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這是小學美術點線面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學美術點線面教案第 1 篇
[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以點、線、面這三種基本造型要素為表現媒介,徒手繪制自由圖案。由于拋開具體形象的束縛,這種相對簡單的作業更易于訓練學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學生自由發揮創造。
點:不可過大,否則就有面的感覺。點與面的對比關系,是相對的,同時點的形態以單純為好。
線:包括直線、曲線、折線,可有粗細、方向、組合上的變化。曲線應畫的有彈性、光滑感。
面:可分為獨立的面;有線條分割、交*形成的塊面。
[教學目標]
訓練學生對點、線、面構成的認知和組織能力;培養學生自由創造的能力;啟發學生對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問題本節不另作要求)。
[教學重點]
對點線面的認知及其畫法。
[教學難點]
畫面組織的均衡和多樣統一。
[教學構想及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教師的講授啟發、感染,使學生能感受到點、線、面的美感和作用,認識到它們是繪畫的語言。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多媒體教學系統、課件、教材、范圖。
第一課時
施教時間:2月23日—2月24日
教學過程:
活動一: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三個好朋友”,這三個好朋友就是我們經常見面的“點、線、面”。
1、板書點、線、面并用課件進行展示。
點:
線:
面:
2、欣賞書中范畫。課本中左上角“畫家的畫”,是選用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j。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運用點、線、面的自由組合,以略帶具象的裝飾形象構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畫,造型單純、自然,色彩干凈、明亮。欣賞時,指導學生從中體會點線面在畫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動二: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獨立創作一幅點、線、面構成作業。主要應注意避免畫得瑣細、平均。
圖色可采用“一色多處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應在畫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應,所繪形面應有大小、間隔、形態差異。
課堂小結:
選不同程度和特點的作業做講評,分析優劣得失,布置學生課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業。
第二課時
施教時間:2月24日—2月27日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在美術的星空里,點、線、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讓我們遨游其中,同它們共舞。
教師用課件出示圖片,師生共同體會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有優雅飄逸的;有慷慨激昂的;有痛苦、沮喪的;有憤怒的;有快樂的……每一種形式的組合都有不同的含義,它們是畫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達,反映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活動二: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用線、碎紙片或其他材料進行點、線、面的排列。
課堂小結
板書:
點、線、面
作品展示
范畫
札記:
課前,我布置孩子們回去搜集個重點、線、面狀的材料,由于還沒上課,孩子們的理解有偏差:他們認為“點”只能是圓的,而“線”就是毛線、棉線……針對預習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我特意將我找到的不同形狀的糖豆、珠子、鐵絲、竹竿等等展示給他們看,請他們分析這是哪一種造型材料。這下孩子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錯出在哪兒。我布置他們繼續回去搜集,第一課時先來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第二課時,大家帶來了豐富的造型材料,作品的效果也自然是多姿多彩了。
小學美術點線面教案第 2 篇教學目標:
了解點線面在美術設計、創作中的作用,掌握簡單的點線面組合。
運用點線面知識進行風景寫生練習。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感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習點線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場景進行點線面的寫生練習。
教學難點:
理解點線面在美術創作的重要作用,創作出富有節奏感的作品。
教學準備:
寫生工具。
教學課件,相關知識資料。
作業要求:
用點線面為元素創作一幅富有節奏感的風景寫生畫。
用毛線、碎紙片、火柴、紐扣、筷子、鉛筆、橡皮、尺子、大小樹葉、小石子、黃豆、綠豆、繩、彩帶等等生活、學習材料進行點線面的排列。
一張片子,不管內容多么復雜或簡單,它內在的構圖要素還是點、線、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隨手在黑板上畫一個點:這是什么?點(板書:點)
用尺畫:如果畫一串點,就是什么?線,虛線。(板書:線)
誰還會畫別的樣子的線?請幾位同學畫各種線(直線、曲線、浪線……)。
繼續畫:一條線連接起來就成了什么?(圓形)
三條線連接起來就是什么?(三角形)
你還會用線畫別的形狀嗎?請同學畫各種形。
這些形狀都是一塊一塊的,我們稱為:面(板書:面)
二、學習新課:
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點線面,我們來找找看——
① 、同學例舉身邊的點線面,老師可以不斷提示:同學們的衣服,教室里的窗,黑板報……
② 、不僅在教室,我們的家里,也處處是點線面。不信,你來看——
(欣賞兩幅家裝照片,找找里面的點線面。)初步理解:點線面是相對的。
③ 、在廣闊的大自然,點線面也是觸目可及的——
(欣賞自然風景,找找里面的點線面。)進一步理解點線面的相對性。
原來,點線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創作也離不開點線面。點線面是繪畫、設計中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組大師的繪畫作品,請大家來找找作品里的點線面。
出示一組康丁斯基的代表作品,請同學來找找作品里的點線面。
總結:看,大師用看似簡單的點線面,構成了這么繽紛多姿的畫面!
從前面的照片以及大師的作品來看,點線面好象是三個親密的好朋友。每幅圖里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親密無間卻又性格不同。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圖,來一起分析一下它們的性格到底不同在哪里。
看圖,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并板書:活潑的(點)、灑脫的(線)、穩重的(面)。
三個好朋友,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欣賞點線面組圖。)
看,就是這么簡單的點線面,卻組成了這么富有韻律、富有動感的畫面!
三、布置作業:
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點線面知識,參考窗外的風景,寫生與添加、創作相結合,畫一幅有趣的點線面畫面。
四、學生作業,老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展示:做好作業的同學,可以自由參觀別人的作品,互相評論。
六、延伸:生活中找找身邊的點線面,找到自己喜歡的畫面,下節課用廢舊物品制作出來。
小學美術點線面教案第 3 篇教學目標:
1、 了解點、線、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術中的廣泛運用和重大的作用。
2、 發現點、線、面的獨特美,能運用點、線、面的獨特美組合成畫。
3、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增強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了解點、線、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術中的廣泛運用和重大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夠了解點、線、面的藝術美,表現點、線、面的獨特美。
教、學具準備:
范畫圖片,點、線、面形的實物,點、線、面組合的布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分別由點、線、面所組成的內容相同的范畫,生欣賞。 同桌交流,說說這三幅畫最大的區別是什么?你最喜愛的是哪一幅?說說你的理由?
2、聯系實際,找點、線、面。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著哪些點、線、面形狀的物體呢?
生自由發言,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新授過程。
1、欣賞,感受點、線、面。
(1)、出示圖片和書本范畫,生欣賞。 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觀后感。
(2)、指名學生說說在看了這么多的畫后,對點、線、面有了怎樣的感受?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生自由發言,師記錄下優美的形容詞。
師問:你們來舉手表決一下,選出你認為最恰當的一個或兩個詞來。
2、想象,體悟點、線、面。
(1)師問:你有沒有見過比較漂亮的由點、線、面圖案的畫、布、裝飾物或風景呢?回憶回憶,給大家說說,看看誰能感動大家?誰的審美境界最高?
生自由發言,師點出畫面的特殊性。
(2)生評比出比較好的`幾種畫面。說說自己的理由。
(3)讓學生根據所選擇出的畫面,用自己喜愛的美術形式表現出來。
生試畫出草圖,師巡視,作個別點撥,建議進行合理的加工。
(4)生自己上臺說說自己的畫面,其他同學進行比較,看和所描述的畫面誰更具有情趣。
3、作畫,表現點、線、面。
(1)師:你們對點、線、面了解的怎么樣了?能不能利用點、線、面的組合來作畫呢?你想怎么畫?給大家說說好嗎?
生同桌交流,師參與討論。 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構想。
(2)組織學生進行自由作畫。 師巡視,個別指導。
4、評比,展示點、線、面。
生自由上臺,說說自己是怎么構想的。 生互評,評選“十佳”作品。
(三)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說說你對點、線、面有了怎么樣的認識?
練習設計有我們周圍的點、線、面形狀的實物組合成一幅優美的畫。
教學反思
在大自然里充滿了由點、線、面組成的美妙圖案,人們運用這些圖案,裝點建筑、服裝、生活用品等,使他們充滿了藝術魅力。本課旨在通過欣賞大量的陶藝作品、繪畫作品、服裝用品等的圖片激發同學對裝飾藝術的興趣,提高造型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快樂,體驗成功,培養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點線面》,促使學生在身邊、家里、社會中尋找點線面,尋找魅力,體驗環境中蘊涵的藝術美,感受生活。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求偏重于從接觸身邊的美術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積極參與美術欣賞活動,培養他們對欣賞活動的興趣。主要鼓勵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術作品的造型與色彩,而不要求他們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構圖、肌理等專業性較強的名詞和術語,以及分析作品的社會意義這類較為復雜的活動,一般不要學生過早地接觸。
我先讓學生在欣賞中體驗,欣賞一些作品找找點線面藏在哪里,然后到大自然中找找,到生活中找找,再到游戲中找找,接著讓學生討論,在生活中我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點線面,那些點線面的作品美在哪里……我讓學生從具象的圖畫中找到抽象的點線面,接著讓學生用點線面創作一幅畫,學生作畫時考慮到運用具象或抽象的圖案來表現,作品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本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認識、了解點線面基本圖案,并學習運用點線面團進行繪畫與手工制作。
小學美術點線面教案第 4 篇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幾何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的幾何特征,感受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學習點、線、面、體的運動軌跡,進一步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形象思維的能力。
3、養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的方式。
重點:認識點、線、面、體的幾何特征,感受它們之間的關系。
難點: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幾何體和生活實例。
教學方法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操作、觀察、分析、猜測,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問題1:出示某城市的畫面,要求學生觀察圖中含有的常見立體圖形。
問題2:認真觀察這些立體圖形,包圍著體的是什么?面與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線與線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引出課題“點、線、面、體” )
二、預習并思考
1.幾何圖形是__、__ 和 __構成,面分為_____面和_____面兩種,線分為____線和____線兩種。
2.點、線、面、體的關系是:
⑴ 包圍體的是_____,面與面相交的地方是____,線與線相交的地方是___。
⑵ 點動成____、線動成____、面動成____.
3 .體由___圍成,面與面相交成____,線與線相交成_____。
4.長方體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圓柱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圓錐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其中圍成圓錐的面有____面,也有____面.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點、線、面、體
⑴ 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棱柱、棱錐等幾何體。
⑵ 面包圍著體的是______;面有兩種:________和________。
⑶ 線面與面相交的地方是線,線有直線、曲線兩種。
⑷ 點線與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2、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⑴ 靜態關系:包圍體的是面,面與面相交的地方是線,線與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⑵ 動態關系: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問題1:筆尖可以看作是一個點,這個點在紙上運動時,形成了什么?(點動成線)進而舉例子彈運動軌跡成線、流星劃過星空成線、煙花成線、噴泉成線。最后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點動成線的實例。
問題2:汽車的刮雨刷可以看作一條線,它在擋風玻璃上運動時有什么現象?(線動成面)再舉例說明。最后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線動成面的實例。
問題3:直角三角形紙片繞它的一直角邊旋轉一周,形成什么圖形?(面動成體),再舉例賓館的旋轉門旋轉所形成的幾何體也是一種面動成體,最后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面動成體的實例。
【教學說明】學生舉例討論生活實際中的點、線、面、體的例子。在中國地圖和北京市地圖上同是北京卻可以看成點和面。其實電視屏幕上的畫面是由點組成的,大型團體操的背景圖案也可以看作由點組成的,因此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四、練習
1、課堂中的及時反饋。
2、將一個相鄰兩邊長分別是8cm、6cm的長方形,繞圖中虛線旋轉一周,所形成的幾何體的體積是多少?
五、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1.幾何圖形是__、__ 和 __構成,面分為_____面和_____面兩種.
2.點、線、面、體的關系是:
點動成____、線動成____、面動成____.
3 .體由___圍成,面與面相交成____,線與線相交成_____。
4.___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且點有位置而___(填”有”或”無”)大小。
5.長方體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圓柱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圓錐是由____個面圍成的.其中圍成圓錐的面有____面,也有____面.
六、作業
點、線、面、體課堂練習及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