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8
這是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第 1 篇
《泡泡飛呀飛》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目的通過組織學生玩、吹泡泡游戲,要求學生邊玩邊觀察泡泡飛動的形狀、顏色的變化,欣賞泡泡的美。從而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起來的時候,透過泡泡會看到各種什么樣的情景,通過討論交流,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構思。最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創作,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根據一年級孩子愛玩,喜歡游戲性表達的心理,本次教學以老師吹泡泡并邀請部分同學吹泡泡游戲為教學導入。在學生通過體驗與觀察獲得對泡泡的形狀、顏色等感知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泡泡飛到哪兒去?在那泡泡里會出現什么景象?”“想象你也和泡泡一起飛,你打算讓誰陪著你一起飛?”在我的啟發下,孩子發揮想象紛紛發言,于是我順著孩子的思路在黑板上畫出高低不同、具有大小變化、多少對比的泡泡,然后泡泡里加上不同的景物,如動物、人物、繁忙大街、海底世界、太空星球等,最后添加自己和好朋友與泡泡一起飛。通過這樣的示范,對孩子如何構圖有一定的引導啟發作用,使孩子意識到孩子畫面要有節奏變化,不要太過死板。最后,孩子創作過程中,發現有創意的作品我也及時給大家展示,并作引導評價,以求刺激孩子大膽想象,大膽表達。
最后孩子的作品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僅僅是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達。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引導孩子開動腦筋,選擇新穎的材料,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美術的學習過程中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播為目的,而是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讓學生積極去參與造型表現活動,并在活動中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去創造美。
《泡泡飛呀飛》教學反思3
課前我帶小朋友做吹泡泡的游戲,小朋友非常興奮。愛玩,是所有兒童的天性,游戲則是兒童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在游戲中往往寄托了孩子們的情感、想象以及好奇心。在活動中通過泡泡游戲,自己動手玩,創造性的玩,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懂得相互欣賞和共同分享,從而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獲得對泡泡的形,色等知識的認識和運用。我在學生玩、吹泡泡時適時引導“發現有什么奧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狀和色彩及發揮想象泡泡會飛到哪里去?你希望有誰陪著你一起飛?”等。以吹泡泡的快樂感受為話題,進入泡泡形狀與色彩知識及飛的感受討論與學習并以體驗畫泡泡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任務。
師生間互動、適當進行示范,解決學生在創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鼓勵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我在課尾展示、提示可采用另外的一些方式來表現泡泡,讓學生自己在課后以喜愛的方式來再次創作泡泡飛呀飛這一課題、擴展思維空間。若課時安排為多課時則還可考慮讓學生合理多選擇幾項,在學習要求上有更高層次的提升。
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第 2 篇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2、引導學生想象泡泡飛起來的時候,透過泡泡會看到什么樣的.情景,并通過討論相互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引導學生試著用各種材料表現泡泡的特征、及泡泡與人、建筑、動物等各種物體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是否能大膽的想象和表現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開動腦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創意。
3、是否在泡泡裝飾上能采用夸張手法,表現出新穎的特征。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每人帶一只可以吹泡泡的物品,大小不同色彩各異的塑料袋。
2、老師準備色彩紙,圖釘、氣球等。
教時數 :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組織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觀察泡泡飛動的情景。邊玩吹泡泡游戲邊觀察:你在飛起的泡泡中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
風兒把泡泡抱在了懷里,泡泡把我們抱在了懷里。有的小朋友覺得泡泡是五顏六色的,泡泡是透明的,泡泡飛到哪里,就會有景色在泡泡里,就像凸透鏡一樣。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泡泡被風吹起來了,它吹到了哪里,你希望它里面有什么景色呢?
假如泡泡飛到了我們常州,你最希望里面是什么景色?
我最希望里面有我們常州美麗的景色,恐龍園,紅梅公園,文化宮廣場……
這些美麗的景色我們可以用繪畫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欣賞書中圖例1、2、3除了用繪畫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呢?可以用氣球、塑料袋、圖釘等材料來表現泡泡的特征,還可以在這些物體上裝飾、美化,表現泡泡新穎有趣的特點。欣賞圖例4、5、6
四、布置作業
先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泡泡的特征。
注意點:表現出泡泡里面的景色。顏色要豐富。構圖要飽滿。
五、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六、講評
七、小結
教后小結
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第 3 篇活動目標:
1、創設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
2、發展幼兒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音樂表現能力。
3、嘗試動手制作泡泡水,并用身體語言表現泡泡的形態。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泡泡槍、吹管、小棒、毛巾若干。
2、洗衣粉、餐洗凈、洗手液若干,杯子若干。
3、電子琴。音樂游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用泡泡槍吹泡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二、展開:
1、生活聯想:提問――平時在哪兒見過泡泡?哪些東西能變出泡泡來?幼兒討論,交流。
2、幼兒認識操作材料。老師準備了什么東西?洗衣粉、水等。
3、幼兒初次嘗試做泡泡水。
(1)水是什么樣子的?加入洗衣粉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2)幼兒用洗衣粉制作泡泡水。提問:“洗衣粉到哪兒去了,有什么好辦法讓它溶解的快些?(小棒攪、加熱水)溶解到水里能變出泡泡來嗎?
(3)試吹泡泡。提問:除了洗衣粉還有什么溶解在水中能夠變出泡泡來?
4、嘗試用不同材料制作泡泡水,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悅。
5、你是怎樣弄出泡泡來的?泡泡為什么能飛起來?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6、游戲體驗――吹泡泡
(1)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悅。
(2)應到幼兒觀察了解泡泡的特性,說出自己吹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有什么變化?(飛高、飛低、破裂、顏色等。)
7、音樂游戲――吹泡泡
(1)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泡泡不同的形態。
(2)鼓勵幼兒隨音樂進行“吹泡泡”的舞蹈動作創編。
(3)師生共同表演音樂游戲“吹泡泡”。
三、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進一步觀察泡泡。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可見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泡泡飛呀飛教學設計第 4 篇一、游戲活動,創設自主氛圍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礎和動力。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更要強調學習的感受、體驗和游戲性,要把看、畫、做、玩融為一體。他們正處于好玩、好動、好奇的階段,他們的課堂不應該是沉悶的、枯燥的。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創設一個愉快活動的空間,改變以往在教室狹小空間內一部分人的活動,讓他們全部走出教室,給他們一個大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游戲,放開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去喊、去叫、去跑、去跳,讓他們在玩兒中學。我深深感到: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參與的游戲中時,他們在玩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創新著。
二、自主選擇,開放創作空間
以往美術課的學生作業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的。新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因此,我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表現方式,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我讓他們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進行創作,給每一位學生充分的'權利,給他們最大的自由空間,避免在創作中受到限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創造的成功和快樂。
三、走下講臺,重塑師生關系
教學雙方完全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建立這種良好的教與學的關系的關鍵在于施教者,教師應把感情的紐帶首先拋給學生,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氣氛。這堂課,作為教師的我,從高高的講臺走下來,走到孩子們中間,與孩子們一起玩兒吹泡泡,成為他們游戲中的一員。剛開始時,學生還離我遠遠的,慢慢的學生和我一起吹,甚至有的孩子還主動要和我比賽呢。我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探索,這時學生敢想、敢說、愛想、愛說,變以往的“自得其樂”為“師生同樂”。在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的指導下,我把時間、空間給了學生,和他們一起動口、動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是平等的、民主的。這樣,學生覺得安心,進而促進創作力的發展。唯有這樣,大膽開放不受限制的心,學生才能充分表現其獨特的創性及豐富的創造才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