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8
這是我做的文具評課稿,是優(yōu)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做的文具評課稿第 1 篇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筆有關的文具。
2、學習用語言描述筆的特征。
教案準備:
1、參觀記錄表
2、每人一支筆
教案過程:
一、幼兒談談仕么地方會有筆
1、你們知道什么地方會有筆。
2、教師讓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小結:對,很多地方都有筆我們今天要去參觀一個有各種各樣筆,賣各種各樣筆的地方。
二、交代參觀文具店的要求
1、介紹記錄表,讓幼兒知道記錄表怎樣填,如可以把答案畫在相應的表格中。
表示文具店可能有哪些文具,表示我看到的文具,表示我對文具店的問題,即參觀過程中,如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什么不懂和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記錄在調(diào)查表中。
2、幼兒先完成表格中的“我知道的文具”這部分。
3、安全要求。如:去文具店的途中要怎樣……
三、組織幼兒參觀文具店,幼兒自由觀察
四、回 完成記錄表格的其他剩余部分
五、引導幼兒討論新問題的解決途徑
有不少的小朋友對文具店還有一些問題,那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呢?如:可以到家問爸爸媽媽,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到網(wǎng)上查資料。
我做的文具評課稿第 2 篇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掌握除法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
前段時間,我班進行了班徽設計大賽,老師將對這些同學進行獎勵,現(xiàn)在班干部來到了文具超市:鋼筆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個,書包30元一個。班費共80元,請你幫幫他們想想,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呢?
二、 建立模型。
1、學生根據(jù)情境圖的要求,先口答:可能買多少文具盒呢?在小組內(nèi)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獨立列式計算。
2、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說出理由。老師特別請列豎式的同學來板書,當小老師講解,如果學生能向他發(fā)問更好,如果沒有,老師問:“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如果班費有140元,又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呢?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3、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會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怎樣商?
4、老師點出商的末尾“0”的問題。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5、舉出一些估算的例子。
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 知識應用及拓展。
1.你覺得為什么商的個位要補“0”?
讓學生明白,通常具體情景,把算式轉化成可以簡便的算式,進行簡便運算。
2.完成“練一練”
注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4題:先讓學生說說根據(jù)三個條件,可以求什么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系。
最后小結
板書設計: 買文具
80÷20=4(個) 140÷20=7(個) 答: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答:140元可以買7個書包。
我做的文具評課稿第 3 篇活動準備
《文具恰恰恰》的歌曲磁帶、錄音機。
自制圖畫一幅(采用擬人化得手法畫出各種文具,有微笑的細長鉛筆,筆頭下寫出字,橡皮在擦掉錯字,尺子畫出直線,轉筆刀正在削鉛筆,掛著一串鉛筆屑,四方的鉛筆盒。)
活動重難點
根據(jù)目標:讓幼兒能從直觀的歌曲中了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發(fā)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作為活動的難點。
活動目標
能力目標:引導幼兒了解文具的名稱和用途。
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小朋友都經(jīng)常使用的文具是什么?你們都知道他們的用途是什么嗎?”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輕松自然的過渡到教學活動中。
二、播放歌曲
《文具恰恰恰》,請幼兒欣賞歌曲。
幼兒在很好的表達自己對文具的了解之后,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現(xiàn)把幼兒的情緒帶動了,愉悅的心情有利于本次活動更好的銜接。
三、出示圖畫
請幼兒觀看圖畫,聽老師慢唱歌曲,并記住歌詞內(nèi)容。
直觀法的運用,讓幼兒能更清晰的了解圖畫所帶來的魅力,因為這個年齡段得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從幼兒認識事物求了解物體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四、采用整體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以這樣的姿態(tài)面向幼兒,使幼兒能夠善于觀察老師在教授歌曲時的表情,在此基礎上,注重了觀察能力的滲透和培養(yǎng),并鼓勵幼兒嘗試跟著音樂集體唱、分組唱、個別唱,通過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養(yǎng)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五、幼兒之間相互扮演“小老師”學習歌曲
讓幼兒做幼兒的“小老師”,讓個別唱的正確的幼兒師范唱,讓其他幼兒跟學,這樣不僅讓示范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激發(fā)其他幼兒參與的欲望,形成互動效應。
六、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學跳雙圈集體舞
加入歌曲的烘托,夾雜自我創(chuàng)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處,及時引導幼兒做好銜接動作,使幼兒從中體驗到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七、活動延伸
讓家長帶孩子選購部分文具,為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我做的文具評課稿第 4 篇[教學目標]
1、認識“具、次、丟”等13個生字和斤字旁1個偏旁;會寫“文、次、找”等7個生字。能自主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讀好人物的對話。
3、了解各種文具的用途,懂得愛護學習用品。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會寫生字。
難點: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體會心情,讀好對話。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學生們丟失的文具,請同學們認領。并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文具盒里擺放的鉛筆、橡皮等分別有什么用途。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隨文識字(具):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具”里面有三橫)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檢查預習。
(1)出示生詞:
文具一次丟失仔細檢查所有每天
(2)指名讀生字生詞,齊讀。
(3)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
2、識記生字。
(1)小老師領讀。
(2)開火車讀生字。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指名說一說)
(4)教師指導用多種方法識字。
加一加:扌戈=找
換一換:拍—白戈=找
(5)小組討論其他生字,反饋總結。
三、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質(zhì)疑思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也會像貝貝那樣經(jīng)常丟東西嗎?你想過為什么會丟東西嗎?
3、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四、寫字指導
出示“文”“找”“辦”3個生字。
1、教師范寫,強調(diào)占格:“文”字最后一筆起筆不要與橫相接,“找”字右邊的“戈”第一筆橫向右上傾斜。
2、學生口述筆順,書空練習。
3、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激發(fā)閱讀愿望
出示文具圖片。師:這么好的文具都被不小心丟掉了,我們怎么把它們送回家呢?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看圖讀文,理解文本
1、出示課本插圖。
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桌上亂丟的文具,小女孩愧疚的表情)
2、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3自然段。
師:你認為媽媽為什么會吃驚、生氣?(引導語: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文具)引導學生關注媽媽的話中“天天”這個詞語,從而讀出“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這句話中帶有吃驚、責備的語氣。
3、媽媽說貝貝天天“丟東西”,請同學們想象一下,貝貝可能丟過哪些東西?
4、指導朗讀,著重指導“眨著一雙大眼睛”。
5、練習說話。用“眨著眼睛”說一句話。
6、朗讀第4自然段,說一說:媽媽是如何教育貝貝的?
7、請兩個同學分角色朗讀貝貝和媽媽的話。(讀出媽媽耐心教育時親切的語氣)
8、朗讀第5、6自然段,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貝貝現(xiàn)在對文具的愛護。
9、討論: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鼓勵大家發(fā)言)
7、媽媽告訴貝貝要怎樣做,文具才不會丟?
三、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次”“平”“讓”“包”。
2、小組討論,分析字形。
3、注意“包”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注意先外后內(nèi);“次”“讓”左窄右寬;“平”點和撇的方向向里。
4、給生字找個朋友,組詞。
5、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習。
四、拓展課文,總結方法
1、在班級召開文具認領會。
2、引導學生總結愛護文具的方法。(包書皮、每天清點學習用品、定期整理書包等)
[教學板書]
15文具的家
鉛筆橡皮
轉筆刀文具盒仔細
平平安安
[教學反思]
《文具的家》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為了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境,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去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使學生受到教育。最后通過在班上召開文具認領會,引導學生總結愛護文具的方法,從而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