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5
這是六年級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六年級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第 1 篇
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2、技能: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情感: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1、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2、射燈
3、靜物臺
4、投影儀
5、范畫兩幅
6、鉛畫紙一張(4k)、鉛筆、美工刀。
學具準備:8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墻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二)新授:(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設計意圖:通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并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1、同學們這里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么?(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
六年級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第 2 篇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
2.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對祖國語言
文字的喜愛。
二、教學準備:
師生每人-套構成本課會意字的獨體字的卡片。
三、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識字能力。
四、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你們還記得《陽光》這篇課文嗎?太陽光芒四射,灑遍了大地,所以口月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的字一-明。(板書)
二、學習明字
1.學生拼讀,注意讀準后鼻音。
2.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用明組詞。
三、學習鮮、塵、尖
1.出示鮮、塵、尖,學生認讀。
2.認讀的這三個字,學牛自由說發現了什么,并把秘密告訴大家。
3.指學生認讀、評議。
4.用這三個字擴詞,小組進行競賽,交流、評議。
5.自讀課文第一節。
四、舉一反三,自學其他小節中的`生字
1.小組合作學習。
2.各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五、讀文、鞏固認字
1.集體讀文,要求讀得流暢。
2.游戲:找朋友(配樂)。
3.檢查認讀情況。
六、擴展練習
用下面的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森 眾 鮮 力 從 明
六年級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第 3 篇一、導入 :4'前面我們已學習了幾何體中方體、柱體、錐體明暗素描。有著“現代藝術之父”之稱的著名畫家塞尚強調:生活中所有物體,都可以概括為幾何形體。
[出示圖1、2]
指出畫中物體可看作什么幾何體?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接近球體: 如人頭、水果等。[出示球體]球體給人以飽滿、團實、運動、柔和的美感。這說明畫好球體是素描的基礎,對于高考十分重要!
圖2圖1下面我們就學習球體明暗調子及畫法:
二、球體明暗光影調子分析 10' [ 出示石膏球體,用聚光燈照并變換光照的角度 ]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1、光照后,球體表面象地球一樣,出現明、暗半球。思考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的基本調子有那些?它與光源、光線有何關系?球體投影有何特點?依次說出球面五大調;
學生填表,教師補充:
球體表面明暗光影調子示意表 球面與光源、光線的關系明暗程度調子名稱受光半球正對光源,受光最多亮亮調(含高光)斜對光源,受光較多灰次亮調(灰調) 背 光 半球與光線相切,受光的盲點最暗明暗交界線斜背對光源,弱受環境光影響次暗次暗調背對光源,受環境光影響大弱暗反光
圖3
另外,球體的投影在臺面上 呈橢圓形狀,與光線相對,接 近光源的地方較實些、暗些。球面五大調按受光順序依次為:亮調-----次亮調-----明暗交界線-----次暗調-----反光調 (球體與圓柱體明暗調子極為相似, 這也是物體明暗調子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注意:這五大調中也還有若干調子細微變化!如亮調中有高光,物體之外有投影。球面暗交界線調子最暗,為明暗的分界處,是畫好球體明暗的關鍵所在。2、改變光照的角度,學生指出球體的明暗交界線;思考:a、明暗交界線起點、終點的.連線與球心聯系,并指出與光線是什么關系?
光源 b、明暗交界線是一條線嗎?其調子是否有變化?
歸納:球體明暗交界線的變化,猶如月亮的陰晴圓缺變
圖4化。但不管怎么變,受光半球與背光半球部分相等。
顯示圖5,歸納要點[板書]:球體明暗交界線特點:a、 光線與球面相切形成明暗交界線,它的起點、
終點的連線過球心(即為直徑);
圖5b、起點、終點的連線與光線垂直;
c、為狹長的面,其調子有虛實、明暗變化。
圖63、學生分組比較圖4、5、6、球體素描,
體會逆光、側光、正光調子的審美感受: 逆光調子深沉厚重,富有張力;側光調子層次分明,體積感強,易于表現;正光調子輕松、明快。三、 球體寫生基本步驟及明暗調子的表現(結合圖片講解)共17 '
1、 學生思考并說出寫生畫球體基本步驟:
圖8圖7[ 教師在下步示范中補充完善有關要點] 4'
a、 整體觀察分析圖6:光源方位,理解球體明暗交界線所在的
位置,明確受光與背光面、光與影的關系;
圖10b、用直線畫出球體的結構輪廓;(圖7)
圖9( 徐悲鴻在素描用線時指出:寧方勿圓。
因為方直線條更有力度。)c、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圖8)d、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圖8)(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e、刻畫五大調:(圖9)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f、適當表現背景、投影,調整虛實關系。(圖10)其中受光背景偏暗;投影離光源較近則實;2、[ 教師示范講解,從明暗交界線入手,畫出球體明暗主要調子。] [民樂伴奏:“梅花三弄”等] 學生跟著教師臨摹畫出石膏球體明暗素描,教師示范完后巡回指導13' 四、[投影儀顯示學生畫球體明暗練習作業 ]學生點評作業 ,教師補充、完善;5'注意把握以下問題:a、 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b、明暗交界線不準;c、投影不準;d、排線問題;e、反光太亮;f結構線畫得太死。
五、小結并布置課外作業 2 '石膏球體素描寫生,鞏固理解球體明暗關系。
六年級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第 4 篇一、談話導入
二、熟讀全文
1.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2.同桌用對口令的方式讀一讀。
3.教師示范讀,強調韻尾。學生仿讀,看誰讀得好。
4.齊讀。(邊拍手邊讀)
5.自己試著背一背。
三、完成課后我會讀
1.自讀
2.認讀新詞,并在生字下面打上點。
3.用帶點的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四、指導書寫
1.出示力、手、水三個字,學生觀察一下,怎樣才能把這三個字寫好。
2.教師示范寫。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小組評選好的作業,進行展示。
五、讀讀想想
漢字的結構很有意思,很多漢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另-個意思。
1.出示歪、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
2.指學生說說意思,組詞。認讀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幾個詞語。
3.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編韻文。(小組合作進行)
4.交流。
六、擴展練習
找一找前面學過的漢字,如:媽、筆、坐、肚、朋,學著課文的樣子,編一編韻文,或編
字謎。
教學追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