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安全教育隨筆12篇,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是個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小朋友們也跟我一樣有個好心情。上課也顯得輕松愉快。學前班的小朋友上午有兩節課,中間我讓他們上廁所,休息一下。這時候有幾個比較好動的小朋友便開始玩了起來。忽然,我看到夏文磊使勁地推了一把在擦手的張沁小朋友(擦手用的是掛在墻壁架上他們每人一條的手巾。)我嚇了一跳,沖過去,張沁小朋友沒有摔倒,只是身子朝前晃了晃。我很生氣地拉住夏文磊的手,正想說他,可他那懼怕的眼神讓我住了口,我緩和了一下才開口:“磊磊,你有沒有摔倒過呀?”“有”他點點頭,“疼嗎?”他又點點頭。“那剛才張沁被你推倒了,她會不會疼呢?”“會。”“那你剛才做的對嗎?”“不對。”“為什么磊磊會做不對的事呢?”、、、、、、“沒關系,老師只是問問而已。”“好玩。”我看出他有點后悔了,就不再多說什么了,于是,我拉著他的手說:“做錯了事,你應該跟張沁說什么呢?”于是他走過去,對張沁說:“張沁,對不起,我剛才不應該推你。”張沁很開心地說:“沒關系。”兩個孩子手牽手一起玩去了。 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對于一個老師來說,這還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小朋友們之間對他們的打鬧,游戲或許并沒有太在意。哭過,打過,鬧過之后還是好朋友。但是作為一位老師,幼兒的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一點點細微的安全隱患,我們都應該用恰當的方式盡量把它解決掉。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位幼兒老師,她的心必須非常的細,只有更仔細的關注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才能更多更好的了解和照顧他們。
幼兒園里,孩子們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不安全的事情,身邊經常出現一些不安全隱患,但沒有親身體驗,隱患又是不可預知的,孩子們往往認識不到它的危害性。怎樣避免隱患事情的發生呢?老師又該怎樣引導孩子關注身邊存在的隱患以及不安全因素呢?有一次,我班的欣欣這個小朋友,由于坐椅子的姿勢不正確摔倒在地,頭上磕的變了色。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小朋友的重視。我趁機抓住這個機會,在全班開展找不安全隱患的活動。我讓小朋友們找一找、說一說哪些地方有隱患,孩子們便分頭去找。不一會兒,就有小朋友急忙跑回來告訴我說:“有的小朋友上廁所時,有的在廁所里面推門、有的在廁所外面推門。”“有的小朋友搬椅子時舉在頭上,容易碰到別人。”“有的小朋友帶的玩具很危險,容易碰傷別人。”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原來孩子們身邊存在這么多隱患啊!我及時引導幼兒,我們身邊存在這么多隱患,大家說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以后走路要小心,不猛跑。”“好好坐在椅子上,不搖來晃去的。”“看到別的小朋友身邊有隱患及時告訴他。”見到孩子們唧唧喳喳的給我出主意,我心里很高興。我又告訴孩子們,生活中存在很多危險隱患,比如不小心把小東西塞到鼻孔里、帽子上的帶不小心勒到脖子上、拿剪刀、小刀時不小心劃破手等等。有的不安全隱患是可以避免的,平時我們多加注意就行了,有的不安全隱患是突然發生的,大家一旦遇到危險一定不要慌,要盡快告訴老師,老師會幫你解決好。通過這次找不安全隱患活動,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就連孩子協作意識和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
安全教育是學校,也是幼兒園永恒的話題,幼兒園是眾多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針對去年我園中班小明(化名)的問題:后來才知道,他爸爸媽媽都是本村人,在小明幾個月時就離婚了,小明被判給媽媽撫養。可他爸爸在婚后一直沒有孩子,于是小明的親奶奶就想起了這個孫子,來幼兒園看小明,小明不認識她,也不理她,老師問是怎么回事?小明奶奶說她兒媳婦帶著孩子在外打工,現在又住在姥姥家,所以不認識她。后來奶奶每次來時,都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小明最終沒有經得起誘惑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有一次被外公撞見了,和小明的奶奶吵了起來,幼兒園老師才知道事實的真相,幸虧奶奶還沒有那么壞,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當時我教的是大班,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設計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情境,來教育幼兒。本學期,我接的是小班,這些幼兒更是貪吃、貪玩經不起誘惑的時期,所以我對他們安全教育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走》: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情景設置法,我具體形象的創設了真實情景,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陌生人的的危險,我請了幾位家長扮演“陌生人”。讓他們拿著好吃的,好玩的,分別走進小班,哄騙幼兒結果讓人擔憂,幼兒都輕易的相信了“陌生人”隨其走出教室。幸虧我及時趕來對幼兒進行了一番教育:不能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后來“警察叔叔”及時趕到抓走了“陌生人”。這是讓幼兒們真正感到了害怕,原來陌生人是壞人,幼兒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被嚇哭了,我想他們忘不了這對他們的教育意義,讓幼兒深刻的記住回家要等父母來接,不跟陌生人走,也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另外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方式,但由于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特受情緒的影響,在游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對幼兒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游戲的難度,也是不利于幼兒成長的。作為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松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快樂。
幾周下來孩子們都很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環境了,一切都顯的那么的平靜。然而我卻在這平靜里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在一次活動中,我一邊和孩子們玩一邊巡視著幼兒,突然,我看見陶謹瑤手捂著嘴巴,再仔細一看原來她嘴巴鼓鼓的像是在吃東西,左右2邊不停的移動。于是我走過去本能的說:“上課怎么能吃東西呢?”她看著我,慢慢地把嘴里的東西拿出來交給我。天啊!居然是一粒玻璃彈珠。要是不小心吞下去怎么辦呢?我不禁地寒毛都豎起來了。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讓小朋友圍過來坐好,讓陶謹瑤把剛才的事情跟大家說一遍。她低著頭說:“我把彈珠放在嘴巴里了。”我舉著彈珠問在坐的幼兒:“你們能把彈珠放在嘴里嗎?”只見他們都搖著頭說:“不可以。”與是我又趕緊問:“把彈珠放在嘴里有危險嗎?”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議論開來了:“老師很危險的,不小心吃到肚子里的,會死的……”經過我的一番說教,小朋友表示不再帶彈珠來幼兒園了。我想孩子們的衣袋里會不會也有不安全的東西呢?我便檢查了他們的衣袋,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了我跳三跳,小小的口袋里有:紐扣、打火機的按鈕、牙簽、螺絲釘等。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我反思到: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幼兒來園后,我們一定要檢查幼兒的口袋等,杜絕幼兒把不安全的東西帶入幼兒園,活動室的用具也要隨時的檢查,只有堅持檢查才能確保幼兒的安全。
前幾天接連下了兩次雪,路面比較滑,幼兒很容易摔倒,在馬路上行走更是不安全。針對這一情況,我結合中班主題《馬路上的交通》,讓幼兒了解交通設施,有興趣地識別馬路上的交通標志,理解和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一些安全交通的常識;同時帶領幼兒到校外的馬路上,觀察路面情況,然后讓幼兒說出應該從什么地方走,怎么走才安全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培養了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發,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著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著“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著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喂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貝貝還在哭,很著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著急了,“啊啊”地哭喊著。我也著急了,貝貝到底是怎么了?難道是要小便嗎?于是,我放下飯碗,拉著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著她上了廁所,幫她脫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里了。“貝貝,要拉臭臭為什么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說,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臟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說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說不清楚,會說“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里,家長表示愿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著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著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說:“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脫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溫柔地說:“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說來真神奇,自從我帶她拉完了大便,貝貝就不再哭了,
我帶孩子進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只只小鳥,躲在“大樹”里,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說出一句故事里的話,但對她來說,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
這個學期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小二班,班上的孩子都是四歲左右,由于現在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全家都寵著所以比較嬌慣。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代勞加上年齡較小,能力嬌弱。所以自理能力比較差,就拿穿鞋子來說吧,雖然孩子們都知道怎樣把鞋子穿上,可是卻不知道怎樣分清左右。開學這段時間每天下午起床我都會幫助一部分孩子糾正穿鞋的錯誤,可是每天這樣糾正。收到的效果卻不盡人意。于是我想必須換種方法讓孩子改掉這個錯誤。一天下午起床后,我看見盧子晗的鞋子又穿反了。我并沒有馬上讓她換過來于而是對她說:“哎呀!盧子晗你的鞋子寶寶怎么在吵架!”盧子晗一臉茫然的看著我,我笑著對她說:“鞋子寶寶說你把她們的家找錯了,她們很不開心。快把鞋子脫下來換下。”聽了我的話盧子晗馬上把鞋子脫下來換了下邊,還對著鞋子說:“鞋子寶寶,你們別生氣了,好朋友不吵架了好嗎?”就這樣盧子晗很自然地把鞋子給還了過來。其他孩子看見了,都低下頭去檢查自己的鞋子穿錯沒,趕緊把鞋子換了過來,沒想到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比我每天幫他們糾正錯誤來得有用。從那以后每天起床我都會提醒她們:“快看看你們的鞋子寶寶又吵架了!”她們會馬上改正過來有的孩子穿好了還會開心地說:“我的鞋寶寶不吵架了。”
放假了,但有句話一直在我耳際縈繞,“老師不要我了。”在我來幼兒園前,老師們都說大班很難管,班規很亂,調皮的孩子很多,個別老師甚至談虎色變,去帶過課的老師基本是一臉的痛苦。午睡是劉富源、張忠杰、余學云小朋友最不喜歡的活動,每次到了午睡時間,劉富源、余學云就喊肚子疼,張忠杰喊牙疼。盡管睡前已有如廁活動,但上床不到20分鐘,個個都要上廁所,每天午休都要搗騰一個多小時。我去試試吧,于是我制定了幾套方案,先睡著的,睡得好的起床后可以參加有趣的游戲活動,起床時間到了還沒有睡著的繼續睡,這招還真有效。就連以前從未睡著的余學云,在媽媽來接時興奮的說:“媽媽今天我睡著了!”是呀在孩子的眼里,“睡著了”就是完成一件很光榮的任務。
轉眼半年過去了,蘇老師接替了我,沒過多久孩子們似乎從沉睡中驚醒,發現我不再去給她們上課了。陳真怡、劉富源、等幾個小朋友找上門來,很生氣的樣子,“曾老師你不要我們了?”我很吃驚,沒有呀!我很喜歡你們的。“那你為什么不去給我們上課呀?”哦,過幾天我就去。“你別騙我們啊!”行,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的話是一針見血,教育孩子不能說謊的,而我……
后來我硬著頭皮參加了大班畢業活動,面對自己的承諾,我怎么解釋?我的心像“15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突然陳真怡、劉富源小朋友跑來跟我說:“蘇老師我們也喜歡!”我立刻豎起大拇子,寶貝們好樣的!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如釋重負。
原來只要老師有愛心,孩子眼里處處是春天。
幼兒園班車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對于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和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班車老師的責任心尤顯重要。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交接完坐班車的孩子,把孩子清點了一下,孩子們坐好就出發了,班車行駛的過程中,我都會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個幼兒,當我看到安琪的時候,發現他的腮幫子鼓鼓的,心里咯噔一下,開始以為他在偷偷的吃東西,于是我讓他張開嘴巴,安琪死活不張,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耐心地說:安琪是個乖孩子,老師不批評你,請你自己把東西拿出來好嗎?等他拿出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嘴里有一個玻璃球,心里一陣后怕。
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后果卻不堪設想,由于孩子們較小,好奇心強,對于一切認為新鮮事物都樂于去嘗試,而且不知道深淺,所有,幼兒園要建立幼兒班車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加強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天氣漸漸轉暖,孩子們穿得越來越漂亮了,在孩子們中間出現了攀比現象。
星期一上午,萱萱入園時穿著一件漂亮的裙子,前面帶著一串項鏈,腰間還有一條腰帶,看上去像個“小公主”。萱萱見到我,甜甜地向我問好,并告訴我裙子是媽媽剛給她買的。我也大大地夸獎了萱萱的衣服好漂亮。整個上午,萱萱氣神氣極了,其他孩子對萱萱羨慕不已。
緊接著幾天,有好幾個孩子也買來了漂亮的衣服,上面都有漂亮的小掛飾。看到越來越多孩子們穿上帶有掛飾的衣服,我覺得問題的嚴重性,這樣下去不僅給孩子們養成攀比心理,也給我們日常的活動帶來不安全性,我必須找機會讓孩子們認識到穿衣服不僅好看,也要從安全出發,不要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針對小班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通過講故事《小兔美美不“美”了》,組織幼兒說一說:小兔美美為什么不“美”了?我們來幫小兔美美想想辦法,怎么做就不會發生這些危險?如果你是小兔美美,你愿意戴這些漂亮的小飾物嗎?為什么?
孩子們通過聽故事,了解小兔美美戴的這些小飾物會給自己和其他小動物帶來危險的。我又告訴孩子們:“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時媽媽也會給女孩兒的頭上戴一些漂亮的發卡等,但是像小兔美美身上的這些項鏈,玉墜,手鏈是不能戴的,它們會給自己和別的小朋友帶來許多危險。”
第二天入園時,孩子們都把衣服上的小掛飾摘下來了,我特意表揚他們,這樣做,他們比以前更美了。
一轉眼,小班的孩子入學有一年的時間了,每當看到孩子的進步,我都會想起他們剛入園時的焦慮、哭鬧。看著孩子每天的進步,我似乎有很大的成就感,這也許就是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最快樂的事情吧!
就拿畫畫來說吧,想當初,彩筆盒都拿不開的孩子,現在能夠這么細心的涂好每一點點顏色。今天我讓孩子們給彩虹涂顏色,孩子們很是興奮,都覺得自己會涂的很棒,特別是欣欣,高聲喊道:“老師,我見過真的彩虹,我一定是涂的最好的。”當我給孩子們把紙和彩筆發下去后,只見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畫了起來,不一會一條條好看的彩虹就在眼前了。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會覺得孩子們真棒!
很多年以來我一直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家長接孩子時候我從來不是著急讓孩子們趕快走完好下班,而是先開門組織家長排隊,然后有順序地一個一個叫著幼兒的名字把他們安全地交到家長手里,這樣做最多過了三天,家長就都很配合自覺地排好隊等我開門了。這是我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我覺得上班早來幾分鐘、下班晚走幾分鐘實在是件再小不過的事情了,只要孩子們平平安安,家長們開開心心,我們工作順順利利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想堅持這樣的習慣其實并不難,只要你堅持三天就成功了。現在我們又有了離園精細管理的行為規范,離園工作更是有章可循,工作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小班隨筆3篇》:小班隨筆第1篇 撒飯 幼兒吃飯時,老愛往地上、桌上掉飯粒。有一天中午,我給幼兒盛飯時,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飯粒灑在了桌子上,我剛想撿起來扔掉,可突然發現周圍有許多雙眼睛正
《幼兒教師隨筆短篇小班3篇》:第1部分 在一次即將吃中午飯前的半個小時,當幼兒把小手洗干凈后,我便利用剩余的時間給孩子們講故事,過后一提問,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將這個故事重復講了一遍,并要求過
《保育員隨筆小班17篇》:第1篇保育員隨筆小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