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8
這是我在空中飛美術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學習初步的造型表現方法。
2.拓展兒童創造思維,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來表現在空中飛的情景。
3.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引導兒童多方面、多角度想像“我在空中飛” 的情景。
難點:運用綜合材料綜合探索表現“空中飛”。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具:圖片、錄像帶、作畫以及手工用的材料、工具。
2.學具: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欣賞表現祖國各地美麗風光的圖片或錄像,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2.教師引導啟發:祖國這么美、這么大,你們肯定希望能到祖國各地欣賞美麗迷人的風光。請大家閉著眼睛想像一下,如何才能實現愿望?
3.小組討論。
4.出示課題:我在空中飛。
三、講授新課
1.老師啟發學生大膽想像怎樣才能飛起來?
2.小組交流。
學生暢想:
如果我有一對翅膀,就可以了。
如果我變成氫氣球,就好了。
如果我變成神仙,或者能騰云駕霧的話,多好啊!
如果我……
3.歸納。
四、作業提示
大膽想像,富有創意。
五、學生作業,老師巡視輔導。
六、作品交流
l.優秀作品展示。
2.師生評說哪件作品的想像力最豐富,為什么?
七、課堂總結
教材分析:
飛向藍天曾經是人類童年時代的夢想。同樣,每個少年兒童也都會有自己飛翔的夢。設置本課目的就在于激發少年兒童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造型·表現”借助創意思維表達自己的夢想。
人類飛向藍天的夢想早已實現,但是人們探尋太空的腳步并沒有停止。而人類飛向太空每一步的源頭都離不開豐富的想象。本課選擇了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和表現古代傳說的中國畫作品《嫦娥奔月》來呈現我們祖先的夢想。與此同時,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的圖片展示了中國人在太空留下的驕傲。
表現飛翔最重要的一是飛翔的姿態,二是飛翔的環境。在選擇學生作品時均有所側重,既有單純表現飛翔動態的作品,也有表現在藍天飛翔和太空飛翔的作品,既有單純想象的作品也有相對真實表現的作品。旨在拓展同學們的創造思維,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表現在空中飛的情景。其中的《飛向太空》兒童畫是中國郵票總公司發行的2009 年共和國六十周年國慶系列紀念郵票中的一枚。
本課和《魚兒游游》、《我的新朋友》兩課可以視為“造型·表現”的小單元。
教學思路:
本課可采用“體驗—欣賞—暢想—創作”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讓學生們自己表演飛翔的樣子,找出飛翔時的特征,再欣賞壁畫中飛天優美的體態,暢想自己變作一只鳥兒或是一陣風在高高天空的所見所感,最后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美術語言,表現自己在空中飛翔的樣子。
教學建議:
(一)導入階段
師:飛是什么感覺?誰能表現出飛翔時的樣子?(請同學表演)
(教師拿出一條絲巾,披在學生身上)再次請同學表演飛翔時的樣子,體驗兩次飛翔時不同的特征。
師: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得出他們是在表演飛翔的感覺?
師:想當一回真正的空中飛人嗎?就請跟隨老師進入《我在空中飛》吧!(出示課題)
(二)發展階段
師:我們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暢想過可以遨游天空,在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飛天的形象出現(出示課件)
師:飛天特征是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介紹有關飛天的知識
師:飛的姿態有各種各樣。現代,人類探索太空奧秘、了解太空,1962 年6 月3 日,愛德華·懷特成美國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人。2008 年9 月27 日,我們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器的航天員翟志剛進行了中國第一次出艙活動,在太空中揮舞五星紅旗。
師:你能說說航天員的這種飛行姿態和飛天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
師:要表現出“飛”的樣子,看來是有多種方法的,身體的動態也是很重要的。
師:當我們真正“飛”起來的時候,我們周圍的環境還和現在一樣嗎?如果你現在已經“飛”在空中,請你給我們描述一下你看到周圍的樣子,也許你是航天員,也許你是一只“鳥”,也許你是一陣“風”。(學生回答)
師:那么,要畫出飛起來的人,你認為最難的是什么?(學生回答)
師: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看看同學們是怎樣表現的。(學生活動)
師:你“飛”的時候想要個伙伴嗎?如果我們“飛”到了大海的上空、森林的上空、另外的星球。
師:迎接我們的又會是誰呢?(學生回答)
師:你會想用什么顏色來裝扮畫面呢?(學生回答)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同學作品中的顏色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
師:你是不是也想來一張表現我在空中飛的作品呀?
師: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作畫方式。
(三)學生創作
(四)展示評價
說說你是怎樣創作這張畫的?(學生回答)
學生互評,為這幅畫提點意見和建議
教師總結
(五)收拾整理
最后,請大家再調整畫面。
(六)課后拓展
1. 想一想,如果讓畫中的人真正“飛”起來,可以用什么方法?
2.去搜集一些關于“飛”的故事。
評價建議:
1.能否畫出“飛翔”中人的不同動態。
2.能否想象出“飛翔”時,周圍環境的特點和變化。
3.能否用自己覺得合適或好看的顏色,來豐富畫面。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我國古代、現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手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想象,體驗在空中“飛”的感覺,自由表達所見所想,體驗美術創造活動的樂趣,并在其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過程與方法:展開想象,將自己“飛”在空中的姿態及看到的景象表現出來,拓展兒童創造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來表現在空中飛的情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表現飛天的形象,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的表現方法,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我國古代、現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手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參考傳統的飛天形象,想象、創作一幅飛天作品。并能把自己“飛”在空中的姿態及看到的景象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空中“飛”起來,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想象“我在空中飛”的情景,激發合理的想象。
三、教學策略
本課內容選自小學美術教材人教版第一冊第九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依據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我采用創設情境、欣賞、談話、體驗、游戲、展示、巡回指導等綜合性手段,根據學生發展環節需要自由變化,重在積極主動的引導、參與,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