生先分享自己的經歷:手機給我帶來的最大 好處或便利是什么?
5.預設:學生會說出手機的即時通話、娛樂休閑、 便利生活、方便學習等各種好處。
6.教師總結:手機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設計意圖】
(1)提出問題,讓同學對手機有更明確的認識。
(2)提出質疑,更好地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也點出了班會主題——怎樣做手機的主人。
(3)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話來理解學生立 場,更有助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手機——帶
1.探討問題:如果學校沒有禁止帶手機,你帶還是不帶?為什么?
2.讓學生(已分組)以自由辯論的方式闡述自己帶與不帶的原因,并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做法的合理性。
3.教師總結:“手機帶與不帶”不是手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問題,而是“我”的問題。
4.結論:個人是否合理使用手機,決定了它帶來的是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
【設計意圖】
(1)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手機有“利”也有“弊”。
(2)引導學生關注個人的合理使用,幫助學生了解手機“帶”與“不帶”關鍵在于“我如何使用手機”。
(3)幫助學生意識到:“我”怎樣使用手機決定它帶來的是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
(三)手機——用
1.探討問題:你有沒有遇到(或聽說)某人因為 使用手機而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影響的例子?
(1)同桌互相分享經歷。
(2)預設:學生會提到某人對自己的學業、身體 健康、人際關系、干擾他人、同伴影響等不利影響。
2.教師總結:個人不加控制和約束地使用手機, 會有多方面的消極后果。
3.探討問題:如果學校沒有規定校內禁用手機的規定,你會怎么做?
A.我不帶手機到學校。(我帶手機,但是關機,離學校才用)
B.我帶手機,基本關機,在應急和特殊需要下才會開機使用。
C.我帶手機,基本關機,但是中午(晚上)的休息時間都會開機玩一會。
D.我帶手機,只要不上課,就要玩會。
E.我帶手機,處于開機狀態,不管上課下課總想找機會看一下。
PPT 上呈現 5 種學生手機使用的可能性情況:
A-E,自律性依次減弱。
(1)讓學生自己分析并對照,教師依次讓各種類 型的同學舉手示意。
(2)預設:A-C 應該都會有同學舉手,D-E 相對 會少。
(3)教師總結:不同的人對自己的約束程度各不 相同;提出并解釋“自律”一詞的意思。
【設計意圖】
(1) 讓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體會和分析不合理使用手機所產生的消極影響。
(2)教師從學生的主體意識出發,幫助學生形成道德情感的環節,讓學生更易認可正確的觀點。
(3)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自律程度,也為下一步引導學生認同學校的做法奠定認知和情感基礎。
(四)手機——禁
1.探討問題:如果學校取消“禁止帶手機”的規 定,你覺得個人、班級和學校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
(1)學生 4 人一小組討論,并匯報結果。
(2)預設:學生會說出某些學生學業會很受干擾、 下課玩手機、健康和學習氛圍受影響、群體壓力、攀 比心理、安全隱患等。
2.觀看學生自制視頻《學校沒有禁止帶手機后》。
3.教師總結:因為每個學生的自控力和約束力不同,學校如果不禁止帶手機,不管學生選擇“帶”還是 “不帶”,都會深受影響,所以學 校的“禁令”是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學生的利益。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主動思考“學校不禁止帶手機可能出現的問 題”。
(2)使學生在認知和情感理解的 基礎上,認同且愿意下定決心支持學校“禁帶”手機 的規定。
(五)手機——我做主
1.重申觀點:手機問題是一個需要約束的問題。
(1)學校禁止帶手機,是屬于他律。
(2)是否遵守校規,校外是否合理使用手機都屬 于自律,自律最關鍵。
2.解決問題:設定我的使用計劃。
學生 4 人一小組討論:設計手機自主使用計劃,讓自己能夠自律管理手機,真正成為手機的主人。(內容可包括時間、地點、場合、功能等)
3.教師總結:為了幫助自己更合理地使用手機, 并考慮到個人、班級和學校的整體利益,我們要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用好手機。
【設計意圖】
(1)讓學生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來真正解決手機問 題,引導學生更自主自律地使用手機。
(2)幫助學生成為自主自律使用手機的主人,也是學生品德塑造的一部分。
(六)我的人生——我做主
……
班會總結
在班主任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認真學習了教育廳印發的“五項管理”文件,也切實感受到了“五項管理”對學校工作以及對我們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為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堅持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現準行“五項管理”即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沉迷手機無法自拔。現對學生手機的使用加以管理和相應的控制,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并且現在中學生近視率越來越高,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也可以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更專心學習。
為了進一步規范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加強對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的管理,合理適當的作業管理不但能將學生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解放出來,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與此同時,也要保證學生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好的睡眠質量是學生身心健康的保障,也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
除此之外,學生的體質健康也不容忽視,要加強引導,保證體育活動時間等。
為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學校也需要加強課外讀物進校國管理,必須堅持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適度性的原則,使學生受到優秀知識的熏陶。
在學校“五育并舉”,“五項管理”工作之下,我們學生有了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獲得更為健康全面的發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