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班美術手工活動教案40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篇、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梅花開了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學會利用身邊的物品材料來制作手工藝術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冬天的主要花卉——梅花,感受梅花外形的美麗和獨特的香味。
2 讓幼兒體驗不同形式的手工制作方式,激發幼兒參加手工活動的興趣。
3 讓幼兒學習欣賞作品。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觀察梅花的外形,在制作梅花的外形,和如何粘貼花瓣。
活動準備 1 新鮮的梅花
2 染紅的玉米 膠水 水彩筆 白紙 卡紙
3 教師制作的示范作品一幅
活動過程 1. 游戲:聞一聞、猜一猜。
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把梅花給幼兒聞一聞,請幼兒說說聞到的是什么花的香味。
2. 教師出示采集的梅花,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說說看梅花是什么時候的花卉,看看梅花的枝干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呢?”
3. 教師出示制作好的梅花,請幼兒欣賞。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看,這是老師用染紅的玉米種子制作的梅花,好
看嗎?你們也想制作美麗的梅花嗎?’’
4. 教師結合書上的步驟現場制作梅花給幼兒看,一邊做一邊講制作方法,和步驟。
1)在白紙上用水彩筆畫出梅花的枝干;
2)用膠水把染紅的玉米粘貼到枝干上,做成梅花的花瓣(注意:每朵梅花有五個花瓣)。
3)把制作好的畫粘貼在硬卡紙上,固定 到墻壁上就行了。
5. 幼兒進行制作,教師分別給予指導,幫助粘貼有困難的幼兒把玉米種子粘貼牢固。
6. 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并相互講評。讓幼兒把制作好的梅花擺出來,互相觀看和欣賞,比一比誰的更好看。
活動反思 這節課幼兒基本都理解、接納課程內容,并且幼兒都做的比較不錯,唯有不足的就是如果能帶幼兒出去感受梅花氣息和梅花那種不懼風雪 堅貞不屈的精神。
第2篇、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稻草人教案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莊稼果實都成熟了,農村的孩子對于稻子也并不陌生,秋天稻田里金黃一片,美麗極了!但對于稻草的認識和了解幼兒還不是很深刻,我從這一教學動機出發,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園的課題活動《鄉土資源在發展幼兒動手能力中的運用與實踐》,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的主體性,并運用多種手段:出示稻草、稻草制品、課件等調動幼兒積極的興趣,旨在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做做中感受操作的樂趣,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為此我設計了這一大班美術活動《稻草人》。
教學目標: 1、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能夠說出秋天里的各種莊稼水果等。
2、學會用捆、扎、貼、畫等技能裝扮制作稻草人,體驗手工制作的快樂。
3、初步了解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增強環保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會用捆、扎、畫等技能裝扮稻草人 ,體驗手工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嘗試自己獨立完成稻草人的裝扮,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人手一捆剪齊的稻草、絲帶、剪刀、白紙、蠟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幼兒隨老師一起手拿稻草做不同的動作(揮手、開汽車、騎馬等)
二、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是啊,現在是秋天,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很多莊稼果樹都成熟了,你們知道有哪些嗎?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ǜ吡?、水稻、棉花、紅薯、石榴、蘋果、梨、柿子等等)
2.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棒,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水稻也成熟了,你們認識水稻嗎?
三、出示水稻,認識水稻
1、教師出示水稻,請幼兒觀察。
請幼兒來說說水稻的樣子,上面的部分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下面的部分呢?請幼兒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師小結:上面的金黃色的顆粒是水稻的果實,把黃色的外殼剝去,里面就是爸爸胖胖的米娃娃,把這些米娃娃煮熟呢就是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下面的部分,把它曬干了就成了稻草。
2、稻草變變樂
師:如果把稻草扔了那多可惜啊,我們要把稻草變廢為寶,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稻草可以做成什么?
老師這邊也有一些用稻草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教師出示PPT)出示一些稻草制品:草帽、草鞋子、
請幼兒看看都有些什么?
四、出示稻草人
師:今天啊,稻草人也來到了我們教室,(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稻草人)模仿稻草人說話:“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個稻草人呢?”幼兒觀察稻草人
說一說稻草人有些什么?
師:請你們來看看稻草人是怎樣的?它有幾只手,幾只腳?
引導幼兒小結:稻草人有兩只手、兩只腳、還有一個圓腦袋
嘗試制作稻草人
請小朋友們想不想做稻草人需要哪些工具?
(剪刀、蠟筆、紙、扎稻草的繩等)
師:做稻草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請你們交流討論一下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兒觀看ppt、教師作解說
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捆稻草,先把稻草分成四分,做稻草人的兩只手和兩只腳,每一份啊有三到四根稻草,把這稻草捆在一起,用繩子扎緊,做好它的手和腳,還缺什么?腦袋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說出先在紙上畫上稻草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剪成圓形貼在稻草人上,對啊,這樣啊稻草人就做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
五、幼兒制作稻草人
1.教師個別指導
引導幼兒在系、扎等環節可以兩兩合作互相幫助完成,鼓勵幼兒有自己的創新。
2.和稻草人一起玩一玩
教師帶領幼兒去操場做稻草人的游戲變靴筒到靴面到鞋跟。教師在每個環節的講解比較緊湊,使幼兒的想象空間縮小。
第3篇、大班美術活動手工制作萬圣節的面具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國的萬圣節,這是國外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充滿神秘的節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感受這一獨特的節日氣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除了讓孩子感受以外,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有爭議的“鬼”這個話題,讓孩子正視它,培養孩子的膽量和分辨能力。
活動目標 1、 通過扮演,進一步感受萬圣節的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 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 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 創設一個“鬼屋”
2、 幼兒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 水粉顏料、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鬼屋”,和客人們玩“猜糖果”的游戲
二、互相介紹萬圣節,玩萬圣節的游戲
1、 教師: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是什么節日?
2、 教師:萬圣節是一個怎么樣的節日?
?。ㄓ變鹤杂捎懻摚處熣垈€別幼兒來講述)
3、 教師小結:萬圣節是外國的一個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傳說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會把鬼召集來嚇唬人,膽小的人會非常害怕,而膽大的人就會扮演鬼,講鬼故事,點上南瓜燈來做游戲,玩的可開心了。
4、 教師:真的有鬼嗎?
?。ㄓ變河懻摚?
5、 游戲: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萬圣節面具
1、 教師:你想象中的鬼會是什么樣的?
2、 萬圣節里人們都來畫鬼臉驅邪,今天我們都給自己話了個鬼臉,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幫客人們也畫個鬼臉,好嗎?
3、 幼兒操作畫鬼臉。
四、游戲:勇敢者的游戲。
附:萬圣節的來歷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圣節之夜”。萬圣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叫“鬼節”,又稱萬圣節。
如今萬圣節的意義逐漸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氛圍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歡以古靈精怪的造型組織狂歡,而象征萬圣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被描繪成可愛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們和老師就開展了這次萬圣節活動,很多戴著面具的幼兒正在玩樂,傳統意義上的萬圣節,孩子們要去人家的家門口按門鈴,然后問大人要糖,裝在自己的口袋滿載而歸。但我們今天的活動中,讓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討來的糖果去分給弟弟妹妹們,和他們一起過節。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種各樣的造型,一個男孩穿著黑色的長袍,頂著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個黑色的面具覆蓋,正隨著音樂起勁地蹦跳著。一旁的小女孩則一身白紗,臉上戴著一個蝴蝶形狀的面具,手里拿著一把紙糊的掃把,還有打扮成花仙子、奧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們和家長共同準備的。
活動反思 1. 幼兒對面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兒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經常練習。
2. 孩子對面具非常感興趣,能體驗到制作面具的快樂。
第4篇、大班手工折紙飛機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折三角,拼插成飛機的方法。
2、培養幼兒探索學習的能力和認真做事的態度。
活動準備:
教具:飛機范樣一架;折紙步驟圖和拼插順序圖;藍天背景圖一幅,電子琴;課件。
學具:每人一架玩具飛機和兩個折好的三角形;彩色正方形折紙若干;每組一套折紙步驟圖和拼插順序圖。
活動過程與指導: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開飛機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的手里都有一架小飛機,今天我們做飛行員開飛機好不好?(聽音樂)開起我們的小飛機來了!嗚!小朋友自己開起來,自由自在的飛!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觀看飛機課件進一步觀察飛機的外形特點。
師:小飛行員們看天空那邊也飛來了幾架飛機我們去認識一下吧?(幼兒觀察)小飛行員們剛才小朋友們看了這么多飛機,你們也都開著小飛機,那誰來說一說飛機是什么樣的呀?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總結:飛機由機頭、機身、機翼、機尾。
把飛機安全快速的降到飛機場吧!放好飛機就趕快坐到小椅子上吧!
2、觀察拼插飛機范例。
師:小朋友們你們這么喜歡小飛機,看!這是張老師自己用手折的一架小飛機,你們喜歡嗎?小朋友們這么喜歡那我們就自己動手折一架這樣的小飛機吧!
師:那我們來看一下這架小飛機是怎樣做成的,咦?看后提問:
a、飛機是怎樣做成的?(插起來的)
b、用什么插起來的?(折好的三角形插起來的)用幾個這樣的三角形插起來的?(5個)
3、觀察折好的三角形,并試著把兩個三角形插結起來。
師:這個三角形一頭尖尖的,外面還包著一個三角形,能打開是兩層的。上面有許多的小口袋,讓幼兒尋找小口袋都在什么地方?
幼:幼兒尋找,回答問題。(上面有橫著的小口袋,左右有斜著的小口袋,后邊有豎著的小口袋,幼兒試一詩、摸一摸這些小口袋)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找到了這么多的小口袋,那小朋友這些小口袋是干什么用的呢?
幼:插飛機用的。
師:讓幼兒試著把兩個三角形插結起來。教師示范三角口袋的插法4、幼兒看步驟折三角插飛機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交待要求:
a、再折三角的時候注意仔細認真,一定要著的平整。
b、再插飛機的時候一定要差的牢固結實。
c、還可以自己想象設計飛機。
三、作品展評,注意環保。
師:小朋友折的飛機都飛上天空了,你們覺得那架飛機折的最好好在哪里?
幼:幼兒回答教師問題,并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師:小朋友今天都折得非常棒老師看了非常高興,所以老師一人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獎章。(幼兒粘貼小獎章)師:小朋友帶上小獎章可真神氣,真像一個一個的小飛行員,學做飛行員開飛機,到室外參觀風景,結束課堂。(聽音樂)
活動反思:
交通工具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茖W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成果在交通工具中的運用,使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飛機則是現代交通工具中較為重要的一族,折紙飛機是幼兒在了解了飛機的種類、主要部件名稱和用途后的一節生成活動,它進一步培養幼兒對飛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在活動前我了解到我班有4名幼兒有折紙飛機的經驗,但大部分幼兒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我選擇了最簡單的折紙飛機方法?;顒訒r我先完整演示折紙飛機的過程,讓幼兒有一個大致知道折紙飛機的方法,引起幼兒對折紙的興趣。然后我將廣告紙分給幼兒,讓幼兒與我一起一步一步折飛機,并在每一步講解后出示示意圖?;顒咏Y束后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一只飛機的任務,目標的達成度高。
但是由于不經常接觸折紙活動,我發現幼兒對折紙的基本要求還不太了解,每次折下去后沒有壓平折痕,導致飛機的尖角不夠尖,還有些飛機會散架。我應該在這之前強調一下折紙的基本要求,做到邊與邊對齊,角與角對齊,折現壓平。其次,折紙飛機第一步中間的折痕很重要,之后的每一步都要看清這條折痕,并與之對齊,二我在第一步時沒有強調,導致有些幼兒在之后的步驟中不清楚到底邊與那條線對齊,從而這出來的飛機并不干凈。折飛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而我為了讓所有幼兒看清步驟叫他們坐在上課位置蹲在小椅子上折,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隨意站立倒是遮住了部分幼兒的視線。
最后可以將多余的廣告紙投入到區角,供有興趣的孩子繼續折飛機,發展幼兒的折紙能力。
第5篇、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唐裝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習了解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文化,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2、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發現剪紙的簡單規律。
3、培養交往能力;能與伙伴合作能力,體驗合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孩子藝術興趣。
活動難點: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發現剪紙的簡單規律。
活動準備: 1、各色正方形彩紙 、剪刀 、步驟示意圖 、唐裝展PPT、背景音樂《花好月圓》 、團花樣品并標在卡紙上、要裝飾的唐裝衣服、展板。
活動過程: 1、帶幼兒觀看“唐裝”服飾展(視頻)。
——今天,我們一起去觀看一場精彩的服裝展,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這些服裝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的,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2、交流、討論,了解唐裝,喜歡唐裝。
——你們知道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裝嗎?
——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你們喜歡唐裝嗎?
——你喜歡唐裝的什么呢? (顏色、圖案非常美)
師:恩,老師也覺得唐裝很漂亮,特別是它鮮艷的顏色和她身上的團花。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唐裝,可是它的身上還沒有團花,如果有了團花,這件唐裝就更漂亮了。我們今天就來設計漂亮的團花,讓唐裝變得更漂亮,好嗎?
老師:昨天我們在欣賞中國民間剪紙的時候團花它的花紋是對稱的,那么怎么樣才能剪出對稱的花紋呢?
師:恩,你們真聰明,以前我們也試過折疊的方法來剪對稱的圖案!那么今天老師要介紹一種新的折疊方法,請你們先看一看,想一想,你能看懂這些圖嗎?誰愿意來試一試?(幼兒嘗試折,教師輔助) (虛線表示折)
3、幼兒嘗試剪團花。
——教師:折好后,我們在這個三角形上剪,它能變出團花來嗎?。
介紹材料:那我們就選一張紙來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成功,好嗎?老師給每組的小朋友都準備了彩紙、剪刀、鉛筆、每人一個垃圾筐。請你選擇你需要的工具來制作團花。剪的時候要注意把小紙屑剪進框內!
——師:小朋友,你們剪出漂亮的團花了嗎?
——請個別幼兒展示作品。你是怎么制作團花的呢?用了哪些工具呢?
——師:恩,你們剪的真棒。老師昨天也剪了團花,你們覺得漂亮嗎?
——哪里比較漂亮呢?(花邊、圖案)
——師:你們想不想剪出漂亮的花邊呢?其實找到方法后,你也能剪出漂亮的花邊哦!你們想不想學呢?
4、師介紹剪花邊的方法
——我們來仔細觀察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三條邊,一條是封口的邊,還有兩條是有嘴巴的開口邊。兩條開口邊中呢,一條長、一條短。我們只要找到短的那條開口邊。在上面設計漂亮的花紋,團花的花邊就會變得好看了。瞧,(出示展示圖)老師設計了三種花邊。波浪花邊剪出來就是這樣的…….,學會了這個方法我們可以設計出更多的花邊呢!
——師:團花除了花邊,中間的圖案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兩條邊就是剪中間部分的。你們看老師來剪一下吧!
5、師示范剪
——用故事情境介紹剪的方法:今天,小剪刀要去玩耍了,它爬上了高山,沿著彎彎的小路走著(剪彎彎的線),它又來到了平平的大路上,走呀走呀,“哎呀,小剪刀,小心,前面要沒路了。”于是,小剪刀只好回頭了,左繞又繞,小剪刀可真調皮,終于走出來了(紙可以轉方向)。走了那么遠的路,小剪刀的肚子餓了,“咔嚓”它咬了一口,咬了個三角形出來,“咔嚓”又是一口,咬了個圓形,左一口,右一口,它吃好多好多,肚子才會飽呢。玩得真累啊,該回家休息了……
—— (打開)美麗的團花就剪好了。
6、幼兒操作,裝飾唐裝。
——(播放花好月圓喜慶音樂) 老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想和小剪刀一起去玩耍嗎?那么團花完成后,請你裝飾在唐裝上讓她變得更漂亮吧!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注意觀察幼兒的折法是否正確,提醒幼兒邊角對整齊,可以看示意圖折
(2)引導幼兒從開口處開始剪,不能把中間剪斷
(3)多剪彎線條、圖形等,剪的過程中不要打開看
(4)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孩子
(5) 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老師一旁觀察)
7、活動講評
——老師:誰來介紹介紹你的作品,問孩子你是怎么剪的?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這么漂亮? (從對稱、圖案。顏色等方面說一說自己的團花作品。)
活動反思: 1、 整節課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導的教育理念。幼兒說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動得多。
2、 在活動設計上,我注意幼兒的實際操作水平。先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條件嘗試。在活動的第三環節,我運用預先創設好的剪紙環境(這些剪紙比較簡單,有規律,便于幼兒學習),引導幼兒近距離的欣賞、觸摸、觀察、感受剪紙的細節特點。通過主動觀察探索,發現剪紙的圖案是有規律的,剪紙的花邊是各種線條,而團花上的圖案則是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適合幼兒模仿練習。
3、 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學習的平臺。 一個成功的幼兒教育活動,是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悅。因此,我認為這次活動達到教育大綱所規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個活動時間較長。
第6篇、大班美術制作紙飛機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制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剪刀,繪畫紙,粘紙,雙面膠等
2、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飛機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略)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紙飛機呢?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一些紙,你們看看它們能做成飛機嗎?
3、教師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紙飛機,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張制作紙飛機的圖,請你們看著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顏色進行制作,好嗎?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后,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紙飛機并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幼兒玩具“做中學”為幼兒的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中學要滿足幼兒求知欲,需要積極為幼兒的教學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創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在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與幼兒一起去發現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問題,在這次的《制作紙飛機》的活動中,因為提供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見到的, 所以對此幼兒非常非常感興趣。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問題,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就非常重要,教師的鼓勵會讓幼兒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兒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遠沒有失敗,關鍵是老師如何對待孩子的失敗,如何將孩子的失敗變為成功,讓孩子敢于在失敗中繼續探究。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臉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第7篇、大班美術活動小企鵝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以猜謎的形式讓幼兒了解關于企鵝的知識,引起幼兒對活動內容的好奇與興趣,從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通過問題的提出與敘述的方式讓幼兒了解廢棄物的再利用,有助于培養幼兒環保意識。操作步驟詳細說明,易于幼兒理解與操作。動手創作體現出幼兒的個性化。啟發幼兒創作其他物品。
活動目標: 1、 幼兒動手動腦利用廢棄物做小手工。
2、 在制作中讓幼兒了解南極企鵝的形態。
3、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啟發幼兒創造企鵝的動態變化。
活動準備: 廢棄的白色紙杯3個(其中一個在外層涂成全黑色晾干) 剪刀、膠水或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話題引出活動中心——小企鵝
1、師:“在南極啊,有一種動物,它呀,有著白呼呼的肚皮,和黑色圓滾滾的胖身體。會游泳,走起路來啊,還一搖一擺的,你們能猜到這是什么動物嗎?”(企鵝)
2、師:“嗯,真聰明,就是企鵝!企鵝屬于鳥類,它有著一對翅膀,可是卻不會飛,但它有例外一種本領,你們猜猜看是什么?(游泳)
3、師:“企鵝有2只腳,它也可以像我們小朋友一樣站著,但是它太胖了,所以走路時一搖一擺的(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企鵝走路)
二、闡述廢棄物再利用的好處
1、師:“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只可愛的企鵝,要用家里用過但已經用不著的東西來做,我們把這樣的東西叫做“廢棄物”,誰能想一想什么樣的廢棄物可以做成企鵝?
2、師:“老師這里就有一只用廢棄物做的企鵝,你們看一看這是用什么廢棄物做的?(紙杯)
3、師:“原來平時不用的東西可以做出這么可愛的小動物,你們想不想做啊?那仔細聽一聽,看一看,老師是怎么做這只小企鵝的。
三、教師說明制作方法,提出制作要求
1、將白色的紙杯剪去底部,再剪開,變成一張類似長方形的紙板。在這張紙板上先用黑色水彩筆勾畫出一對翅膀,一個半圓形的白肚皮,一對可以站立的腳,一張企鵝的嘴巴,和2個小圓圈。(1個杯子畫不下的幼兒可以將第2個紙杯剪開備用),畫完以后將這些都剪下。
2、上色:將翅膀和腳涂成黑色,嘴巴都涂成橘黃色,2個小圓圈當中點上一點黑色用做眼睛。
3、將已經在家涂成黑色的紙杯倒扣在桌子上。(先黏眼睛和肚皮在黏嘴巴,這樣做比較容易掌握好嘴巴的位置)
4、翅膀和腳可以根據企鵝的動作貼出不同動態中的企鵝。
四、幼兒自己動手參與
1、提醒幼兒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
2、教師巡察指導。
五、教師總結欣賞作品
1、相互欣賞作品,讓做好的小朋友拿著做好的小企鵝學企鵝走路。
2、紙杯還可以做成什么?互相討論,回家與家里人嘗試制作別的動物或東西。
六、延伸活動
1、企鵝一直呆在南極可無聊了,它想出去旅行。小朋友們想帶它去哪里?
2、讓幼兒畫出想帶小企鵝去的地方,小企鵝出發旅行咯!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中及時挖掘其中閃光的東西,激勵幼兒主動地參與集體活動,維持了寬松、愉快的活動環境,幼兒在活動中不用欲言又止,真正能全力參與活動,享受活動,使活動最終只屬于幼兒自己。
第8篇、大班手工活動泥工——恐龍化石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泥板法和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制作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2、能大膽地進行陶藝創作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陶藝活動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恐龍化石》PPT一份,動感影集一份。
2、陶泥人手一份,工具、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幼兒已制作恐龍作品,導入活動。
孩子們,你們喜歡恐龍嗎?
瞧!這些都是你們做的恐龍,誰先來猜猜,這是什么恐龍?它長得怎樣?這又是什么恐龍?它有哪些特征呢?
教師小結:你們真棒!認識這么多的恐龍。怎么現在我們生活中沒有恐龍了呢?
二、出示恐龍化石照片:
問:這是什么
問: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
(發言討論)教師總結:化石形成視頻(看回答問題情況)
討論恐龍化石的組成部分:ppt幫助想象(頭頸,胸骨,脊椎骨,尾巴,四肢)
三、教師示范
1、小組討論:怎么做呢?
2、教師簡單演示,加強印象:1;制泥板 2;畫形狀 3;捏制龍骨 4;粘貼
四、幼兒操作
要求:兩人合作,運用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完成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教師重點指導:如何分工
五、作品展示,評價總結。
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哪組是最快完成的,請你們說說是怎么合作的?
馬曉玲
作品名稱:恐龍化石
第9篇、大班手工折紙活動飛機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示意圖折出飛機。
2、綜合運用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線對折、拼插等方法。
3、培養幼兒空間的知覺,鍛煉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過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線對折的技能。
2、每人5張正方形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飛機半成品(三角形)T:這是什么?這些三角形可神奇了!看,我要變魔術了哦!
(教師示范拼插成飛機)你們看,變成了什么?
二、觀察示意圖,幫助幼兒掌握拼插的技能(解決難點)T:我是怎么變出飛機來的?我用了幾個三角形?
這個三角形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看一看示意圖。
三、鼓勵幼兒根據示意圖探索性操作T:請你仔細觀察,覺得會折了就去試一試吧?。ń處煵蛔鬟^多指導)四、集中,解決幼兒操作中的難點T:你在折的過程中覺得哪些地方有困難?我們一起來幫你解決吧!
重點分步拼插⑴根據圖1—圖5,折三角形。
圖1四角向中心折,圖2集中一角折,并把底部一角向后翻折。
圖3沿中心線對折成圖4。
圖4照樣折兩個做機耳和機尾。
圖5,在圖3的基礎上,把兩角稍向上折,再對折成兔6。
圖6照樣折兩個做機翼。
教師:遇到多數幼兒共同的疑惑,老師可集體指導,個別幼兒有疑問時,應個別輔導。
認真仔細折,折痕注意平整,向中心折時中心點要對準。
⑵分步拼插。
T:現在我們一起來發現三角形神奇的秘密在哪里?三角形哪條邊最長?哪條邊最短?長邊對的哪角?短邊對的哪個角?用不同的角去插不同的部位,這就是它的秘密。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學著拼插,插機尾時,左手捏住三角形的最長邊,右手捏住機尾三角形不長不短的那條邊,用機尾的大銳角插進機身的最短邊中。插機翼時,要把機翼中折進的兩角稍稍拉開,插進機身上部和側部的兩條折縫里,飛機就折成了。
三、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從拼插的穩固、折疊的平整進行評價。引導幼兒發現把飛機頭向下翻折就成了一只鳥。表揚認真做手工的小朋友。
2、延伸:三角形還能拼插出什么?
四、游戲:戶外“開飛機”
T:讓我們駕駛飛機飛上天吧。
活動反思:
交通工具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茖W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成果在交通工具中的運用,使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飛機則是現代交通工具中較為重要的一族,折紙飛機是幼兒在了解了飛機的種類、主要部件名稱和用途后的一節生成活動,它進一步培養幼兒對飛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在活動前我了解到我班有4名幼兒有折紙飛機的經驗,但大部分幼兒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我選擇了最簡單的折紙飛機方法?;顒訒r我先完整演示折紙飛機的過程,讓幼兒有一個大致知道折紙飛機的方法,引起幼兒對折紙的興趣。然后我將廣告紙分給幼兒,讓幼兒與我一起一步一步折飛機,并在每一步講解后出示示意圖。活動結束后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一只飛機的任務,目標的達成度高。
但是由于不經常接觸折紙活動,我發現幼兒對折紙的基本要求還不太了解,每次折下去后沒有壓平折痕,導致飛機的尖角不夠尖,還有些飛機會散架。我應該在這之前強調一下折紙的基本要求,做到邊與邊對齊,角與角對齊,折現壓平。其次,折紙飛機第一步中間的折痕很重要,之后的每一步都要看清這條折痕,并與之對齊,二我在第一步時沒有強調,導致有些幼兒在之后的步驟中不清楚到底邊與那條線對齊,從而這出來的飛機并不干凈。折飛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而我為了讓所有幼兒看清步驟叫他們坐在上課位置蹲在小椅子上折,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隨意站立倒是遮住了部分幼兒的視線。
最后可以將多余的廣告紙投入到區角,供有興趣的孩子繼續折飛機,發展幼兒的折紙能力。
第10篇、大班手工活動各種各樣的帽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激發幼兒設計制作帽子的愿望。
2、利用剪、貼、撕、折、畫等形式,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裝飾帽子,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能積極觀察比較,了解帽子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的認識。
活動準備
師幼一起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絨線帽、草帽、太陽帽、頭盔工作帽等等),布置帽子展區 ;各種帽子圖片幻燈制作;為幼兒提供制作帽子的各種材料(卡紙、皺紋紙、即時貼、毛線、塑料袋、廢舊畫報等或其半成品材料)、歌曲《嘻唰唰》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帽子,感知帽子的不同質地,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參加帽子展覽會, 你們認識這些帽子嗎?"
教師:讓我們選一頂自己喜歡的帽子試一試。戴上帽子選一張小椅子坐下來。
個別提問:你選的是什么帽子?為什么喜歡它?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了解帽子的材料,觀察帽子上的圖案等)
2、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老師進行小結:小朋友發現制作帽子的材料不一樣,有的是用布做成的,有的用草編制成的,還有的用小珠子穿起來的等。而且帽子還有很多的用處呢。下面老師請小朋友看一組帽子圖片,仔細觀察這些漂亮的帽子,是怎樣裝飾的。
3、播放圖片幻燈,進一步感知了解各種各樣的帽子。
你喜歡這些帽子嗎?你覺得這些帽子怎么樣?(漂亮、特別等)你知道這些帽子都是用哪些東西裝飾的嗎?(羽毛、紐扣、彩紙等)
老師也做了許多的帽子,你覺得這些帽子跟圖片上的帽子能不能比?他們看起來很單調,沒有花紋、沒有裝飾,接下來請小朋友自己來裝飾這些帽子,有沒有信心!
二、教師啟發幼兒利用成品半成品材料制作帽子。
1、玩"百寶箱"的游戲,引導幼兒一起感知材料,知道這些材料可以做成帽子的某一部分,或裝飾在帽子上。
哇,這里有許多東西可以用來裝飾帽子,這是即時貼,可以在上面畫上你喜歡的圖案剪下來貼在帽子上,這里還有可愛的圖片,可以撕下來裝飾帽子,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的彩色卡紙,小朋友可以折上你喜歡的形象,另外還有許多的材料小朋友可以動腦筋想一想怎樣用他們來裝飾你的帽子呢?
2、請幼兒自己選擇材料,鼓勵幼兒設計、創造出喜歡的帽子。 教師指導制作帽子。
3、個別孩子做完后,請他講講自己設計的帽子。并幫助其他小朋友做帽子。
活動結束
聽音樂,分組展示自己設計的帽子。
活動反思:
我結合本班幼兒手工方面的興趣,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帽子》這節手工活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不足,在出示步驟圖的時候,讓孩子自由說說、操作的機會比較少,可以第一次放手讓幼兒自己學看步驟圖試一試,折一折,然后發現問題,再次示范引導,再進行第二次嘗試操作,高控比較多,在添畫的時候,好多幼兒不太會添畫,能力好的早早的做好了,還有的幼兒到最后都沒折成功,在點評的時候,沒有針對性的觀察,此次活動會繼續投放在區域游戲中讓幼兒繼續探索和添畫。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適當介入,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某一步,可以重點示范,然后讓幼兒繼續試一試,在教學各方面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第11篇、大班美術活動紙箱造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紙箱的外形進行想象、造型,用連接和裝飾的方法、技巧進行紙箱造型。
2、發展綜合手工的能力。
3、鼓勵及培養互相合作、勇于嘗試的習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興趣。
啟發幼兒思考紙箱可以做什么有趣的東西,用一個紙箱可以做什么?幾個連接起來又可以怎樣。
2、欣賞作品。
3、提出新問題:如何連接(紙箱的連接、材料與紙箱的連接)?
什么方法是最節約材料的?
4、幼兒活動。
5、作品欣賞。
活動反思: 選材挺適合大班的幼兒,紙箱是一種常見的廢舊物品,它的安全,讓幼兒有很多空間去研究、探索它的玩法。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整個環節比較清晰,目標基本達到。不足之處是:當幼兒自主探索紙箱的玩法的時候,對部分幼兒的關注不夠,未能及時有效的與孩子進行很好的互動,教師的參與性不夠,一些幼兒想出的玩法,我未能及時發現并給予肯定及鼓勵。
第12篇、大班手工活動二方連續(剪紙)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從教師和同伴傳遞的信息中嘗試學習二方連續紋樣的折剪方法。
2、通過設計單獨紋樣,培養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3、感受創造學習的快樂,體驗剪紙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二方連續紋樣的剪紙作品若干張。
2、長方形白紙、彩色長條紙每人2—3張,剪刀、水彩筆人手一份,紙簍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1、圓圈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徐老師來給你們上課,高興嗎?(高興)那我們聽著音樂來跳個圓圈舞吧。
師幼集體跳圓圈舞。
2、變魔術,再次激發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剛才我們跳的是什么舞呀?(圓圈舞)我們是怎樣變成圓圈的?(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了一個大圓圈)小朋友本領真大。徐老師也想來變個圓。
2)、出示白紙。師:瞧,這是什么?(長方形紙)閉上眼睛,我要變魔術了??矗兂隽耸裁矗浚▓A形)幾個圓形?(1個圓形)好,再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又要變了。這次變出了幾個圓形?(四個圓)這四個圓怎么樣?(連在一起的)誰來猜猜這四個連在一起的圓是怎樣變出來的?
3、引導幼兒探索四個連續圓的制作方法。
1)、幼兒討論。
2)、幼兒自由探索四個連續圓的制作方法
3)、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分析、討論正確的制作方法。
4)、幼兒再次操作。
4、教師小結二方連續紋樣的概念
師:今天我們 自己開動腦筋,探索、嘗試,學會了一個新本領,會剪二方連續紋樣了。象這種由一個基本的圖案(圓)向左右或上下兩個方向有規律地重復而組成的紋樣,叫二方連續紋樣。叫什么?(二方連續紋樣)。
5、設計并制作二方連續紋樣。
1)、電話鈴響,教師接到熊貓先生的電話。
師:熊貓先生打電話來說它的服裝店明天開張,可還有一批衣服沒完成,因為沒有好看的圖案裝飾,他很著急,怎么辦呢?
師:我們用剛學的新本領來幫助它,剪一些二方連續紋樣裝飾在衣服上肯定很漂亮,好嗎?
2)、欣賞教師作品
師:可以設計一些什么紋樣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是人物紋樣,這是動植物紋樣,還有簡單的幾何圖形紋樣。
師:看過這些,你想設計什么紋樣?
幼兒自由發表。
3)、幼兒制作二方連續紋樣。
6、作品展示,集體評價。
活動反思:
手工可以說是全體孩子參與的活動,但在教學過程中卻我沒能讓孩子完全參與其中。在幼兒探索階段,我只是簡單的抽取三個孩子來嘗試而剩下一大批孩子無所事事。并且我對于孩子也不夠關注和尊重,當孩子們還想表達想法時,我卻為了進程強制掐斷了他們想表達的欲望。而且在很多地方我沒有注意到,比如語言夠柔和、精煉,缺乏抑揚頓挫,在解詞上沒有落實,技能性的語言也不規范。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一味的控制可能會在很多方面利于教師教學,可是孩子才是主體,才是最重要的。對此,我想我應該學會相信孩子們,相信他們有能力,真正地對他們放手。我想這也是對我自己的“放手”。
第13篇、大班手工活動做賀卡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的賀卡,了解過新年的意義,知道賀卡的意義。學習制作賀卡,大膽構思,設計新穎。
2、欣賞賀卡的色彩、花紋、設計等,會講述自己平時看見的賀卡。
活動準備:操作卡、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賀卡,剛才我們給好朋友送了賀卡,那你知道這么好看的賀卡還有什么用?(新年到了。人們用賀年片互相贈送,表示友好和祝福)
2、買來的賀卡有什么特點?
引導幼兒從賀卡的花紋、顏色、造型等方面進行講述。
教師:這些賀年卡,每一張的特點不同,邊講邊出示不同表現形式的賀年片,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來的,摸在手上凹凸不平,有的像畫的,有的像貼的。總之,它們的圖象都很好看,顏色都很鮮艷。
3、引導幼兒觀察賀年片的制作方法。
我們的爸爸媽媽關心照顧我們,辛苦了一年,我們每個人做一張賀年片送給爸爸媽媽,祝他們新年快樂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思考能力。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的積極踴躍,充分展示了個人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但也有個別孩子表現欲望過強,缺少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學中需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第14篇、大班手工活動可愛的小豬(泥工)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卡通小豬圖片,會用攆壓、搓、捏、連接、塞紙法等技能,塑造胖小豬可愛的形象。
2、感受陶泥的樂趣,培養想象、創作能力。
活動準備:卡通小豬的圖片,教師范例。課件。每人一塊陶泥、陶藝板、泥棍、泥漿、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卡通小豬圖片,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欣賞各種卡通小豬圖片,形象地感知胖胖豬的外部形態特點。
提問:小朋友們看了小豬的圖片,小豬長什么樣?
2、教師小結:小豬有胖胖的身體、圓圓的頭、短短的四條腿、細細的小尾巴。
二、嘗試用夸張、擬人的手法,表現出小豬可愛的卡通動漫形象
(一)造型啟發
故事《三只小豬》你們已經聽過了,你們最喜歡哪一只小豬?如果請你用學過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豬,你會怎么做?
(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做卡通小豬,好嗎?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1、先把陶泥攆壓成厚薄均勻的泥板;
2、把報紙揉成紙團,用攆好的泥板包起來做小豬的身體;
3、用搓、捏、連接手法分別加上小豬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巴、尾巴、腳等身體部位;
4、最后,啟發孩子可采用輔助材料裝飾小豬。
三、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1、用卡通的方法把你喜歡的小豬做出來。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受真實物象局限。
3、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孩子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四、交流講評
請幼兒大膽介紹自己制作的小豬,采用哪些方法。把做好的小豬放到陶藝展架上,說說你喜歡哪只小豬,為什么?
第15篇、大班手工折紙魚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用邊對角、邊對對角線的技能折疊魚。
2、體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方形紙、彩色筆、漿糊,魚的范例、折疊步驟圖
2、 "海底世界"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1、幼兒游戲《許多小魚游來了》引題,引起幼兒興趣
2、將范例發給每組小組,讓幼兒觀察,并拆開看看是怎樣折的。
3、出示折疊步驟圖,引導幼兒觀看并講解魚的折法:注意看清魚頭的折法
4、提出折紙要求:
要求邊對角、邊對對角線要對齊,折痕要折平。
5、幼兒動手折紙,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折出折痕;
(2)指導幼兒將折好的"魚"畫上眼睛、魚鱗,然后貼在"海底世界"畫面上。
6、欣賞同伴作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 因為幼兒平時較少制作手工折紙活動,所以實踐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對容易失去耐心部分幼兒多加以鼓勵;需準備多幾張折紙。
2. 幼兒傳遞物品的過程時,場面會有些混亂。得以一定的時間來控制。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會準備更充足的材料,最好每幼兒一組(6支)水彩筆。
第16篇、大班手工多彩的扇子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扇子的不同造型,花紋,圖案。
2,知道扇子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3,了解扇子跟我們生活的關系,會用扇子解暑。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備一把扇子,制作扇子的材料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了解扇子的種類。
提問(1)大家把自己帶來的扇子拿出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你的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有什么圖案?
(3)你最喜歡哪一種扇子?他有什么特點?
2,了解扇子的用途。
(1)提問:扇子可以怎么用?(幼兒玩一玩扇子,說說有什么感覺。)你們知道扇子除了可以用來扇風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2)小結:扇子是我們夏天解暑的一種工具,他能使我們涼快。扇子有很多形狀,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羽毛扇,芭蕉扇,紙扇,香木扇,絲綢扇等,很多扇子上還有不同的圖案,可以掛在墻上裝飾房間,還可以用來跳舞。
3,教師示范講解扇子的制作過程。
(1)出示扇子的制作過程圖示,引導幼兒觀察扇子的制作過程。
(2)提問:做扇子需要哪些制作材料和連接材料?
4,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5,教師共同將作品布置成"扇子展覽會"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自己制作扇子,送給老人。
活動建議:
1,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扇子
2,有吊扇或空調的幼兒園應結合本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吊扇,空調,引導幼兒多用扇子,養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第17篇、大班美術中國民間游戲手工剪紙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能用自己制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境、美化生活。
2、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玩具準備:
一套兒童手工剪紙書大全套裝,若干把安全剪刀,記號筆。
游戲玩法:
1.選擇一張印花剪紙對折后沿線剪下外輪廓。
2.展開剪好的剪紙。
3.拿出教程書。
4.參考教程,畫上表情和簡單的裝飾,剪紙更漂亮啦!
指導建議:
1.對于小班的幼兒,需要掌握正確拿剪刀和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
2.對于中班幼兒,在用印花剪紙對折后沿線剪下外輪廓后可提供白紙供幼兒,讓幼兒根據經驗再次進行操作。
3.對于大班幼兒,可以提供卡紙讓幼兒將剪出的東西進行拼圖。
4.根據幼兒能力及年齡特點,能將線條剪得更加流暢和完整。
活動反思:
大班的孩子們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小班、中班的幼兒們強了許多,但在學習制作過程中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較慢,教師在教授和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耐心準確,并在活動過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動力。
第18篇、大班手工卷紙花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線條卷紙花。
2、鼓勵幼兒在掌握多種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3、發展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幼兒:硬紙板、自粘紙、彩紙條、膠水、抹布師:各種形狀的紙卷、紙條、膠水、硬紙板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嘗試運用卷、捏、折、貼等不同方法,卷出不同造型的卷紙。
1、師出示紙條"這是什么?"(紙條)師出示圓形的卷紙貼在黑板上"現在我要變一個魔術,請你們想一想變出來的這個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幼兒個別回答"通過卷紙條,結尾的地方用膠水固定住,可以變出圓圓的卷紙,但是為了卷的不那么小,卷完了以后可以稍微抖一抖,讓它變得松一點。"
3、"我把一張紙條用卷的方法變成了一個圓形的紙卷,你有其他的辦法把這個紙條再變出其他圖形?還可以把我們這個圓形的紙卷變出不同造型?請你們去試一試。"幼兒分散嘗試。
4、師請幼兒介紹,并做補充:"我這里還有這些圖形,請你們來看一看,你覺得哪個圖形有點難?"一頭尖形:用手捏住一頭的最外面一層紙,使這一頭變成尖尖的樣子。
兩頭尖形:在剛才卷好的一頭尖的圖形上,找到尖尖頭對面的地方,再捏住外面一層紙,變出一個尖尖頭出來就成功了。
長條形:卷的時候,最先開始卷的一段要卷的長一些。
螺旋形:卷的時候只要卷一半就可以了。
正反折形:正反正反折紙。
正反螺旋形:先卷起一頭,把紙翻過去,再從另外一頭開始卷。
二、鼓勵幼兒在掌握卷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并造型,通過搭配組合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圖案。
1、"我們已經變出了這么多圖形了,那我們可以把這些圖形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他小朋友們的作品吧!"師出示成品。"這些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花瓣和花心)花瓣和花心都是卷好了豎著貼在硬紙板上的自粘紙上的。"
2、"這些美麗的作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卷紙花。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朵美麗的卷紙花?"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要求:
先卷再貼, 當你想要貼的時候,把硬紙板上的自粘紙撕下來,花心我們上次已經卷過了,放在在你們的盤子里了,直接貼上就可以了。
2、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能力強的孩子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卷紙技能就行造型。
能力弱的小朋友幫助他們簡單的造型。
四、評價
1、請幾個孩子舉著作品走到前面來給大家欣賞他的作品,請孩子們互相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一朵花?為什么?
2、師表揚,并提出一些建議讓孩子們的技能更上一層樓。
3、"請你把你的小花放到旁邊的桌子上,晚上回家獻給爸爸媽媽吧。"
第19篇、大班手工活動設計太陽帽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激發幼兒設計制作帽子的愿望。
2、利用剪、貼等形式,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能積極觀察比較,了解帽子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結合已有經驗,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帽子,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1、"小朋友這幾天一定發現,活動室里多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帽子, 你們認識這些帽子嗎?這里有你不認識的帽子嗎?"教師: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個別提問:你選的是什么帽子?為什么喜歡它?它是什么樣的?
2、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老師進行小結:小朋友發現制作帽子都有一個帽頂和帽舌。而且帽子還有很多的用處,比如冬天,我們戴上又厚又軟的絨線帽,可以防寒;夏天,我們戴上遮陽帽,就會涼爽一些,醫生護士工作時,都戴上隔離帽,建筑工人工作時都帶上安全帽……還有一些帽子,比如時裝表演時,人們戴的時裝帽,小女孩戴的公主帽等,都是為了漂亮好看的。下面老師請小朋友看一組帽子圖片,仔細觀察這些漂亮的帽子,是怎樣做成的。
二、教師示范制作帽子。
重點講解挖剪的方法。
三、幼兒制作帽子。
四、延伸活動:戴上帽子跟著跟著音樂《郊游》做游戲。
第20篇、大班美術裝飾畫制作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到了,如何廢物利用給自己家里制作一幅暖暖的畫裝飾自己的房間。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手工制作,簡單的了解色彩的搭配。
2、設計圖案,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3、廢物利用,側面教育要愛護環境。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制作,培養動手能力
難點:圖案的設計,顏色的搭配
活動準備 膠水,毛線,硬紙板,小剪刀,鉛筆。
活動過程 老師先展示利用家里的廢棄的毛線制作的裝飾畫
激發孩子想動手的興趣,
然后要求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制作的圖案
用鉛筆在硬紙板上畫出自己的設計圖案。
圖案設計好后,老師也就開始動手教孩子如何制作
讓孩子仔細觀察是如何將毛線拼貼成美麗的圖案的
如何將毛線固定在紙板上
孩子自己動手制作,
在孩子的制作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的幫助孩子,
觀察孩子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過程中注意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不怕困難
完成一幅美麗的裝飾畫
教學反思 本堂課程真的做到了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先展示制作好的畫,激發學生想自己動手的興趣
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對他們來說裝飾畫制作有點難度
毛線如何固定對學生來說有點難以把握,膠水的多少學生很難把握,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很需要別人的幫助,如果這個時候老師積極的幫助的話會提高老師在孩子心理的地位。
作品制作成功后很多和孩子在腦海中的構思有一定的出入
在這個時候要鼓勵孩子,不讓他們失去信心,
提高孩子的自信
讓他們認為自己是最棒的,
第21篇、大班美術活動彩鏈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手工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美化教室的快樂。
2.繼續學習使用剪刀,能沿線剪下簡單的圖形。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交流升中班的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又長一歲了,升中班了,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今天,我們來制作許多彩鏈,掛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慶祝我們升中班了,好嗎?
二、教師示范制作彩鏈,并講解制作的方法。
1. 沿線剪下兩根紙條,把他們黏貼成一根長紙條。
2. 沿線剪下各種圖形,把他們粘貼在長紙條兩面。
3. 把彩鏈上端粘貼在窗框上。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每人制作一根彩鏈,剪的時候要沿著邊線剪光滑,一邊剪一邊轉動紙片。教師指導幼兒掌握剪刀的剪法,并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共同欣賞并進行引導性評價。
活動反思: 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對方法的傳授,還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創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幼兒們恰如其分的指導,融入孩子當中并以幼兒的心態、興趣和目光去參與教育和開展活動。
第22篇、大班手工剪紙活動花兒朵朵教案反思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并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并移動。
3.背景音樂,“三只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經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萌發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么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么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么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只?你覺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于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后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層數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制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只蝴蝶》,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么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制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里,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約。
(幼兒制作并將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后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反思: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為小舞臺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容、畫面布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紙,并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熏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等等。
第23篇、大班美術小小美發師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生活化幼兒美術教育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體驗審美感。福祿貝爾曾說過:“通過生活并來自生活的課,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在日常生活中,梳頭發是每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而大人們的發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記得有一次我燙了頭發,孩子們都圍著老師說:“老師,今天你的頭發太漂亮啦!”有的孩子還說:“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個像老師一樣的發型。”孩子們的愿望促使生成了美術活動《小小美發師》,也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生活化幼兒美術教育有助于幼兒自我表達,體驗滿足感和成就感。在生活化的美術活動中,幼兒敢于表現自己,有著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出來。
活動目標 1、能夠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來制作假發,獲取撕、貼的技能,發展手部動作。
2、在活動中,體驗手工制作帶來的成功感。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均勻、密集地將磁帶,毛線、紙條等貼在浴帽上做成假發。
難點:發散思維,設計出不同的假發發型。
活動準備 1、浴帽人手一個(事先貼好雙面膠)布條、舊磁帶、絲帶、皺紋紙、棉線、野花、野草、蘆葦花等材料若干
2、假發套6個,排練好大班的小小模特隊
3、音樂磁帶2盤、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支小小模特兒隊,大家歡迎!
?。ㄔ诘纤箍频囊魳分?,學前班幼兒戴上假發表演)
2、哥哥姐姐表演得精彩嗎?他們漂亮嗎?
3、那你們覺得她們哪里最漂亮呢?
教師小結:原來啊今天哥哥姐姐頭上多戴著漂亮的假發。
二、欣賞自制假發,討論制作方法。
1、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假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你們可以去摸一摸、看一看,問一問哥哥姐姐這些假發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2、小朋友來,我們一起走下去仔細的看看。(幼兒上臺欣賞自制假發)
3、誰來說一說你剛才看到的假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小結:原來布頭、棉線、鄒紋紙。。。。。。這些材料都可以來做漂亮的假發。
4、你們想不想用這些材料自己來制作假發???(出示浴帽)
5、怎么樣把這些材料貼上去呢?小朋友們請你們動動小腦筋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幼兒議論、回答)
小結:小朋友很會動腦筋,想的辦法真不錯。今天我們就用雙面膠來做假發。
6、(出示貼好雙面膠的浴帽)教師示范,先把雙面膠上的白紙輕輕地一撕,寶寶要小心,別把膠帶撕下來.,然后找一種你喜歡的材料把它貼上去。有誰想來試一試。
7、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漂亮的假發,好嗎?
?。ㄊ种赣螒颍耗粗甘持概雠?,食指中指剪剪,我是快樂的魔術師。)做的時候要撕完一條貼好了再撕一條,寶寶發揮你的巧巧手,我們開始吧!
三、幼兒制作假發,教師巡回指導。
(1) 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選擇喜歡的材料來制作。
?。?) 指導并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完成作品。
?。?) 請先做好假發的小朋友在看課老師面前展示,說一說你用的是什么材料。
四、展示作品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假發做得真漂亮,我們也來做小小模特兒吧。幼兒戴上假發,在迪斯科的音樂中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反思 結合美術教育生活化的科研課題,美術活動《小小美發師》是讓幼兒學習鞏固撕、剪、折、團、擰、貼等技能技巧的運用;培養幼兒友好的合作能力,并體驗合作成功的愉快心情;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美術活動。在活動中我著重通過讓幼兒互相為對方設計發型,讓幼兒感受美術創作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帶來的成功感。
在活動設計中,我先為幼兒創設一個合作學習、欣賞生活中的美的環境,并進行多種形式的欣賞。再利用貼近幼兒生活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學習的素材,讓幼兒運用以前學過的技能來進行美術創作活動?;顒又兄饕\用了紙,這一直觀而特殊的材料,讓幼兒運用已有的技能,如:剪、折、撕、團等,將紙進行重新塑造,變成類似直發、卷發、發髻等造型,并讓幼兒直接在同伴的頭上進行發型設計,更大程度地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的形式,來展現生活中的美。
在活動中我還注重了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啟發幼兒與同伴設計發型,互相欣賞,進一步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幼兒的合作行為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因為幼兒是兩兩地合作設計發型,使幼兒處于互相商量、合作、互助協調的氣氛中,增強合作意識,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主動發展,在互相粘貼中發現新的創意,讓幼兒的手工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活動中,我從誘發幼兒興趣、啟發思維、激發創意入手,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主動性,讓幼兒發揮其最大的潛能,使他們通過手工的形式來展現生活中的美和發現內心世界的美。
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我在師幼互動關系中還處理得不夠完美。如在讓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發型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想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師沒有照顧到所有幼兒的需求,幼兒說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其實,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增加幼兒表達想法的途徑,使幼兒表達的愿望得到滿足。教師可以從旁傾聽,及時記錄幼兒的發言,然后進行小結。這樣教師角色被重新定位,建立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系。教師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使幼兒體驗學習,自主發展都成為了可能。教師在開放性、低結構的生活化幼兒美術教育中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活動成為教師與幼兒共同探索新知識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充滿了自然、快樂、和諧。
第24篇、大班手工制作螃蟹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抓住螃蟹的特征,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螃蟹,并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動中,喜歡探究,專注,想象力豐富有信心。
3、能正確運用各種手工材料,有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1、范例:一次性飯盒制作《螃蟹》作品一個。
2、各種材料:火柴盒、易拉罐、豆腐盒等等。
3、手工工具、雙面膠、剪刀等等。
4、廢舊材料箱。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邀請了你們的爸爸媽媽來到我們班,老師還邀請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螃蟹)師:"前幾天我們已經認識了螃蟹和它們作朋友,這兩只螃蟹和我們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圖片上的螃蟹一樣嗎?"師:"這是老師做出來的你們仔細看看老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螃蟹的身體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為什么要選用一次性盤子和飯盒做它的身體?
小結:螃蟹的身體是方圓形的?一次性飯盒是方的,盤子是圓圓的,它們看上去很象,所以老師用飯盒和盤子做它的身體。
2、"螃蟹的八只腳是用什么材料做?為什么用插座和吸管做腳呢。"小結:"螃蟹的八只腳是細細的長長的,所以老師選用吸管和插座做它的腳。
3、"螃蟹還有一對腳呢?我們看看這對腳拿什么? (鉗子,剪刀) 老師選用夾子和插子做螃蟹螯足。
4、"然后在點上眼睛,這只螃蟹就更象了。"
三、幼兒制作
1、介紹材料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許多材料,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用你們靈巧的小手做出多種多樣的螃蟹。讓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材料。
2、啟發幼兒如何運用材料制作螃蟹。
(1)"這些材料哪些可以做螃蟹的身體?為什么?"一次性紙杯能做螃蟹的身體嗎?能不能想想辦法?
(2)"哪些材料可以螃蟹的腳呢?" 提醒幼兒沒有滿意的材料還可以到材料箱里找一找。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制作,教師提醒幼兒拼一拼擺一擺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提醒幼兒給爸爸媽媽講一講"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樣做。"然后將作品放在展覽柜上。
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幼兒帶來的廢舊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體,我便選擇了這些材料來制作螃蟹。在組織活動之前,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動態。在活動中,讓幼兒討論選用的材料,使幼兒提高對廢舊物品的利用意識,再進行操作。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發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種瓶子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廢舊物品,用這些東西制作螃蟹,幼兒的情緒很高。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用這些東西做出了形態各異的螃蟹,有的用橢圓形的糟餅盒和廢塑料棒做,有的則用飯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豐富,效果很好。幼兒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滿意,滿足了他們創作的欲望。而且,通過這些廢舊品的利用,也培養了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第25篇、大班手工活動大象(命題活動——折紙)教案反思
一、活動名稱: 大象(命題活動--折紙)
二、年齡班:大班三、人 數:30人(分成兩組,15人一組)
四、活動時間:5月中旬的第二個星期
五、活動目標:
1.認識大象的外部特征(認知)
2.能用正方形的A4紙這大象,并給大象畫上眼睛、耳朵、和腳;(技能)
3.體驗折大象的過程帶來的快樂;(情感)
4.發揮想象用油畫棒涂出自己心中的大象(創造)
六、活動重點:學會用正方形的A4紙折大象。
七、活動難點:在折大象時,掌握對角折和對邊折。
八、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觀察大象的外部特征;物質準備:教師:A4紙35份,剪刀5把,已做好的范例大象折紙,大象圖片2張;準備折大象的步驟圖1份;幼兒:油畫棒一份
九、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謎語,引入課題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小朋友們聽老師說了以后,猜猜謎語里面說的是什么動物--"鼻子長又長、眼睛大又大、耳朵大如扇子、身體重如小山,牙齒彎如月亮"師:小朋友們猜出是什么動物了嗎?對了,是大象。(出事大象圖片)小朋友們看一看是不是和剛才謎語里說的一樣?
師小結: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大如扇子的耳朵,還有兩顆彎彎的長牙齒,今天老師就要較小朋友們折大象小朋友們先看老師怎么折。
(二)師范講解
1.通過示范講解,讓幼兒知道大象的折法
(1)首先我們要將紙折過來;(如圖1)
(2)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3)將正方形角對折后打開;
(4)將兩邊的角對折在中相處;
(5)將剩余的部分再橫折過來;
(6)在依中線再對折;
(7)拿住三角形的中間部分,往下拉形成一個凹槽;(如圖7)
(8)把鼻子輕輕地折一下,再畫上耳朵、眼睛和腳,并將與耳朵相對的方向剪去一個小的半圓形;(如圖8)
(9)最后大象就完成了。
師:好了,老師的大象折完了。現在該小朋友們折大象了,小朋友們就按照老師剛才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折。
(三)布置作業現在老師將紙,剪刀發給小朋友們,小朋友們在折的時候注意不要用剪刀弄傷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不要的廢紙要丟在垃圾桶里,在剪大象的腳時注意不能剪得太大,鼻子不要折的太多,要根據老師出示的步驟圖來折大象。
(四)巡回指導小朋友在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老師教的步驟,對能力差的小朋友給予指導,只要折出大象的外形就可以了,對能力較強的小朋友,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給大象涂上美麗的顏色,對能力中等的小朋友鼓勵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做點裝飾。
(五)評價小結今天小朋友們在折大象時都很認真,而且折出來的大象都很漂亮,還給大象涂上了美麗的顏色,但是在做的過程中,有幾個小朋友不夠積極,希望他們下一次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現在我們將折出來的大象放到展示區去,也讓其他小朋友也看看我們的作品。
十、反思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探索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但是在某些地方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課堂常規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2.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引導幼兒自己看圖示并動手折紙,或者是讓能力強的幼兒再次示范折法;
3.在幼兒折紙地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輕松優美的音樂,創造舒適和諧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以游戲的形式貫穿與活動始終,這樣可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大膽嘗試的興趣;以上不足之處,在以后的類似活動中我要注意改進和完善。
第26篇、大班手工剪紙紅紅的中國結教案
活動目標:
1. 會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國結。
2. 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活動準備:《中國結》PPT;中國結圖示;彩紙;剪刀;范例
活動過程:
1.出示《中國結》PPT,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懸掛著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我們剛才看到了什么呀?(中國結)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么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么顏色的?
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
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么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愿,祝愿我們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里看見過中國結呢?
這么多地方都懸掛著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出示《中國結》圖示,制作中國結。
請幼兒看圖,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難?請個別幼兒示范。
教師示范,重點講述第三步的對折法。
3.幼兒操作,提出要求,教師巡回指導。
看圖示剪中國結,剪的時候要用力,但要細心不能剪斷。
4 .張貼中國結,互相欣賞。
你的中國結表示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請幼兒相互交流。
第27篇、大班手工活動彩色魚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撕紙的辦法裝飾魚。
活動準備:
小魚畫紙、彩色手工紙、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
師:我們來看看這條彩色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幼:小魚畫紙、彩色手工紙、固體膠。
二、學習制作彩色魚。
1、首先將彩色手工紙撕成長條形,撕的時候要細心點,盡量撕成大小差不多的長條。
2、用固體膠將撕好的長條手工紙粘貼在小魚畫紙上,貼的時候從小魚尾部開始,一條一條往下貼。
3、貼完一列往魚頭方向再貼一列。
4、每一列鱗片重疊一部分。
三、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1、教師指導幼兒撕成大小差不多的長條。
2、粘貼時從尾部一列一列貼,貼的時候從上往下一條一條貼。
四、展示作品,評畫。
1、請幼兒自己評畫,師作小結。
2、將幼兒作品展示在手工作品欄。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等,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活動過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示范圖。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看圖折紙。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活動反思:
幼兒手工活動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手工活動也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把自己觀察到的信息通過手的塑造而轉化成藝術作品。
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幼兒對魚的外形特征已有足夠的了解。能說出自己看到過的魚的形狀、顏色、花紋。本活動是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塑造魚的主要特征,鞏固團、搓、壓、捏等技能。
本活動首先讓幼兒觀察各種不同外形、顏色,有著特殊本領的魚,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在示范部分,我改變了以前老師示范講解的模式,而是請幾個幼兒到臺前來,按自己剛才觀察到的魚的特點,或是以前見過的魚的特征進行創作,再請全體幼兒一起欣賞、評價,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幼兒能說出同伴示范的作品什么部分塑造得好,哪里該怎么做更好。同伴的示范更接近幼兒理解的水平,他們在賞與評中進一步掌握了塑造魚的方法,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盡情地大膽表現自己,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幼兒捏出自己喜歡的魚和富有個性的魚?;顒又杏變耗艽竽憛⑴c活動,他們利用團、揉、壓、捏等技能塑造了魚的主要特征,在塑造魚尾巴和魚鰭時,幼兒能利用工具塑造出不同的線條、花紋。他們在玩泥的過程中捏出了自己喜歡的魚,也提高了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本活動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為主,在玩中學,學中玩,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過程,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第28篇、大班美術裝飾花瓶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們采用了"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在藝術領域有一節《花瓶設計與裝飾》活動,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花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圖畫本上設計出了千奇百怪、五顏六色的花瓶,活動結束后仍然感覺意猶未盡。于是,我結合孩子們的這一興趣,搜集了各種瓶子,孩子們可以通過動眼、動腦、動手的過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創造欲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裝飾出來的花瓶還具有實用價值,用它裝飾教室不僅讓孩子們時時感受成功的快樂,還可以處處體驗創造美的存在。
活動目標:
1、能夠掌握包、扎、繞的技能,并對玻璃瓶進行裝飾。
2、體驗廢舊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條。
2、照片、數碼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展示照片: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酒瓶、罐頭瓶、飲料瓶)各種花色、形狀的布以及布條、繩子,引出主題。
1、老師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好多這樣的東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們幫我想想辦法,能用它們做些什么呢?
2、幼兒討論,引出主題:把玻璃瓶子裝飾成花瓶。
二、幼兒觀察,并根據已有經驗探索裝飾的方法。
1、我們平時見到的花瓶身上哪個地方有裝飾?
(瓶口、瓶頸、瓶腹)
2、這些布、繩子怎樣裝飾,才能讓瓶子變得漂亮呢?幼兒動手嘗試裝飾的方法。
三、教師總結幼兒探索的方法,給予鼓勵和肯定。
根據幼兒實際操作水平,重點講解操作過程中的難點:包、扎、繞的技能。
四、幼兒動手裝飾,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互相之間進行合作。
2、啟發幼兒裝飾的有新意和別人的不一樣。
五、介紹評比自己的作品。
1、幼兒介紹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認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評比,學習別人優點。
六、裝飾教室,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1、用數碼照相機拍出幼兒制作的作品,和沒有裝飾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較,讓幼兒感受自己創作的成功,以及廢舊物品再利用帶來的樂趣。
2、提示幼兒花瓶這么漂亮,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用它裝飾我們的教室呢?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在欣賞過各種花瓶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感受花瓶獨特的造型和裝飾,通過欣賞和與教師的對話,體驗不同造型和裝飾所帶來的美感,幼兒對操作活動感興趣,能細心地裝飾。
第29篇、大班手工活動儲蓄罐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扎、粘等技能。
2、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談話引入,過年了大人給的壓歲錢你是怎么藏起來的?
二、出示儲錢罐讓幼兒說一說它的形狀及用處。引發幼兒興趣。
1、幼兒觀察,教師簡單講解制作過程。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重點粘成盒子的方法。
三、 評價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讓幼兒說一說,要怎樣安排自己的壓歲錢。
第30篇、大班手工鋼琴變變變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折紙示意圖,折出一系列相關的造型。
2、通過看圖示以及示范,掌握折房子、鋼琴和小豬頭的基本技能。
3、對折紙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2、彩色正方形紙人手4張、剪刀、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活動一:鋼琴變變變——房子
1、通過猜謎語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又高又大,四腳朝下,嘴巴有牙,肚里說活。
2、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展示儀放大的幼兒用書,了解畫面上的折紙步驟示意圖。
師:圖上有什么?正方形是怎樣變成小房子的?
3、教師帶領幼兒邊看圖,邊嘗試折出小房子,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折、拉出左右兩邊對稱的房子形狀。
4、幼兒嘗試用剪刀剪出門、窗子、煙囪等,貼在小房子上。
5、讓幼兒將小房子貼在《我們的房子》專欄中。
二、活動二:鋼琴變變變
1、猜謎語,引出主題。
師:一個大怪物,牙齒幾十顆,肚里吞鋼絲,嘴里會唱歌。
2、引導幼兒探索在折房子的基礎上,折出鋼琴的基本造型。
教師引導幼兒繼續觀察放大的幼兒用書上的折紙示意圖。
①師生共同看圖示折出小房子。
②觀察折鋼琴的示意圖,引導幼兒根據圖示上面箭頭的提示,分別將紙向上折,兩邊向中間折,打開等。
3、師生一起邊看圖示,邊折紙,教師進行適當的語言提示,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4、讓幼兒玩一玩彈鋼琴游戲,鼓勵幼兒自彈自唱,感受折出鋼琴的快樂。
三、活動三:鋼琴變變變——小豬頭
1、鼓勵幼兒自己觀察折紙示意圖,說說:豬頭是怎么變出來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圖示,邊折紙,指導幼兒折出③④⑤步驟,提醒幼兒每折一步,一定要壓平整。
3、教師重點示范最后一步難點:將折好的⑦步,從中間向兩側拉開,再用一只手在外面從中間向里壓,整理出最后小豬頭的形象,指導幼兒伸進大拇指,食指和無名指上下動一動,小豬頭張開嘴巴啦!
4、讓幼兒自主玩一玩折紙,充分體驗折紙的快樂。
第31篇、大班美術活動漂亮的假發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夠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用各種技能來制作假發。
2、在制作活動中,體驗手工制作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浴帽人手一個(事先貼好雙面膠)、舊磁帶、手揉紙、皺紋紙、舊毛線、彩帶等材料若干。
2、已經制作好的假發套3個
3、走秀音樂
4、PPT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小朋友,今天老師的發型是什么樣子。小朋友在家里,發現爸爸,媽媽的發型是怎樣的。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漂亮的發型,我們一起來欣賞,看課件。
二、出示神秘袋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秘袋,里面會有什么東西呢?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看!
三、欣賞假發,討論制作方法
1、教師:你們知道這么漂亮的假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結:原來毛線、皺紋紙、手揉紙、舊磁帶、彩帶這些材料都可以用來
2、探索討論各款假發的制作方法。
?。?)等一會兒我們要開展一個假發秀活動,我得趕緊幫小朋友們設計假發了,誰愿意來當湯老師的模特呀? (先把雙面膠上的白紙輕輕地一撕,注意別把膠帶撕下來,也別撕爛了浴帽,然后找你喜歡的材料貼上去。做的時候要撕完一條貼滿了再撕一條,要貼得均勻一點,密一點,把雙面膠全部貼滿。)
?。?)誰還想來參加等會兒的假發秀活動呀?那你也來當模特吧!(給每一位“模特”帶上浴帽,并請他們坐椅子上)其他的小朋友呢,老師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們,你們都來當發型師,幫模特們設計不一樣的發型!好嗎?[每位發型師自選一位模特并幫他(她)設計發型]
四、幼兒制作假發,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制作假發。(播放輕音樂)
2、指導并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br /> 3、請先做好假發的孩子在客人老師面前展示,說一說你用的是什么材料。
五、展示作品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假發?! ?br /> 2、幼兒戴上假發,在迪斯科的音樂中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悅?!?br /> ?。ㄐ“l型師們,拉起模特的手,把你們設計好的發型展示一下吧)。
活動反思: 為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的創作活動做好鋪墊,我充分利用周邊資源,選擇了四位不同發型的老師(長的、短的、直的、卷的)讓幼兒觀察,幫助幼兒對發型的理解;還利用大班幼兒的模特表演,讓幼兒了解假發,感受到假發的美,從而喜歡假發,激發了幼兒創作的欲望。
充分利用廢舊的材料,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取得家長的配合收集了廢舊的浴帽、報紙、彩帶、毛線、廣告紙等材料,化廢為寶,為幼兒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幼兒有選擇的余地,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創作,讓幼兒的個性得到發展。
第32篇、大班手工活動大獅子教案
活動目標:
1.用剪的技能給大獅子做頭發,打扮大獅子。
2.在打扮大獅子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
印有獅子頭像的操作紙、皺紋紙、漿糊、盆、范例、剪刀
活動重難點:
有目的地剪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盡量讓幼兒能控制好手剪得細一點。
難點是讓幼兒能將剪下的紙條沿著獅子頭的輪廓進行合理粘貼頭發。
活動過程:
一.生病的大獅子。
--師出示一張沒有頭發的獅子,引導幼兒觀察:這只獅子漂亮嗎?為什么?(沒有頭發)--師:這只獅子生病了,頭發都掉光了,大獅子很難過,我們想辦法來幫助大獅子好嗎?
--討論怎樣來幫助大獅子?(幫大獅子裝上頭發)
二.我幫大獅子做頭發。
--教師出示范例,問:現在大獅子有頭發了嗎?我們用什么來做大獅子的頭發?(彩色的皺紋紙)--教師示范講解剪貼大獅子的頭發:先把皺紋紙順著紋路剪成一細條一細條,然后在大獅子的頭上沿著輪廓把剪好的皺紋紙貼上去,注意要把握頭發的長短,把長的剪短些。
--請個別幼兒試著來給大獅子貼一貼。
--幼兒動手打扮大獅子,師巡視指導能力弱的孩子,幫助他們一起完成打扮大獅子的任務。
三.漂亮的大獅子。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欣賞變漂亮的大獅子。
--請幼兒來選一選哪只大獅子頭發長得最漂亮。
第33篇、大班手工活動民族娃娃(泥工)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分泥和連接的技能制作民族娃娃。
2、感知幾個常見少數民族的特色。
活動準備:泥、泥工板、濕抹布、民族娃娃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出示各種民族娃娃,聽泥娃娃自我介紹:"黑眼睛,黑頭發;你穿對襟襖,我系葡萄扣;你梳桃子頭,我扎小髻髻。我們是一群中國娃娃,我們住在無錫惠山的山腳下。
引導幼兒觀察名族娃娃的外形特征:臉是圓圓的,眼睛大大的,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很美麗。
二、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分泥和連接的技能。
1、老師出示泥團,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時候,先要把泥分為兩塊,每一塊再分為一大一小兩塊,大的分別做身體和兩條腿,小的分別做頭和兩條胳膊。
2、用我們學過的團圓、搓長、壓扁等本領做出圓圓的頭、寬寬的身體
3、示范連接:做好以后,將頭、胳膊、腿與身體連接在一起。提示幼兒可以用輔助物來幫忙。
4、最后填上眼睛、嘴巴,提示幼兒可以用泥條粘帖的方法表現出名族娃娃的發髻特征。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平放在泥工板上。
三、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下面請每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個泥娃娃,分泥時要注意份量多少。提示:想想看,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將頭和身體連接的牢固一點呢?
四、交流講評
我們今天可以開一個民族娃娃展,你們都是小評委,請你來說說你喜歡那個民族娃娃,為什么?
第34篇、大班手工活動小鳥一家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紙,卷貼的技能。
2、萌發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3、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卷貼。難點是卷貼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課件,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鳥怎么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鳥找到爸爸媽媽"(想)"那我們一起為小鳥們找爸爸媽媽吧!"(好)
二、教師講解示范。
重點講解卷貼的方法。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鳥頭卷貼嘴巴的方向。(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四、請小朋友將"鳥爸爸媽媽"送回家。
五、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幼兒將垃圾撿起來送入垃圾筐。
六、活動結束,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第35篇、大班手工活動漂亮的瓶子教案
【設計意圖】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的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通過與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孩子們可以通過動眼,動腦,動手的過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創造欲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裝飾出來的瓶子還具有裝飾價值,用它裝飾教室不僅讓孩子們時時感到快樂,還可以處處體驗到創造美的存在。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搓、團、捏、印的技能,對玻璃瓶進行裝飾。
2.體驗廢舊物品再利用以及美工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2.橡皮泥3.裝飾好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展示瓶子:各種各樣的瓶子
1.老師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好多這樣用過的瓶子,我想用這些瓶子裝飾我們的活動室,孩子們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怎樣讓這些瓶子變成裝飾品呢?
2.幼兒討論,討論出用橡皮泥裝飾玻璃瓶子。
二、出示教師用橡皮泥裝飾的瓶子。
1、幼兒觀察,并根據已有經驗探索裝飾的方法。
2、教師總結幼兒探索的方法,給予鼓勵和肯定。
根據幼兒實際操作水平,重點講解操作過程中:搓、團、捏、印的技能。
三、幼兒動手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2.啟發幼兒裝飾的有新意和別人的不一樣。
四、作品賞析
1、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請幼兒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請作者介紹。
第36篇、大班手工京劇臉譜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剪、穿線、鏤空等方法制作京劇臉譜。
2、養成做事細心和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3、萌發"我也要當京劇大師"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手工用書第4面。
2、剪刀、橡皮筋,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3、京劇臉譜圖片若干。
4、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 欣賞京劇臉譜。
1、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看的時候要認真,等會老師要請你們來說說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幼兒交流后,教師歸納:這都是一些京劇臉譜,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涂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也就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一張張臉譜,不同的臉譜代表著不同的人物。
二、引起興趣。
1、教師戴上京劇臉譜,擺出表演京劇的樣子。
2、教師摘下臉譜:小朋友老師拿的是什么?你們也想象老師一樣嗎?
3、教師:我們的"開心舞臺"要表演京劇,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參加,你想參加嗎?制作好臉譜就可以報名參加了。
三、介紹制作方法
(一)幼兒自由討論制作臉譜的方法:京劇臉怎樣做的?怎樣戴到臉上?戴上臉譜怎么才能看得見呢?
(二)教師介紹制作方法。
1、將臉譜剪下,眼睛處用剪刀剪去。
2、在黑點處鉆一小洞,穿上橡皮筋戴在頭上,你就是京劇中的一個角色了。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邏指導
1、教師提出注意事項:用剪刀將眼睛部位鏤空時要注意安全。
2、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品,能力強的幼兒也可以和能力弱的幼兒合作,共同剪、制作;教師對鏤空感到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五、結束
1、請幼兒戴上臉譜相互欣賞。
2、帶上自制的臉譜到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我的目標一是認識京劇臉譜,了解不同臉譜與人物身份,個性的關系,對于這個目標來說,幼兒一開始只是知道這是面具,后來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大部分幼兒是認識了京劇臉譜,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兒做到了了解不同臉譜與人物身份,個性的關系。二是感受臉譜的圖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對臉譜藝術的興趣。
第37篇、大班手工樹干上的花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樹干的花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學習在瓦楞紙上畫出各種花紋裝飾樹干。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范畫;各種瓦楞紙、剪刀、油畫棒
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觀察討論。
1、你知道哪些樹?說說它們的名稱。
2、注意過樹皮上的花紋嗎?說說是什么樣的?
3、結合槐樹、楊樹、松鼠等樹干范畫和幼兒用書“樹干上的花紋”中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樹皮花紋,并與語言描述。
(二)、欣賞瓦楞紙范畫,感受紙質、裝飾樹干的方法。
逐一出示范畫,讓幼兒摸一摸、說一說瓦楞紙畫的感覺,并觀察樹干上的花紋,是怎么表現的?
(三)、明確作畫要求。
觀察幼兒用書“樹干上的花紋”的左半部份,請幼兒嘗試在顏色不同的瓦楞紙上畫出樹的形狀,然后畫出樹干的花紋,剪下貼在美工書上,并添畫樹葉。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分層指導。
(五)、幼兒相互欣賞,說說誰的花紋最漂亮,誰的花紋最特別。
活動反思:
《樹干上的花紋》這是個大班的美術活動,教師一開始的導入非常的鮮明和切入主題。教師首先出示各種樹干,由幼兒自由聯想“樹干上的花紋像什么”。孩子們的回答別出心裁,引出線條元素,有直線、虛線、曲線、不規則圖形、橢圓形、螺旋形、菱形等。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采用了組合的形式,將幼兒所畫的樹組合成一個小樹林,因時制宜的調動幼兒興趣積極性,互動恰到好處??偠灾@是一個結構嚴謹,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大班美術活動。教師的活動現場調控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以及與幼兒生動的互動都值得我們學習。
第38篇、大班手工剪紙鯨魚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剪紙活動幼兒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據鯨魚的輪廓,保持線條光滑;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重難點)
2、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剪紙習慣,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3、能創造性地進行主題剪紙,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范例一副
3、藍色卡紙若干
4、藍色A4卡紙若干
5、剪刀
6、膠棒
7、水彩筆
8、圓形氣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欣賞示范作品,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請幼兒說出的鯨魚的外形特征。
2、教師小結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鯨魚,通過手的控制使鯨魚的線條飽滿光滑。
三、實踐操作
1、發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兒: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2、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3、把剪好的鯨魚用膠棒粘貼到A4藍色紙上。
四、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海底世界
五、結束部分
拍照留念,并發放圓形氣球進行獎勵。
第39篇、大班手工教案:裝飾花瓶
幼兒園大班手工活動:裝飾花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造型并運用秋天的農作物果實采用多種方式有規律地來裝飾瓶子,激發幼兒對制作活動的興趣。
2、能合理利用周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來美化生活,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罐頭、飲料瓶,橡皮泥,黑豆、黃豆、綠豆、玉米、紅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瓶。 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花瓶嗎?花瓶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帶來了幾幅花瓶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 我們也來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花瓶上的圖案。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歸納規律
1)主題式的裝飾
2)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3、觀察裝飾好的花瓶,激發制作欲望。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運用了上面的哪種方法?”
4、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制作過程,了解制作方法
5、幼兒動手嘗試制作。
1)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2)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富有個性的創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是用哪種方法來裝飾的?你喜歡哪個花瓶?為什么?”
第40篇、大班手工活動會捉蟲的啄木鳥教案
活動名稱:會捉蟲的啄木鳥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知道啄木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增添愛鳥的情感。
2、學習看圖示,折出啄木鳥的基本形象。
3、對折紙活動感興趣,喜歡折紙玩游戲。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正方形紙、折紙圖示、范例、幻燈片、樹林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生病了要找誰看病呢?(醫生)在一個果園里,住著一棵老蘋果樹和一棵小蘋果樹,有一天老蘋果樹生病了,在他身旁的小蘋果樹是怎么為他請醫生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個故事。
二、聽故事,交流。
1、播放PPT故事《小蘋果樹請醫生》,認知啄木鳥。
2、提出問題,幫助幼兒回憶并理解故事內容。
(1)故事中的醫生是誰?
(2)小蘋果樹為什么喜歡啄木鳥?
(3)你們喜歡啄木鳥嗎?
小結:啄木鳥是有名的樹醫生,是人類的朋友,專門吃藏在樹皮下和樹干里的害蟲,不僅蘋果樹喜歡它,我們也喜歡它,所以我們要保護啄木鳥。
三、出示啄木鳥。
1、瞧!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只紙做的啄木鳥,你們想做嗎?
2、啄木鳥怎樣做得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制作的過程。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折紙示意圖,讓幼兒與老師一起邊閱讀畫面邊折紙。
(1)、誰知道哪幅是第一個步驟圖?引導幼兒學會看示意圖的順序。
(2)、你們知道這條黑線代表什么嗎?教師指著圖一中黑線詢問幼兒。
(3)、你們知道這條虛線和這個箭頭代表什么嗎?教師指著圖一中的虛線和箭頭詢問幼兒。
指導幼兒將正方形紙角對角對折,折出對角線,引導幼兒將正方形相鄰的兩條邊,向對角線折,要折整齊。將尖三角形的角按線條的箭頭提示折一下,再將角向里折出尖嘴巴。
四、播放《啄木鳥》的音樂,師生共同表演,結束活動。
師:啄木鳥做好了,下面我們把啄木鳥送到樹林里為蘋果樹捉蟲吧。聽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