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8
這是小梵高夸張的臉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梵高夸張的臉教案第 1 篇
教學目標:
《夸張的臉》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漫畫人物和著名演員夸張的臉部特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人物的臉部特征以及夸張的表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啟發學生觀察人物的五官、表情特征,嘗試運用泥塑的形式塑造一張夸張的臉部的立體作品,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捕捉能力,泥塑技法的運用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賞析美術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創新精神以及笑對人生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學生對人物臉部特征的夸張的理解與應用,能夠運用泥塑的方式表現人物臉部的夸張。
教學難點:學生能抓住人物的臉部特征,通過利用五官、表情、臉型不同部位的夸張進行表現。
教學準備:ppt課件,油泥,泥塑工具
課時:1課時
項目設置:用泥塑的方法表現一張夸張的臉的立體作品。
項目要求:1、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身邊一個朋友的頭像。
2、突出人物特征,表情夸張。項目實施:
一、激趣引課
請同學們觀看表情操視頻,出示課題《夸張的臉》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夸張,你在哪里聽到過夸張這個詞?生:語文課
師:那在我們的美術創作中怎么表現夸張呢?
觀察PPT,回答問題。
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很仔細,這些異于我們常人的特征就是夸張,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運用夸張的手法,可以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二、觀察和感受
師:剛才大家都說得很好,思考,表現一張夸張的臉,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幅漫畫作品,看看大家能認出他們嗎?
1、出示葛優照片和漫畫
師:這是誰?生:葛優
師:葛優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生:耳朵大
師:漫畫家在創作時抓住了他耳朵大的特征,把它變得更大了。
2、出示成龍照片和漫畫
師:這是誰?
生:成龍
師:成龍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生:鼻子大
師:漫畫家在創作成龍的.漫畫頭像時抓住了他鼻子大的特征,把它變得更大了。
3、出示運動員姚明照片和漫畫師:這是誰?生:姚明
師:姚明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生:臉長
師:漫畫家在創作姚明的漫畫時抓住了他臉長的特點,把它變得更長更寬了。
大家再來觀察兩組圖片,看看是從哪些方面進行夸張的?
師總結:這是從表情方面來進行夸張的臉。
師總結:表現一張夸張的臉,只要突出表現臉上某部位的特征,比如眼睛、鼻子、耳朵、額頭、下巴、顴骨、牙齒等等,進行擴大夸張,或者縮小夸張和變形,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師:除了五官和表情的夸張,我們還可以夸張哪個部位?出示《非洲尼日利亞雕塑》,
師:觀察這幾幅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生:臉型
師,所以我們還可以夸張臉型設計意圖:
師總結:如何表現夸張的臉?
“抓住人物的臉型、五官、表情、發型等特征,進行夸大,縮小或變形”
三、鞏固泥塑手法:團、搓、捏、切、粘、壓、印
四、教師示范(微視頻)
五、學生分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學生作品欣賞展示交流
1、每組將作品進行展示。
2、說一說:你覺得誰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為什么?夸張了哪些地方?夸張后達到了什么效果?評價激勵
對展示的同學作品的優缺點進行評價。
小梵高夸張的臉教案第 2 篇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特點,同時觀察中國京劇臉譜中人物臉譜的變化特點。
2、讓學生收集各種身邊的物品,運用于人物表現之中。
3、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表現的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模仿大師作品表現方法,設計有特點的作品。
教學難點:
學生大膽想象,設計富有創意和夸張的形象。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畢加索大師的作品,和相關的京劇臉譜的資料,制作課件供學生欣賞。
學生準備:
收集身邊各種現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現之中,并帶好相關的繪畫工具。
教學目標
一、 導入
游戲;(形狀的改變)
1、大家已經看到朱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她呀還會變了!(電腦多媒體課件)如果你在這些(頭發、眼睛、鼻子、嘴、臉型)小按紐上面點擊一下,她就會變成另外一幅模樣,你想玩一玩嗎?看她是怎么變的?
2、學生玩游戲,分別點頭發、眼睛、鼻子、嘴、臉型,感受造型的變化。(兩個同學玩)
3、 她什么變了?(頭發、眼睛、鼻子、嘴、臉型)她是怎么變的?(五官的造型變了)
揭題:變
二、新授
(一)造型變
1、看朱老師又給同學們變了(欣賞)
(1)你喜歡這張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來替代的)
(2)這張作品你喜歡它的哪兒啊?(眼睛是用人來表示的,鼻子是用溫度計來表示的,頭上還有云彩呢)
(3)這張人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仔細觀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頭發?他的眼睛?這是什么地方?(用房間的擺設巧妙地構成了一張人臉,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膽,有創意。)
(4)這張作者用什么來拼擺人物的。(用蔬菜來拼擺表示的)
可真是一些有趣的變了形的人物臉部形象。
2、朱老師這兒也有兩張變了形的臉型,(貼在黑板上)并為同學們提供了一些材料,有誰愿意上來也給大家來拼擺不一樣的人物頭像嗎?
學生拼擺。(你可以選擇你認為合適的材料來拼貼,如果沒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狀,你也可以畫一畫。)
(1)看,他們創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獎勵)
(2) 如果是你,你會跟他的想法一樣嗎?你會把它貼在哪兒呢?(同學說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來人物形象可以變幻無窮。
3、引申:(實物投影儀)衣夾子在這兒是 除了 ,a.它還可以聯想到什么,像什么?b.變化角度呢?c.通過添加還可以是什么?d.與其它物品組合?變化他們的位置,方向?它還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組合,不一樣的添加,不一樣的想象,除了人物頭像,他們還可以變出變幻無窮的形象。
1、這是什么呀?京劇臉譜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張,仔細觀察一下,這與我們拼貼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樣之外,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臉部線條很多,曲線,弧線,各式各樣的線條組成一些塊面來裝飾臉部。
板書:線條-----塊面
2、看,老師也來模仿臉譜來給我們任務的臉部添加線條,形成塊面,使它更有變化又想給它變一變了!(水彩筆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線條組成塊面。
3、我再給它加個發型就更有趣了。
(二)色彩變:
1、(臉譜)這兩張臉譜有什么不同吧?與剛才那一張有什么不同?(多了色彩)京劇臉譜的色彩大都鮮艷、明快。有了色彩,臉部更加漂亮,可見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
2、看我們同學加上了顏色,作品多么漂亮呀!(欣賞學生作品)
(三)正面側面結合變
1、同學們還想不想看一些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趕快做好思想準備,屏住呼吸(欣賞照片)
a) 奇特在哪兒?學生說
b) 真有點兒像個連體嬰兒,一只腦袋下長出兩張臉,一個正面,一個側面。
2、我們有一位大畫家,他筆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課件展示、作品欣賞)
3、學生討論,交流,想象,評價夸張的臉。(上面有 ,臉有側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臉正面側面相結合。
4、他的作品不僅頭像變了,連身體也變形了(怎么變的呢?)
(四)表現形式變
1、老師這兒也有一張變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頭,鉛絲扭的身體的人物)它的頭(生說)是用乒乓球做的;身體很瘦很夸張,用鉛絲扭的。
2、看這位同學用什么表現的?
3、你們能不能也用身邊的物品來表現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業:
1、布置作業:
(1)表現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現形式可以畫,可以拼貼(小組合作),可以拼貼和畫相結合。(課件展示作業要求)
(2)學生作業。
四、作業展評:
小梵高夸張的臉教案第 3 篇【教材分析】
人物以極度夸張和變形的手法來表現,可使他們的特征更突出,使人物特征個性鮮明、突出、動人、趣味。一幅成功地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夸張表現出來的作品,會給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 課本上《北方多聞天王》、《頭像》、《青銅人頭像》、等雕塑造型,都利用夸張的造型手法,產生強烈的藝術特征,都有漫塑的特點。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天真爛漫,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善于表現,喜歡上美術課。同時他們又具有有意注意較弱,組織性不強,易激動等兒童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直觀的教具,豐富的內容,松緊自如的環節等,讓學生在和諧的愉悅的氛圍中體驗藝術。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頭像特征,進行夸張的表現手法;并嘗試泥塑,進行頭像立體造型。
2、啟發學生觀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語言,夸張塑造,大膽趣味地表現人物頭像,提高學生對人物特征的觀察及立體造型表現力。
3、體驗泥塑夸張表現人物頭像造型的樂趣,培養對漫塑人物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泥塑的形式表現夸張的人臉。
2、 難點:抓住人物形、情特征進行夸張的泥塑立體造型表現。
【教學過程】
一、玩泥游戲,導入新課。(初步了解夸張)
1、老師與學生一起準備名色橡皮泥,與彩色紙板。讓學生分組進行游戲比賽,看哪組能快速用橡皮泥搓成小圓團,再壓成泥餅,然后搓成條,比比誰最快。
2、教師再以最快的速度隨意捏出多種抽象的形象,讓學生猜想“像什么?”
二、表演、欣賞、感受夸張的人臉表情,探究夸張的臉形的變化特征。(深切感受夸張)
1、進行“猜猜他是誰?”的游戲,教師出示幾張學生的畫像,(只有發型與臉型的畫像)讓學生猜猜他們分別是誰,是因為什么特征讓你猜對了?
2、請同學上臺,做開心、調皮、生氣、發怒等表情,看誰的表情最強烈。分小組表演各種有趣的表情。教師在剛才的學生畫像上畫上夸張的五官簡筆畫進行演示。
3、集體展示表演結果,教師啟發怎樣更顯得開心、調皮、生氣、發怒,對比表演強度,得出要強烈些才能使表情顯得夸張,特征更明顯,更有感染力,如開心才會顯得更開心。
4、輕松一下,啟發學生嘗試做各種有趣夸張的表情,互相觀察臉部形的變化特征。
5、課件欣賞夸張的人物表情,對比欣賞漫畫名人與真人頭像作品。(如李詠、成龍、姚明等,欣賞他們的漫畫形象。)
討論: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的審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鮮明更風趣幽默更具感染力。進一步感受夸張的臉的形的變化特征。進一步啟發學生,觀察漫畫家夸張的表現方法。得出“夸張”之藝術手法:變形法,如小的更小,圓的更圓,曲的更曲。
議一議: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夸張呢?分別又是夸張人物的什么部位呢? (夸張是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放大是夸張,縮小是夸張,變形還屬于夸張;夸張人物的特征)
三、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夸張的臉的立體造型方法。
1、欣賞泥塑作品:中國古今雕塑家、民間藝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課本或實物)。重點欣賞夸張的五官造型特點。討論《阿福》的藝術表現手法:夸張。夸張的形的表現特征:變形,如臉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細更細,鼻短更短。使阿福胖胖可愛的形象更突出。色的特征:紅、黃、青、綠等色彩對比使用,顯得強烈而絢麗喜氣。激發學生泥塑造型興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學習:對比漫塑人物和漫畫人物不同點:立體造型與平面造型的區分。提問討論: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總結:團、搓、壓、挖等等。
3、教師演示:泥塑人物頭像步驟方法。教師根據簡筆畫開心的人,用學生制作的橢圓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頭發。
4、討論:兩塊陶土用水銜接會更容易牢固。討論多種組合泥塑成型方法,如泥球和泥條組合成眼睛。
5、欣賞陶藝學生作品,啟發:用泥塑造夸張的五官,有更多的'變化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表現。
四、學生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完成創作。
大膽獨立嘗試,用橡皮泥漫塑人臉創作活動。(表現創作夸張) 選擇自己喜愛的夸張表情和人物進行創作表現,學生獨立嘗試。
五、趣味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
小梵高夸張的臉教案第 4 篇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特點,同時觀察中國京劇臉譜中人物臉譜的變化特點。
[智育目標]:、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表現的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素質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模仿大師作品表現方法,設計有特點的作品
[教學難點]學生大膽想象,設計富有創意和夸張的形象。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
學生活動設計
欣賞-分析-制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
(二)新授
揭題:夸張的臉
1、欣賞課本中的范例:
(1)《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眼睛很大,臉鼓的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下顎,很好的體現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態。
(2)《青銅人頭像》:中國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的形狀,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這件文物為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歷史證據。
(3)《北方多聞天王》:中國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異常厚實,額頭處可見到常人沒有的圓形突出,這些特征都為了顯示天王的尊嚴與不可侵犯。
2、欣賞一些漫畫人物頭像作品,讓學生深入了解夸張。
3、請幾位同學做模特,對他們的某些特征進行夸張變形練習。
游戲:做微笑、憤怒、哭泣等各種表情。
觀察五官特征。
方法:觀察--分小組討論各種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評價----欣賞圖片
4、提出作業要求:要求創作,畫面構圖安排得當;能概括表現人物表情;
三、作業:表現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現形式可以畫,可以拼貼,可以拼貼和畫相結合。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作業展評:
六、課后拓展:
1、用鉛筆或鋼筆臨摹一幅自己滿意的漫畫作品。
2、對著鏡子畫畫自己帶有夸張性的表情。
教學反思
有“夸張的臉”陶泥創作為基礎,我乘熱打鐵,讓學生用橡皮泥再創作“夸張的臉”。因為陶泥是單色的,夸張只局限于造型,而橡皮泥還可以從色彩上進行夸張,孩子們大膽的造型加上色彩的夸張,作品肯定更能讓人興奮。
懷著百分之百的希望走進班級,在表揚了孩子們陶泥“臉”的創作有點后,我又將橡皮泥制作“夸張的臉”的優點和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講了之后,便讓孩子們自由創作了。十來分鐘過去了,總算有人上交上來了,可作品卻沒有我預料當中的好,我再次向學生們強調要保持陶泥作業時臉的造型的特點,又要大膽地利用橡皮泥色彩豐富性在色彩上進行大膽對比。可結果卻不然,上交上來的臉型幾乎都是圓形的,色彩只局限于兩三種顏色的運用,并且制作的很小……怎么會這樣,再次提醒要大膽,要充分利用色彩的豐富性,不要舍不得運用橡皮泥,但最后效果還是不佳。唉……原先的那種激情那種膽識都跑哪里去啦??
原先還對其他兩個班抱了希望,但結果……還是差不多。
……
現在總結一下。我發現,五年級學生的繪畫能力比較薄弱,尤其是讓他們想象或是憑記憶畫,那對他們來講簡直就是折磨,反正只要讓他們動筆畫,他們都會覺得自己畫得不像,畫不好。但當讓他們拿起剪刀拿起紙,讓他們做手工作業時,他們的勁頭十足,想象力也能淋漓盡致地表現無疑了。所以我就會感到疑惑:為什么動手能力那么強的五年級孩子,他們的動筆能力卻那么弱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