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0
這是沉痛悼念雙星隕落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悲痛!吳孟超、袁隆平,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于2021年5月22日相隔5分鐘相繼離開人世】
1、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2分,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吳老今年99歲,福建人,2005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我國膽肝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
2、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
袁老今年91歲,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勛章榮譽獲得者……
愿世間如你們所愿,醫食無憂!讓我們一起,祝二老,天堂一路走好!為二老點亮天堂之路!
緬懷!國之脊梁
沉痛悼念
挽聯
敬挽吳孟超院士
作者/冬人
對黨忠誠,的確披肝瀝膽;
于民秉直,果然灑血掏心。
敬挽袁隆平院士
作者/冬人
不老是袁公,整日田間,努力攻關,此世只求民眾飽;
常青唯院士,成年水里,雜交育種,畢生單念國家安。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王國祥
地作基,稻雜交,從民著想,惟求天下糧倉滿;
田為本,禾垂蔭,替國分憂,但愿人間餓殍無。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雪峰山人
當代神農,幸有袁公天下足;
百年國士,每思谷圣域中悲。
當代神農
作者/風雨人生
稻菽一粒造福廣宇百家興;
足跡兩行印象阡陌萬傾疇。
青史永垂
作者/東方澤華
暫別黃泉路;
長生水稻間。
絕句
致敬袁隆平院士
作者/孔祥忠
神農再造心,一世苦研尋。
禾下乘涼夢,千秋遍地金。
祭稻父袁公
作者/心燈
寰宇泣賢良,追思濟世章。
天涯同覆蓋,禾下好乘涼。
袁公追求
作者/蕭團生(贛州)
天下乘涼夢,身心風雨求。
靈光終一閃,功績唱千秋。
袁老雙夢
作者/劉志廣
(一)禾下乘涼夢
水稻似高粱,穗兒如帚長。
花生般籽粒,禾下我乘涼。
(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終生水稻親,造福五洲民。
覆蓋八千萬,更生三億人。
讀袁隆平院士心愿有感
作者/陳顯濱
之一
禾下乘陰涼,身邊有稻香。
全球堪放眼,海陸穗苗揚。
之二
對話見真章,猶知硬脊梁。
奇才多膽識,構架好農莊。
痛悼兩國士
作者/吳進南(廈門)
雙星殞落山河慟,云自潸潸淚不休。
一日同乘仙鶴去,心銘國寶萬千秋。
悼念袁隆平、吳孟超兩位國士
作者/姜國東
今日神州墜兩星,山昏云暗淚珠駢。
為民造福千秋念,愿在天堂常顯靈。
吊袁隆平、吳孟超兩院士
作者/何矩(上海)
千秋醫食最關情,果腹懸壺夢織成。
濟世殊功萬民仰,蒼穹恒遠耀雙星。
悼科技雙星
作者/許錦華
雙星駕鶴長空爍,九域猶留老驥身。
大地悲吟天泣淚,恩深澤厚悼功臣。
悼水稻之父袁隆平!愿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宋寶玉
一世耕耘兩鬢衰,千人敬仰萬人追。
而今您老乘風去,民有饑荒可問誰?
國士歸星
作者/林光桂(福建)
國士長眠動地哀,兩方震蕩報天臺。
農醫先父歸星去,常護神州泰運來。
敬挽袁公隆平院士
作者/秋葉夢
一
現代神農貫宇寰,雜交育種戰前沿。
無疆大愛傳中外,萬朽何敵一叟賢。
二
戴月披星幾冷寒,禪精竭慮化甘泉。
乘涼禾下成遺夢,一代神農駕鶴還。
天雨泣祭袁稻父
作者/謝天(北京)
湘天驟雨傾盆瀉,川岳嗚咽祭淚淋。
稻父乘風西鶴去,炊煙騰繞送青云。
悼念袁“神農”
作者/謝天(北京)
梯田流淚繞山梁,似拜神農上殿堂。
秧插云端留腳印,科研高產養生糧。
悼“雜交水稻之父”袁公隆平院士
作者/王平(北京)
蒼天唳雨動驚雷,遍地哀風稻粟催。
湘竹一枝千滴淚,亦難傾訴九州悲。
記懷袁隆平開發興安盟鹽堿水稻
作者/張文舉
連天稻浪溢新香,粒粒豐盈血氣藏。
最是當年鹽堿地,凝金瀉玉潤邊疆。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馬清新
一顆巨星逝太空,山河嗚咽海悲鳴。
民能果腹袁公志,一縷稻香一片情。
雜交水稻之父
作者/王文華(江西上饒)
每有江山才俊出,風流今日數袁公。
春來不施點金手,秋去萬民腸胃空。
悼念袁隆平
作者/鐘耕璽青州
本是神農世上行,稻花香里建豐功。
君今離去山河慟,緣在一人惠眾生。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朱德興(上海)
中華千古現神農,稻穗豐田屢建功。
禾下乘涼欲追夢,萬民惠及祭英雄。
哀思袁公
作者/鄭樂群
長街哀淚送神農,網落悲歌震九重。
億眾心中有桿秤,饑荒猶記斷腸聲。
袁公頌
作者/項冰(安徽宿松)
泥田風雨一農夫,四季調和稻幾株。
遍地開花天下飽,功成定是返仙都。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李儉)大兵
乘涼禾下已成真,揮淚惜別造夢人。
或是天庭司農去,袁翁被請做稻神。
袁隆平院士功惠人類
作者/何問釗
舊時缺米守貧窮,新稻雜交歲歲豐。
糧父雖然隨鶴去,人間世代頌高功。
悼袁隆平先生
作者/賴雄斌
樊須欲問已無由,駕鶴西歸慟九州。
十億黎民溫飽后,憐君猶作稻粱謀。
驚聞袁隆平院士仙逝
作者/吳國榮(上海)
悲雨紛紛拭未干,徹心哀痛溢蔬盤。
糯香圓潤不能食,擱箸停樽又鼻酸。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由之
宏才遠志解民饑,樸素無華不念私。
萬畝稻田多一穗,蒼生梗淚謝袁師。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王躍東
播撒耕耘勝老農,一雙繭手植蔥蘢。
英豪即使西歸去,種稻依然在九重。
緬懷袁隆平院士
作者/周麗燕(廈門)
神農再現稻園香,壟畝精耕濟世糧。
矢志科研圓綺夢,袁公萬代美名揚。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水浪·山東
九十春秋情益真,扎根稻田只為民。
華夏糧倉終小滿,禾下不見乘涼人。
悼袁公
作者/葉紫
福祉人間與法爭,稻花吐蕙眾仙驚。
光陰幾度憐農事,苦樂休言枉此生。
吊袁公
作者/廖志斌
稻花香里世稱神,難計翻番第幾輪。
今去西天追兩夢,乘涼禾下問何人。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劉瑞麟(江西)
曾餓深知饑疾苦,米糧可救萬身殤。
袁勛功蓋天和地,育稻恩民不斷腸。
悼袁隆平
作者/李彩蘭
名星駕鶴倏飛時,鬼泣神驚雨淚垂。
飽腹乘涼禾下戲,一棵水稻一豐碑。
悼雙院士
作者/靜宜
一日雙星隕落埃,吾民飽食健身材。
有糧無病追仁圣,淚哭英魂灑祭臺。
悼袁隆平國士
作者/姜國東
人多糧少肚腸空,試驗農田稻谷豐。
鶴駕瑤池凡氣盡,山河垂淚悼袁公。
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作者/杜玉魁
不信傳聞競是真,袁翁駕鶴慟乾坤。
畢生育稻創高產,天下農神無二人。
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陰平亭韻
山搖地動天揮淚,國士仙游舉世悲。
從此人間無稻父,饑貧問計有誰知?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廖志斌
最痛神農忍別離,雜交萬頃谷含悲。
焉知國士西行日,可見神州降半旗?
稻父永存
作者/冀林(杭州)
劬心宇縣德輝揚,智水滋熙散稻香。
孕滿隆平精魄粹,農神布澤福天堂。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韓元開
谷稻輝煌已鑄勛,隆平度厄為黎民。
先生不歸神農殿,禾下乘涼或許真。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劉志堯
星城大雨淚傾流,湘水滔滔恨不休。
國失神農天失色,群山百姓泣悲愁。
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莫語
驚噩袁公駕鶴西,腦溝深憶胃腸饑。
雜交雙季三千稻,永葆再無挨餓時。
悼水稻專家袁隆平
作者/老鬼(蘭州)
網傳噩耗淚濕巾,水稻專家駕鶴巡。
畝產千斤收碩果,寰球叩拜謝君恩。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許明祝
為解饑荒晝夜忙,九州遍地稻花香。
心懷禾下乘涼夢,億畝田頭道路長。
哭袁公
作者/劉志廣
畢生沃血解饑荒,座座豐碑中外倉。
新夢縈懷巨星隕,喊魂十億斷肝腸。
悼念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作者/葉華卿(安徽宿松)
凄風苦雨卷湘空,峻嶺崇山盡落紅。
梔子榴花含孝意,三餐一日倍思翁。
贊袁公稻
作者/蕭團生(贛州)
田園金浪袁公稻,倉實居民米下鍋。
云夢中華飛彩練,雜交谷子蘊詩歌。
敬挽袁隆平院士
作者/李順
泣咽山河淚雨蒙,詩文卷浪悼袁翁。
哀歌動地神農祭,感念英杰濟世功。
痛悼袁隆平院士
作者/原所武(黑龍江)
忽聞袁老世離開,日月山河盡致哀。
夢覺禾田風雨里,翁行稻壟故人來。
送袁老院士
作者/張萬利
突聞袁老逝仙宮,淚灑江河慟地隆。
水稻禾田冬夏舞,食風飲露育苗蔥。
悼念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作者/林康略
一代神農駕鶴去,稻花飆穗慟悲凄。
谷粒如似花生米,禾下乘涼傍小溪。
祭袁隆平院士
作者/司振民
仙翁隕落震雷驚,稻父隆平駕鶴行。
五岳三川揮淚下,功名日月惠民生。
寄思袁隆平院士
作者/彭治華(安陸)
眺望稻苗騰綠浪,心中翻涌寄哀情。
糧神駕鶴隨仙去,豈問誰人壟上行。
悼袁老
作者/雨池
初聞噩耗似天傾,禾葉萬頃風泣鳴。
嘴下時光觀世界,咬疼粒粒是君名。
悼袁公
作者/曼殊
誰耕南畝獨不言?百年初心糧滿原。
來年稻香飄五洲,英魂猶自護廣田。
愿望
作者/黃河柳
國士神農駕鶴西,男兒有淚婦唏噓。
為民稻米終生事,我等祈求下半旗。
沉痛悼念吳孟超院士
作者/杜昌海
江水泱泱成淚水,云山莽莽祭先生。
音容宛在神州祭,仁德吳公醫術精。
悼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先生
作者/王麗娟
醫生使命比天高,肝膽回春神技刀。
愈者萬千承大愛,豐碑民譽聳云霄。
我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
作者/劉志廣
變形手腳種陽春,九六操刀戰死神。
生命禁區連奪冠,恤黎獻愛大醫親。
悼人民軍醫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作者/李應雄(湖北咸寧)
九十九歲畢一生,手術臺中濟世窮。
祈共隆平心放下,徒兒不負正彎弓。
悼吳孟超
作者/靜宜
肝膽照人吳孟超,大醫高術病身消。
華佗再世回春妙,賴爾杏林新植苗。
悼醫界泰斗吳孟超
作者/紫菱幽蘭·殷波
懸壺濟世有吳超,圣手回春巧妙著。
一意一心醫病患,救贖生命己歸消。
悼袁吳院士
作者/林光桂(福建)
隕落雙星動地哀,兩方震蕩報天臺。
農醫先父登仙去,共帶神州好運來。
悼兩星
作者/陳江
忽報人間隕兩辰,山河悲壯淚沾巾。
同擔祖國艱劬任,共為神州好重臣。
悼袁公(孤雁格)
作者/陳江
禾下乘涼不是夢,開工天物勵精神。
萬千水稻獻人類,今去仙都拯餓魂。
深切緬懷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作者/金永波
人是鐵來飯是鋼,雜交水稻野增糧。
袁公良種濟天下,蓋世豐功萬古揚。
深切緬懷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先生
作者/金永波
當代華佗刀勝槍,膽肝病患不需慌。
孟超醫父輕彈指,妙手回春俱復康。
悼念袁公隆平
作者/黃葉樹
(一)
功德無窮華夏痛,水田高產救滔人。
隆平奮戰春秋雪,三系新交血汗巾。
(二)
水稻優交首創人,袁公院士大功臣。
神州遍地增禾谷,國富民強永是春。
悼念袁隆平先生
作者/李萬春
(一)
神農仙逝萬民悲,驚動蒼天淚雨垂。
若有輪回能轉世,人間猶在盼君歸。
(二)
噩耗傳來不忍聞,神州大地放悲音。
先生仙逝西天去,留下偉績盡為民。
悼念吳孟超院士
作者/張艷朝
(一)
吳公別世淚花飛,病痛消除又化悲。
天國新來神妙手,牌銘偉績萬年垂。
(二)
術業青純百歲人,瘡痍愈合巧回春。
尊翁此去金光道,義薄云天史載真。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張艷朝
(一)
書香弟子九江人,祖上為官造福民。
稻穗低頭山靜默,丹青永續溢杯醇。
(二)
平生最愛是娘親,學府深修道義真。
稻粒顆顆華發數,勛章閃耀慰亡人。
悼念袁隆平先生
作者/賈成國
(一)
雜交水稻產高優,解去黎民腹餓愁。
袁老研禾精準絕,名垂當代動千秋。
(二)
追夢一生為口糧,而今如愿稻盈倉。
庶民不再受饑苦,院士大功流世芳。
(三)
禾下乘涼夢里謀,愿秧良種普全球。
一生殫技解民苦,累骨終虧蹤影留。
5月22日13點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
5月22日13時02分,“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之父”吳孟超逝世,享年99歲。
讓我們餓有所食,病有所醫的兩位院士的生命在昨天畫上了句號。
或許有許多人不知道吳孟超是誰,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袁隆平是誰。
袁老是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和研究者,因為他,再也不可能出現人民吃不飽飯的場景了。
生老病死,那是生命的常態。
那些偉大的人,那些引進時代前進的偉人們他們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時候,我們以為他們是超人,是金剛不壞之身。直到生命的盡頭,才發現原來他們也只有一副普通的身軀。然而就是這普通的身軀鑄就了不朽輝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有些人穿著普通的衣服,住著普通的房子,吃著普通的食物,看起來平凡如滄海一粟,但他們的生命卻釋放出最絢爛的花火。
聽到袁老歸去的消息,人們都紛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哀思。當搭載著袁老遺體的車輛駛出湘雅醫院之后,眾多長沙市民冒雨聚集在道路兩旁,為袁老送別。
我們所不了解的吳老在7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用不竭的愛溫暖一個個受病痛折磨的靈魂。
吳孟超院士曾在《朗讀者》節目中展示了他那因長期手術而變得彎曲的手指。當《環球人物》記者現場采訪他做手術時,發現他的腳趾發生了更嚴重的變形——右腳二腳趾大腳趾交錯在一起呈“X”形,想把它們掰開都要費一番工夫。
沉痛悼念兩位卓越的院士,感謝他們讓我們衣食無憂,病痛不愁!
5月28日,知名歷史學家何兆武、章開沅相繼離世。
5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歷史學家、翻譯家、清華大學教授何兆武于5月2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
何兆武資料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何兆武,歷史學家、翻譯家,1921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先后就讀于土木、歷史、哲學、外文系。
何兆武1956年至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后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歷史研究著作有《中國思想發展史》等,譯著代表作有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等。
2006年,何兆武推出口述史《上學記》。文史學者劉超曾評價稱,“這部‘濃縮了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靈史’的隨筆,一經推出即受到多方矚目,除了讓人了解民國教育及一代學人的成長歷程外,也讓人們反思當下教育的種種困境。”
另據華中師范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華中師范大學前校長、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創建人,章開沅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8時15分在武漢仙逝,享年95歲。
公開資料顯示,章開沅,祖籍浙江湖州,1926年7月生于安徽蕪湖。早年就讀于金陵大學歷史系,曾任教中原大學,后來一直在華中師范大學任教,是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現改名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
章開沅曾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1984~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第一、二屆評議組成員、召集人。2010年11月入選首批荊楚社科名家,2018年12月獲頒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1、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2分,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吳老今年99歲,福建人,2005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我國膽肝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
2、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
袁老今年91歲,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勛章榮譽獲得者……
愿世間如你們所愿,醫食無憂!讓我們一起,祝二老,天堂一路走好!為二老點亮天堂之路!
緬懷!國之脊梁
沉痛悼念
挽聯
敬挽吳孟超院士
作者/冬人
對黨忠誠,的確披肝瀝膽;
于民秉直,果然灑血掏心。
敬挽袁隆平院士
作者/冬人
不老是袁公,整日田間,努力攻關,此世只求民眾飽;
常青唯院士,成年水里,雜交育種,畢生單念國家安。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王國祥
地作基,稻雜交,從民著想,惟求天下糧倉滿;
田為本,禾垂蔭,替國分憂,但愿人間餓殍無。
悼念袁隆平院士
作者/雪峰山人
當代神農,幸有袁公天下足;
百年國士,每思谷圣域中悲。
當代神農
作者/風雨人生
稻菽一粒造福廣宇百家興;
足跡兩行印象阡陌萬傾疇。
青史永垂
作者/東方澤華
暫別黃泉路;
長生水稻間。
絕句
致敬袁隆平院士
作者/孔祥忠
神農再造心,一世苦研尋。
禾下乘涼夢,千秋遍地金。
祭稻父袁公
作者/心燈
寰宇泣賢良,追思濟世章。
天涯同覆蓋,禾下好乘涼。
袁公追求
作者/蕭團生(贛州)
天下乘涼夢,身心風雨求。
靈光終一閃,功績唱千秋。
袁老雙夢
作者/劉志廣
(一)禾下乘涼夢
水稻似高粱,穗兒如帚長。
花生般籽粒,禾下我乘涼。
(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終生水稻親,造福五洲民。
覆蓋八千萬,更生三億人。
讀袁隆平院士心愿有感
作者/陳顯濱
之一
禾下乘陰涼,身邊有稻香。
全球堪放眼,海陸穗苗揚。
之二
對話見真章,猶知硬脊梁。
奇才多膽識,構架好農莊。
痛悼兩國士
作者/吳進南(廈門)
雙星殞落山河慟,云自潸潸淚不休。
一日同乘仙鶴去,心銘國寶萬千秋。
悼念袁隆平、吳孟超兩位國士
作者/姜國東
今日神州墜兩星,山昏云暗淚珠駢。
為民造福千秋念,愿在天堂常顯靈。
吊袁隆平、吳孟超兩院士
作者/何矩(上海)
千秋醫食最關情,果腹懸壺夢織成。
濟世殊功萬民仰,蒼穹恒遠耀雙星。
悼科技雙星
作者/許錦華
雙星駕鶴長空爍,九域猶留老驥身。
大地悲吟天泣淚,恩深澤厚悼功臣。
悼水稻之父袁隆平!愿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宋寶玉
一世耕耘兩鬢衰,千人敬仰萬人追。
而今您老乘風去,民有饑荒可問誰?
國士歸星
作者/林光桂(福建)
國士長眠動地哀,兩方震蕩報天臺。
農醫先父歸星去,常護神州泰運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