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3
這是五味瓶教材分析,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五味瓶教材分析第 1 篇
【設計意圖】
中班教案:玩瓶子
可樂、橙汁是孩子們平常很愛喝的飲料,而喝完后的飲料瓶大家往往是隨手一扔。如何利用這些廢舊物品呢?我們設計了“玩瓶子”這一體育活動,引導幼兒自己玩瓶——合作玩瓶——集體玩瓶,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鍛煉體能,發展創造性思維,增強合作意識,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玩飲料瓶,發展跳躍能力、臂力以及肌體的協調能力。
2.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
3.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4.發展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家長一起收集好各種飲料瓶子。
2.幼兒每人一只飲料瓶,內裝大半瓶水。
3.錄音機、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準備動作
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準備活動不僅讓幼兒進行了走、跑、跳等預備練習,而且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自由玩瓶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由玩瓶的興趣。在玩瓶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玩了哪些花樣,抓住關鍵的幾個動作,讓幼兒集體練習,特別是對立定跳遠的動作要加以規范的指導。
讓幼兒自由玩瓶,使幼兒成為了活動的主體,能更好地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老師深入觀察,了解幼兒動作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個別教育。
三.小組玩瓶
1.師:現在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小伙伴,五個小朋友為一組,把你們手中的瓶子擺一擺,想一想能怎樣玩?
2.幼兒組合玩瓶,教師巡回觀察各小組的玩法,并參與游戲,對與眾不同的玩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更好地發展其創造性思維。教師參與游戲能使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得到及時的交流,并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五味瓶教材分析第 2 篇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調羹、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等。
評析:《照鏡子》音樂中的情節正好和瓶子的特征相匹配,音樂也為寶寶比較瓶子做了鋪墊,這就調動了寶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蓋瓶蓋
1.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數瓶蓋上點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量相匹配。
評析:本次環節引入自然,此環節活動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數學價值,如可以根據瓶子大小蓋瓶蓋、復習瓶蓋的顏色、根據瓶蓋上五角星數量的多少喂瓶子娃娃吃東西,同時還鍛煉寶寶吃飯的技能。
(三)瓶樂會
1.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并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評析:瓶子里裝了東西以后,寶寶會搖晃發出聲響,自然進入本次環節,引導寶寶感受用力與聲音大小的關系,并同時運用于藝術領域,為歌曲《大貓和小貓)伴奏,顯得流暢和自然。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么?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著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評析:由瓶子娃娃吃東西引出貓寶寶吃老鼠,然后進入美術活動,粘貼瓶老鼠,做好后,把事先系在瓶口的線拉開,變成了拖拉玩具,非常受寶寶的歡迎,也為音樂游戲做好了準備。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可繼續玩這個游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游戲,如“繞瓶走”“趕瓶子”等。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整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以來,“在生活中整合”已經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殼點。本次活動就力圖體現“生活化”和“整合性”。
1.來自生活――突出一個“趣”字。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搖一搖、滾一滾、踢一踢、蓋一蓋、敲一敲、裝一裝等,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選擇瓶子來組織本次活動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給寶寶的學習帶來了樂趣,能寓教于樂。
2.通過生活――突出一個“活”字。
首先是體現了泛靈論的思想。寶寶年齡小,對世事萬物都賦予生命的氣息,在寶寶眼里,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寶寶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以下環節的活動,例如把瓶子變成了娃娃,讓寶寶比較瓶子的身材、給瓶子戴帽子、喂食物、讓瓶娃娃唱歌、給瓶子貼上簡單的圖形變成讓它可愛的小老鼠等。在寶寶的眼里,瓶子真正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有生命的東西。
其次是體現了領域整合的`靈活性。培養完整的人是現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實踐也證明,孩子是不可能純粹單面地受教育和成長的,孩子年齡越小,學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課程的整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因此,本次活動以“瓶子”為主線,以寶寶熟悉和喜愛的“貓”為主角、以“音樂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靈活整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如音樂中的打擊樂與歌唱表演;數學中的形狀、點數、配對;科學中的聲音大小與用力大小的關系;健康領域的喂娃娃吃東西;美術中的粘貼制作;社會領域的禮貌、環保教育;語言領域的英語復習、反義詞練習等等。整個活動力求自然流暢,有血有肉,體現整合的靈活性,而不是牽強附會。
3.回歸生活――突出一個“動”字。
生活是動態的,幼兒的活動不僅要注重“活”,更要體現“動”。在新課程中,“動”表現為學生真正的動手動腦,強調“體驗性”,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強調在體驗中學習。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寶寶準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也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4.高于生活――突出一個“情”字。
課程僅僅回歸于幼兒的生活是不夠的,還必須高于幼兒的生活。本次活動通過寶寶與瓶子多種形式的互動,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滿感情的,沒有情調的生活會索然無味。本次活動的“情”主要體現在激發寶寶熱愛生活的情感上:讓寶寶在潛意識里感受到生活的情調――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和啟發,那么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從而讓寶寶更加熱愛生活,也對形成寶寶積極健康的心理,養成其積極樂觀的個性非常有利。
五味瓶教材分析第 3 篇活動目標
中班健康活動玩瓶子教案
1. 玩雪碧瓶,發展跳躍能力、臂力、平衡能力以及機體的協調能力。
2. 培養團結協作精神,發展創造思維能力。
3. 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 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只雪碧瓶,內裝大半瓶水。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幼兒入場,聽音樂繞場模仿做開飛機、小鳥飛、螃蟹走、騎馬等動作。
二、 自由玩瓶
1.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刺激幼兒自由玩瓶的興趣,并交代玩瓶的要求。
2. 幼兒分散練習,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玩了那些花樣,立定跳遠的姿勢是否正確,并對一些跳躍動作不正確,協調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3. 教師簡單小結幼兒玩瓶的方法,并請幼兒示范:有的用瓶子練習舉重;有的.用瓶子練習跳,跳的方式也很多:把瓶子倒在地上,從瓶子上跳過去;將瓶子豎著放,從瓶子上跳過去…….他們都是蹲下用力蹬地,前腳掌輕輕落地,手臂協調擺動。
三、組合玩瓶
1. 要求幼兒自由組合玩瓶。
2.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自由組合玩瓶的情況,對找不到合作伙伴的幼兒提供幫助,如你愿意跟誰玩,該怎么對他說? 你試試看!
3. 教師巡回觀察各小組的玩法,并參與游戲。
4. 請各族幼兒介紹自由組合后的各種玩法:用幾只瓶子搭成正方形,雙腳或單腳跳進跳出;用幾只瓶子搭成波浪形,沿波浪跳躍前進;用幾只瓶子搭成十字型,按一定方向單腳或雙腳跳;將幾只瓶子豎著放在一起,靠助跑從上面躍過去…..幼兒每介紹一種玩法,教師就表揚他們愛動腦筋玩法與別人不一樣,并讓其余幼兒跟著玩一遍。
四、集體游戲“給小樹澆水”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把雪碧瓶當成小樹,組成一片森林。各組幼兒先依次走過森林中的小路,然后再回到起點開始比三,要依次繞過每一棵小樹,不能碰倒小樹,跑道終點。游戲規則:一定要繞著小樹跑,如果碰倒小樹,一定要把他扶起來再跑。提醒幼兒注意自己不能摔倒,比賽哪一組跑得又穩又快。
五、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們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組織和幫助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活動讓孩子們健康身心、活潑個性,給他們帶來了活動的快樂。
五味瓶教材分析第 4 篇目標:大班活動玩可樂瓶教案
1、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索可樂瓶的`玩法,發展幼兒的動作。
2、樂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鍛煉,并知道愛護環境。
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動身體
天亮了,起床了,來穿上衣服、穿上褲子、穿襪子、穿鞋子系上鞋帶,喲!別忘了帶上太陽帽,背上小背包,我們去春游,噢!笛笛!笛笛!我們的汽車出發!——公園到了,請下車。
二、寶寶們你們看草地上有一堆可樂瓶,這么漂亮的草地,誰在亂扔東西呀!(幼兒演講)
我們寶寶可講衛生了,讓我們去把可樂瓶撿回來吧!喲!你們真棒,其實這個可樂瓶的用處可大了,你們猜猜它有什么用處?(幼兒演講)好!今天我們來把它當作玩具,我們一起來玩可樂瓶好嗎?我們怎么玩呢?請你們自己動腦筋好嗎?
1、幼兒第一次探索玩(時間稍短)
2、集中交流 衛老師也想玩可樂瓶,可是我不會,誰來教我啊!
幼兒介紹,集體模仿學習有創意的玩法。
3、幼兒第二次探索(輔助材料:紙棒、圈圈、滑板)
可樂瓶想和我們寶寶玩,讓我們再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吧!
三、游戲《給小樹澆水》(5—6分鐘)
寶寶們!你們聽那邊的小樹在喊“我渴”“我渴”,讓我們去給小樹喝點水吧!
先繞樹跑→再跳過水泥路沿→爬上山坡→滑下山坡→繞過小樹→找到可樂瓶→給小樹喝水(澆水)
鼓勵幼兒學說短句“小樹,我給你喝水了,請你喝點水好嗎?”
四、《有個小朋友》放松
可樂瓶累了,它們想休息了,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
寶寶瞧!那邊來了一個小朋友,讓我們和他一起做朋友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