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0
這是登山游戲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登山游戲教學設計第 1 篇
教學目標:
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學重點:
用線和形的組合,在紙上畫棋譜。
教學難點:
畫面的布局。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好范圖及若干小圖片。
學生:彩筆及幾幅游戲棋譜。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游戲切入:讓學生通過游戲與觀察,了解游戲棋的玩法和基本組成部分。
師出示游戲棋:這是什么?(游戲棋)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這種棋類游戲。(依次請數個學生和老師對手進行游戲)
2、師生共同討論,展示游戲棋的種類。
師:你還見過哪些游戲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學生展示帶來的棋譜,說說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圖案。)
3、通過實物棋譜,引導學生觀察游戲棋組成部分。
提問:一幅游戲棋都會由哪幾部分組成?
總結:一般包括名稱、路線圖、用于設置障礙和獎勵方法的圖譜、裝飾美化的圖案、游戲方法介紹等等。
4、學生嘗試,實踐總結
(1)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線,盡量把紙畫滿。
(2)選取學生草稿中的范例,針對其中的不足和優點進行講評。
線過于彎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線路。
線條流暢舒展——棋格順序明顯。
(3)總結學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的線。
b)根據彎彎曲曲的畫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準備好的小插圖裝飾成完整的棋譜圖。)
c)安排棋子的行進路線圖或序號。
d)根據畫面想象如何進行登山游戲。
5、再實踐,學生獨立設計一份游戲棋,師巡回指導。
6、欣賞,并學習評價
展示學生的草圖,啟發他們談談自己的創作意圖和設計的游戲方法。
施教時間:10月11日——10月14日
第二課時
1、請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戲棋。
教師引導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合作。
2、要求小組長安排好分工與合作。
要選擇一份共同的設計稿,圍繞棋盤的裝飾進行。
3、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紹玩法與規則,談談小組成員與眾不同的創想。
4、根據自己設計的圖譜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在紙上設計圖,讓學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徑他們特別興奮,有創作與游戲的愿望,為本課的導入與進行做了較好的準備。課的重點是線路圖在整張紙上的構成安排,教師通過讓學生范畫發現問題,并講評導學,讓學生較快理解棋盤布局的合理與適用。課中能引用學生已有的游戲經驗,讓他們自由創想棋的玩法與規則,使學生玩得有趣,也設計得生動。
登山游戲教學設計第 2 篇教學目標:
1、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2、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畫一幅登山線路的游戲圖,進行登山 游戲比賽活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欣賞老師的制作的登山圖,請個別同學上臺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2、揭示課題:登山游戲
二、講授新課
1、觀察書本的`圖例,說說他們做的和老師有什么不同?
2、學生回憶,班級以前組織秋游登山活動,所走過的線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過的山,可以分為幾個停靠點和終點。
3、組織各小組討論,怎樣把登山線路圖繪制成一張登山地圖,制作初稿。
4、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作業:學生分小組進行繪制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同時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線清晰、構圖完整。
四、游戲:學生以小組為主進行登山游戲玩一玩。
登山游戲教學設計第 3 篇一、教學目標:
1、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和段落,體會小路之險。
2、懂得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氣去克服困難,鍛煉自己的意志。
二、重點、難點:
1、抓住人物細微感覺和動作的詞句體會小路之險,進而領悟列寧的優秀品質。
2、理解列寧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明白其中的哲理,并聯系實際談啟發。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1課,課文主要寫了列寧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堅持走險路上山,還學會了按照選擇上山的路——走危險小路上山——還要走危險小路下山的過程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講讀第二段,進一步體會小路之“險”
1、自讀課文,圈劃有關重點詞句。
請小朋友們看(出示圖):這就是列寧走的那條路,你覺得怎樣?(路險)
那么,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路險呢?自由讀第二段,劃句子。
2、交流、評議、體會“險”。
(1)、“只見他的脊背緊緊地貼著陡峭的懸崖,把頭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淵,沿著狹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動著。”
讀句子,哪些詞寫出了路險?(緊緊、貼著、陡峭、狹窄、碎小、慢慢、移動)
師引讀。真險,你能把這種險讀出來嗎?自由試,指名讀,齊讀。讀得真好,但是如果把那種感覺讀出來就更好了。讀讀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你剛才讀的'時候缺什么?(緊張)為什么?(巴果茨基走過最危險的地段以后,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再讀。還有哪些句子說明路險?
(2)、“他回過頭來一看,嚇得險些掉進深淵。”
(3)、“往回走!”巴果茨基大聲喊道。齊喊。為什么巴果茨基要喊?列寧是第一次走而巴果茨基已走了好幾次,從這里你又想到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4)、列寧是不是回去了呢?他又是怎樣走得呢?找出有關詞句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可是,列寧只站立了幾秒鐘,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著身子。
3、小結:列寧終于歷盡艱險登上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日出景色。
4、體會日出美景,感情朗讀。
(1)、看日出美景,配樂朗讀。
(2)、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時列寧站在山頂上心情怎樣?
(3)、課文是用怎樣優美的文字來描寫這段美景的?自由讀,哪些地方課文寫得最美,你印象最深?交流。朗讀。怎樣把列寧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呢?
(4)、引讀。老師讀的是什么?(方位詞)這段寫景的文字是按方位順序寫的。
(5)、概括段意:三選一
5、小結:課文讀到這里列寧已登上了山頂 ,看到了日出 ,好象該結束了,可是課文第三段又寫了些什么呢?同學們看,這段有什么特色?(對話多)該怎樣讀?(分角色)請兩位同學讀。
(三)、學習第三段,體會列寧“煉志”的品質。
1、分角色讀后,問:你們發現了什么?(列寧回去時還走險路)你有什么問題嗎?列寧為什么回去還要走這條危險的小路?你們知道嗎?請你們在課文中找找。
2、學生自由讀、找。出示句子:
“我所以要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為我害怕它。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
3、讀議:讀讀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害怕它,還要走這條路?
4、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說明列寧時時處處在鍛煉自己的意志?讀讀這些句子。再齊讀列寧的話。
(四)、總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刻刻鍛煉自己的意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登山游戲教學設計第 4 篇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讀懂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體會人物的特點。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結尾列寧說的話。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自學匯報
(掌握自學方法,養成預習習慣。)
1.匯報交流收集的資料。
2.匯報朗讀情況。
3.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4.匯報自學的詞、句。
如:“躲避、隱居、巍峨、深淵、狹窄、頭昏目眩、峭壁”等詞語。多音字“剎”。
5.從這篇課文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從整體入手,初步挖掘文章的內涵,體會人物的特點。)
6.質疑。
二、精讀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寫列寧神態、語言、動作的語句,想一想,說明了什么。做批注。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列寧的特點。
3.指導朗讀“他們登上山頂,一股柔和的陽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霧。”這一自然段,體會它的作用。
4.理解文章結尾列寧說話的含義。
5.鼓勵質疑。
(教師講清在生活中既鍛煉意志又注意安全的道理。)
三、感情朗讀,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列寧自覺鍛煉意志的高尚品質。
2.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實踐活動
在生活中,我們怎樣既鍛煉意志,又注意安全?
板書:
14 登 山
去: 出發晚了走近路
回: 仍走近路 (靠近深淵的小路)
自覺鍛煉意志 臨危不懼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