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6
這是借物寓意教案人教版,是優(yōu)秀的美術(shù)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借物寓意教案人教版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xiàn)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的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2.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和評述、觀察和比較,教師進行示范,學生實踐練習,能夠運用中國寫意畫的表現(xiàn)手法完成一幅花卉蔬果作品。
3.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shù)魅力,提高審美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xiàn)生活中花卉蔬果從而抒發(fā)自身情感。
難點: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示范教學法、比較法等。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shè)備、課件、中國畫繪畫工具、范畫、代表作品圖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導入
教師多媒體出示齊白石的《祖國萬歲》,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畫面中的植物你們認識嗎?
——畫家為何在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旁題款"祖國萬歲",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學生欣賞并回答問題,教師總結(jié)并板書課題:畫家正式借用萬年青的美好寓意來祝愿祖國繁榮昌盛,通過"借物寓意"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二)賞析評述
1.教師簡單介紹中國畫"借物寓意"的涵義并繼續(xù)提問:
——自古就被中國畫家稱為"四君子"的植物分別是什么?它們有著怎樣的深刻寓意?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分別是梅蘭竹菊,代表了不畏嚴寒、高潔不屈的堅貞品質(zhì)。
教師出示吳讓之的《蔬果圖》引導學生根據(jù)克前搜集的資料進行簡單欣賞,同時提出問題:
——畫家在畫中畫了什么?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柿子代表"事事",白菜代表"清白",并提示學生除了四君子之外,生活中平常的花卉蔬果也是中國畫常用的題材,畫家也賦予了他們深深的寓意,并直接運用這些題材來"借物寓意"。
2.教師課件分別展示鄭思肖的《蘭花圖》和王冕的《墨梅圖》,引導學生對比分析:
——兩幅作品的相同之處在哪里?畫家的意圖是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教師補充:均為四君子題材且均有題詩,均屬于比較委婉的"借物寓意"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來表現(xiàn)自身的高尚情操。
(三)對比觀察
1.教師繼續(xù)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同時出示一張梅花的實物照片,與學生共同分析:
——藝術(shù)作品與實物照片有哪些異同?畫家為什么這樣處理?
學生對比觀察得出結(jié)論:藝術(shù)作品經(jīng)過畫家的主觀處理,使得枝干與花朵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是"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體現(xiàn)。
2.教師依次展示齊白石的《家雀圖》和《茶具梅花圖》,分別向?qū)W生講解中國畫中留白以及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特色。
(四)示范練習
1.教師出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圖》、齊白石的《荷花》以及潘天壽的荷花,并以荷花為例示范大寫意荷花的基本畫法,邊示范邊講解:①大筆蘸墨畫出荷葉的前展部分;②按照荷葉的結(jié)構(gòu)由外向內(nèi)完成整張荷葉的造型;③補畫葉梗、花梗及花朵、花蕾;④點上花蕊、配畫少許水草與浮萍;⑤落款。
2.教師明確作業(yè)要求:運用所學內(nèi)容,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蔬果,以中國寫意畫的表現(xiàn)方式畫一幅花卉或蔬果寫意畫,注意表達出情趣。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提示學生用筆用墨。
(五)展評結(jié)束
鼓勵學生自主展示作品,并談一談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同時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作品,教師做簡單總結(jié),回顧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并請學生課后查閱清代畫家朱耷的資料,進一步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借物寓意教案人教版第 2 篇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lǐng)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查找各種工具書或借助注釋來理解課文。
(2)通過分析重點詞句來初步領(lǐng)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讀寓言,理解寓意,領(lǐng)悟道理。
重難點、關(guān)鍵
能借助釋文理解古文,初步領(lǐng)悟?qū)徸h所講的道理。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記得的學過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請你們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學生發(fā)言)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樣的道理?
2、寓言就是蘊涵著一個深刻的道理的短小的故事。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寓言《刻舟求劍》,相信你們一定能從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發(fā)言)
2、學生自讀,畫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
3、師生評價,正字正音。
4、熟讀課文,對照譯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5、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深入理解內(nèi)容,了解寓意
1、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思考:
(1)你用什么辦法找到《刻舟求劍》中楚人丟失的那把劍?
(2)《刻舟求劍》的故事為什么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節(jié)?(楚國人刻舟時把握十足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茫然沒有結(jié)果的無奈相映成趣,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刻畫了這個愚蠢、不知變通的家伙的心理狀態(tài)。想像“刻舟”時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的茫然。)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讀出同船人催楚國人時著急、懷疑的語氣和楚國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語氣。)
4、楚國人錯在哪里?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1)小組內(nèi)交流。
(2)全班交流。
四、復(fù)述故事內(nèi)容
1、同桌互相講一講。
2、指名班上復(fù)述。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鞋穿著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腳知道”這樣一句話嗎?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學生發(fā)言)
2、在春秋時期的鄭國有一個買鞋的人就跟你們想的不一樣。(板書課題:鄭人買履)
3、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讀,畫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
3、師生評價,正字正音。
4、熟讀課文,對照譯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5、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字音:自度持度寧信度
(指名讀,糾正加點字的讀音。)
2、出示四句含有“之”字的句子的投影。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反歸取之。
(4)何不試之以足?
四、深入理解內(nèi)容,了解寓意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2、班上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悟寓意。
(1)出示投影:生活中我們把這種不知變通、墨守成規(guī)、不講實際叫做教條。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有沒有這種現(xiàn)象。我們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如何去處理呢?
(2)出示投影: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多動腦筋,不能完全照抄責成的經(jīng)驗,避免出現(xiàn)鄭人買履這樣的錯誤。
五、練習復(fù)述并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一講。
2、指名班上復(fù)述。
3、練習背誦課文。
借物寓意教案人教版第 3 篇學習目標:
1、讀懂字音,疏通字義,感知課文。
2、反復(fù)誦讀,體會作品的美感,明確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處處理:
熟練背誦、正確默寫課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并能將寓言擴展并活學活用。
教學、教具準備:
資源包: (檢索到的教案、課件、課利用的資料信息,推薦學習資料。有關(guān)莊子墨子的資料。準備搜集有關(guān)莊子和墨子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東施效顰”反復(fù)誦讀,疏通詞義,明確寓意。把要解決的問題及方法指導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盜鈴》《南轅北轍》等。
今天,我們再來讀一篇莊子寫的《東施效顰》。你了解莊子嗎?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先讀讀譯文。
2、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
3、再讀讀譯文。
反復(fù)朗讀,把文章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讀懂寓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丑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丑?
2、出示課件:
西施美:
“西施病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1)讀了句子你體會到什么?結(jié)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夸夸她吧。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賞心悅目,東施也來學學吧!她美嗎?從哪看出來的?
4、出示課件:
東施丑:
“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2)能用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
(3)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丑
(4)你想對東施說什么?
四、明確寓意,聯(lián)系實際談受到的啟發(fā)。
1、小組討論:
(1)同樣是皺眉捧心,為什么西施的樣子美,東施的樣子丑?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訴東施嗎
(3)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東施效顰”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jié)果。
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切實際的照搬,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作業(yè):
背誦《東施效顰》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復(fù)習并背誦《東施效顰》。學習《楚王好細腰》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并背誦《東施效顰》。
二、學習《楚王好細腰》
自讀自悟,讀懂、讀通每句話。
1、學生自讀《楚王好細腰》。
2、全班交流
三、講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開去。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在小組里講,全班講。
2、集體交流:
(1)知道楚王喜愛細腰后,大臣們的心里會想什么?
(2)大臣們投其所好,他們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
你能否為大家演示一下“脅”、“帶”、“扶”這幾個動作,并用自己的語言具體的描繪出這幾個動作?
大臣們在細腰過程中是否有痛苦,他們會有思想矛盾嗎?猜猜他們怎么想的。
再試著讀讀這句話,讀出大臣們的矛盾心理。
(3)第二年,大臣們的“努力”可有了成效,滿朝文武的臉都是黑黃黑黃的了。看到這番情景楚王還樂的起來嗎?
(4)你想對楚王和大臣們說什么?
四、升華延伸
你是不是認為文章結(jié)尾還可以寫點什么?試著寫一寫
其實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剛正不阿的人,他們不畏強權(quán)、保持自我,誰給大家講講他們的故事?
這則寓言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點撥:《楚王好細腰》通過達官顯貴們束腰以求楚王寵信的丑陋舉止,諷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恥下場。
五、檢測: 檢查背誦,交流理解體會寓意。
六、作業(yè)設(shè)置:
1、從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2、背誦默寫古文。
3、推薦閱讀《邯鄲學步》
課后反思: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學習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東施效顰的事情發(fā)生。
借物寓意教案人教版第 4 篇【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成語,引入新課
1、說說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蘊涵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guān)于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課文中找依據(jù)。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匯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
⑴第二段,要讀出勸說的語氣。
⑵第三段,要讀出養(yǎng)羊人著急、泄氣的心情。
⑶最后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總結(jié)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jié)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叼()屈()窿()
梅()叨()窟()隆()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戰(zhàn)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梁十分著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nèi)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chuàng)設(shè)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么?
五、總結(jié)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么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搜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