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6
這是豐富多彩的含義,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豐富多彩的含義第 1 篇
【教學設想】
1、與生活鏈接。教學時教師注意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課內課外活動聯系起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開展多重活動,引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
2、創設情景。反復朗讀課文,感悟課文,促使學生更加熱愛校園生活。
3、通過師生共同查找相關資料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多資多彩的校園生活中。
【學習目標】
1、會認49個生字,會寫4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3、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珍惜時間,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在教學本組教材之前,要讓學生回憶在校園生活中有哪些樂趣,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參加過哪些有意義的活動或課外小組,調動學生生活積累,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基本策略
1、這組課文都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采取指名讀、自由讀、比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讀中悟、讀中思。
2、隨文識字,在游戲中識字,根據活動情景,設置一些與活動有關的詞語、句子進行識字,自主探究識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復現生字,鞏固要認識的字。
4、要寫的字,采取學生自學,師指導寫,小組合作等形式進行。
三、各有側重
(一)《一株紫丁香》
1.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教師節是哪一天嗎?在這一天,你打算送給老師什么禮物呢?書中的小朋友送給老師一株紫丁香,你們想去看看嗎?
2.分層次朗讀:一讀正確、讀流利。二讀中感悟。
3.讀自己喜歡的小節,說說為什么喜歡。
4.配樂朗讀。
5.實踐活動。以“老師,我愛您”為主題,用畫圖畫,做手工,講故事,朗誦詩歌等形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情。
(二)《我選我》
1.創設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要重新選舉勞動委員,說說你想選誰,為什么?
2.學生自學。
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帶著問題讀文,小組討論交流。
3.排演情境對話“我選我”
4.假如參加班干部竟選,你準備些什么?
(三)《一分鐘》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分鐘,體會一分鐘有多長。一分鐘能做什么呢?(學生自由談)
2、朗讀、討論: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3、討論,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
4、查找資料,人們一分鐘能做什么事。
(四)《難忘的一天》
1、回顧舊知
我們已經學過有關爺爺的課文,你能說說對他的了解嗎?
2、讀文,討論:我為什么時候開始見到鄧爺爺很緊張,后來就平靜了?為什么“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3、查詢關于爺爺的資料。
四、交流展示
1、初步學習用部首查字法,開展比賽,看誰查得快。
2、對學生收集的資料、名言等進行展示、交流。
豐富多彩的含義第 2 篇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勾畫關鍵詞句、寫批注、交流”等方法閱讀文章,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多文本閱讀和分享,提升學生整體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學習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各地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感受其中所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各地的民風民俗。
2、尊重不一樣的傳統風俗,感受傳統美德。
教學準備
課件、拓展閱讀材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讀寫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個地方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今天這堂課,讓我們一起閱讀幾篇文章,來了解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二、回顧舊知,了解風俗
1、課文內容回顧
引語:我們自學了第一單元里的三篇課文和三首古詩,它們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獨自勾畫、批注,然后和同桌討論后回答。)
(《北京的春節》:喜氣洋洋;《臘八粥》:使人饞涎欲滴;古詩《寒食》:開心;古詩《迢迢牽牛星》:想念;古詩《十五夜望月》:思念家鄉。)
2、了解民風民俗
引語:在這些文章和古詩中,都描繪到了我們的一些民風民俗,你能具體說一說有哪些嗎?
(《北京的春節》描繪了春節,其中還寫到了臘八熬粥、泡醋蒜、孩子們買雜拌兒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掃房、除夕、元旦、舉辦廟會、元宵節;《臘八粥》一文,則具體描寫了熬臘八粥的過程;《古詩三首》描繪了人們在寒食節、七夕節和中秋節這一天中所表達的情感或所做的事情。)
三、選文閱讀
引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空,都有著自己各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我們來看看這幾首古詩。
1、出示古詩,默讀。要求讀通、讀順。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社日詩》(唐)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2、談內容
引語:讀過這些古詩后,你知道詩中所描繪的傳統習俗嗎?
(《元日》:春節放爆竹、貼新符;《元夕》:燈會;《社日詩》:在社日這一天人們把酒言歡,很歡樂。)
3、朗讀
放聲朗讀這三首古詩,熟讀成誦。
四、對比感受
引語:課內和課外的閱讀,讓我們知道了各地不一樣的民風民俗。我相信,其中有很多地方給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對比一下這些文章和古詩,然后在小組內自由暢談自己的感受吧。(學生自己在組內談感受,后全班匯報)
1、《北京的春節》一文中,老舍先生有詳有略地描繪了在春節這一段時間里的風俗習慣,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祥寫),而其他的地方描繪得很簡略。
2、《臘八粥》一文,作者以八兒的視角,描繪了在臘八節這一天八兒等臘八粥、喝臘八粥的事情。其中在等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整個熬制臘八粥的詳細經過,寫得細膩而形象,讓人垂涎欲滴,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等粥(祥寫),喝粥(略寫)。
3、而這幾首古詩,每首古詩都描寫了一種節日,不僅如此,詩中還寫到了在節日里的風俗習慣,濃濃的情感也從古詩中顯露出來,讓人印象很深刻。
4、感受:在文章中安排好主次,對重點內容抓住特點進行祥寫,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在習作的時候,也應該試著運用這樣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
引語:其實,很多的風俗習慣,都有一段美麗而動人的傳說故事呢。把大家收集到的有關風俗習慣的傳說故事和組內同學分享分享吧。
1、組內分享傳說故事,鞏固對傳統習俗的了解
2、派選代表,全班交流
(過年: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的野獸"年"的威脅。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后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這一天,人們都在自家門上掛上紅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后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點燈籠,燃放鞭炮煙花;夜里,通宵守夜。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現在的"過年"。
元宵節: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要燒死人類。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后,一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讓天帝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此逃過一劫。從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花燈,賞燈會來紀念這個日子。
豐富多彩的含義第 3 篇1.通過探究去發現生活中的節奏,在模仿中初步建立起節奏與生活與文化的聯系。
2.了解并掌握多種節奏型,并能通過擊掌等方式表現這些節奏型。增強聽覺和注意力,同時提升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3.通過固定節奏加入音樂,感受伴奏的魅力,繼而為音樂創編伴奏節奏型,發展音樂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掌握表現簡單的節奏型,自信而富有創造力的為音樂進行伴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不同節奏朗誦古詩導入,體會節奏與情緒之間的聯系。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丹陽華南實驗學校的景老師,今天很開心,和大家一起來感受別樣的音樂世界。
最近有這樣一句詩上了熱搜: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原來這是附在日本對我國捐贈的防疫物資上的一句溫暖的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詩。1.山川/異域,風月/同天【ppt呈現】;我還可以這樣讀:2.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兩種讀法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稍留空。
師:在我看來,前者有著共情鼓勵、期盼春暖花開之感,后者則有堅定必勝之感。同樣的一句詩,誦讀節奏的變化,會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通過這個小例子,我們能感受到節奏對情感的表達是有著一定作用。
二、生活中的節奏
1.了解自然中的節奏。
師:如果大家用心感受,你不難發現,節奏的規律存在于我們的宇宙、自然和生活中,比如四季更迭、晝夜交替,潮漲潮落這些是節奏,草木的枯榮、生命的興衰這些也是節奏、在我們身上脈搏心臟的跳動、呼吸的吐納更是穩定的節奏。【PPT相應圖片】
適當停頓。
師:這些自然和人類生命運動中的節奏給我們呈現了一個豐富多彩、變化多端且充滿生命力的律動世界。
2.發現動物界中節奏語言。
(1)布谷鳥的鳴叫
師:同學們,你們聽,這是自然界的什么聲音?
【PPT播放布谷鳥叫聲】
生思考。
PPT出示: X X 0 | X X 0 |
咕 咕 咕 咕
學生模仿。
師:清脆、柔和的一聲鳴叫后,伴有斷續的休止,仿佛把我們帶入到了山谷空曠、不見人影、只聞鳥語回蕩之境。
師:音樂來源于生活,這樣的鳴叫聲也給作曲家們靈感,比如圣桑的《林中杜鵑》、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等等作品中就運用音樂的語言讓我們仿佛聽到了布谷鳥的叫聲。【PPT播放《杜鵑圓舞曲》片段】
音樂仿佛讓我們看到春回大地的美景,到處生機盎然。
(2)知了的叫聲
師:我這里有這樣一個節奏,你來試試看,想一想跟自然界的什么聲音相似。
* X ? X | X ? X |
師:你聯想到了嗎?想必大家想到很多。讓我們加上詞來試試。
* X ? X | X ? X |
知 了 知 了
師:原來是知了的叫聲,連續的附點音符內含有一定的推動力且無停頓,單調重復,仿佛讓人更平增了幾分酷暑的炎熱。
師:自然中的很多聲音都被運用到音樂作品中,你來聽這樣一段音樂,找找看,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PPT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段】
師:多么熟悉而親切的自然之聲,多么美妙而富有生機的音樂世界。
3.日常語言中的節奏
師:除了大自然,其實在我們的日常語言中也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節奏現象,比如:
XX X 點點頭、刷刷牙
X XX 你好嗎、我不累
X X X X 一板一眼、有聲有色
巧克力、礦泉水
X X X 輕輕地、美美的、甜甜的
師:非常有趣吧,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三、學習基本節奏型
師:同學們,節奏就仿佛代表的是時間,時鐘的鐘擺一秒一秒均衡的滴答聲將時間平均分割,而變化的節奏則讓時間的分割得更加的豐富多樣,剛剛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存在于身邊的節奏,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音樂中的節奏。
1.認識學習
師逐個講解PPT逐個顯示
師:我們先來認識四分音符,假設它為一拍,請大家將手伸出,均勻的畫一個V字母,嘴巴念“噠”,邊劃拍邊來試試。
豐富多彩的含義第 4 篇一、教學目標:
1.自讀單元導語,了解本單元主題——“美麗的校園生活”,明確學習要求。
2.通讀識字二及四篇課文,粗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培養邊讀書邊標標畫畫的習慣。
3、抓住文章重點句子進行理解,抓住文章重點句子進行理解,體會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
4、讀單元導讀,提取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明白學習任務。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三、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講授法、讀書自悟法、討論法
四、教學措施:
1、分利用生字卡片,熟練認讀生字,多讀多練。
2、引導學生正確執筆,正確書寫,適時檢查、評比。
3、指導學生能讀懂課文內容,受到教育。
4、多聽課文錄音,培養語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電子白板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學生在校活動的照片。
師: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的照片,你想說什么?
二、感知單元主題
師:自讀單元導語,說說本單元主題是什么,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學習要求,用筆標出來。
什么是單元主題?——就是本單元討論的主要話題。這一單元是討論的是什么話題呢?我們應注意哪些學習要求?自己讀一讀,把有關的詞語用橫線劃出來。
(指導學生說說單元主題,應注意哪些要求,用橫線劃出來。)學生做到:1.把自己預習的劃線詞語展示 2.說出自己寫的單元主題 3.讀課文,標自然段、圈生字。
師:好啦,單元導語我們讀懂了。請看《自學導航》第2條: 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用鉛筆圈出來,并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感知單元課文
1、檢查預習,鞏固字詞。
1、課件出示本單元的重要詞語。
2、指導學生讀。(對的鼓勵,錯的集體糾正。)
3、生讀詞語。強調“地”的用法。
2、交流感受,升華認識。
(一)學習《一株紫丁香》
1、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到了什么景象?
2、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在老師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3、從這篇文章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5、師小結:從這篇文章中我們體會到了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二) 學習《我選我》
1、板書課題:“我”指的是誰?
2、生讀課文。
3、王寧選自己做什么?為什么要選自己?
4、師小結:希望我們的同學都能學習王寧的勇氣,懂得表現自我。
(三) 學習《一分鐘》
1、一分鐘有多長?一分鐘能做多少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分鐘》。
2、想一想: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20分鐘呢?
4、讀了文章,你想說什么?
5、小結: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四) 學習《難忘的一天》
1、你最難忘的日子是哪一天?為什么難忘?
2、小作者最難忘的日子又是哪一天呢?什么事讓他難忘?學了課文就知道了。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
3、我為什么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就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4、你想對鄧爺爺說什么?
5、教師小結:播放《春天的故事》
拓展練習,口語交際。
1、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怎么看?
2、如果班里改選干部,你會不會選自己?說說自己的想法。
布置作業
細讀課文《一株紫丁香》。
板書設計: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一株紫丁香
我選我‘
一分鐘
難忘的一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