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篇
日期:2021-06-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活動,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2、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培養他們喜歡玩科學小游戲的興趣。 3、引導幼兒體驗與同伴協作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大膽交往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玩“悄悄話”游戲的經驗。 2、空心傳聲筒、實心傳聲筒人手一個。 3、記錄單一張。 活動過程: (―)幼兒玩紙筒。 1、引導幼兒觀察紙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紙筒)師: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鼓勵幼兒自由玩紙筒。 3、幼兒交流游戲玩法 師:剛才你們是怎樣玩的?(幼兒大膽表述) (二)引導幼兒用紙筒玩“悄悄話”的游戲,體驗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 啟發幼兒玩“悄悄話”游戲并交代要求:我們用紙筒的一頭對準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筒輕輕地說一句話。 (1)師生互動玩“悄悄話”游戲。 (2)幼兒自由結伴玩“悄悄話”游戲。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我們一起告訴大家。 小結:今天我們發現這個紙筒可以傳聲音,我們就給這個紙筒取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幼兒與客人老師玩“悄悄話”的游戲,體驗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1、幼兒與客人老師游戲。 老師出示實心的傳聲筒:這個傳聲筒也想玩游戲,這次跟誰玩呢?后面有許多的客人老師也想玩悄悄話的游戲,我們每人拿一個黃色的傳聲筒,用剛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師玩一玩。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并總結。 師:客人老師聽清楚悄悄話了嗎?小朋友聽清楚了嗎?為什么這次聽不清楚呢?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發現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楚,而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 3、嘗試記錄 師:我們把發現記錄下來。 空心的傳聲筒聲音清楚,我們怎樣記錄?實心的傳聲筒聲音不清楚,我們怎樣記錄? (四) 與客人老師再次游戲,結束活動。 師:客人老師想很清楚的聽到悄悄話,小朋友該選怎樣的傳聲筒去跟她們做游戲?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第2篇、小班科學活動小手摸一摸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一個紙盒,上面挖一個小洞(大小能保證幼兒把手伸進里面并能從里面拿出東西)。 2.紙盒內放入海綿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數量與幼兒人數基本相等。 活動過程 1.猜猜寶貝。 ――教師出示神奇的百寶箱。這是一個神奇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呢? 2.摸摸百寶箱。 ――鼓勵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告訴大家自己摸到的寶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覺怎么樣。 ――把這個寶貝拿出來讓別的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這是一件什么寶貝?有什么用? ――請幼兒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寶貝,想出多種玩的方法。 ――鼓勵幼兒互相交換觀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們的特點。 活動建議 1.百寶箱內的物品盡可能是多種質地的,且數量要多。 2.幼兒摸寶貝時不能看,待說出自己的感覺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來驗證。 活動反思 整節課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地學習態度,對提供的各種材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爭著去摸一摸、說一說,活動內容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使幼兒在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得到雙重發展。
第3篇、小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磁鐵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 2.愿意尋找生活中的磁鐵。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磁鐵若干塊、彩色曲別針若干個。 2.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個神奇的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把彩色曲別針放在紙卡上,在紙卡下面運用磁鐵為幼兒表演會跳舞的彩色曲別針,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出磁鐵的話題。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種形狀的磁鐵,引導幼兒知道磁鐵有各種不同的形狀。 2.磁鐵娃娃找朋友。 提供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等物品,讓幼兒自由探索、發現磁鐵娃娃喜歡哪些東西。將磁鐵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沒有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看看各是什么材料做的? 小結: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得知磁鐵能夠吸住鐵及鐵制品。 3.組織幼兒開展“找的快”比賽。 (1)請幼兒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鐵制品,如衣服紐扣、拉鏈等。 (2)鼓勵幼兒找找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是磁鐵的好朋友,教師將結果記在黑板上,比如消毒柜門、小水杯等。 小結:通過比賽提高幼兒尋找磁鐵“朋友”的興趣,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吸鐵特性。 4.了解日常生活中磁鐵的用處。(欣賞PPT課件) 鼓勵幼兒相互交流日常生活中磁鐵的用處,然后通過看圖片拓展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了磁鐵吸鐵的特性,現在我們到活動室外繼續尋找磁鐵和它的朋友吧。 活動反思 磁鐵是幼兒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在這次科學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一玩、說一說、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鐵能吸住鐵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鐵石。孩子們在自主的動手操作探尋中,發現了有趣的自然科學現象,在集體的相互交流中,滿足了幼兒積極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很好地調動了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增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也達到了我們"支持探索"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4篇、小班科學活動涼快招數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冷和熱,對物體的變冷和變熱產生好奇。 2、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溫度計一支。一張大記錄表,六張小記錄表。 2、活動前小實驗:晨間活動時,盛滿兩杯涼水,一杯放在室內,一杯放在室外太陽下。 3、幼兒已有用溫度計進行測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哪一杯水熱。 ――出示一杯水:樓老師這里有一杯水,這杯水是放在教室里的,還有一杯水呢,我是放在太陽底下的,請宣老師幫忙拿進來。你們想想看,這兩杯水一樣嗎?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請個別幼兒來嘗試。(一杯水熱,一杯水冷) ――樓老師請專門測量水溫的溫度計來幫幫忙,看看小朋友摸出來的對不對。(教師分別在兩杯水中放入溫度計進行測量,提醒幼兒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小朋友真棒,原來放在太陽底下的水熱,放在室內的水冷。 ――介紹大統計表:老師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杯水是放在哪兒的?(手指房子標記)放在房子里的水冷我們貼上藍標記。這杯水是放在哪兒的?(手指太陽標記)放在太陽下面的水熱我們不貼。 2、怎樣使水變冷。 ――在太陽的照射下,水寶寶變熱了,它們覺得熱死了,太難受了,請小朋友來想個辦法,幫幫忙,讓它們涼快一些。 ――幼兒討論講述。 ――教師介紹材料,記錄表。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空杯子、扇子、筷子、盛有冷水的小碗、冰塊還有三杯一樣的熱水,這三個杯子上都有一個標記,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數字1、2、3) ――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只水杯,用你們想的方法讓熱水變冷。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個別遇到困難的幼兒完成。 ――出示記錄表:我們都用自己的方法幫助了水寶寶,可是老師和別的小朋友不知道哪一杯水是最冷的。怎么辦呢!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上面有三個杯子,和桌上的杯子一樣有標記。請小朋友摸一摸三個杯子,哪一杯水最冷就用在上面貼上藍標記。 ――幼兒記錄,提醒幼兒不爭搶。 ――展示幼兒的記錄表,教師請二――三組的幼兒講述:你們用了什么方法讓水冷得最快。 3、怎樣使身體變涼快。 ――水寶寶可高興了,現在天熱了,如果我們也很熱,覺得不舒服了,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的身體也變得涼快些呢! ――幼兒講述使自己身體變涼的方法,如:扇扇子、用涼水擦臉、洗澡、開空調等等。 ――你們想的辦法真多,以后我們熱了就可以用這些方法使自己變得更加涼快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對“涼快招數”的研究,在不斷的嘗試操作、探索感知、體驗分享來發現熱水變冷的不同方法,并進一步發現里面的科學道理,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及嘗試教育的理念,并讓幼兒從中體驗到了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從小愛科學的興趣。
第5篇、小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紙教案反思
設計想法: 1、利用身邊經常看到的事物作為科學活動的內容是《新綱要》科學活動的要求之一,紙是非常普遍的東西,容易收集和準備。 2、活動與環保、動手能力、語言表達有機結合。 3、撇開平常人們對紙的了解,從紙的另一面出發,讓幼兒嘗試探索學習,感覺到科學的神奇。 活動目標: 1、在實踐和操作過程中,發散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探索的欲望。 2、嘗試中愿意接受新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嘗試讓洞越來越大的方法。 4、喜歡活動,愿意參與。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紙若干、剪刀、垃圾筒、小熊和幼兒人數相同、大的小動物若干、泡沫墊子和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 嘗試 1、老師出示一張紙提出任務:今天我們要來和紙做游戲,用剪刀在紙的中間開一扇門,讓小熊從你的門中走過去。 2、想想看,你會怎么剪?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 3、幼兒嘗試,教師巡回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二、 探索 1、其他大個子的小動物也想進門,你動動腦筋試試看讓它也能從你開的門里走過。 2、幼兒可以在原來的紙上進行修改,也可以再取一張紙。 3、巡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把交叉剪的方法和幼兒共同分享,幫助幼兒解決困難。 三、 再次探索體驗 1、我也想進門,請你們用剛才學會的方法繼續開動一休的小腦袋,讓門開的更大一點,讓我也走過去。 2、和幼兒共同嘗試,分享交流,探索讓洞變大的方法。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只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孩子的發現是無窮無盡的,幼兒只有在親自實踐中去探索發現,才能對獲得的只是掌握扎實,同時我也深切的感覺到了家園配合的重要性與便利性,家長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傳給幼兒,再讓幼兒轉述給老師和小朋友,也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40篇》:《中班美術活動教案4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美術活動教案40篇,歡迎收藏學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20篇》:第1篇、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美麗的花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折紙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它也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最近學習的主題是美麗的花卉,我和錢老師在準備一些區域材料的時候,總有一些孩子會
《大班社會教案20篇團結》:第1篇、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團結力量大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而且我們鄉鎮幼兒園還有很多留守孩子,較多的存在隔代愛現象,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造成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集體主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